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番苦思冥想,谢凡终于写下前两句“满袖清香白玉芽,风寒黄蕊映霜华。”*堪堪赶在王问之之前写完全诗,交予刘家下人。
谢凡交卷之后,不禁常舒一口气。伸手摸摸额头,竟然出了一脑门子冷汗。
“以后再也不参加这种要写诗的活动了。捡现成还得担惊受怕,真是累死个人。龚自珍老先生,实在对不起了。若是这个世界几百年后还有您的话,只能辛苦您再写些别的了。”谢凡心中默默感叹着。
席上众人皆已成诗,便有一个刘家下人将后续完成的诗作一一朗诵出来。再由众人点评。
那刘家下人生得相貌俊秀,此时朗读诗歌亦是一口流利官话,字正腔圆,吐词清晰,清脆悦耳。谢凡又不由得感叹,大户人家下人也是不同凡响。
想想自家三人:福顺倒是识得些字,也学会了北方官话,可惜大饼脸蒜头鼻,还有暗疮,实在相貌平平。
顾三郎倒是生得一副好皮囊,也伶俐勤快讨人喜欢,可是文化不多,大字也不识得几个。
至于尤厨子,热心爱张罗,人是真不错,可惜性子咋咋呼呼,举止不够文雅还没文化。
谢凡其实听不太明白诗歌好坏,听众人诗作时,只是随大流喝彩叫好。脑筋却是完全放空,忍不住开始胡思乱想起来:“大户人家果然不一样,我家人都比不上刘家人,哎。”
可是忽然想到,无论是出身、才华还是长相,自己也是万万比不上刘放。顿时又有几分释然:“何必与人比较自寻烦恼呢。总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呀。
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最重要一家人过得平安快活就好。”
接着便念到谢凡所作诗句:“满袖清香白玉芽,风寒黄蕊映霜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那念诗的刘家人刚一念完,刘放与众人便鼓掌叫好起来。
谢凡见众人鼓掌,正想也拍拍手。却忽然反应过来,这正是自己所写诗词。两手刚刚举起,又假装若无其事,堪堪放下。
只听刘放说道:“前两句中规中矩。但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却是精妙。别有一番潇洒豪迈气概,不落窠臼,远胜寻常惜春怜花诗词。”
又有众人交口夸赞,诗歌“立意高远”,谢凡“深藏不露”等等。
因为落红两句为谢凡原封不动抄袭而得,所以众人这一番表扬,倒是让谢凡怪不好意思起来。
又感叹刘放着实眼光独到:“刘放果然厉害,一眼就看出前两句不行。当然不行,毕竟是我胡编的。后两句才是人家龚自珍的原装作品。”
接着刘放又叫家人将此诗歌送到内宅,请自己夫人鉴赏。片刻后,刘家人又端上一坛剑南春酒送于谢凡。口称是夫人读过谢相公诗作,实在欣赏,聊赠薄礼,以示敬意。
谢凡顿时满脸通红起来,有些不好意思接下。
刘放见状,再三劝说让谢凡收下。谢凡推辞不过,只好收了。
其实龚自珍所作原诗《己亥杂诗》中前两句为“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乃是龚自珍表述虽然自己辞官回乡,离开北京,但依旧愿意为国效力。
全诗所言皆是家国情怀,并不适合今日新春宴饮。谢凡胡乱添加两句虽不出彩,但却将全诗意境转换,全无辞官惆怅之情。
此后众人又是一番畅饮说笑,天色渐晚,方才散了宴席。刘放亲自在门口送客,与众人一一道别。轮到谢凡,刘放更是较往日待他更加亲切热络,谢凡又是十分不好意思。
因为众位庶吉士或是买房或是租房,皆是住在内城。所以倒也有许多人同行。谢凡走在路上,被冷风一吹,倒是少了些尴尬之情。望着福顺抱着酒坛子,忽然想到,为何今日刘放要将自己诗作送于刘夫人鉴赏?
于是谢凡便悄悄问同行的王问之,他可知道刘夫人?
