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封地拥兵八十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 第390章 第三帝国,查理大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0章 第三帝国,查理大帝

不可一世的阿拉伯帝国,当然了不可能仅仅是因为东征的失利、八十万大军尽数战死西域,就像东边的大唐王朝俯首称臣。

事实上,对于国力空前强盛、正处于帝国巅峰时期的阿拔斯王朝而言,即便是八十万东征大军尽没,却依然未能真正伤及元气;

在都城巴格达、在国内第二大城池萨马拉、在库法城、在大马士革、在开罗等等阿拔斯王朝的重要城池和军事重镇,依旧还有超过三百万阿拉伯帝国大军。

这三百万帝国大军,不仅是阿拔斯王朝控制幅员辽阔的帝国领土的根基,也是阿拔斯王朝自哈里发萨法赫之下,朝堂中的王公贵族、文武百官的底气所在。

更何况,在阿拉伯帝国全民尚武的国情之下,只要哈里发萨法赫以真主的名义一声号令,短时间内在动员和武装起一两百万的军队也并非难事。

如此情况之下,想要一个横跨亚非欧的超级帝国,向东边的另一个超级帝国俯首称臣,这很显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套用阿拔斯王朝刚刚下葬的东征大将军吐尔洪的人生信条,对当下的阿拉伯帝国而言,那句“世无他途,唯有征服”的阿拔斯王朝立国至理名言依旧有效。

只不过是,八十万大军东征惨败的经验教训,给了阿拔斯王朝自上而下当头一棒,让他们意识到了,在帝国东边的这个“邻居”,并非他们想象中的那样,是一只可随意宰杀的肥羊,而是一头刚刚苏醒的雄狮。

短时间内,帝国的征伐目标,肯定是不能放在东边的大唐王朝身上了。

那大唐大皇帝陈怀安,不是在帕米尔高原上天山南北新修域外长城吗?

他想修,就让他修呗!

那域外长城,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日后阿拉伯帝国波斯骑兵的铁骑跃马西域,却也在同时阻隔了大唐王朝继续向西的征服;

姑且,就让这阿拔斯王朝和大唐王朝之间,以一道域外长城分隔,大家井水不犯河水,挺好!

至于,那被充当徭役留守西域修建域外长城的五十万帝国东征大军将士——

额!

就当他们已经在东征之中,和大将军吐尔洪一样,早已经为国捐躯了吧!

哈里发在心中会记住他们对帝国的贡献,阿拔斯王朝的臣民,也会在心中记住他们对帝国的贡献;

就在那东征大将军吐尔洪的陵寝旁边,为这五十万帝国东征大军立一座功勋纪念碑,纪念他们对帝国的贡献吧!

再有就是,如何平息此事在国内带来的民怨,如何能让这五十万大军将士的家眷,不会因此记恨哈里发,甚至是引发在国内的骚动。

这个问题,也很简单。

还是那句话“世无他途,唯有征服”!

东征惨败,那就用西征的大捷来冲散国民对惨败的阴影,从而转移国内民众的矛盾,反正举国上下都在盼着发战争财。

打谁,不是打呢?

起码那帝国西边的查理曼帝国加洛林王朝,看起来就要比东边的大唐王朝好对付得多。

至于出兵的理由嘛——

嗯!

就以当初查理曼帝国的军火商,以高价卖给阿拉伯帝国二百门铜火炮为由。

要不是那二百门铜火炮,在瓦拉罕走廊被大唐军队劫走,东征的阿拉伯帝国大军在回纥汗国的黑虎、眉间、可敦三城,也不至于败得这么惨!

......

阿拉伯帝国东征惨败带来的影响,不仅体现在阿拔斯王朝国内。

在遥远的欧洲北莱茵河畔,当今世界四大帝国之一的查理曼帝国,也正深受着阿拉伯帝国东征惨败所带来的影响。

当阿拔斯王朝第一勇士、东征大将军吐尔洪战死的消息,传回查理曼帝国都城亚琛之时,曾与吐尔洪在地中海一带有过多次战场对决的老对手,加洛林王朝查理大帝麾下十二骑士之首的奥兰多公爵,惊喜之余,第一时间就赶往王宫向查理大帝进行了汇报。

得知敌国大将军战死,无论是查理大帝还是奥兰多公爵,乃至是整个加洛林王朝上下,皆是手舞足蹈,弹冠相庆;

若非是这个吐尔洪,现如今加洛林王朝所控制的疆域,还能向地中海以东进行延伸。

查理大帝的影响力,也绝不会止步于南至厄布罗河、北临北海、东至易北河和多瑙河。

阿拉伯帝国东征惨败,于加洛林王朝而言,无疑是一件值得普天同庆的大喜事。

只不过,在高兴过后,一个令查理大帝和整个加洛林王朝头疼的问题,又重新摆在了众王公贵族的面前。

那就是,阿拉伯帝国在东征惨败之后,为转移国内的矛盾,势必会进行新一轮的征伐,用新的胜利来以平息国内民怨,冲散东征惨败所带来的不好影响。

据加洛林王朝一些来往于西域的商人回忆,那掌控西域一带、才建国不到一年的东方帝国大唐王朝,国力强盛、武力充沛。

那大唐大皇帝更是在西域回纥黑虎城下,以骑士对决的方式,仅仅用了三招就将阿拔斯王朝第一勇士、东征大将军吐尔洪斩杀于黑虎城下。

乃是一位年轻、勇武的统治者。

在西域大败东征的阿拉伯帝国之后,大唐大皇帝陈怀安还下旨,让五十万阿拉伯帝国的俘虏,在帕米尔高原、天山南北新修域外长城,只为抵御阿拉伯帝国的继续东征。

如此一来,那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萨法赫,想要转移国内的矛盾、平息国内的民怨,似乎就只有将征伐的矛头,对准阿拉伯帝国西边的加洛林王朝了!

这,对于眼下正一心发展经济、进行科学技术探索革新、利用数量庞大的舰队在全世界跑马圈地的查理大帝而言,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年过四十的查理大帝,虽未曾拜读过《孙子兵法》,却也深知远交近攻的道理。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放到如今的世界各帝国之间的格局上而言,那阿拉伯帝国的敌人,东边的大唐王朝,便是加洛林王朝的朋友。

那大唐大皇帝陈怀安,便是他查理曼的朋友。

于是,查理大帝在大唐昭武元年十一月中旬,于都城亚琛的王宫大殿内大笔一挥,一个名叫马可波罗的年轻使臣,便带着查理大帝对遥远东方的大唐大皇帝陈怀安的问候,踏上了前往东土大唐的旅程。

年轻的马可波罗有写日记的习惯,自他登上前往东土大唐的商船那一刻,他便提笔写下了自己周游列国的第一行字。

并且,为自己的日记取了一个名字,叫《马可波罗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