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鬓边花 > 第83章 乱世现(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老先生神情严肃地道:“洛洛,今日你丁师叔来,是因为收到了朝廷的密报。在京都监国的太子被几个婢女所杀。大概是因为太子平时为人严苛,暗结了仇怨。这其中有没有夏国跟契丹的手笔,现在还不知道。”

“那洛邑永嘉帝那边也得到消息了?”玥妍问。

“恐怕早就知晓了。不过如今局势紧张,大概会秘不发丧吧。”

“接下来朝廷会再派谁过去?”

“以如今的实力来说,雍王应该首先被考虑。”

玥妍想了想道:“外爷爷,那个狗皇帝要是也驾崩了,这个位置是不是就是小鹤哥哥的了?”

苏老先生道:“太子膝下目前仅有两个小公主,无人承嗣;虽然先帝之前也留下了不少皇子,但是最近几年让永嘉帝杀的杀,流放的流放,仅存的也没几个。这个雍王殿下还是永嘉帝考虑他有些用处,又听话,才暂且容之。”

这句话看似没有直接回答了玥妍的问题,但是话中的意思已经很是明显。于是她抬头,问道:“外爷爷,您今日想跟孙女说什么?”

苏老先生慈爱地看着她,道:“我这个乖孙女呀,就是冰雪聪明。既然你已经想到了,还问我。”

玥妍往回想了想,也没说什么呀?忽然她心中一动,道:“是孙女刚才说的那句关于狗皇帝的?”

苏老爷子点点头,笑眯眯地不说话。

玥妍心中急跳,道:“外爷爷,您之前说时机不到,不让我动手。现在是好时候了?”

苏老爷子道:“洛洛,当时不让你动,是不想让敌国有乱可乘;今日既然这纷乱已起,那不如釜底抽薪,替大齐重寻一位明主,让大齐的百姓能够得到护佑,少一些战争离乱之苦。”

玥妍道:“那小鹤哥哥那边可有应对之法?”

“这个你毋须担心,上次见他的时候,我已经跟他谈过。关于未来大齐的一些想法,他如今已经是胸有成竹,只是在等待一个时机而已。”

玥妍竟然不知道,在她看不见的地方,许鹤州已经成熟到开始担负起自己肩上的重担,开始为整个大齐以及黎民百姓考虑将来的问题。她眼前一亮,道:“如此我明早就出发。”

苏老爷子道:“此去速去速回,且一定要隐藏痕迹,不要落外人口实。将来万一有心人提及,我怕雍王那边会心有芥蒂,毕竟那是他皇叔父。”

玥妍点点头,道:“外爷爷,请放心。这次我一个人去,有阿隼阿呆陪着我,几天便可返程。”

苏老爷子道:“洛洛。你要不要考虑一下,一旦出手便再无回头之路。将来要是……”

玥妍道:“外爷爷,那人是我的杀父杀母的仇人,我若是没能力报仇也就罢了。可是如今可以动手,我却瞻前顾后,那就不配作为白大将军的女儿存活于世。”

苏老爷子见她说的斩钉截铁,心中一叹,便不做声了。已经拦着她这些日子了,就由她去吧。儿孙自有儿孙福,若是以后那个小子因为这件事而计较,那他苏怀之的外孙女也不是吃素的。

玥妍告别了外爷爷,心中激动。连忙回去简单收拾了一下。没等到天亮,趁着夜色正浓便坐于阿隼背上,疾飞而去。阿呆在一旁跟随,也跃跃欲试。

玥妍并没有进洛邑城中,只是在郊区距离皇城不远处的一座山上暂时落脚。她花了两晚研究了老皇帝如今的起居以及安保,发现如今的永嘉帝过得真是奢侈。每晚用过几十道菜不说,饭后还需要有各色瓜果点心,摆满几大几案。大概是上了年岁喜爱甜食的缘故,他看起来比上一次又肥了许多,大腹便便的样子真是令人作呕,自己弯腰捡点东西如今都很吃力,完全依仗身边的宫女才能完成。

