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大家都回去吧,早点儿歇息,明天还要上班呢.....”
事情到此结束,各回各家。
今晚注定院里人不会早睡。
回到各自家里的住户,关上门,肯定还要再谈论一番易中海、贾张氏两人之间的恩怨情仇。
别人的烦恼,自己的快乐。
这就是人生常态。
“麻烦你帮我管着钱吧,我平时上班不在家,这钱算伙食费。”
说完这句话,易中海直接把钱塞进一大妈手里,快步走进中院东厢房。
“哎.......”
一大妈刚开口打算把人喊住,被聋老太太给制止了。
老太太可是把易中海当儿子看待的,自然是希望两人能复婚。
明里暗里,她只要有机会,逮着贾张氏就是一顿骂。
现在易中海和一大妈有复合的契机,聋老太太当然不会放过。
为这俩人,她也做过不少努力。
让一大妈每天多做一些饭菜,然后再假借吃不完会浪费的理由,给易中海送去。
这招确实不错,两人的关系较之以前确实缓和了不少。
说到底,还是有感情基础在。
毕竟结婚已经二十多年,早已是彼此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亲人。
哪能说放下就放下。
所以,聋老太太让一大妈送饭的时候,她也没拒绝。
“钱放你这里也好,他一个大老爷们哪里会过日子,还得你来.......”
“可是.....我们离婚的时候,他把大部分钱都给我了,现在我再拿着这钱,他身上岂不是一分钱没有了。”
“没事,让你拿你就拿着,等中海需要的时候,你再给他就行,你也不想今天的事情再发生吧?”
听到这句话,一大妈默不作声的把钱装进了口袋里。
都怪自己当初瞎了眼,以为贾张氏人不错,引狼入室。
世间怎么会有如此不要脸之女人。
关于这一点,一大妈非常的想不明白。
人不是应该讲究礼义廉耻的嘛,为什么从贾张氏身上丝毫看不到这些东西。
真人令人不解。
怎么就不能像其他邻居那样好好相处呢。
今年四十出头的一大妈,依然保留着人性最善良的那一面。
当初得知贾张氏破坏她婚姻时,一度悲伤到了极点,气晕进了医院。
从医院出来,除了独自一人偷偷流泪,并没有做出什么那种闹得天翻地覆的举动。
平静的办完离婚手续,平静的搬到后院跟聋老太太住在一起。
真可谓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这要是换成前院的赵婶,非把贾张氏活撕了不可。
人生在世,还是得有自己的锋芒。
要不然别人只会得寸进尺,一步一步蚕食你的生存范围。
最终要么伱继续忍气吞声,对方变本加厉;要么怒气反抗,杀他个干干净净。
无论哪一种结果,对老实人来说都不友善。
生而为人,别让善良掩盖了自己的锋芒。
“妈,你怎么能做这样的事呢?以后我还怎么在工友面前抬起头来?”
贾东旭对母亲非常的不满。
“我是你老娘,怎么做,用得着你来教我?”
已经没脸没皮的贾张氏,多少有点儿无敌姿态。
油泼不进,盐浸不透。
面对儿子的指责,更是理直气壮的反驳了回去。
“你上次跟我师傅的事闹得院里人尽皆知,已经够丢脸的,现在又去偷钱,咱们家现在在院里都成笑话了。”
贾张氏在接受教育改造的那段日子里,贾东旭脑海里无数次闪过分家的念头。
只有跟母亲分开住,别人才不会用有色眼镜看他。
有时候在厂里上班,总感觉背后有人指指点点。
搞得贾东旭自己都快发疯了。
无奈现在院里住房紧张,连多余的倒座房都没有。
就算真的分了家,住在哪里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再有就是,可能别人会说贾东旭这人怎么怎么不孝顺,把老娘赶出家门之类的话。
每每想到这里,贾东旭都没勇气开口说出“分家”这两个字。
“谁笑话咱家,我就撕烂谁的嘴。”
已经练就铜墙铁皮技能的贾张氏无所畏惧。
“妈,咱不能这样......”