王问之今日饮酒欢畅,话也有些多。他又是刘放同乡,知道刘家故事。便对着谢凡滔滔不绝起来。
原来刘放夫人王氏,也是出身官宦之家,其父曾官至御史,自小严于家教。出阁前便是蜀中有名的才女,知书识礼,写得一手好字,弹得一手好琴。更于做诗文、填词曲颇有造诣。
刘放与王氏婚后常常一道吟诗论文,弹琴写字,可谓琴瑟和鸣。
谢凡听后不禁羡慕起刘放来,真是家庭美满。宴请同僚,他父亲亲自来为儿子撑场面。又有一个志趣相投的妻子,夫妻恩爱,感情和谐。
见他人婚姻美满,谢凡更对娶妻生出些向往。只是自己文才普通,倒是不奢求娶到才女,夫妻两人情投意合便好。
又想起祖父年前写信来,除去寒暄问候,勉励宝贝孙儿报效朝廷以外。更是明里暗里叫谢凡早日娶妻成亲,也好开枝散叶。
还引经据典,除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外。
更引用《礼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骈散四六,洋洋洒洒叫谢凡务必成家。
来信最末,甚至暗示,若是谢凡在北京城里能求娶名门闺秀,自然最好,家中全力支持。谢老秀才愿意亲自前往北京,为谢凡提亲议亲。
若是谢凡在北京城中寻不到窈窕淑女,那谢老秀才夫妇便在溧水老家为谢凡寻觅新妇。更提到祖母陆氏早已打听到应天府有几家小姐,家世清白,温柔贤淑,德才兼备。只要谢凡首肯,老夫妇俩便上门去提亲,到时候谢凡只要告假回家成亲便可。
谢凡想起祖父那封信件,密密麻麻,话里话外,全是娶妻成家。比科场八股文章还叫人难受,只觉得脑袋突突的疼。他倒是挺想回家一趟,但是并不想回家结婚。
可是谢凡已经丧偶两年有余,而且即将年过十九岁。在当今社会,只要不是家境贫困,身患重病,或是名声狼藉,哪有不成亲的。
于是谢凡打定主意,新年期间要去唐家拜年,探探唐家父母口风,试试求娶唐小妹。若是成了,须得多写些小说,力争换个宽敞宅院,方便婚后生活。
刘家宴饮之后,谢凡所作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便小小流传开来。
谢凡前往各位师长同僚家拜年时候,渐渐有人开始称赞谢凡才华。连高长德大人也夸奖谢凡突飞猛进,今非昔比。
只把谢凡吓得心惊胆战,不敢答话。他生怕又被邀约着作诗,自己腹中可没有什么存货。
因着谢凡心中想着求亲一事,便先私自找了唐监生。
唐监生还是一副吊儿郎当模样,见了谢凡便先打趣起来。说那日谢凡所推荐什么传奇,什么随笔,文邹邹的,读着累人,自家媳妇与妹子都不爱看。
谢凡一愣,便问那两位女子爱看什么?其实他心中是想打探唐小妹喜好,却不好单独询问。
唐监生便来了兴趣,说近日里有个《西游记》,实在好看。自己娘子看到爱不释手,自己往常都不读书,也看了两三遍。只可惜这《西游记》每月只出十来回,叫人等得着急。
谢凡听到《西游记》三字,立马来了兴趣,连忙追问唐小妹可喜欢《西游记》。
唐监生早已看出谢凡似乎对自家妹子有意。也开诚布公,告诉谢凡不必拐弯抹角,自家妹子颇有主意。若是要求娶,须唐小妹自己答应。不过自己身为朋友,倒是能帮助谢凡牵线搭桥,也可美言几句。
谢凡见唐监生如此上道,连忙起身作揖,求他相助。
唐监生也不含糊,次日便约了谢凡上唐家喝茶。
