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面人放下屠刀,扯去蒙面,跪拜观世音。
蒙面人:“我等一时糊涂,听菩萨教诲,定会好好为善,洗去罪孽,重新做人。”
曹溪刺客张行昌怀藏匕首,进入室内。
慧能端坐方丈室,香桌上摆放十两黄金。
张行昌径直走到慧能面前。
慧能伸出脖子,让张行昌行刺。
张行昌拿出匕首向慧能刺去,可刀到慧能胸前,却无法前行。
慧能:“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
张行昌听得慧能如此一说,收刀之时,突然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慧能伸出手来,掐住张行昌人中。张行昌慢慢醒来。
张行昌倒头便拜:“师傅饶命,我本与您无冤仇,只是神秀禅师容不得你,要我来行刺。”
慧能把金子给张行昌。
慧能:“你把这些金子拿回去,与众兄弟分了,免得他们害你不义。你现在马上离开我这里,等会儿,我的徒弟来看到你了,记住了你,你日后恐难做人。”
张行昌:“多谢禅师指点迷津。说完,倒头一拜,闪出门外,消失在田野。”
曹溪寺院内,张行昌将手中的金子分与其它徒弟,各自拿到金子笑嘻嘻的。
匪首:“张行昌,你不仅没有杀了慧能,反而还被他贿赂,看我如何向神秀大师交代。”
张行昌:“大师兄有所不知,我的匕首连刺他几下,都逼近到胸前时,匕首再不往前行,硬逼我自刺,甚是让我惊吓。如若不行,你可再派人去试试。”
匪头:“那他如何还会给你金子?你不是要他性命的人吗?”
张行昌:“慧能大师说,不给我金子,我空手回来,你们会说我不义,要加害于我。”
匪头:“哪有这等愚蠢的禅师。”
张行昌背着包袱,走进寺院见慧能。
慧能:“我已久念其汝,为何迟迟才来?”
张行昌叩拜慧能:“我受大师指点,才幸免灾难。考虑再三,还是来求师接纳弟子,我要遁入空门。”
慧能:“阿弥陀佛,我早已看出你有慧根、佛缘。过去罪孽,当其净心洗去,革面做人,可成大器。”
张行昌:“承蒙上次大师不杀之恩,而今我必要参得佛果,精进修行,传法度生,才能报答大师之恩。”
慧能:“修行在心。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善恶一切,诸法分别心也。”
张行昌:“大师所言,大违经文。”
慧能:“吾传佛心印,安敢违背于佛经。”
张行昌:“经说佛性是常,大师却说无常。经说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大师却说是常。如此,我乃迷糊。”
慧能:“《涅盘经》之经文,需一字一义参悟,非一日之功能得。”
张行昌:“初入空门,特求大师开示。”
慧能:“你知道吗?佛性如果是恒常不变的话,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从中生起!如果是恒常的话,那么,从无量劫以来,将无有一个能够发起菩提心来。佛性正因为它是空性的,无常的,所以它才能够生起万法,人们也才能够发起菩提心。因此,我所说的无常正是佛所说的真常之道。又,一切诸法如果是无常的,不是以同一真常佛性为体、为同一真常佛性所现的话,那么物物都各有各的自性,都处于生死之中,这样一来,真常之佛性便有不遍之处,这与真常佛性遍一切处、成一切法是相矛盾的。所以,我所说的常正是佛所说的真正的无常、佛针对凡夫外道于无常执常、二乘学人于常中计无常、共形成八种错误的颠倒知见,故于《吐盘》这一了义经典中,破斥这些二边之见,开示常乐我净的真义。真常超越于二边对立的常与无常之上,非常非无常,亦常亦无常。你今天依文解义,用凡夫的断灭论的无常和常见外道的确定死常,来理解佛所说的圆满玄妙、最真实究竟的常与无常观。象这样读经,纵读千遍,又有何益!”