贾东旭无奈的哀嚎了一声。
摊上这样的老娘,内心的痛苦谁懂啊。
实在是太难受了。
心中流下无声的泪水。
看着婆婆那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小雨倒是有点佩服对方。
这就不是一般人。
贾家母子二人谈话的时候,小雨很明智的把自己置身事外。
可能是因为她是孕妇,平时为人也不错的原因。
95号院里的人不但没人因为她是贾家一份子嘲笑她,还十分同情她。
同情她这么好的姑娘嫁错了人家。
早年间的生活经历,教会了小雨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在一个环境里要想舒适的待下去,一定要站在大部分那边。
因为这个大部分里,百分之百会有一个威望很高的领导者。
说她随波逐流也好,说她没追求也罢。
小雨所想,也不过是想过上好日子罢了。
目前来说,她对现状是十分满意的。
不缺吃不缺穿不缺用,还管着丈夫的工资。
安全感满满。
当然了,小雨心里清楚拥有这些都是因为谁。
“东旭,我要洗脚睡觉了。”
打了个哈欠,脸上带着一丝倦意对还要开口说些什么的丈夫贾东旭吩咐了一声。
“好,这就去。”
儿子没出息的模样,让贾张氏非常不满。
哼!等你把我孙子生下来以后,看我怎么拾掇你,我现在干的活,以后一定加倍还给你。
目光瞥了一眼小雨那越来越大的肚皮,贾张氏在心里忍不住嘀咕了一番。
婆媳之间能够看顺眼的少之又少。
不想看儿子给儿媳洗脚的贾张氏,起身掀开帘子,走出屋子。
看了一眼对面,稍微犹豫一下,迈步走了过去。
“咚咚咚.......”
“谁呀?”
已经躺在床上的易中海,听到敲门声,起身问了一句。
“是我,老易开门。”
贾张氏压低声音,嘴巴对着门缝回了一句。
易中海:...........
重新躺回床上,被子往头上一蒙,装作啥也听不到。
等了数秒,门还没开,贾张氏有点儿生气。
她觉得易中海多少有点儿不识好歹。
有你后悔的时候,朝门上啐了一口,转身回了对面。
谁懂啊,没有边界感的邻居,真的很令人心烦。
同一时间,后院。
“哥,贾张氏偷钱这事,就这么算了?易师傅也不追究了?”
按秦淮茹的想法,偷人几百块钱这种行为,就应该直接拉去吃枪子。
性质太恶劣了。
“两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别人也不好插手,不过嘛,贾张氏要是再这样下去作,早晚会有吃枪子的那一天。”
现在的贾张氏思维已经和常人大不相同。
言行举止都流露出很大的不稳定性。
李卫民相信她出事的日子不会太远。
自作孽,不可活。
贾张氏早晚会把自己给作没了。
小两口聊了一会儿天,边洗漱上床睡觉。
明天还有工作呢。
身为轧钢厂厂长,李卫民很忙的,每天要处理很多事情,哪有闲工夫浪费在院里的鸡毛蒜皮之事上。
翌日,上午九点。
南锣鼓巷胡同的街坊邻居们,还是知道了95号院昨晚发生的事情。
将近一百号人,你不能指望每个人都保守秘密。
更何况,李卫民没要求不能往外讲。
“贾张氏,你胆子可真大,把人家易师傅几百块钱都敢偷偷拿走。”
在胡同里瞎溜达的贾张氏碰到了其他院里的熟人。
“别胡咧咧啊,那是老易借给我的钱,我昨晚还他了。”
“吹吧你,我看你就是偷人钱了,还给自己找借口,不知羞。”
跟贾张氏说话的人一脸不屑,根本就不信贾张氏那套说辞。
“你再乱说,小心我不客气了啊。”
“哎呦喂,你不客气给我看看,这年头当小偷还敢这么猖狂,简直是无法无天,大家伙都看来瞧瞧贾张氏这张嘴脸!”
