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整地的方法主要即全面整地、局部整地有两种。

1、全面整地

将造林地内的土壤全部翻垦一遍,主要在平坦地区使用。

2、局部整地

(1)带状整地

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中可采用水平阶、水平带状、撩壕、水平沟、反坡梯田等方式进行整地,在平坦地区可采用犁沟、高垄等方式进行整地。

(2)块状整地

呈块状翻垦造林地,在山地中可使用块状、穴状、鱼鳞坑等方式进行整地,在平原地区可使用高台、坑状、块状等方式整地。

整地的基本步骤为浅耕灭茬、翻耕、深耕、耙地、耢地、镇压、平地、耖田、起垄、做畦。

浅耕灭茬:收获农作物后,用旋耕机、灭茬犁、圆盘灭茬耙等工具疏松表土、清除杂草、破碎根茬,以提高翻耕与播种质量。在一年多熟地区,进行浅耕灭茬后可直接播种下茬作物,或直接进行翻耕。用旋耕机、灭茬犁等工具疏松表土、清除杂草、破碎根茬。

翻耕:翻耕是整地作业的中心环节,该步骤要使用有壁犁翻转耕层、疏松土壤,同时翻埋肥料和残茬、杂草。使用有壁犁翻转耕层、疏松土壤、翻埋肥料和杂草。

深耕:用深松铲、凿形犁等工具疏松耕作层。

耙地:翻耕后,用圆盘耙、钉齿耙等工具将土地耙平、耙深 4~10厘米左右。耙地时可以破碎土块、疏松表土、提高地温、平整地面,还能达到保水、灭草、掩埋肥料与根茬等作用。用圆盘耙、钉齿耙等工具将土地耙平。

耢地:耢地是我国北方旱区在耙地后或与其结合进行的作业,多用荆条、木框、柳条等材料制成耢(耱),然后拖擦地面,形成干土覆盖层,这样可起到平地、碎土、轻度镇压等作用,还能减少土壤表面水分的蒸发量。用荆条、木框、柳条等材料制成耢(耱),然后拖擦地面,形成干土覆盖层。

镇压:翻耕、耙地之后,用镇压器的重力作用适当压实土壤表层。

平地:用平土器平整地面,以便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工作,此步骤对灌溉地区尤为重要。平地时可用机引或马拉平地器进行作业,结合耙地、耢地、镇压等步骤进行复式作业的效果更佳。

耖田:在水田中用耖进行表土耕作(播种前或插秧前进行),这样既能让耕耙后的稻田地面更为平整,又能进一步破碎土块、拌匀肥料,促使土肥相融。

起垄:在田间筑成高于地面的狭窄土垄,这样做的好处是利于排灌、提高地温、加厚耕作层、改善通气和光照状况。

做畦:将农作物种植小区用土埂、土沟、走道进行分隔,以便进行灌溉、排水。

春种秋收,而它能否获得丰收,关键在于夏天。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我们常说的“三夏”,除了大家熟悉的夏收和夏种,夏管是秋粮丰产的关键。

夏管就是夏季农业作物管理的意思,包括中耕、除草、打药、追肥、灌溉、排涝等农事活动。

夏季,是秋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多发重发期。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期间,气象部门参与到夏管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做好苗情及作物生长气象条件监测、应对灾害天气、助力防范病虫害等几个部分。

夏管期间,各地的多发性灾害天气不同,所以防御重点也有所不同。西北地区雨水好墒情足,大部作物长势好于常年;玉米大豆苗齐苗壮;作物长势总体正常。

种下去的是希望,收获的是累累硕果。所有的奋斗,只为了丰满的梦想!

秋收九月,乡村间弥漫着秋的气息。群山渐渐褪去绿装,而石河子村的蔬菜基地里,却是一片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结合本地实际和群众需求,石河子村创造性地走出了蔬菜种植销售“一条龙”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采摘、入筐……连日来,在石河子村的蔬菜基地里,到处是繁忙的劳动景象,菜农们正忙着收获蔬菜。

正在地里采摘蔬菜的贫困户韩秀成仰起头,擦了擦汗,笑呵呵地算了一笔经济账:“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我就能收获一季青豆、白菜,一年下来就能增收好几万元,孩子的学费不用愁了。”

“我不仅种蔬菜还种油茶。”韩秀成指着一片绿油油的茶园,脸上露出笑容说,“这是我家种的油茶,油茶树已经长到了齐腰高,是政府送的树苗、教的技术,今年还得到了政府给我元的补贴,明年还能拿到4000多元的管护费。”

在油茶地里,红新村的妻子罗玉娟一边整理着茶树,一边小心避开未采摘的蔬菜。

韩秀成对眼前的“绿色银行”很是满意他高兴地说:“再过几年,我家种植的油茶树就开始收益了,每亩能卖3000来元,我家种植了9亩多,一年就有多元的收入,脱贫是第一步,我还要致富呢!”

