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达旅游公司致力于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
以往乡村旅游是到乡村去了解一些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等,也可以观赏当时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水稻、玉米、高粱、小麦等)、果树、小溪、小桥及了解它们故事。旅游者可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该村庄也可以作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5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旅游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湖北恩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调研旅游扶贫工作时强调,乡村旅游是基层和群众的创造,旅游扶贫是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有效方式,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强化规划引导,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
随着青菱路意达cbd大楼竣工,青云山旅游区年客流量达到70万人次,日平均达到2000人次的客流量。世外桃源度假村年接待客人10万多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9823万元。其中,接待过夜游客人次,实现旅游业收入 6174万元;接待一日游游客人次,实现旅游业收入3649万元。五一期间,度假村“一带一环多点”乡村旅游示范点共接待游客5248人次,实现旅游业收入百万元。节日期间,共有辆自驾车出入青云山管辖区域,其中,进入7684辆,离开6738辆。
青菱路(青云镇至凌丰镇)公路扩建,是意达集团建设公司承建的一级乡村公路。一级农村公路是连接县级以上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主干道路,是农村地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级农村公路应具备较高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路面宽度不少于9.6米,路基宽度不少于13.5米,路面平整度不大于3‰,路面硬度不小于cbR5。
意达集团为13.25千米的青菱路捐款1000万元,并免费为公路绿化,孙林义问王若右为什么?
王若右说:“叔,我在积攒施工经验,积蓄发展新动能,正值施工黄金期,青菱经济开发区的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各位建设者坚守岗位、奋战一线,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再掀新高潮。”
“哥,下一步我做什么?”王若左问王若右。
王若右说:“咱们村里成功申请到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资金395万元,用于村道公路、产业便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尽早让这笔资金落地见效,带动困难群众就业增收,这几天,两委抢抓晴好天气,积极组织村民加快各项目建设进度。
咱们村的这个项目,分为三个班组,分布在不同的作业点,平均每个组每天可以铺设百米的产业便道,其他铺设村社道路的每天可以铺设60多米,我计划在11月份全面完成。
村里的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内容包括2.8公里的村道路,6.3公里的产业便道和4口山坪塘。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当地粮油产业发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以工代赈项目可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也可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在项目建设现场,每天都有百多名村民在村两委组织下,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在工地劳动。整个以工代赈项目预计发放劳务报酬两百万元,促进人均增收两万元。
像他们这种上有老下有小,屋里种点庄稼出门打工都不方便,国家有这个项目以工代赈,每个月能挣四五千块钱,很不错。”
以工代赈的核心是“为民”,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王家庄村“两委”严格按照“能用人工尽量不使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务工尽量不用专业队伍”的政策要求来招引施工人员,以确保有意愿的、能干活的本村困难群众都能参与其中。与此同时,在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严把工程质量、加强民主监督,保证以工代赈资金“赈”出实效。
为了繁荣村里,王家庄村支书孙树勋找到王若右,王若右问:“叔,您有什么事情?”
