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又是劝谏,又是上疏。而天子一直留中不发,装作不知道的样子。似乎是等着劝群臣主动放弃。
可是群臣却并未放弃,劝谏之事越演越烈。刘远和等几位朝廷重臣,甚至请求辞官。
只是皇帝此次并未屈服。
虽然内阁阁臣请辞,让朝廷诸事停摆,但是皇上又一次主动将政事揽到自己手中。一连多日宵衣旰食之后,皇帝便将各位官员请辞一一批准,又将空出位置提拔上自己一派官员。
皇帝听任了刘远和的请辞,并责备他劝谏之法不符为臣之道。不过仍然按照官职品级,为刘远和回乡例供车马钱粮,与随行护卫人员。
给六科事中与御史纷纷请求挽留刘远和,皇帝依旧留中不发。
刘远和出走,事态却并未就此平息。又有更多低品级官员继续劝谏。
在新年之后,三月十五朝会上,劝谏朝臣和反对朝臣甚至当面相互指责起来。刘放甚至出言:“国家养士百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 更联合群臣上疏了《乞赐罢归疏》。
此事真正惹恼了皇帝。刘放首当其冲,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
谢凡参加会试之时,本来也意气风发,想有一番所作为。但是自从张皇后丧仪,见识了天子那一番雷霆手段,谢凡渐渐感到所谓虚礼实在“不值得”,因此一直明哲保身。
现下更因为儿子们年幼,每日下班就回家带娃,不曾多与同僚串联交流。
翰林院同僚有人上位,有人贬谪,而谢凡只是在侍讲位置上一动不动,稳如老狗。
虽然朝廷纷乱,人心惶惶,谢凡却独善其身。依旧每日去翰林院勤恳做事,若是有人问起立后与立储一事,他均是将冬至大朝会上所言重复一遍,一句“立后与立储均是天家之事”,以不变应万变。
这场风波历经了小半年方才平息。
只是谢凡初入仕途时所熟悉的师长、同年、同科庶吉士,已经有许多离开京师,翰林院中又有了许多新面孔。
岳父孙大人前番更因为母亲去世,而请求回乡安葬母亲,再丁忧三年。也刚好躲过这一番风波。
而谢凡恩师高长德大人,虽然在风波中屹立不倒,甚至得赐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进入内阁,并加授为左柱国。但高大人毕竟年过古稀,多年操劳政事,终于因为年老体弱告老还乡。
皇上虽然不舍,也不得不准许。特意赐敕褒誉,下令有司时加存问,归乡后仍然给与高大人月食八石待遇。
又到三年考满,谢凡已经在翰林院侍讲位置上坐了六年。他对于每日公事已经熟能生巧,甚至能指点后辈。
如今谢凡在朝中可谓“举目无亲”。同僚皆是点头之交,只有公事往来,并未私交。
京城之中,除去唐监生,也无什么朋友。唐监生此后又生了一儿一女,长女也出落得越发漂亮,一家人和和美美。
谢阳和谢春也从小团子长成了小屁孩。近日也开始由曾祖父谢老秀才教导着启蒙识字。
只是谢老秀才对于两个曾孙子格外宠爱,完全摆不出当年教导谢凡的严格正经。往往没教几个字,两个孩子便开始玩闹,常常一个揪着曾祖父胡须,一个将墨汁糊到老头脸上。
陆氏也将两个曾孙子视为心肝宝贝,不光舍不得打骂,重话也舍不得说一句。
谢凡倒是能镇住两个调皮的儿子,但是他平日都不在家。教导谢阳和谢春的“大任”倒是多半落在母亲孙嫣然头上。谢老秀才教导之后,全靠孙嫣然再对着两个孩子耳提面命一番,方才真正掌握。
南京陆家与张家两门亲戚日子也过得越发红火,只是两家生意这两年都渐渐从南北贸易,转向了东南海贸。
虽然大运河贯通南北,但是北方生意多要同官府打交道,上上下下需要打点之处实在太多。
而出海贸易,虽然严格说来有违朝廷海禁,但是利润实在惊人,刨除海盗打劫这一风险,依旧一本万利。
正如恩格斯所言:“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大胆起来。”
在巨大的利益和违反海禁之间,张家与陆家作为生意人,不约而同,都选择了利润。
民间走私一直屡禁不止,朝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谢凡身为朝廷命官,为了防止言官弹劾,却不好和做走私生意的亲戚走得太近。
所以谢家同陆家与张家的关系,在谢凡做翰林官之后反而还疏远了些。年节时候通信问候,都只是说些家常话。对于朝中局势以及海外生意,大家都达成默契,避而不谈。
陆平恭终于成婚,不过是娶了一位南洋女子。两人是在南洋相识,一见钟情,很快成婚,后来两人便常住南洋,在当地也置办了产业。
陆平友居然也同妻子伍氏生了一子,让陆有富与陆才明,甚至陆氏都十分欣慰。谢凡因为知道当年内情,却觉得震碎了三观。
但是他也无法对祖父祖母言说,只是悄悄同妻子吐槽了此事。孙嫣然居然也不甚吃惊,对谢凡说起广东及毗邻福建有契兄弟这一习俗**。反而叫谢凡惊掉了下巴。
张世贤同妻子一起将张家生意打理得有声有色,大有财力上赶超陆家的势头。两人在外收获颇丰,在家也颇有建树。两人这些年一共生了二子二女,可谓人丁兴旺。
而内阁朝臣都经过一番换血之后,朝中政事,皇帝越发说一不二。
只是如今几位皇子都已长大了不少,天子依旧未曾开口立储,或者立后。反而下令让左,右春坊官员,一齐教导众位皇子读书。
注释:
*原句据说是大礼仪事件中杨慎所言。剧情也参考了明代嘉靖年间大礼仪事件。
**出自《万历野获编》契兄弟一节:“古时闽人酷好男色。无论尊卑长幼俊丑,凡同有此好者即结为相好。年长者曰“契兄”,年少者曰“契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