次日大早谢凡有意收拾整齐,穿上新衣新鞋,备上拜帖礼物。到了唐家,照例先拜见唐父。相对谢凡首次登门,唐父对待谢凡客气礼貌之余,又更多了几分热络亲切。
谢凡猜想唐父恐怕知道自己来意,只是未曾说破。唐家父母能够默许自己上门相亲,实在是十分开明,更对唐家多了几分欣赏。简单应酬寒暄之后,唐监生便带着谢凡到了偏厅坐定。
谢凡见厅中放在一架屏风,暗想这便是了,终于要见到唐家小妹了。
片刻后,果然屏风后缓缓走来一位女子落坐。
谢凡从屏风下面隐隐见女子是一双天足,更是十分惊喜。连忙起身作揖行礼,向唐小妹问安。唐小妹也微微欠身还礼。
两人礼毕,谢凡正欲发言。那唐小妹却是出其不意,径直说道:“小女子早知道老爷为何而来,实在由衷感谢老爷抬爱。只是小女子并不愿意,还请老爷见谅。”
这倒是让谢凡一下愣住了,还没来得及感到被拒绝的失落,只是不知该如何回复。
万幸唐小妹恐怕早已猜到谢凡会如此反应,她同兄长唐监生一般快人快语,不等谢凡发问,便抢先解释起来:
一来,谢凡并不与自己熟识,只是认识兄长唐监生。与其说谢凡是心仪自己,不如说是与兄长相处投机。两人处得来,径直做朋友便是,不必攀上亲戚,再做大舅子与妹夫。
二来,谢凡身为庶吉士,前途无量,日后平步青云,少不得被朱佩紫,封妻荫子。未来夫人必是深宅贵妇,锦衣玉食,每日里打理后宅与应酬交际。自己自小自由散漫,抛头露面,实在志不在内宅。更愿做当铺大朝奉,发扬自家生意,赚钱致富。若是嫁与谢凡,自己便无法实现心中所愿。
唐小妹说起发扬自家生意,语气中竟是意气风发。这一番慷慨陈词,只把谢凡听得愣愣的。
说完之后,唐小妹又对谢凡欠身行礼,道了一个万福,便起身离去。干脆直接,头也不回。
谢凡当场完全石化,虽有些许失落,更多则是震惊与赞叹:在这封建时代,居然有如此有主意、有理想、有追求的女子!
他正呆坐当场,片刻后见唐监生一脸无奈进来,对着谢凡苦笑着说:“我这妹子自小主意就大,老子娘也都由着她。好兄弟,大过年的,都不容易,千万别放在心上。”
谢凡吃惊之余,细细思忖唐小妹一番言论,除去她希望实现自身理想之外,其实也有理有据:
谢凡与唐小妹今日才是首次相见,并不曾有过多少交情。谢凡愿意求娶,全是因为与唐监生有交情,又欣赏唐家父母伉俪情深,家风开明。
若是因此,便要唐小妹嫁与自己,实在是罔顾她意愿,强人所难。那自己与将妹子嫁给陆平友的伍达志又有何区别。
当然,谢凡并不好男风。只是婚姻自由,不仅是男子有得选择,女子也可以拒绝。
谢凡很快想通此处关节,于是倒也不恼火,对唐小妹生出几分敬佩。
见谢凡被唐小妹这样当面拂了面子,还如此大度,反而唐家人颇有些过意不去。一股脑儿给谢凡回了诸多新年贺礼,比谢凡送来的更多得多。福顺和顾三郎回去路上都拿得颇为吃力。
回到孝顺胡同,尤厨子见三人“满载而归”,颇为惊喜。忙不迭帮着福顺和顾三郎归置收捡,又笑嘻嘻问谢凡:“回了怎么多礼,老爷今儿去唐家,可是谈得顺利?”
不待谢凡答话,福顺便抢先嚷嚷起来:“居然吃了闭门羹,这个唐小姐真是好大的架子。”
福顺只觉得自己少爷谢凡千好万好,年轻有为,人品又端正。哪怕尚公主做驸马也是可以的。唐家区区一个开当铺的,居然拒绝谢凡,实在是不知好歹。
注释:*满袖风寒两句为笔者自行编写,格律平仄不通之处,敬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