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熹,字元晦,也有称字仲晦,号晦庵,又号紫阳,世称晦庵先生、朱文公,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生于剑州尤溪(今属福建),南宋时期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出生自一个书香门第,其父朱松曾入朝为官,虽然官职不高,且上任没几年就因病离世了,但朱松在临终前将朱熹托付给好友刘子羽照顾。

刘子羽在当时也算是有名的才子,他联合刘子翚(屏山)、刘勉之(白水)、胡宪(籍溪)等三位学养深厚的朋友一起教育朱熹,因此朱熹的少年时代堪称是在最豪华的师资力量下成长起来的。

绍兴十七年(1147年),朱熹18岁,在建州乡试中考取贡生。

绍兴十八年(1148年)春,刘勉之将自己的女儿刘清四许配给朱熹,同年三月朱熹入都科举,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准勅赐同进士出身。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朱熹再次入都铨试中等,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县主簿。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秋七月,朱熹至同安,他以“敦礼义、厚风俗、劾吏奸、恤民隐”的治县之法处理一县之事,当时同安,晋江两县经常发生械斗,矛盾重重,在朱熹的调解下方才有所缓和。

除此之外朱熹还整顿县学、倡建“教思堂”,在文庙大成殿倡建“经史阁”,主张减免经总制钱。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朱熹任期已满,虽然同安百姓对其非常的不舍,但因为朝廷已经安排了新的官员上位,朱熹只能就此离去,恢复白身。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朱熹意识到当前整个南宋的社会风气都很不好,在皇帝的带领下,百姓们一门心思都在追求仙佛之术,不思生产,朝廷不仅不管还大力修建佛堂寺庙,空耗国力。

“这个国家病了,需要有人从思想方面拯救它!”

这是朱熹当时的想法。

朱熹并没有狂妄到觉得自己就是那个能拯救世人的奇才,他觉得自己依旧需要学习。

于是他拜师李侗。

李侗是当时的“洛学”正统传承人,朱熹师从李侗,继承了洛学理论,这些理论奠定了朱熹以后学说的基础。

后来朱熹回到了同安县,但他已经不想再当官了,他一心讲学着述,从事教育工作,一度成了当时同安县最有名的先生。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赵眘即位,他下诏听取臣民意见,有海纳百川之意。

朱熹立刻上书赵眘,强调反和主战、反佛崇儒的主张,同时他希望朝廷可以讲学明理、定计恢复、任贤修政,以振国运。

隆兴元年(1163年)十月,朱熹应诏入对垂拱殿,向宋孝宗面奏三札。

一札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学,反对老、佛异端之学。

二札论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和议。

三札论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佞臣。

朱熹的想法很好,只可惜当时当宰相的人是汤思退,这人是个坚定的主和派,故而朱熹的抗金主张并没有被采纳。

十一月,朝廷任朱熹为国子监武学博士,朱熹却拒绝了这一职位,以要回家祭祖为由回到了崇安。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八月,朱熹在林择之、范念德的陪同下前往潭州(今长沙)访问湖湘学派代表张栻,在此期间他写完了着名的《东归乱稿》。

乾道四年(1168年),崇安发生水灾,朱熹劝说当地豪绅发放他们的存粮赈灾,还向官府请求借了粮食六百斛发给难民,这才让百姓们没有过多的忍饥挨饿。

乾道五年(1169年),朱熹悟到“中和旧说”有不可取之处,用“敬”和“双修”思想重读程颢、程颐着作,从全新角度独创“中和新说”,这件事在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影响十分深远的重大事件,标志朱熹哲学思想的成熟,也是后来着名的程朱理学形成的重要转折点。

乾道五年(1169年)九月,朱熹的母亲去世,朱熹建寒泉精舍为母守墓,开始了长达六年之久的寒泉着述时期。

乾道七年(1171年)五月,为了根本上解决百姓灾年生计问题,朱熹建议朝廷在五夫县创建“社仓”。

社仓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平时囤积多余的粮食,等到灾年的时候负责供应百姓们的需求,救急用。

社仓的建立可以减轻贫民困难,缓和社会矛盾,也减轻朝廷的施政压力,后为许多地方所仿效。

十一月,朱熹回到尤溪,与知县、好友石子重讲论学问于县学,在石子重的陪同下,游览其父朱松任尤溪县尉时燕居之所“韦斋”旧址,手书“韦斋旧治”四字刻石揭榜。

乾道九年(1173年),朱熹作《重修尤溪庙学记》,亲书“明伦堂”制匾悬挂于尤溪县学宫正堂。从此天下学宫匾皆模此刻制悬挂。

宋淳熙二年(1175年)正月,吕祖谦从浙江东阳来访朱熹,在寒泉精舍相聚一个半月,两人联手编纂完成了《近思录》,史称“寒泉之会”。

五月,朱熹送吕祖谦至信州鹅湖寺(今鹅湖书院),陆九龄、陆九渊及刘清之皆来会,史称“鹅湖之会”。

吕祖谦举办鹅湖之会的主要目的是想利用这个机会调和朱、陆学说之间的矛盾。

在学术上,朱熹认为心与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是本体,心是认识的主体。

而陆九龄和陆九渊两人主张心与理是一回事,坚持以心来统贯主体与客体。

朱熹与陆氏兄弟论辩、讲学长达十日之久,但可惜的是谁也说服不了谁,鹅湖之会虽没有达到双方统一思想的目的,但使他们各自对对方的思想及其分歧有了进一步认识,也促使他们进一步对自己的思想进行了自我反省。

淳熙九年(1182年),朱熹52岁时,终于将《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四书合刊,经学史上的“四书”之名第一次出现。

之后,朱熹仍呕心沥血修改《四书集注》,甚至在临终的前一天朱熹还在修改《大学章句》。

朱熹将《四书》定为封建士子修身的准则,《四书》构成了朱熹的一个完整的理学思想体系。元朝迄至明清,《四书集注》遂长期为历代封建王朝所垂青,作为治国之本,也作为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成为封建科举的标准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