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家父万历爷 > 第544章 好心眼没有一点的灜州外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44章 好心眼没有一点的灜州外交

老友的死,朱老七伤神三分钟。

如何为他留下的烂摊子擦屁股,令朱老七踌躇几日也难以做下决定。

接见两方使者,搜集多方情报,开会商议,结果也没有吵出个头绪。

对于谁是下一任苏禄国王?

有言支持世子基拉姆的。

立嫡立长,这是大明的政治传统,哪怕附属国也要遵从。

有言支持马鲁尔的。

苏禄一分为二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属国分裂,反而更加有利于控制。

比如安南,早前各种羞辱大明,如今就听话多了。

其实,谁是苏禄王不重要,苏禄是否一分为二朱常瀛也不甚在意。只是不能令马尼拉占便宜,趁虚而入,侵占更多岛屿。

同时,出于对一神教的反感,棉兰岛上的苏丹国还是要有人去剿灭。

想清楚利益所在,抛去情感抛去道德,那么处理此事也就有了方向。

万历46年元月二十,一支使团由屏东出发,前往和乐为苏禄先国王苯苏哈治丧。

苯苏哈,先苏禄国王,平定苏禄,抵抗外辱有功,封号‘武’,谥号‘定’。

封号也好,谥号也罢,都是瀛州代表大明朝廷定下的。

当然,这玩意也是悄悄的进行,公开的不要。

使团名义上吊丧,实则有两个任务。

一则调查苯苏哈死因,以及遗言真伪,确立谁才是苏禄正统。

二则代朱常瀛传达军令,命锡江海军派兵攻打马京达瑙苏丹国,为苯苏哈复仇。

其实,真相如何也不重要,调查真相只是一种形式。使团真正需要弄清楚的,是哪个人继位对瀛州更加有利。

谁听话,那么谁说的就是事实,瀛州就支持谁。

至于派兵棉兰为苯苏哈复仇,这自然也是借口。

老友死了,两个儿子闹分家,失败的一方必然对瀛州不满。不满可以,但如果同岛内势力或者西班利亚媾和,反过来对付瀛州,则不可接受。

需要监控,需要武力威慑,必要时也只能为老友干掉不孝腻子。

眼下南洋无大战,棉兰老岛,瀛州也不是不可以拿一块领地为支点,加速清洗一神教进度条。

新年伊始,政务繁多,苏禄事件也只不过是其中寻常一件罢了。

元宵节翌日,官府开工上衙,整个中枢因为改制忙做一团。新系统,bUG总是特别的多,需要不断修正。

朱常瀛自然也忙,频繁召开御前会议,推进改制进程。

除此之外,他还需将注意力放在外交同军事上,毕竟这两方面的权力朱常瀛并没有放手。

外交上。

外交司除总部以外,设外交公署一,领事馆八,代办处十七,基本涵盖整个南洋。

驻淡马锡外交公署,主要负责马六甲半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外交事务。

领事馆,分别设于马尼拉、安南升龙、真腊乌栋、暹罗阿瑜陀耶、渤泥文莱、西爪哇万丹、东爪哇泗水。

外交代办处则广泛分布于马六甲半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沿海城邦。

除此之外,还经营有租借地八处,港口十四处。

港口经营,也是一门大学问,泊位、吊装、库房、包装、承运、报关......

自打瀛州创立以来,朱老七就致力于打造海贸体系,逐渐系统化专业化,玩至如今,港口经营已是普通玩家无法入手的独门绝技。

最初,港口由海关经营,后逐渐转为私营。国内码头公开拍卖经营权、官府吃租金。国外么,其实也一样,南洋商行出面购买或者租赁土地,转售私人商行经营。

总之,要么官府喝头汤,要么王府入股商行喝头汤。

如果算上商行据点,那么瀛州的外交辐射范围基本涵盖除欧罗巴以外的所谓旧大陆。

看过名册,外交司也是有着260几人的大衙门,而且俸禄优厚。

每年搜集的情报几大箱,稍稍整理,那就是后世研究南洋历史的珍贵史料。

这些也只是附带作用,设立外交司的根本目的还是要维护本国利益,然而具体至每个机构责任又有不同。

在马尼拉,领事馆主要职责:

确保西班利亚公平的对待大明商人以及侨民。

确保大明侨民有宗教信仰上的自由。

监督马尼拉当局对协议执行情况。

在苏禄在渤泥,领事馆主要职责:

