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唐朝观世音 > 第105章 谢恩出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禅师一脸迷茫。

吴璋:“大师,就是点心不可得。”

禅师一拍脑门。

老婆婆:“小青年,你倒是有份佛性,我可给你一个烧饼,拿去充饥吧。”

吴璋拿过烧饼,递给禅师。

禅师拿过烧饼:“阿弥陀佛,你也饿的不行,还是你自己吃吧!”

老婆婆:“出家人,必须有真才实学,否则会误人前程。”

禅师挑起担子,慌忙前行。

吴璋:“大师,你且慢行,我随你而去。”

路上,禅师问吴璋:“你怎就知道,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就是点心呢?”

吴璋:“我饿得之极,就只知道点心能救命。”

禅师:“你可是有什么急事,看来也是奔波劳累。”

吴璋:“我是在寻求母亲。刚才梦中有人告诉我说,有人会告诉我母亲在哪里的?”

禅师:“我这去龙潭山,不如一起去,能否问得那龙潭禅师?”

龙潭山寺内,祟信禅师正在蒲团上打坐。

禅师走进法堂:“阿弥陀佛。我乃四川简阳人,前往龙潭寺打听大师:怎潭也不见,龙也不现?”

崇信禅师:“阿弥陀佛,子亲到龙潭。”

禅师一怔,马上拜礼:“师傅,这就是龙潭了。”

崇信禅师:“施主要寻母亲,今天天色已晚,就住上一宿,明早再做决定吧!”

吴璋跟着禅师。禅师打坐,吴璋打盹。

崇信禅师:“更深,尔等路途劳累,何不回寮房休息?”

禅师起身,刚到法堂门外:“这天太黑,实在难辨。”

崇信禅师把法堂一根蜡烛拿来,吹熄了,递给禅师。

禅师接过吹息的蜡烛,连忙说:“多谢大师开示,开启了我心中的光明。”

法堂内,众僧人正在早课。

崇信禅师:“吴璋,你且回家。你已经见过你妈妈了,那卖烧饼之人就是你妈。”

吴璋拜谢崇信禅师。

吴璋离去。禅师送到山门外。

吴璋:“大师,不用再送了,我母亲若真回家,我定要来拜谢佛祖。”

禅师:“你来吧,我已被师傅收为徒弟,取名德山禅师。”

吴璋一路小跑,来到昨天的路口,寻找母亲。

吴璋在集镇上见到了卖烧饼的人。

吴璋:“你可是我的母亲?”

老婆婆:“怎么会?我是湖北人,并不是澧州之人。”

吴璋:“我是崇阳县人,儿时我和母亲被坏人冲散,我与叔父寻找母亲,才来到这里的。前天梦中有人说,有人会告诉我母亲在哪里?今天崇信大师说我已见过母亲了,我想就应该是你了。”

老婆婆:“那位大师说的?是我问他‘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的那位吗?”

吴璋:“不是。”

老婆婆:“你叫什么名字?”

吴璋:“我叫璋儿,叔父叫吴明昆。”

老婆婆:“你真是我的璋儿啊!”

老婆婆抱着吴璋,母子俩痛哭流泪。

常德吴明昆家,丰盛的饭菜,一家三口高兴的吃着。

吴明昆:“璋儿,你现在妈也找到了,下一步准备做什么?”

吴璋:“我想外出去挣钱,来供养你们。”

母亲:“璋儿,我跟杨老爷这九年,他给了我一些银子。我看你与佛有缘,今天我们母子能相聚,多得菩萨指点,你就去拜佛学法吧!”

吴明昆:“璋儿,我看你妈说的对,你那‘和尚携长巾,双人十五心,晨起早上立,刀旁现真金’,就是菩萨的点化。再说你被毒蛇咬伤也是菩萨救了你。昨天,也是菩萨指点你,要不就是你母子见面也不一定相认了。”

吴璋:“母亲和叔父都这样说,也是谆谆教导。我与佛有缘,才下山时,两位大师都用那不舍的眼光看着我。”

母亲:“璋儿,长沙沙井水无沙,常德德山山有德。你去德山后,要安心学法为善,学得高僧功名,母亲可以常来进香拜佛。”

吴璋:“母亲,只是儿这一去,就断却一切私念。母亲养老尽孝之事怎么办?”

母亲:“你身为佛人,就是在为天下人尽善尽孝,岂可还把我这老

婆子挂在心中。没有佛,连我们母子见面都没有可能。而今,安心去修行学得本事,像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我心足矣。再说你学佛与为孝也可以同时修炼成行。我那日不能动弹了,你也是可以养老送终的。”

璋儿拜谢母亲,又与叔父话别。

村头,璋儿一步一回头。

母亲和叔父遥遥招手。

德山寺,吴璋:“师傅,感恩是菩萨点化,我们母子团圆了。”

德山禅师:“你聪慧过人,又有大孝,今来是不是还有事要求?”

吴璋:“师父,我已与母亲商定,我要来拜师学徒,以谢教化。不知大师是否收留。”

德山禅师:“你妈就是那卖烧饼的老太太吧!”

吴璋:“正是。”

德山禅师:“慈善之母。阿弥陀佛。”

吴璋在剃度,成了小沙弥,在清扫庭院。

德山禅师讲法。众僧人听法。

德山禅师:“佛法现成,一切具足。岂不见道‘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若如是也,且谁欠谁剩,谁是谁非,谁是会者,谁是不会者?所以道,东去亦是上座,西去亦是上座,南去亦是上座,北去亦是上座。因甚么得成东西南北?若会得,自然见闻觉知路绝,一切诸法现身。何故如此?为法身无相,触目皆形;般若无知,对缘而照。一时彻底会取好!诸上座,出家儿合作么生?此是本有之理,未为分外。识心达本源,故名为沙门。若识心皎皎地,实无丝毫障碍。上座久立,珍重!”

德山禅师在潜心批注金刚经。《青龙疏钞》几卷搁在书桌上。

德山禅师:“沙弥。你而今已有佛法,取名法号‘寻恩禅师’。”

吴璋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德山禅师:“古者道:如何是禅?三界绵绵。如何是道?十方浩浩。因甚么道三界绵绵,何处是十方浩浩底道理?要会么?塞却眼,塞却耳,塞却舌、身、意,无空阙处,无转动处。上座作么生会?横亦不得,竖亦不得,纵亦不得,夺亦不得。无用心处,亦无施设处。若如是会得,始会法门绝拣择,一切言语绝渗漏。曾有僧问:作么生是绝渗漏底语?向他道:口似鼻孔。甚好上座如此会,自然不通风去,如识得尽,十方世界是金刚眼睛。无事,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