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场谢凡忍住心中喜悦,却并未说出心中盘算。只是装作若无其事,询问掌柜为何不曾找些新书来印刷售卖?
谁知谢凡这一问,便让掌柜的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抱怨起来:“客人有所不知,稿源实在难求。读书人些怪清高的,那些有才华文笔好的,可不屑于写咱这小说话本。
可您看咱这北京城里国子监里那么多监生,每三年过来多少外地赶考的,乌泱泱一大片读书人又有多少最终能做官当老爷呐?
一个个守着清高,过着穷酸日子。可不是忒没劲儿。还是南方读书人脑子活,听说南方书肆里早有不少正经文人给写稿子印小说。”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谢凡正是守着清高过穷酸日子的南方人,唐监生则是国子监里做不了官的监生,书肆掌柜的简直一口气完成双杀,double kill。
谢凡听了默默无语,连一向能言善辩的唐监生也无言以对。
掌柜的到底是生意人,见两位客人面色铁青,又结合两人穿衣打扮,估计都是读书人。忙不迭止住话头,只说再推荐些好书给两人。
最后在书肆掌柜与谢凡推荐之下,唐监生花了几钱银子,从书肆买了一本《唐传奇》,一本《容斋随笔》。
《唐传奇》为唐代短篇故事,一来行文用的是雅言,但不晦涩,读来舒服流畅。二来想象力丰富,故事活灵活现,想象出人意表。其中又有聂隐娘,龙女和柳毅等等人物颇为生动立体。
《容斋随笔》为宋人笔记小说,包罗万象,评点历史者有之,乡里旧闻者有之,民间传说亦有之。
其中《唐传奇》,谢凡前世曾读过《柳毅传书》,印象不错,所以十分推荐。至于《容斋随笔》,则是谢凡当场略略读了,现场推荐唐监生买下。
两人回家路上,唐监生买了些酸枣蜜饯,带给怀孕的娘子。听说唐监生说自家小妹爱吃枣泥馅儿糕点。谢凡也买了两份山药枣泥糕。一份带回家中,另外一份送给唐监生。
他心中想的是送给唐小妹,博得佳人好感。只是谢凡面上不好开口,只好借口是赠予唐监生令尊令堂。唐监生双手接过,面带暧昧微笑,似乎颇有深意,但也不点破。
送别唐监生,谢凡又独自去别家书肆逛了逛。翻看铺中陈列书籍,同掌柜伙计闲谈几句,打探何种书籍热销。又暗暗探听一番收购稿源行情。
一番打听下来,谢凡得知稿酬根据质量,每章大约为五钱到一两银子。不过只有规模较大书肆能够收购书稿,自行印刷出版。
知道行情,谢凡觉得有利可图。回到家中便潜下心来,动手撰写《西游记》。
第一回便是美猴王横空出世:“东胜神洲傲来国海边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受日月精华,产下一个石猴。”
此后又有四回,便是美猴王前往西牛贺洲,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得须菩提祖师收留,赐名孙悟空。孙悟空经过拜师学艺,学到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
又有东海龙宫求取如意金箍棒,直至上天得封弼马温,偷吃蟠桃园大闹蟠桃宴,打翻太上老君炼丹炉,等等情节。
因有前世记忆打底,每日自翰林院回家,谢凡便潜心写作。五日之内一口气写完五个章节,正在大闹天宫这一精彩之处堪堪停止。
刚好又到休沐,谢凡便拿着手稿,前往灯市口书肆。却不是同唐监生光顾过的那家,挑了间最大的书肆,找到掌柜的,拿出书稿,询问是否能收购。