协助该国王室制定国策,移风易俗,弃景归儒。

筹款兴办学堂,普及大明官话,推广汉字国学。

主持炎黄帝庙祭祀,编修各家族谱。

在安南:

严密监视各方势力动向,兵力强弱,必要时加以干涉,避免任何一方崩溃。

经营河内、清化、会安三处租借地,保护华侨华商利益。

培养买办,救济穷人,树立大明身为宗主国悲天悯人,扶危济困的光辉形象。

在真腊:

支持真腊王室复兴,策动真腊摆脱暹罗控制。

在万丹在泗水:

合纵连横,联合沿海城邦推行海禁政策,共同遏制马塔兰壮大。

维持对尼德兰外交关系,监视其在南洋动向。

培养马塔兰内部反抗势力,煽动马塔兰内乱。

在暹罗:

与暹罗协商关税,保护本国在暹罗商业利益。

为真腊站台,谴责暹罗王室无耻侵略行为。

与暹罗协商马六甲半岛吉打王国宗主权,遏制暹罗对马六甲半岛影响力。

朱常瀛统治下的瀛州绝对不是一个好邻居,完全没有与邻为善的华夏优良传统。相反,明里暗里经常性霸凌左邻右舍。

越霸凌越快乐。

朱老七就疯狂迷恋这种以强大经济军事实力为后盾,与他国‘和平相处’的外交方式。

道义,要永远挂在嘴上。

脸皮,要永远踩在脚下。

利益,要永远记在心里。

外交司内参第一页,就有朱老七的亲笔:

国家利益至上!

回顾近两年外交得失。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扶植真腊,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去暹罗信任。

不过两者本就矛盾,既要又要,完全没有可能。

外交会议上,朱常瀛对外交司予以褒奖,对驻真腊领事全体成员额外嘉奖。

领事金全德,晋升副司,改任淡马锡外交公署,全权负责马六甲海峡两岸外交事务。

真腊,饱受暹罗欺凌,各种不甘心,于三年前主动投入瀛州怀抱,意图驱虎吞狼,摆脱暹罗控制。

金全德与真腊王室反复磋商,最终达成一纸秘密协议。

通过该协议,朱老七终于拿到梦寐以求的湄公河下游地区。

自此,东起华英城,至同奈河下游,至湄公河下游,至西部沿海,包含占婆在内,总计13万平方千米土地并入瀛州版图。

瀛州的付出同样可观。

第一,为真腊王室修建新城乌栋防卫设施,并配备火炮,培养炮手。

第二,为真腊训练一支三千人的火器部队,并提供相应军需。

第三,赠予真腊内河炮舰五艘,并负责为其训练水兵。

真腊,当真是被暹罗欺负狠了,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天亮睁眼,暹罗军又至矣。

不然,真腊也不至于以大片领土换取武器装备,并且选择迁都。

真腊想要的,瀛州都给了。

几万平方公里土地,别说给他武装一个团,武装一个师也是血赚。

一年前,真腊老王薨,王子波涅?嫩继位。

登基不过半月,波涅?嫩便秘令新军返京,并请求瀛州西贡驻军协助。

彼时真腊新军数量不过六百人,但机会难得,刘景与金全德一番商议,决定亲率步二团与真腊新军一同北上勤王。

暹罗驻军得知消息,一怒之下攻打真腊旧都,攻而不克。

暹罗军恐腹背受敌,在大肆劫掠金边之后,退出真腊。

暹罗走,因旧都地势不利于防守又残破不堪,波涅?嫩决定迁都乌栋。

瀛州与真腊间的土地换援助协议正是在这个时候签订的。

现实情况摆在那呢,暹罗不会善罢甘休,波涅?嫩需要更多火器壮大军力。

同时,也需要瀛州军暂时驻扎真腊,使暹罗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动作。

三个月前,协议规定条款交接完毕,瀛州军退回西贡。

仔细看过协议,朱老七意味深长。

“陶春,两国协议中,没有列名保护义务条款,是真腊不愿付出更多么?”

