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詹事府与左右春坊大小官员主要负责教授太子一人。而现下宫中已经年满六岁的皇子就有五位,实在是工作量大增。
更何况现下虽有五位皇子,但是并无太子。
除去太子会继承大统,其余所有皇子,将来都只能成为藩王。
太子为国之储君,教导内容皆是为君之道。而现在一众官员教导皇子,是否要依照教导太子的方式方法来教导众位皇子?
依照前例,太子启蒙之后,便要到文华殿开始正规的学习,所谓出阁讲学。
太子所学主要是四书五经,另有《资治通鉴》、《大学衍义》、《贞观政要》等历朝历代史书典籍。
东宫讲官在为太子授课之前,要先写好讲义,进呈给皇帝。
皇帝阅后无异议,讲官再赴文华殿为太子讲授。
更要紧的是,太子需要提前接受君王教育。讲官每次讲完一课之后,还要结合现下朝廷政务以及国家大事,用典籍中的儒学道理进行分析,解说给太子。
詹事府本是专门辅佐教导太子一人。现在一下子要负责教导所有皇子,詹事府上下皆是十分惶恐。
因此詹事府主官,李詹事除了正式上表询问,李詹事与两位少詹事更是进宫亲自面见天子。
据说君臣四人促膝相谈了一个时辰,三位詹事府官员方才面色严肃回到衙署。
此后宫中便发下中旨*,内阁未有批驳,吏部便部推**了好些翰林院官员与六部官员名单送到皇上手中。
朝会上,皇帝便亲自用朱笔圈点了几人,充实詹事府与左、右春坊,负责教导皇子读书。
天子选中的人中,便有做了六年多翰林院侍讲的谢凡。他被擢升为从五品右春坊右谕德,教导皇子读书。
之后内阁又正式定下了章程:
凡皇子皆虚岁六岁便开始读书,皇子每日读书时间为“卯入申出”。
每学三日四书五经,再学三日弓马骑射。
因为皇子尚且年幼,皇帝出于一片慈父之心,又安排众皇子可再休息一日。
此外每月朔望,大风雷雨天气和隆冬时节可以停讲。
四书五经等,由詹事府与左、右春坊官员教导。
弓马骑射等,则由五军都督府选拔精干可靠武将教导。
谢凡本来应付翰林院公务已经得心应手,每日上班可谓轻松愉快。
现在虽然官升半品,可是教导皇子读书却是全然不同的工作,又无前例可循。
加上皇子每日读书时间为“卯入申出”,也就是从早晨五点至下午三点。
而且讲官皆住在宫外,更需要早起入宫,苦不堪言。
所以谢凡心中实在是千百个不愿意。
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他只能服从安排。
谢凡换上绣白鹇补子的簇新青色官服,带上银钑花束带,到詹事府应卯。
现在谢凡已经年近三十岁,按照时下风俗,早已蓄须。换上新官服更显得成熟稳重,不似刚做官时候,还是一副青涩书生模样。
首先便是撰写讲学讲义,由皇帝亲自审阅。
皇子年幼,几位老师所讲内容不过是些三百千(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
单论教学内容,对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正经考中进士的几位老师来说,完全没什么难度,甚至是大材小用。
自然顺利通过。
准备完毕,皇帝选定良辰吉日,一众皇子正式开学。
虽然皇子身份尊贵,地位高于老师,但是国朝向来尊师重道。所以皇子和老师互相行礼之时,双方均用长揖代替跪拜。
而正式开课之前,还有一番插曲。
首先便是皇长子母亲李妃为几位老师送了礼物。更借口她与李詹事同姓“李”,乃是本家,更额外送了厚礼。
此后,其余几位皇子生母,也陆续送了礼物。
几位老师都有些惶恐。尤其是李詹事,李妃所赠厚礼,就像是烫手山芋。
李姓本就是大姓,天下姓李之人,可谓千千万万。
而李詹事出身江西,李妃却出身北直隶,两人根本扯不上任何亲戚关系。李妃送礼这一举动,意图十分明显。
谢凡向来随大流,也不敢贸然收礼。
因着送礼一事,根本隐瞒不住,他故意找到李詹事闲谈,说起唐代名将段志玄故事。
《旧唐书·段志玄传》记载:隐太子建成、巢剌王元吉竞以金帛诱之,志玄拒而不纳,密以白太宗,竟与尉迟敬德等同诛建成、元吉。
李詹事当场未作反应,之后果然直接将后妃送礼一事上报天子。
皇帝哈哈大笑,叫东宫官员收下。于是众人方才安心。
皇子读书规矩极严,均要正襟危坐,夏天不许摇扇。
午饭时候,内侍送上饭来,老师先吃。
皇子们则在另一旁进餐,吃完之后,只能休息一个时辰,就要继续功课。
现下五位皇子都还尚且年幼,皇长子最大也才八岁。
困难在于,学生都只是几岁稚童。每日卯时早起,又要一板一眼读书到下午,实在是有违儿童天性。
所以课堂上皇子们虽然尽力守规矩,但是往往容易走神或者打瞌睡。
谢凡想起自己前世读小学的时候,他也每日睡不醒,上学总是迟到,少不得被老师家长批评。
上课也容易走神,喜欢偷偷看漫画和同桌说闲话,每天盼着下课,盼着放学,还不爱做家庭作业。
见几个学生这样,又想起自己家中两个皮孩子,谢凡倒也十分理解。轮到他授课,便往往会安排课间休息,让孩子们歇口气,活动活动身子。
多上了几次课,也摸清了五位皇子的脾气秉性。谢凡参考前世学校教学方式,为几位小学生因材施教,学习为辅,鼓励为主。
注释:
*中旨不由内阁票拟、诏令不由内阁草拟,径由内廷批发,且不经六科驳正,直接交付相关部门施行。
**部推是明代铨选方式之一,指吏部负责推举官员补缺,对象主要是三品以下、六品以上中层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