韩秀成和妻子虽然三个孩子上学负担重,但是他们很勤劳,一直有着靠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帽子”的信念。

当初亓文亮等人来到韩秀成家,开口就问夫妻俩:“想脱贫不?”

韩秀成说:“想。”

“我的建议是油茶套种蔬菜。”亓文亮说。

起初,韩秀成对村干部的提议还有些犹豫,毕竟种了这么多年的庄稼,传统种植观念一时不好动摇。村干部帮着他算了一笔账:地里种的玉米、水稻,一亩地最多也就卖一两千元钱,要是改种油茶再套种蔬菜,每亩地保守估计也得好几千元。油茶虽然见效时间长,但蔬菜种植是一年几季,而且有公司帮收购,这样算下来是只赚不赔。

看着韩秀成顾虑的眼神,村干部又用三个关键词坚定了他的想法:送种苗、教技术、给补助。

有扶持、有事做、有钱挣,韩秀成的干劲儿十足。

按照蔬菜公司的要求,韩秀成第一次栽种了白菜、青豆,数月后第一次采摘。没想到青豆刚一入筐,公司就来收购了,而且还付了现金。尝到甜头的韩秀成对蔬菜种植更上心了,一季下来,青豆、黄豆、茄子、白菜的销售收入达到几万元。

口袋鼓了,这让韩秀成终于感觉到“生活有奔头”了。他说:“现在虽然每天都很忙碌,但是心里非常踏实,就像在爬一座高山,感觉身后有很多双手推着自己,就算跌倒了也有人搀着扶着。”

产业是致富之源,脱贫之基。脱贫攻坚以来,北泉镇石河子村在发展集体经济方面坚持“多条腿走路”,把资源用足用好,把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

“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是我们最初的想法。”亓文亮说,“全村一直依靠传统种植,靠单打独斗散户种植肯定富不起来。村干部通过外出考察、征求群众意见,做好土地流转,商议发展特色产业,让百姓在勤劳中致富。”

面对农业产业发展单一,不成规模,增收效果不明显的局面,石河子村“两委”立足本村良好的水、土、气候等生态优势,为全村确立了“油茶+蔬菜”套种的农业产业发展路子,以短养长、长效发展。

“油茶产业从育苗到初次投产,有五年左右的‘真空期’,期间基本没有收入,但因油茶种植病虫害少、市场好和效益高等特点,发展油茶产业还是很有‘钱途’的。”马德礼介绍道,“油茶栽种的前几年,可以在林地套种矮秆作物,保证经济收入,于是就有了“油茶+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

“花卉蔬菜基地不仅提供务工,还充分利用企业的成熟销售渠道,与市场供应链有效对接、共同受益。”北泉镇党高官闵宗全说,“该村与我市某生物公司签订了 20年保底回收协议,让农户销售有保障,并为农户争取到1500元\/亩的农业补贴政策,缓解农户土地使用压力。同时,还为贫困户争取免收茶苗费的政策,免收金额达5万余元,减轻了贫困户生活负担。”

土地流转不流转,流转给谁?村民说了算。谁来流转土地,流转多少?也是村民说了算。

一直以来,石河子村坚持一个原则不动摇,那就是村民的事由村民自己拍板。

基于目前村集体经济实力仍很薄弱、贫困村劳动力不足和油茶管护技术参差不齐的现实情况,该村积极探索实施集体土地“反承包”模式,拟在村集体经济不断夯实壮大的基础上,由村集体将农户用于种植油茶的土地分批流转回来,成立合作社统一管理、经营,既可让农户直接获得土地流转费、挣取集体统一管护务工费,又能破解种植管护难题,增强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马德礼表示:“土地实行‘反承包’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家庭承包制带来的土地细碎化问题。通过流转的方式使土地实现适度集中,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并带来了很好的效益。土地流转也有效地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为发展现代农业增添了活力。”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石河子村通过把特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来抓,不遗余力为群众提供免费技术支撑和集中化发展平台等一系列帮扶措施,激活了群众脱贫的自主能动性,把核桃、枇杷、红心果和花椒变成了群众今后脱贫致富的“绿宝石”。