“回禀殿下,从金全德来信推断,真腊应该是有意讨伐暹罗,恢复之前失去的领地,是以不愿同我方签订保护协议。”

签订保护协议,也就代表做瀛州的小弟,受欺负了瀛州要管,但约束条件也极多。比如军队数量,军费分摊,战争发动权等等。

总而言之,成为大明受保护国之后,重大军事行动要取得瀛州允许。

显然,真腊新王不希望受制于人,甚至产生了某些不该有的想法。

很可惜,想必新任真腊王不知道安南内讧的背后推手是谁,他的野心注定难以实现。

对于瀛州的无耻行径,暹罗王恼羞成怒,强烈抗议,要求瀛州从真腊撤军,威胁要驱逐大明商民,断绝同大明往来。

对于暹罗王的威胁,瀛州决定使用舰炮说话。

驻勇威岛分舰队封锁湄南河口,炮击闯关船只。

只要求一件事,开国门,老子要自由贸易。

暹罗王厄迦陀沙律集结海军,试图驱逐勇威岛分舰队。

几次接触战,僵持半月,令暹罗王认清现实,派出使者谈判。

说来,暹罗是少数几个朱老七有意愿和平相处的王国之一。

奈何利益之下,总也免不了冲突。

马六甲半岛不能让,湄公河下游势在必得,而暹罗也不愿放弃两地宗主权。

谈判的结果,暹罗王大嘴一咧将放出去的屁都收了回去,两方罢兵,避免一场恶战。

但吉打同真腊的宗主权却一直悬而未决。

“老沈,我国与暹罗的贸易顺差多少?与真腊呢?”

沈兴翻看资料。

“我方与暹罗顺差,前年156万元,去年123万元。与真腊顺差,前年没有记录,去年27万元。”

“考虑到两国人口数量,商业繁荣程度,真腊与暹罗远远不能相比。”

“所以,你的意见?”

“臣以为与其纠结于真腊宗主权,不若放一放。真腊自建立新军之后野心膨胀,其贵族对向暹罗宣战,夺回失土怀有执念。同样,暹罗也视摆脱控制的真腊为大敌,恐其入寇暹罗。两方迟早会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

“既然两方都不希望我方介入,那为什么不遂了他们的愿呢?货卖两家,利皆在我。”

“陶春,你的意见呢?”

“殿下,问题的关键在于真腊不是暹罗对手,两方火器均采购自我瀛州,孰强孰弱我们最为清楚。万一真腊战败亡国,对我方则是大不利啊。”

沉思片刻,朱常瀛拍板道,“传令葛怀玉再去谈,只要暹罗放弃吉打王国宗主权,我方不介入真腊与暹罗之间的冲突。”

陶春反对道,“殿下,如果这样做,则真腊势必又会被暹罗掌控,而暹罗有了戒心,我们再要插足真腊就难了。”

“不这样又能怎样?真腊既然要自立,那就由着他,不吃亏又怎会回头呢?”朱常瀛淡淡一笑,“再者说,我们不干涉,不代表没人干涉,占婆还是一国,这一点你难道忘记了么?”

闻言,在座的眼眸一亮。

占婆,之所以还存在着,不正是用来干脏活的么。

“殿下之言令臣茅塞顿开,臣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话说,由朱老七当家作主的瀛州绝对不是一个好邻居,完全没有继承华夏与邻为善的优良传统,日常性霸凌左邻右舍。

但那又怎么样,百姓的日子好过,国库的金银堆积如山,那些大小国王哪怕恨死了朱老七,来到他面前也要低眉顺眼,夹起尾巴做人。

我强大,那些戳尔小邦便会贴过来,也不需要给他脸,不抽他就是最大的恩德。

我虚弱,戳尔小邦也会趁机踩上两脚,占点便宜。

国与国之间,只有锦上添花,绝无雪中送炭。

也就是家里麻烦事太多,不然朱老七非要亲自挥舞大棒子,逐个敲打一番。

中南半岛事务讨论七七八八,朱老七示意秘书官更换地图。

马六甲半岛地图。

“之前的统计,大家也看到了。整个半岛总人口不过七十万,这几年大明移民激增,约有十二万。”

“移民人口,还会持续增加,但孤对半岛人口比例却不甚满意。”

“孤听说这两年半岛各国没有冲突,没有大规模战争,这很不好。”

“孤还听说,各王国宣誓臣服我数年,竟无一国弃景归儒,还是早也诵经晚也祈祷,将那个什么先知挂在嘴边。景教流毒非但没有被遏制,反而庙宇更多了,信徒更加疯魔极端。”

“三年,我领地内爆发教徒叛乱六宗,教徒乱匪入侵我领地十三次。这还是有记录的,没有记录的呢?”

“这样太过被动,要主动出招。孤要各国之间爆发战争,惨烈的战争。陶春,沈兴,你们一个执掌外交,一个执掌商务,要拿出一个方案来。”

“十年,孤要移民占据半岛人口绝对多数,马六甲半岛彻底稳定,为我所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