《西游记》故事历经岁月检验,直至二十一世纪仍然脍炙人口。可见情节有趣,雅俗共赏。
文笔上,谢凡虽然做正经文章马马虎虎,可是小说却不太看重文采词藻,只要情节精彩,文字流畅易懂便是很好。书肆掌柜的读后顿时大为赞叹,手不释卷。
因着前次谢凡早知道许多书肆都有收购书稿自家印刷售卖的意向。谢凡便大着胆子喊价,要每章一两银子稿酬。
掌柜的姓金,听了谢凡报价一两银子一章。金掌柜面色有些纠结。但又觉得这《西游记》稿子实在是好,便忍痛答应下来。只是要谢凡签下文书,不可一稿多投,再卖于别家书肆。
谢凡也觉得合理,但又不想暴露真实身份。毕竟谢凡身为庶吉士,写通俗小说赚取润笔费,传出去怕是有些丢人现眼。
于是两相权衡,金掌柜接受谢凡只用化名,谢凡答应金掌柜每章先付五钱银子。余下每章五钱银子稿费等谢凡再送来后续五回书稿再付,限期十日。
若是谢凡不能按时交付之后五章稿件,金家书肆便以五钱银子买断前五章稿件。
两人谈妥,谢凡化名吴承恩顺利投稿,带回二两五钱银子回家。谢凡心中欢喜,趾高气昂让尤厨子将炕烧暖和些。
此后谢凡除去翰林院中课业,偶尔前去孙大人家请教补习。便是每日里奋笔疾书,撰写《西游记》。
因为身兼两重任务,谢凡每日早起晚睡,不是在做功课,便是在写小说。又赚得了小几十两稿酬。
时光飞逝,很快便至新年。尤厨子便开始张罗着准备过年。谢凡也交了年前最后五章书稿,与金掌柜告假春节停笔休息,年后再开更新连载。
每年新年朝中文武百官皆会放一长假,自腊月二十四日直至年后正月二十日。*谢凡最爱放假,除去计划着往孙大人、高大人等师长,王问之、唐监生等朋友家拜年之外,就打算着在家赶稿。
在新年前几天,皇宫大内也会颁赐钟馗神像,给诸位皇亲国戚。此种钟馗像最为精雅。以绢为材质,大约三尺高,用素木边框,装成小屏,上缀铜环,以便悬挂。
皇亲家受此天宠,又将此画像分赏给在京朝官员。官员们亦感荣耀,就招集一帮名士,赋诗庆贺。等到新年到来的时候,各个宫门都要改换春联、安放绢画钟馗神像,所谓“长安之春,满千万户矣”。**
而刘放家中则是有幸荣获得钟馗像的京官之一。躬逢盛事,刘放便写了帖子,邀请诸位庶吉士统统往自家观赏御赐画像,又设下宴席款待。
刘放为一众庶吉士中翘楚,颇受众人拥护爱戴。更要紧是刘放之父,刘远和,此时正是官拜东阁大学士,作为内阁阁臣,被天子所看重。众人自然一股脑答应下来。
谢凡历来从众,当然也同各位庶吉士一齐前往刘家。
刘远和身为朝中重臣,家中宅院果然气派。厅堂五间九架,又有种种雕梁画栋。房内陈设家具多为黄花梨与紫檀等名贵木料所制,富丽堂皇。
一进刘家宅院,便是一股暖烘烘热气扑面而来,热得人须得脱下外袍。谢凡脱衣交予刘家下人,暗自庆幸自己今日出门,除了外袍穿得体面,里面也是干净新衣。
更让谢凡震惊的是,刘家厅堂中甚至还放着盛开的水仙花。据说是匠人特意培植,提前月余便养在暖房中,赶在春节催开。
等一众庶吉士到齐落座,刘远和也入得大堂,招呼众人。
刘远和五官端正,颌下长须。虽然年约五旬,岁月却格外优待刘远和,仍然相貌清俊,气质儒雅。实在能称得上一句“美男子”。
谢凡暗暗感叹:“美貌果然是靠遗传,老帅哥才会生出小帅哥。我相貌普通,果然不怪我自己,怪遗传。”
刘远和一进门,众位庶吉士皆是肃然起敬,起身作揖行礼。刘大人亦是作揖回礼,招呼众人落座。又同众人寒暄,端的是笑容可掬,和蔼可亲。
刘大人知道自己在场,众人放不开。闲谈几句之后,便借口有事,起身离席。众人便开始闲谈说笑起来,片刻后刘放又招呼开席,请众人尽兴畅饮。
刘家宴席也是颇为体面,山珍海味,鸡鸭鱼肉,美酒佳肴。更有蜀中特产鲜笋菌菇,与剑南春酒。鲜笋菌菇谢凡前世常见,来到明代却是少见。情不自禁多吃了几口。