这两晚他都没有召见妃嫔,玥妍想,大概是听闻天子突然离世,心中哀戚吧。

这一晚,当玥妍从屋顶跃入房中的时候,发现永嘉帝睡得正香。龙床前两个小宫女也坐在地上昏昏欲睡。她之前用的迷香,看样子起了效果。

玥妍走到门边,看看门外站立的两个小太监此时也倚靠在宫门口的廊柱上打瞌睡。

四周一片寂静。

她掀开帷幔,跃上龙床,自靴子中轻轻抽出无伤。也许是迫人的寒气,也许是人临近危险的生理本能,永嘉帝忽然睁开了眼睛。恍惚之间发现自己的床上多了一个人,还拿着明晃晃的匕首,他吓得张开嘴,想大声喊人喊救命。

玥妍手快,急忙点了他的哑穴。可惜她之前没怎么用过,用力有点过,永嘉帝眼睛一翻又昏过去了。玥妍心中惭愧,暗暗跟云姨道对不住。属实自己这一阵子没有练习此法,有些生疏了。

于是她费力地把冷香放在他鼻子下,等待他悠悠转醒。不多时永嘉帝醒来,再次看见床上这个人,看见她手中拿的匕首,便知道今晚恐怕再难活命,便尿了裤子。

玥妍气得火冒三丈,本来想义正言辞地告知他,她来替父亲母亲报仇了,今日便是他这个狗皇帝的死期。可是谁成想这永嘉帝如此的菜,竟然害怕到大小便失禁在床上。扑鼻的臭气令玥妍作呕,让她立刻便失去了说教一番的心情。

她憋着气,拧着眉,心中大骂。手上无伤迅速一挥,便见他用手捂住脖颈,渐渐地没了声息。

玥妍急忙起身,害怕沾染到一丝的污渍,心中暗道晦气。又一想到血海深仇如今终于得报,心头像放下了一块重石。

她整理了一下衣服,巡查了一番,见没有遗落下什么痕迹,便飞快地跃上屋顶,轻烟一般消失不见了。

永嘉三年春,永嘉帝与太子先后驾崩。适逢夏国契丹举兵进犯,齐国大乱。雍王许鹤州力挽狂澜,于同年继位,改年号永安。永安帝即位初,即下令重立京都为都,并立重誓:驱鞑虏,安民心。一时间呼应者万千。为官者自荐,为商者捐钱,为农者捐粮,更有那莘莘学子纷纷出谋划策,齐国以始方兴。

玥妍此时正在陆昭军中,仍旧任那斥候都头。与夏国开战已经月余,胜负各有几场,不过江都尚且安稳地掌控在齐军手中。此次夏国领兵的是十将之一的张元,此人不但是威震沙场的赫赫将军,还是张浦的表弟。而高勖自己则率领二十万精兵,自玉关攻打齐国。听说已经突破了防守,正在向前推进当中。

玥妍琢磨了几天,心中有一计策,于是前去帅帐找陆昭。见他正在桌案前埋头看着地图,于是便没有开口。

陆昭抬头,道:“白都头找我有何事?”面对她陆昭并不以本将军自称。

玥妍道:“回禀将军,属下现在有一计策,只是不知道如何?想说与将军听听。”

“哦?不妨说说。”陆昭闻言放下地图,感兴趣地道。

“属下这两天琢磨了一下,觉得只是一味地防守很难见效。莫不如反攻,进而夺取之前失去的城池。这样一来可以挫败敌人的锐气,二来可以缓解西北方面的压力;如果侥幸成功,那可以一直推进向前,直到夏国皇城。”

玥妍在地图上指了指,听得陆昭热血沸腾,这与他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只是玥妍的更为大胆一些。于是他道:“你这个主意甚好,只是还需要细细研究一番。这样,咱们晚点去丁知府那里,跟他商量商量。”

玥妍点头,行礼出去了。陆昭见她行事决不拖泥带水,干脆利落,心中涌上一股喜爱之情。这份情感决不掺杂男女私情,只是仅仅对她个人魅力的折服。军中不少人知道她之前的事迹,有时候上前讨教,她皆一一对待,不见她有丝毫不耐烦;她出身豪门闺阁,却身无娇气,看见哪个士兵有个头疼脑热的,甚至还自己出钱让医官送去良药。她的斥候营,永远欢声笑语,她也没架子,凡事第一个冲在前面,自然很受将士们爱戴。

丁谓还是老样子,笑容可掬地接待了两个人。听说玥妍的主意之后,细细沉思了半晌,道:“白都头,你的这个计策很好,就是有点铤而走险。不知道你的底气在哪里?”

