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家父万历爷 > 第545章 辽东,战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四月十三,努尔哈赤告天誓师,列八大恨,叛明宣战!

当日,建州兵分两路伐明,一路取东州,马根丹,一路直扑抚顺关。

四月十四日,夜半。

曹化淳被一连串的狗叫声惊醒。刚刚坐起,房门便被敲响,急促而慌乱。

“东家,狩猎人急报!”

“带进来!”

狩猎人,稽查司于建州内部布置的暗桩,或隐藏于山中要道,或以各种身份隐藏于建州城镇,商人、降卒、工匠,各种角色皆有。

建州威胁一日胜过一日,辽东并非没有有识之士忧心。但官场上下麻木懈怠,皆为私利少有公心。这些大贪小贪被私利蒙蔽双眼,借着大明的公权力谋私,生死近在眼前却惶然不得而知。

即便有所预感,也总存着侥幸,得过且过。

对建州谍报,辽东军政不上心,但曹化淳却一刻也不敢放松,经过近三年布局,情报系统日趋完善,今日终见成果。

一名狩猎人被护卫扶着进屋。

见到曹化淳,狩猎人急忙行礼,言语急切。

“东家,昨日一早,老野猪对我大明宣战,兵发两路,进逼抚顺!”

“卑职等推测,两路大军合计有约四万人,努尔哈赤统主力攻抚顺,另一路主帅不详,目标东州!”

“取抚顺这一路,骑兵先导,步兵在后,明日正午之前,建州骑兵必至!”

“东家请看,这是老野猪的祭天告文!”

接过文书,一眼扫过,曹化淳脸色阴沉,背着手在屋中来回踱步。

挣扎啊,要不要通知守备衙门?

思来想去,曹化淳放弃了这个念头。

不能说,抚顺城乃是边关,城内城外早就被建州渗透的不成样子。城中文武官员,没有几个手里干净的。乡绅豪族,也大多与建州有瓜葛,有些干脆就是表面上归化的女直人。

可如果不将消息散播出去,那抚顺百姓又会有多少无辜枉死?

“东家,时间紧急,您拿个主意啊!”

一名属下打断了陷入两难的曹化淳。

“立即执行乙字号计划!”

对于建州入侵,曹化淳其实早有预料,事实上只要稍稍留意,就可探知这几年老野猪一直在为大战做准备。

为了应对突发,稽查司做了几套备案。

这个乙字号方案主要内容有二。

第一,通知瀛州所属即刻退出抚顺,转进辽阳。

第二,激活部分暗桩,借投诚打入建州内部。

命令下达,院子里几十号人便行动起来,且有数人出门,消失于茫茫夜色中。

深夜宵禁,抚顺城内街面上寂静无人。

曹化淳站在院门口,仔细打量这座边塞小城,一时间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按编制,抚顺应有守军六千,但实际不足两千,真正有战斗力的家丁健勇可能也就一千出头。

城防,年年要修却少有动工,上边没有拨款,基层劳役制度崩溃,官民一起摆烂。

建奴来袭,守不住,根本守不住,或许大概率会不战而降吧。

那个游击将军李永芳,不是个有气节的人,其家族也同建州牵扯甚深,曹化淳甚至怀疑这厮早已暗中投了老野猪。

而这城中,又有多少人暗中与建州勾结牟利,视老野猪为衣食父母?

朝廷的官,低估了建州在辽东的影响力。

这座城,落入建州之手会是什么样子?

时间点滴而过,待至城门将开时,曹化淳已在南门候着了。

今日开马市,南门外有大集,天未亮等待出城的人却特别的多。

城门开,十几人随着人流出城。

此时此刻,城外集市已然聚集有大批贩夫走卒,牛马牲畜。

如果留心观察,不难发现其中暗藏杀机,那些女直人携带大包小包货物,貌似前来营商,实则一双双鼠眼东张西望,时而闪现凶光。

城门处,人进人出,三三两两健硕的女直人稍微打点城门守军,便大剌剌的牵马入城。

错身而过,曹化淳转头回望一眼抚顺城,随即催马向南。

行四里,马队停在一密林旁。

众人下马,曹化淳孤身一人走入密林。

一人从暗影中闪出,几步来到曹化淳近前。

“督公!”

曹化淳微微颔首,看向这人。

“振邦,李永芳那边可有什么异常举动?”

“有,昨日有四个来路不明之人入府,一直不曾外出。他那几个心腹也相继入府拜见。至晚,府中护卫增加数十人,人员不得进出。”

“王命印那边呢?”

