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从任职的第二年,贾安请了不少扶安西州当地有名的乡绅里长,来到了庄子观看那五十亩施肥的收割场面之后,整个扶安西州都开始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施肥活动。

当时被邀请来的乡绅们不明所以,还以为这位新上任的知州有什么要紧事,没想到竟然是观看那些乡下泥腿子们收粮食,他们当时便觉得这人完全就是在没事找事。

可随着第一亩地收割完成,称出来重量远比旁边没有施肥两亩地的亩产多了几十斤,他们中就有人察觉到不对。

等到五十亩地全部收割完成,其中最少都增产20斤,最高的增产80来斤,这些人终于明白贾安到底想做什么。

最激动的一位当即就跑到贾安面前,若不是想到官民有别,甚至都想贾安拉到他们自己家去好好询问生产的法子。

贾安达到目的之后,便很痛快的公布了所有他实施的可以生产肥料的方式,而这些乡绅们这才明白,原来除了粪肥和草木灰之外,山上那些腐殖土还有这种看起来是乡间杂草一样东西也是可以拿来肥地的。

尤其是紫云英,当他们品尝到放置在种植过紫云英田地旁边蜂箱里的蜂蜜之后,顿时眼中闪过光芒,这年头能够获得的糖分实在太少了。

扶安西州又不生产甘蔗,他们能吃到的蜜源,只能是从野外采集到的野蜜,本身就少之又少。

现在只需要随便撒一点紫云英,不仅能够肥地,还能给他们带来甜蜜的蜂蜜,不管是自己留着吃还是拿去卖了换钱都是一项省钱的法子。

剩下如鼠茅草还有苕子,这些也拿来喂牛羊猪马都是好东西,而且像什么骨灰呀,蛋壳啊之类的也都是垃圾,费点力气的事而已。

这些乡绅们二话不说便抄了方子,回到自己的庄子上开始推广起来。与此同时贾安也召集的所有的衙役们。去村子里专门去宣传这类肥地的方子。

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有人不信的,于是贾安便让那些衙役们告诉村民们,那些乡绅地主们也在用这样的法子,如果他们不信,就偷偷的去观察一下,看看是不是比他们自己种的田要增产不少?

而当那些村民们发现,这样的好方子的确是那些地主们所用过的之后,顿时就如同得到了稀奇珍宝一般。

而有些有眼见的村长们,更是将这些肥地的法子当成立身之本,要求全村的人熟读背诵,一代又一代传下去。

有了增肥的法子,这两年扶安西州的秋税果然上涨了不少,不仅能够满足朝廷的所需,也能多卖一些给玉门关的将士。

这几年,慕白晨看他的眼神也缓和了不少,逢年过节送来的贺礼也名贵了许多。

只是这样一来,朝廷的税收还有玉门关那边购买粮草的数量就会上涨。好在本地的百姓们除了吃粮食之外,也喜欢吃一些乳制品还有肉干之类的东西,不然就算再怎么增产也入不敷出。

但围绕扶安西州粮食增产,除了水源和土地贫瘠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盐碱地。

扶安西州周围的盐碱地实在太多,在这样的地上种粮食别说增产了,不减产都算不错的。

贾安想了很多法子,那些农书翻了一遍又一遍,也始终没有想到好的办法,最终还是贾涵飞书一封寄给了远在京城的贾寰。

而贾寰在收到信之后,也立刻给贾安出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以水洗地。

“盐随水去,盐随水来”是盐水的运动规律,水利改良措施包括1排水措施;2竖井排灌;3 喷灌洗盐;4 放淤压盐。

排水的话好办,多挖几条水渠把水汇入黑河就可以了,但是该如何用水把土里的盐分给洗掉?

贾安给的法子就是在雨季到来之前,在周围高山上修筑高高的水池和水窖。等到雨季来临之后,用这些水池水窖,储存好丰富的雨水。

同时再利用水车,将河水运送到地势稍微低一点盐碱地里,在那些田上都隆起高高的坎,将水全部锁死在田里面,直接泡三天以上。

按照贾寰的说法,最起码得反复多冲洗几遍,但扶安西州的水实在不多,就只能多泡几天了。

泡过之后,土地要进行暴晒,杀死土里的虫子。贾安直接找了街上的乞丐懒汉,还有牢狱里面的那些罪犯们让他们进行劳改。

等到这些都搞定之后再用紫云英,否则这些盐碱地没有个几年的改造,是投入不了使用的。

此外,贾安在翻找农书的过程中,贾涵也为他提供一条思路,贾涵前世是学中医药的,想起一种生长在盐碱地里的药材。

或许可以在特别严重的盐碱地种上这种药材,向外进行销售,这样也算是废物利用。

白刺,古名为东廧、沙蓬米,俗名沙樱桃。白刺果实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并且用药历史悠久。