孙树勋说:“陆家庄村自从陆飞上台带领村里发展不错,他在镇里开会提出增地计划,我认为很好,很有想法,我想在我们村房改。”
“叔,好事,我支持您。”王若右说。
“房改前期需要投入大批资金,你也知道村里的实际情况,我想在任上把这件事情做好,不枉担任村支书多年。”孙树勋说。
“您想怎么办?”王若右又问孙树勋。
孙树勋说:“你的公司为替村里垫资。”
“需要多少?”王若右再问孙树勋。
孙树勋说:“不少于3000万元。”
“行,等养殖公司牛羊出栏以后,我会把钱打到村里来。”王若右说。
在意达集团大力支持下,王家庄村房改如期举行,为435户盖了8栋楼房与36栋别墅,楼房前面是别墅,别墅高三层,建造占地面积近160平方米。
王家庄房改结束,村里增地近百亩,这些地复耕后改造成为蔬菜大棚,为村里年创益增收270多万元,使村里摆脱了贫穷的帽子,在新农村试点中取得显着成绩。
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工作针对农村环境的特征及需求,对既有的村庄环境进行整治、完善和提升,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村容村整体提升,为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提供保障。
针对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的总体目标,结合《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实施方案》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精品村村容村貌整治提升要求,指引提出村容村貌整洁有序、美丽宜居、特色突出三个阶段工作分目标。
整洁有序。以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方向,以营造安全、整洁、有序的村庄形象为目标,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美丽宜居。在整洁有序的基础上,结合村庄特色和实际需求,完成村庄景观绿化、农房风貌、道路硬底化、配套设施和大地景观的美化提升,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特色突出。保护村庄的自然肌理和历史文化遗存,尊重健康的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结合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和雷州文化进行综合风貌整治提升,重现乡村风貌,突显农村文化特质。保护和挖掘村庄自然生态资源,结合不同地区地形地貌特征,突显和重塑农村自然风光。
方案分为技术导则和技术指南两部分,技术导则明确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工作的要求和内容,技术指南针对整治提升工作的要求和内容提出多种可选的技术处理手法。
主要面向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工作的各级职能部门。技术指南主要面向从事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工作的一线人员,主要包括整治提升的规划、设计、施工、维保人员,积极参与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工作的集体、企业及村民、村“两委”。各地在使用指引时,应结合村庄规划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符合自身特点的工作措施。
依据主体功能区域和村庄不同类型,分类施策,分阶段分步骤创建提升,逐级打造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精品村,分类进行村容村貌整治提升指导。坚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逐级打造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精品村。保护自然地形地貌、村庄肌理和历史遗存,尊重地方民俗风情以及生活习惯,突显文化特色。尊重村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引导规划、设计、施工、维护人员参与村庄整治提升工作。
把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的内容归纳为农房风貌、农村道路、农村水体及绿化、农村公用设施及农村大地景观五大部分。
农房风貌:包括村民住宅和村庄公共建筑(管理、教育、商业、文化娱乐等),涉及建筑结构、建筑外立面、建筑屋顶、建筑细部和其它构筑物。
农村道路:包括村道格局、道路断面、道路硬底化与路面铺装,以及停车设施和交通标识、安全防护设施等附属设施。
农村水体及绿化:主要指村庄内部的水体绿化,包括溪河、池塘、沟渠、道路绿化、公共绿化与庭院绿化。
农村公用设施:包括环卫设施、污水处理设施、供水设施、电力、电视、通信设施和照明设施等。
农村大地景观:包括农田、山体林地和交通沿线景观。
针对不同阶段的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目标,将措施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环境卫生整治措施、环境美化提升措施、特色风貌营造措施。其中环境卫生整治措施为规定性措施,环境美化提升措施和特色风貌营造措施为引导性措施:
环境卫生整治措施(规定性):满足基本安全、居民日常生活基本需求、基本环卫要求、基本环保要求,对村容整洁有序程度有直接影响;落实“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等多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任务。
环境美化提升措施(引导性):以优化提升村庄景观环境质量为重点,加强村庄人居环境的精细化细部建设。
特色风貌营造措施(提升性):对村容村貌特色风貌营造起到提升作用;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庄,针对村庄特色差异性引导;涉及大尺度的景观塑造,能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需要进行专项设计,由专业设计人员或其他专业人员参与。
对加强危旧农房及构筑物整改、规范农房建设及立面整治、营造农房特色风貌等提出具体整治要求和指引。对农村道路格局保护、道路硬底化、道路设施优化、特色村道建设等提出具体整治要求和指引。对整治提升水体环境和农村绿化美化建设提出具体整治要求和指引。对公共卫生整治、生活污水处理、优化集中供水、电力电视通信线整治、照明系统完善与提升等提出具体整治要求和指引。对保护山林农田、提升山林农田景观和改善交通沿线景观等提出具体整治要求和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