张行昌:“弟子恍然大悟。”
慧能:“你悟彻了什么?”
张行昌:“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我今不施功,佛性而见前。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慧能:“你果有慧根佛缘,对经文志彻,我便为你取名志彻,你可安心参禅了?”
张行昌:“多谢大师,志彻终身受用大师教诲。”
说完,志彻离开了寺院。
南海寺内,印宗禅师与慧能禅师论道。
一阵风吹来,寺院的幡旗开始飘动。
印宗禅师:“慧能大师,你看那幡旗在动。”
慧能禅师把头一看:“大师,你总能说是幡动?”
印宗禅师:“不是幡动,那难道是风动?”
慧能禅师:“也不是风动。”
印宗禅师:“既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那幡为何飘起?”
慧能禅师:“幡能飘起,是因为你的心在动了。”
印宗禅师:“此话怎讲?我心动,还能让幡也动吗。”
慧能禅师:“心静则万物止,心动则万物不宁。”
印宗禅师:“听禅师之言,贫僧倍感惭愧。参佛学法而今,才悟出真谛。”
印宗禅师马上跪拜慧能。
慧能禅师:“佛法无边,醒悟在于修行。”
印宗禅师:“我本是个凡人,定当以为能修炼成佛,可总怀疑肉身难以消除。今见大师,让贫僧认识了肉体菩萨。”
慧能禅师:“贫僧在弘忍大师所传佛宝法衣,你就此拜师吧!”
慧能大师拿出包袱中的法衣。
印宗禅师倒地便拜。
寺庙中僧人与女尼一一拜仰。
慧能禅师:“从后佛教衣钵,只在心中传承,不再以法衣、锡杖相传了,众等牢记。”
玉泉寺内,神秀在与众弟子论道。
一佛陀:“慧能大师一字不识,怎么读懂佛法?”
神秀:“他得我师之智,深悟上乘,我也不如他。可他得了我师衣钵。我虽未追得,但仍还是想着他的佛法。可我而今身为国师,不便前往。尔等可有愿前往去曹溪,学得一些法意,再回玉泉寺说与我听见。”
志诚禅师:“既然大师有如此心意,我愿前往。”
神秀:“你聪慧,前去定能有所收效,那你去吧!”
志诚行走在去曹溪的路上。
曹溪寺院内,慧能正在说法:吾所佛法,可教众徒,但切记不可盗听,今有人在盗听。
志诚忙合什:“阿弥陀佛。我受神秀师傅指派,前来听取大师教诲。”
慧能:“你从玉泉寺来,理应上宾,可为何要做监听?”
志诚:“不是监听,全是误会,只是在暗学。”
慧能:“暗学与监听何别?”
志诚:“先是暗学,现已道明,不足为过。”
慧能:“既然你师傅要你来,想必他也给你教法不少,你是如何示众?”
志诚:“常指诲大众,住心观静,长坐不卧。”
慧能:“住心观静,是病不是单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用?你可知: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主功过?”
志诚:“弟子随神秀大师,已学道九年,不得其悟。今得大师一说,人生生死事大,师父慈悲,更为教示。”
慧能:“你师神秀是如何教人戒定慧法,说来听听?”
志诚:“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众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
慧能:“我不敢诳语,你师所说戒定慧,我不苟同。”
志诚:“佛祖是一,戒定慧为何有别?”
慧能:“你师所言,是属大乘人法,我的可是接最上乘人。我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行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有偈语: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志诚大悟,连连给慧能忏悔至致谢。
志诚:“大师,我这一来受益匪浅,今不再回玉泉,定拜您为师,愿意接纳。”
接着又说:“五蕴幻身,幻何究竟。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慧能:“你既然愿意学法,我再说与你听。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盘,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盘,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随语随答,普现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志城又拜:“不立义,是何故?”
慧能:“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自由自在,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法。诸法寂然,有何次第!”
志诚叩拜地下,俯首称师。
众合什: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