扯着嗓子嚎了几腔,引来了不少围观群众。
对着贾张氏就是一通指指点点。
面对此等情形,贾张氏犹如舌战群儒,毫不客气的一个一个骂了回去。
虽然人单力薄,但气势确实非同凡响。
脚下所站之地,顿时成了整个胡同最热闹的地方。
闻讯赶来的人越来越多。
最后惊动了居委会的人。
了解完情况以后,居委会的人把贾张氏带到了居委会办公的院子里。
“贾张氏,你是还想再接受一次教育改造吗?”
“同志,别乱说话啊,我什么错都没犯,凭什么要让我再接受改造?”
搁以前,贾张氏面对居委会、街道办的人会紧张和害怕。
但现在脸皮进化到了她自己都不清楚厚度的地步,已经无所谓了。
“没犯错?没犯错所有人都说你偷了易中海的钱。”
“无凭无据不能瞎说啊,要是我真偷老易的钱,公安不是早就把我抓起来了嘛,我还能在这儿听你说话?”
“行,你想要证据是吧,今天下午下班我就去你们院里走一趟............”
居委会的同志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太多了,与贾张氏脸皮有一拼的又不是没有。
小样,还治不了你了。
我就不信95号院里没人指证你。
如果真有的话,消息怎么会传遍整个胡同。
没脑子的蠢货。
“我那是借老易的钱,不是偷,是她们没搞清楚原因冤枉了我。”
“行了行了,到底怎么回事你我心里都清楚,易师傅不报案也是给你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你别蹬鼻子上脸,再有下次就不是谈话教育,直接吃枪子.......”
居委会的同志不想再跟贾张氏说下去了,教育两句,让其回家安安分分过日子。
对方要是真的不改,自有单位接手。
轧钢厂,一车间。
消息一经传播,只会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范围扩散。
在这个娱乐匮乏的年代,别人家的丑闻,就是其他人的乐子。
“东旭,听说你老娘偷了你师傅的钱,真的假的?我记得前段时间易师傅还差点成你老爹来着,哈哈哈哈.........”
车间里与贾东旭平日不太对付的工友,笑声放肆的讥讽着。
还有几个跟这人关系不错的在迎合。
“你们.....你们别欺人太甚,要不然......要不然......我.......”
脸憋得涨红的贾东旭,手里紧紧攥着工具,一副要打人的模样。
“想打人啊?来呀,朝着打!”
“你......”
“行了!都没活干了是不?”
车间主任走了过来,大声嚷嚷几句,众人散去,回到各自岗位上。
刚才易中海见情形不对,赶忙去办公室把他叫了过来。
以往像这种事,易中海自己就能处理。
那时候在一车间他的技术好、威望高。
如今,因为贾张氏搞出来的事情,他只剩下技术好了。
威望这玩意儿碎了一地,说话没以前好使。
贾东旭看了一眼师傅的背影,放下手里的工具,追上了快要走出车间的主任。
“主任,能不能给我换个车间啊?”
不到逼不得已,贾东旭也不想去别的车间。
“你想去哪个车间?”
“随便哪个都行。”
“那我先问问其他车间要人不。”
“麻烦你了啊主任。”
“没事。”
等了一上午,贾东旭也没等到主任的消息。
本想着吃完饭去找主任问问,打饭的时候刚好遇到了李卫民。
“卫民,我有件事想跟你说,能麻烦出来一下不?”
“行啊。”李卫民把饭盒递给身后的纪南音,转身跟贾东旭出了职工食堂。
“就这事啊?没别的了?”
“没了。”
本以为贾东旭找他是多大的事情,没成想是调车间。
事情不大,李卫民也没端着架子推辞,当场应了下来。
“谢谢你啊卫民,还是你够意思。”
“说这些干啥,都是邻居。”
下午三点,贾东旭被调到了二号车间。
这个车间跟一号车间是正对着,两车间的人经常互相乱蹿。
所以,贾东旭以为换个环境就能避免被嘲讽的场面并没有消失。
唯一让他好受一点儿是,工作的时候不用再看到易中海的身影。
“你们院子可尽出人才.....”
说这话的是纪南音,显然她也从工友那里听说了李卫民所在院里发生的事情。
“别玷污人才二字啊,贾张氏连歪才都算不上。”
李卫民摸了摸纪南音的秀发,一脸认真的纠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