“他那里倒是一切如常,不见异动。”

“振邦,委屈你了。”

闻言,洪振邦眼圈泛红,几近哽咽。

“能得督公看重,是卑职的福分。卑职誓死效忠殿下,不辱使命。”

曹化淳沉默片刻,语气深沉。

“李永芳此人,极为奸滑,日后你跟着他要极小心。去了建州地界,非得我唤醒,不得采取任何动作,也包括传递消息。”

“是,卑职明白。”

“既然投敌,免不了做那杀人越货的违背本心勾当。我今日特告知与你,在建州期间所犯过错,一律赦免。”

“是,卑职明白,有督公这句话,卑职便死也瞑目了。”

“入了建州,你的任务就是向上爬,位置越高,对我瀛州帮助越大。”

“惭愧,卑职混迹抚顺年余,也未能进入李永芳心腹班底。”

“哪有那么容易,你一外调来的副千户能在抚顺立住跟脚便十分难得。此番他若不反倒也罢了,他若反,你拥戴他必然得其信任。好了,话不多说,总之身在敌营,万事小心。”

“督公保重!”洪振邦抱拳拱手,在转身之际又问道,“督公,我瀛州军何时能来?”

“最迟不过两载,或许更早,保重!”

洪振邦,孤儿,十六岁被收容,于稽查司暗部培养,后送入蓟州边军,数年打拼,官升副千总,后调职抚顺,成为李永芳下属。

类似这样的棋子,曹化淳手里几十个。

这些人的仕途,自然也少不了瀛州方方面面的暗中扶持,花费不菲。

这样做有利有弊,好处是忠贞不二,容易把控,弱点也十分明显,升迁难,大多为基层军官,难有大用。

洪振邦算是比较出挑的一个,曹化淳对其寄予厚望。

见洪振邦消失于密林中,曹化淳转身走出。

此时队伍人员又有增加,增至百多人。

一名探哨上前禀报。

“督公,今早四时许又收到消息,建州攻抚顺人马确为两万,其中披甲七千,沿途又有女直人不断加入。卑职等推测,这一路兵马总数不下于两万三千人,声势浩大。”

“唉,辽东百姓又要遭难了。”曹化淳长叹一声,随即吩咐随行秘书,“知会北洋商行多备船只,此番战乱定然波及甚广,难民无算,尽量救助吧。”

言罢,曹化淳示意队伍进入密林隐蔽。

早十时许,几匹快马飞奔入林。

“督公,建奴迫近,一时片刻便会抵达抚顺!”

紧接着,又有快马入林。

“督公,抚顺得知建州来袭,警报大作。”

晚啦,便是提前一两日知晓也没什么用,辽东军兵力分散,调动缓慢,任何一处也难以抵御建州进攻。

搬鞍上马,曹化淳示意探哨带路。

“走,本督要看一看,老野猪的建州军是何等模样。”

......

四月十五,建州叛逆兵至抚顺。

是日正值抚顺开马市,大量伪金细作先一步混入城中,内外夹击,守军溃败,守备王命印战死,游击李永芳叛国投敌。

同日,东州陷落。

四月十六,马根丹城陷。

四月十七,消息传至辽阳,举城大惊,巡抚李维翰命总兵张承胤提兵镇压。

四月十九,张承胤部万人兵至抚顺。

抚顺城关毁弃,房屋不存,人口逃散。追问逃难百姓,得知建州掳掠大量人口财物返回赫图阿拉。

张承胤轻敌自傲,领兵急追。

四月二十一,两军战于野。

建州兵力数倍于张承胤部,又值是日大风,明军阵列迎风,黄沙漫天,目不能视物。

建州军趁机掩杀,明军大败。

总兵张承胤、副将颇廷相、参将蒲世芳、游击梁汝贵等数十将官战死,士卒十不存一!

四月二十三,曹化淳汇总战报,急报瀛州。

五月二十八,急报传至屏东,消息扩散,舆论哗然。

虽然早知有这么一天,但当收到战报时,朱常瀛还是有一丝丝痛心。

近万大明好儿郎,就这么被蠢猪李维翰害死!

张承胤这个人,朱常瀛还是知道一些的,出身将门,颇有军功,绝非草包。

据曹化淳信中所说,巡抚李维翰对边事一窍不通,对军事完全无知,更对周边势力缺乏了解。事发,这厮举止失措,不听劝告,只一味催战。

可以说,万余辽东精锐就是被这厮逼死的!

文官掌兵,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干你娘!别特么吹牛逼了!

痛心之余,朱常瀛也杀意涌动,热血沸腾。

这么多年了,等的不就是这一天么?