古书中对白刺药用价值多有记载。《三国志、魏书,乌丸传》:“乌丸者,地宜青襟,东唐、能作酒”;北魏《齐民要术》:“东靥,耐旱耐盐碱,种子入药,可食”。

《保德州志》:登相子,沙地多生,一名沙米,作羹甚美”;《本草拾遗》:“东靥,味甘平、无毒,益气轻身,久服不饥,坚筋骨”。(内容来源于网络)

可怜钟晓书,白日里要给贾府还有扶安西州的百姓看病,好不容易休息两天,又要被贾涵拉到地里去寻找白刺。

好在经过连续半个月的寻找,总算让他们找到了这种可以用作药用的植物,此外他们找到其他不少可以种在盐碱地里的植物,只不过药用价值没有白刺那么高。

贾安对于贾涵的帮忙感到十分欣慰,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儿子在外面闲逛这么久,居然还给了他这么大一个惊喜。

贾安立刻联系上了阮虎,将白刺作为扶安西州的特产药材销售到了京城和江南地界。

本来只是试一试,没想到这小小的杂草,竟然还有如此奇效。许多大夫们对于白刺求之无门,见有售卖的纷纷包圆,反倒还另外支撑起了扶安西州一条特殊的财路。

现在扶安西州许多家中无太多田产的农民,在官府的牵引下,在盐碱地里种上了白刺。

而一些懂得炮制的大夫们也广收门徒,将药材炮制好之后,合伙成了药商搭上了阮虎之后,赚的那叫一个盆满钵满。

阮虎从贾安这里可是收了不少好东西的,首先就是成群的健壮的牛羊马骆驼,其次就是各种奶肉制品,接着就是以白刺为主的新生药材,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例如棉花和毛衣。

扶安西州本地也是种着有棉花的,只是种植的面积并不大而已。贾涵在第一年来到这里,见到棉花之后便央求贾安大力推广棉花的种植。

只是那时连粮食的产量都不够,又怎么可能多花力气去种植不能吃的棉花。

所以贾安先暂缓了计划,等到第二年推行肥地法之后,才开始着重推行棉花的种植。

品种选择根据不同环境和生产条件tp≡裆育期适中的抗病、耐低温、生长势强、株型紧凑、铃大、结铃集中、吐絮畅等优质高产的品种。

当地人种植的棉花并不符合这个要求,贾涵从别处买来的棉花种子,也只是比当地的种子稍微好一点,为此贾安父子也是要求阮虎从全国各地搜集不同棉花种子,总算选出了合适的那种。

选地选择土层深厚、疏松、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上等的壤土、沙壤土前茬以小麦、玉米、豆类、棉花为宜,尽可能避免连作。

整地保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耕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蓄水保墒减轻翌年病、虫、草害,冬前或翌年3月灌足安根水,春季耙耱保墒,做到“齐、平、墒、碎、净、松”六字标准,确保一播全苗。

施足、施深底肥根据土壤营养状况和棉花需肥规律实行平衡施肥

正因为准备工作那么多,那么麻烦。才在第三年顺利推广棉花的种植,并且让亩产增加到120斤左右。

棉花种了那么多,当地却纺织棉布的手艺太差,别说卖出去了,当地的有钱人都不屑用,贾安看着这成堆的棉花有些头疼,只能请阮虎将棉花给卖出去,顺便看看能不能从松江那里找到会纺布技艺精湛的女工。

至于羊毛,贾涵想破脑袋也没想出该怎么把羊毛纺成线。正好贾寰都会把在京城与他合伙赚到银子送给贾涵,贾涵就和那些下人们吐露了自己的困难。

没想到贾寰还真就那么给力,帮他找了如何处理毛线的法子,顺便还给了他一个熟练的女工。

在女工的帮助下,贾安也是大开眼界,没想到弃之不用的羊毛,居然也能纺成线。而且不像棉布和麻布那样需要用到巨大的织布机,仅凭一双竹棍就能制成布料。

虽然穿着没有棉布和麻布那么舒适,但是保暖,冬天的时候穿上薄薄一层毛衣,再披上一件裘衣或者棉袍那可太暖和了。

贾安上报之后,慕白晨第一时间就向他下达了订单。整个扶安西州的女人们都学会如何用毛线织毛衣,围巾,手套等东西,满足了基本需求之后,便向外转售。

现在凡是北边严寒的地方例如幽州,济南这样冬天寒冷的地方都穿上毛衣,只有江南这样温暖湿润的地方对粗糙的毛衣不屑一顾。

而这些贾安仅用三年便完成了,就算是朝中对他再怎么有偏见的大臣们,也不得不刮目相看。

而当贾安完成了三年考核之后,果然不出他所料,收到了元延帝要他继续留在扶安西州的要求。

贾安接过圣旨,望向自己儿女的目光露出一抹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