玥妍道:“回禀丁知府,属下心中并无把握,故此才与陆将军跟您商量。”

丁谓点头道:“此计颇为大胆,只是要求后继兵源能及时填补上。你且容我想想,明日答复你,如何?”

陆昭没有随玥妍一起告辞,他心中属实对玥妍提出的这个计划颇感兴趣。他想着能不能跟丁谓好好探讨一番,他觉得胜算还是颇大的。

玥妍借此机会回了一趟苏园。最近战事频繁,都没怎么回来看望外祖父祖母两个人。青莲见了她,自是红了眼圈。几日不见,小姐又瘦了。这该死的仗什么时候才能打完?

苏木道:“小姐,您上次回来让人整理出来的几本国策已经都找齐了。”

玥妍点头,细细地翻捡了一番,见一本不少,于是道:“拿一只樟木箱子,把这些书包好,放进去。还有我前一阵子新得的那些好东西,也一并放进去。”

青莲笑道:“您不留一件?”

玥妍回头,道:“你怎么也学的促狭了?”

青莲红了脸,道:“小姐,我没开玩笑。”

玥妍见她认真了,便不逗她,道:“不留了,都给他送过去吧。”

也不知道许鹤州那边怎么样了,他平时总是嘘寒问暖的,就有一点不好,那就是一旦他进入战斗状态,便无心其他,什么也顾不上了。京都那边已经很久没有消息送过来了,玥妍实在惦记的紧。

两个人已经又是几个月没见了,如今他已经贵为天子,估计下次见面的时候,便要行礼拜见君王了吧?玥妍心中怅然若失,仿佛从前那个自小便在身边的青梅竹马,每天围在身边笑嘻嘻的六殿下,现在已经消失不见了。

哎,人总是要长大的,不是吗?如果有一天仗打完了,她要如何呢?玥妍不禁躺在自己的云床上胡思乱想,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青莲见自家姑娘这次回来好像有些心事,神情上少了些活泼稚嫩,多了一丝稳重端庄,心中暗道:终有些大姑娘的样子了。只是不知道那个雍殿下,自从坐了皇位,便音信皆无,也不知道将来与姑娘还有没有缘分呢?她私下里曾经跟卓莹也探讨过,那个没心肝的却说:你一个婢女着什么急,人家皇帝还没急呢。你家小姐还愁嫁吗?

青莲回来想了想,也是这么个理,于是便也渐渐地放下了。

张元坐在帐中,心中暗暗生着闷气。江都这根难啃的骨头,实在让他大费脑筋。不但损兵折将,而且毫无进展。大军仍然是在三十里外扎营,丝毫进步不得。他对那个斥候营的那个小子真是恨之入骨。

每次战事上稍稍占了上风,往前挪了十里,那个小子总有办法,不是火烧便是虫咬,再不就是下毒,总之逼得他不得不后退,再后退。

这日手下送来了王上的手谕,言语间指责他寸功未建,更别提他哥哥的仇了。另外王上那边如今也吃紧,夏国内补充的新兵大多也都派往玉门关附近,他这边则干耗。幸好他这次带的粮草兵马还算充足,也没有傻头傻脑地纯以兵力压制对方。

可能也因此才不见成效吧?

真是如同王上对他的评价?掌兵太慈。

可是那些士兵大部分都是他的同乡,一半士兵都认识,他确实是有些舍不得用他们的生命鲜血来为自己的成功奠基铺路。

他反复思索,如今的局面僵持很久了,他不能仅仅作为吸引敌人兵力的棋子,他要拿下江都城,火烧苏园,杀了苏家全家,为自己的哥哥报仇!想到此他头脑异常清醒起来,对卫兵道:“去请几位中郎将,就说有事商议。”

也许,王上说得对,不豁出去一头,哪有收获呢?他下定决心,准备孤注一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