话说朱老七同努尔哈赤,国恨中夹着私仇,后世话本子,或许还会因为东哥而添加一些争风吃醋的桥段。

那老货的所谓八大恨中,朱常瀛竟也有幸名列其中。

第八恨,大明皇帝教子无方,纵子行凶,祸害建州百姓。

天地良心,瀛州祸害的北疆土着绝对没有他努尔哈赤来的多。

五月三十日,屏东王府召开御前扩大会议,军政两届大佬罕见同时参会。

长史府成员:赵士桢、毕懋康、徐光启,周尔詹,钱贺章。

众议院院长:马经纶。

参议院院长:孙元化。

督谏院院长:袁可立。

海军总部参谋长:顾长云。

陆军总部参谋长:王胜元

......

拢共三十几人,除了外派任务的,朱老七的核心班底悉数到场。

会上,朱常瀛宣布五件事。

第一,将上书大明皇帝陛下,请命参战。

第二,自己离开期间,授权王妃沈沛姝监国理政。

第三,发布动员令,征调年三十岁以下复员老兵归制,练兵备战。

第四,加大军需生产,调集瀛州军需储备粮,分批次发送济州大静县。

各部要严加督促,保证战时供给。不仅仅要保证瀛州军供给,而是要保证辽东前线所有参战大明军供给!

第五,官仓存粮禁售,除备灾粮之外,存粮就近调至各主要港口,随时听用。

这种大会,其实也没什么商议的余地,直接布置任务。

至于是否有人心有抵触,甚至反对出兵?自然是有的,袁可立一直对朱老七的意图心存疑惑,而且丝毫不加掩饰。

但没有用,朱老七的班底,那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没吃朝廷一分公粮。

何况,朱老七这不是要上书么,又没有擅自出兵。

晚上,朱老七坐在书案前,手中的笔提起又落下,落下又提起。

这份请战奏本,不好写。

眼下的大明,表面上看还是十分强壮的,何时需要一藩王出面了?

如果措辞有误,非但出兵不能名正言顺,还特酿可能背上图谋不轨的罪名。

“夫君,喝碗凉茶解暑吧。”

王妃亲自端着托盘走进书房。

女人刚刚沐浴过,人未至,但一股子花香却飘入男人鼻息。

朱常瀛起身关上房门,拉着王妃坐下。

“姝儿,此番出兵不比寻常,你要做好准备。”

闻言,王妃身躯微颤,目光锁住男人。

“当真要走到那一步了么?”

朱老七淡淡一笑,“你真是冰雪聪明,什么也瞒不住你。”

王妃却不为所动,黛眉紧蹙。

“瀛州无大战,你却征召预备役,这是留给我的么?”

“你看,咱们夫妻果然心有灵犀。”

朱老七忍不住在王妃额头啵了一下,就弄的王妃很无语。

“妾身在说正事呢,夫君你正经一点啊。”

朱常瀛握紧王妃双手,目光坚定。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机成熟,又有何可犹豫的。再者说,咱家有多少兵多少将,别人不知你还不知么?你仔细想想,若我不坐上那个位置,朱老大登位后会容得下咱们家么?”

“可是......可是父皇还健在啊,你这样做,可是要背负万世骂名的。”

“李老二怎么说?如今天下谁不说他是旷世明君!你就是我的长孙皇后,不,你比她厉害,她可不曾监国摄政。”

王妃叹气,“还不都是你逼的。夫君,朝廷兵马当真会战败么?那如果战胜了呢,你还会动手么?”

“我若不出兵,朝廷兵马必败无疑,早晚失去辽东。我若出兵,则底牌尽出,那时节若还不动手,朝廷也容不下我了。娘子你来说,难道我应该坐视辽东糜烂,百姓遭难么?”

沉默了好一会儿,王妃抬头,目光凝视朱老七。

“夫君放心,嫁鸡随鸡,何况妾身还给你下了三个蛋呢。便为了他们,妾身什么也做得。说吧,你留我这些兵马要作甚?”

“别急。”朱老七沉声道,“此次北伐,主要目的还是要配合朝廷兵马剿灭建州,消除隐患。至于是否要走那一步,还是要看局势变化。你在家里等我消息就好。”

闻言,王妃长舒一口气,面容也舒展开来。

“夫君有思有量就好,不然妾身在家也不得安心。”

说完,王妃起身就要走。

朱老七哪里肯放,抓住王妃就往怀里拉。

“你别走啊,我这正无法落笔呢,你需帮帮我激发一下灵感。”

“哎?夫君,这是书房啊!”

朱老七哪里在意,轻车熟路,舌头一下就钻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