至于剑南春酒,谢凡并不甚了解。只在刘放举杯敬酒之时,随着众人满饮了一杯。剑南春酒颇为醇厚浓郁,只这一杯,便让谢凡面红耳赤,头脑昏沉。
此后谢凡便不太明白旁人说了些什么,只一人愣愣发呆。众人皆知谢凡素来酒量浅,倒也不曾积极劝酒。
酒过三巡,刘家下人便请来御赐钟馗神像,让众人观瞧。众人见画像果然精美无比,连连交口赞叹起来。
在场之人皆是文人雅士,历来文人集会,便少不得吟诗作赋。果然有人提议众人皆以钟馗神像为题作诗一首。又有人说冬日水仙花盛放也是难得一见,也值得赋诗一首。
于是刘放便大手一挥,叫家人拿来纸笔,请众人为钟馗神像与水仙花各作诗一首。
谢凡正在发呆,见到刘家人送来纸笔还有些不明所以。旁边王问之好意提醒,谢凡才知须得为钟馗神像与水仙花作诗。谢凡本也不擅长作诗,一时间要写两首诗,顿时头上冒汗,紧张起来。
虽然谢凡绞尽脑汁未落一字,但是总有人才思敏捷,少不得便有人已经一挥而就。万幸也有人一时情急,写不出两首诗歌,其中就有王问之。他便带头起哄只写一首。
宴席中写诗,本就是乘兴所致,当然不至于勉强。刘放自然连连颔首,只说诗不在多,贵在精,一首好诗便是足以。
可刘放话是这样说,他向来才思敏捷,片刻之间,他已经提笔写就两首律诗。
一首咏钟馗:一袭红袍剑在腰,双眸光射极天遥。妖魔胆敢为人祸,喋血青锋誓不饶。
一首咏水仙:万劫修成洁净身,拚将枯槁委风尘。无生参透长生秘,得意分明失意人。玉佩要馀今日恨,霓裳舞罢旧时春。含情久不施脂粉,寄语杨妃莫效颦。***
两首诗成,更是赢得满堂喝彩,气氛越发热络起来。
只是苦了谢凡。虽然由两首变成了一首,可是对于他来说,也不比写两首轻松多少。因为他一首都写不出来。
本来谢凡就不擅写诗,此刻饮了酒,更是脑子一团乱麻。
谢凡偷摸瞥见王问之也正咬着笔头,苦思冥想。正觉得有些欣慰,却见王问之已经落笔写下两行诗句。
“完蛋了完蛋了,我一句都写不出来。本来还想借口喝高了,就不写诗了。可是王问之都写了,好歹得憋出一首啊。”谢凡感觉自己要完,他仅存一点点文采,都被每日写《西游记》消耗光了。
“既然《西游记》都写了,不如就像穿越小说里一样吧,找个现成诗歌应付应付。”谢凡打定主意,把版权意识暂且放下,应付眼前难关再说。
可是想捡现成也不是那么容易。因为我国文学发展脉络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宋元明清时期,人们虽然也写诗,数量与质量却远不及唐诗。
所以谢凡前世虽然也学习背诵过许多千古名篇,但是在诗歌上,却主要是唐诗。
可如今是明朝,那些个流传千古的金句名篇,不光谢凡知道,在座各位都知道。甚至比谢凡知道得还多。
谢凡开始飞速搜索创作时间晚于明代的诗歌,甚至最好是清代的。毕竟很多作品虽然是明代,但是谢凡拿不准是明初还是明末。就像谢凡不确定现在真正的《西游记》是否问世。
终于让谢凡想到两句清末龚自珍所写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勉强算是和“花”沾边,时间紧迫,谢凡当即决定先用起来。
只是前两句谢凡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了,只好现做(编)。
注释:*参考《明会典》;**参考《旧京遗事》;***钟馗诗未找到出处,咏水仙为《咏水仙花诗·其二》清朝·周青莲;落红两句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