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入职的大学生中,梓涵注意到有一位长相英俊,叫做张晓珂的小伙子,据说他大学时期还做过模特。梓涵立刻把这位小伙子安排在了营业部,他想,就冲这么标致的小伙子,肯定会吸引众多的客户,当然应该主要吸引众多的女客户。
这个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上岗后没多久,营业部主任孙奕楠就向梓涵多次反映,说他总是说家里有事,总是请假,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营业部人员紧张,一个人请假就会影响营业部主任安排工作。
有一次,这孩子和梓涵说,他父亲身体不好住院了,需要他经常去照顾。原来,这是一位“大孝子”啊!事后梓涵找到孙奕楠,让她宽容一些,不要斤斤计较这些。
这次,张晓珂找行长请长假,是因为营业部主任的审批权限仅有三天假,超过三天以上就要行长梓涵签字审批。
他说自己父亲住院了,需要去外地做手术,所以这段时间,他需要陪伴在他父亲身边,梓涵没有考虑更多,签了字让他赶紧去照顾。
支行有几位军队转业的员工,梓涵让办公室统计了一下,总共有八个人,包括文景支行、长庆支行、北门支行的行长,还有综合管理部的方宏君、公司部的金晓军等。
对于曾经的军人们来说,建军节始终是他们的大日子,关于这一点,梓涵在上大学军训时候就了解。
军人与学生不同,军人对于军营的感情,不同于大学生对大学的感情。因为军营里不仅仅是学习、训练和生活,这里有大学没有的内容,那种在一起吃苦的日子,远远超过大学四年的生活,因此军人之间战友的情感,与大学生之间的同学感情是有很大差异的。
这是梓涵到支行以后担任一把手的第一个建军节,他决定好好安排一下。
活动就安排在丰裕乐园,包括所有的军转干部,还有几位支行领导,部分的网点主任、机关部门的主任,大家在一起钓鱼娱乐,中午,大家举杯相庆建军节,北门支行主任张育轩问道:军队里我们是怎么喝酒的?
大家有些懵圈,他随即解释道:我们军人都是用大碗喝酒的!今天是建军节,我们应该重温一下!
于是,他倒了一碗白酒:我敬行领导一碗,谢谢你想着我们这些曾经当过兵的人!谢谢你为我们过节!
梓涵被这种氛围感动,也倒了一碗,和在座的大家敬了一圈,一口干了。
这一碗少说有三两酒,加上他之前喝的酒,此时已经超过半斤了。
在丰裕乐园,梓涵遇见了爬山后过来的营业部老总吴春丽,两个人说着说着,不知怎么就说起了徐启明行长,梓涵随即打了徐行长手机,问他安好,并且告诉他:我现在已经到支行工作了!而且,他还大声地说自己喝多了。
这个情节,是他后来在省行开会时候见到吴春丽,她告诉梓涵的,说他那天喝了不少酒,一定要给徐行长打电话,拦都拦不住。
应该是他喝“断片儿”了,这种酒后拨打电话的恶习实在要不得,但恐怕这种毛病很难改掉。
在以后的日子里,梓涵喝多了就会习惯性随机给他认识的熟人打电话,说一些乱七八糟、莫名其妙的话。
他在丰裕乐园的客房睡了一觉,醒来以后就开始钓鱼,竟然收获颇丰。
临走的时候,江平安过来和他打招呼,这位曾经省行车队的队长,目前是丰裕乐园的股东之一,他还有一间租车行,因为那里事情比较多,所以平时很少过来。
“谢谢你对张晓珂的关照,这孩子准备考托福出国,说工作太忙了没时间看书,你给他假,他才有时间看书。”江平安这样一说,梓涵的酒立刻醒了一半。
妈的,这个混账东西!你想出国、想看书,直接告诉老子就是,怎么能扯谎说自己父亲病重?
“老江!他可是和我说他爸病重,要去外地治疗,我才批假给他的!你如果认识他,必须代我转告这小子,让他趁早滚蛋!要么回来上班,要么走人!”梓涵怒不可遏。
“这孩子,怎么能这样扯谎啊?他爸和我很熟,我可以肯定,他爸身体好好的!回头我找他爸去!”老江听了也有些不高兴了。
他有些不理解: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出国?你已经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了,我也很照顾你,还不知足?
而且,撒谎张嘴就来,连眼都不眨,脸都不红,太无耻了。
他想到自己进银行工作时候,基本上都是一个人摸爬滚打,也是由于他运气好,总能遇到“贵人”帮衬,所以,虽然这些年磕磕绊绊,他总算有所成就。
所以,他特别愿意帮助这些刚走出校门的孩子,看见他们,他就好像看见自己的影子,看见他们,他就会想起自己当年的情景……
张晓珂是个混球,但不代表所有人都是,所以,作为行长的梓涵,今后依然会尽力培养这些分配来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从军转干部到毕业学生,所有事情他都需要操心,这是没有办法的,作为一把手,人的管理才是第一位的,人管不好,迟早会出大问题,你对人不熟悉,你用人就有可能建立在盲目决策的基础上,会后患无穷。
但是,知人知面难知心啊!
梓涵初来乍到就提拔了几个人,其实这些人他是否真正了解?他并没有反思过这个问题。对于这个事情,他听到最多的,是几位副职以及一些中层恭维的话:行长一来就大胆启用新人,员工的士气得到了鼓舞!
真是这样吗?
每一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认知不同,做事的方法也会不同,最后的结果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身为一把手,自信心爆棚。当你的仕途看上去一片光明,事事顺意,你就会被无形的光环晃得睁不开眼睛。当你的周围充满了奉承、恭维之人,你做的所有事情都只有掌声和笑容,你就会被这些所蒙蔽。这种情况下,会导致你看不清、听不清,而你会坚定地认为自己做的所有事情,包括用人这种十分重要的事情都是最佳的选择。
梓涵也会为自己的一些“奇思妙想”自我陶醉,实际上,他的有些举措,事后看来完全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在他看来,网点的营销方案,看上去好像比较笨拙、原始,甚至低俗。比如,存款送米、面、油的方式,他就认为,这个措施只能吸引老头、老太太们微薄的存款,对待大客户,他觉得,一定要用“高大上”的方式“出奇制胜”。
随着支行工作的展开,他认识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出谋划策的“外围势力”。
景文虎,装修公司的工头儿,老板,同时也是一位文化人,他喜欢结交文化界的文人墨客。
之前,他的公司装修城北支行本部时,他认识了梓涵。之后,他就经常到梓涵办公室聊天。
由于他与省行机关几位老总关系非常密切(没有关系能做银行装修,基本上是扯鸡巴蛋的),所以,他对于这个支行的管理和营销,也经常提出自己的一些“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