站在村口望着远山上密密麻麻的核桃树,以前山上光秃秃的,现在种上了核桃、花椒。

马明学说:“我家种了400株核桃、1亩花椒,成活率超过90%,感谢扶贫工作队为我们带来脱贫致富的‘金果果’。”

这几天,雨一停,马明学就迫不及待地上山打核桃。指着一排核桃树,他憧憬着:“今年收入一定不错。”

三年前,马明学一家主要靠种玉米为生,因妻子丧失劳动力,他不得不比别人更努力。为了增加收入,不得不白天务工,晚上回家还要打着手电筒耕地。

“过去种的是笨核桃,个头大、果仁小,皮又厚又硬,卖不起价。”马明学说,“就在这时,村干部上门送来了好对策,不仅为我家‘量身’制定了核桃脱贫项目,免费嫁接幼苗,将他家之前挂果不多的核桃园进行了高接换优,并指导我开展精细化管护。

一切从零开始。树枝刷白、整形、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邓朝贵都一丝不苟,亲手操作。通过认真学习管理技术,我家的核桃长势越来越好。

现在我家的核桃产量比增加了400公斤,核桃品质较往年也有了明显提高。今年家里11亩多核桃全部进入丰产期,预计年收入超过两万元。

现在,我开始在自家一亩地里试栽花椒。政府在苗木、技术上很支持,村上还搞了好几次培训,等摘核桃忙完了,我准备再流转一些土地,种些花椒树。”

又是一年丰收季,行走在果香浓郁的核桃林,不时看见有人用一根细长的竹竿轻轻地敲打核桃树,满树的核桃哗哗地往下掉,这些都是石河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栽种的。

石河子村因为海拔高,地形及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核桃这样的经济林木。但长期以来,由于该村核桃品种杂、油核桃多、品质不好,村里大部分十多年树龄的核桃至今不挂果,导致群众守着上千亩核桃树资源大喊穷,产业致富的梦想一直未能实现。

“石河子要发展,必须得有产业支撑,核桃产业提质增效计划就是魁沙村群众脱贫致富的‘金钥匙’。”亓文亮说。

通过走访,亓文亮和村干部达成共识,引进良种核桃嫩芽,在村里开展核桃高枝嫁接提质增效计划。随后,驻村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联系,共同为魁沙村核桃产业发展“把脉支招”。

目前,全村启动了2200多亩的核桃提质增效试点,完成了4万余株核桃树改良嫁接。通过大力实施优质核桃品种嫁接改造工程,该村实现了核桃一年定植、两年嫁接、三年挂果的目标,改写了这里核桃从定植到挂果需要七八年的历史,产量和质量有了大飞跃,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核桃产业带动脱贫的步伐。

全村共种植核桃2280亩,核桃梦就是众多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梦。

亓文亮说:“走‘建基地、育龙头、拓产业’的路子,拓宽农民增收的路子,为全村脱贫攻坚奠定了基础。面对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牢固树立绿色生态文明理念,把绿色产业作为突破口。

花椒产业兴村富民,自然成为脱贫攻坚最快、最行之有效的‘助推器’。

在政府指导、支持下,全村开始发展花椒种植。截至目前,该村已种植花椒230亩。明年花椒可以开始采收,届时,青果果变红票子,麻花椒将尝出‘甜滋味’。”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核桃、花椒、红心果等特色产业,被石河子村确立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富民多元产业。通过扩大基地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开拓占领市场等举措,不仅让全村核桃、花椒、枇杷产业逐步走上“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也使这些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收入得到有效增加。

“满山最绿是核桃,满坡最傲是花椒,优质红心果遍田坝,脱贫致富有保障。”如今,石河子村满眼都是“绿色”,处处呈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可喜局面。绿色产业、绿色扶贫、绿色发展,石河子村巧打“生态牌”、厚植“致富绿”,积极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路子,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为当地贫困群众铺就了一条条增收致富的阳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