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烽火生死情 > 第30章 偶遇木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刘景荣和快三刀的努力下,队伍在不断扩大,这让栓保可是高兴坏了,为了解决吃穿用度,响马们也重新拾起了耕种的田地,自给自足。不知不觉地,一年过去了。

1943年春季,老百姓刚挨过缺吃少穿的严冬,即便如此,他们照样接济国军和八路,如果不是有老百姓省出口粮和棉絮来援助部队,部队也许难以为继了。当年中日打拉锯战,日本把精锐逐步派往太行山和其他战场,战斗形式也更加激烈,在国内,派系林立,都在争夺有限的国际援助,也因为抗战期间和共产党过于严密,引发中央军的强烈不满,处处对杨振邦所部打压和掣肘。刘景荣在执行任务中,不仅要提防日军和伪军,还要提防其他国军及其收编的土匪马贼。

春暖花开,刘景荣获得神农启示,知道今年灾情能有所缓解,可以让老百姓春种荞麦,夏种高粱玉米,冬种小麦,借以缓解饥荒,便要大家照做。当时,刘景荣随部队来到永和,至于为什么选在永和,是因为三晋的煤炭资源丰富,加之晋商行遍全国,富裕人家多,民国四大财阀之一的孔祥熙的家就在这里,他在当时绝对的富可敌国。加之阎锡山多年的经营,很多采矿和交通等设施很完备,鬼子一占领三晋就可以收获大量的资源和钱财,所以鬼子在拿下华北平原的同时就不遗余力地拿下了三晋地区。阎锡山刚开始抗战时,八路军也东渡黄河去打鬼子,后来阎锡山被鬼子打败后,他被迫躲起来。但是对于精于算计的阎锡山来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他在1940年夏就开始和楠山秀吉谈判,次年6月,鬼子就把孝县交给他,8月,赵承绶就代表阎锡山和楠山秀吉签订了《汾阳协定》,开始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之后,阎锡山在日占区开了办事处,可以说已经开始当了汉奸;不过,阎锡山虽然与日和解,但并不对国军嫡系开战,只对八路和蒋委员长有意打压和灭掉的部队,而杨振邦所部就是因此备受打压。

在当年,三晋地区除了永和与平顺两县,全部沦陷。至于原因,则主要是老百姓全力支持国军、八路等抗日武装,山高路险,易守难攻,加上战略意义并不重大,导致日军屡攻不克,这才使得永和没沦为日占区。

刘景荣以永和为落脚点,继续侦查,并伺机进行破坏。在一次飞鸽传书中,刘景荣收到一条线索:今晨东峡谷一队不明人马向西。详情是一队自隰县而来的队伍向西打听桑壁村,对于这个名字,外人不清楚,当地人可清楚,对陌生人默认的是桑壁镇,所以他们也指出了桑壁镇的方向。

刘景荣立即整合部队,朝事发地点赶去,他最先推断这些人必定要过桑壁河,按照时间估计,这会儿可以去后桑壁村拦截。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永和当地人都知道,桑壁河流经桑壁镇,但前、后桑壁村不在桑壁镇,而在芝河镇,上桑壁村才在桑壁镇,所以,刘景荣才断定这些人必然先过桑壁河。

果不出刘景荣所料,大家还真按照信息和路线拦截了一队人员,他们清一色的木匠打扮,穿的都是青衣短襟和黑色裤子,腰缠红色丝带,而且每个人背着一个工具箱,可奇怪的是,每人手拄一杆5尺木棒。

刘景荣上前亮明身份说:“老乡,别慌,我们是国民革命军的,我是他们的排长,看诸位面生,我们得按上级要求进行检查。”

“好!老总受累,我们是木匠,除了木工的家伙什儿,还能有甚哩?”一个木匠一边说着,一边放下木棍,卸下来木箱,还示意其他人照做,看有人在犹疑,他立即厉声说:“听我的,东西放地上。”

“看样子,你是打头的吧,叫什么名字啊?”刘景荣直接问:“梓人出班门,四技傍身存;敢起炉带口,定有艺传神;敢问这位墨师,借何能工卸贝。觅得几处新门?”

“无有能工,在家土封顶,外出逢木兴,幸得祖师赏饭,迈起逍遥四方步,踏入八方发财门,小器具居内,百年后伴瘗,起楼扎墨,聚气生财,巧夺天工,才干卸贝糊口。”他接着说:“高楼气宇不凡,熟操斧锯,可是门内公输?”

“王兴本当家的,看得出你可真的是行内高人啊。”刘景荣不禁赞叹了一句,也就他们对话的时候,刘景荣带的兵已经把他们的工具箱东西倒出来,仔细检查箱子,发现除了斧子、刨子、凿子、刻刀、锯齿、墨斗、铲子、尺子和刷子等木匠所用工具之外,并无任何异样。刘景荣继续开口问:“这兵荒马乱的,干嘛出来啊?”

“老总,这不是没吃的吗?手艺人不靠手艺吃饭靠什么啊?”王兴本回答完后,就乐呵呵的盯着刘景荣。

“不是我说,咱这凭手艺也得凭家伙吃饭啊,怎么只有锯齿没有全锯呢?”刘景荣也俯身检查着,发现这些东西很新了,还发现每个箱子里都有一个黑黑的铁环,不知道是干什么用,也不免拿出来问他:“这是做什么用的啊?鲁班术里似乎没有用到这东西的啊。”

王兴本继续回答:“说起这锯子,咱一路走得远,工具尽量精简,何况咱们有了锯齿,每到一地就能做出锯子,这对我们可不难啊。再说这个铁环,是用来做长梯子时加固用的。”

“这么新的斧子,”刘景荣仔细看斧子发觉它过于干净,工具新买的干净和擦拭干净有所不同,而新买的斧子则是色泽光亮擦拭干净容易让斧刃色泽暗淡,这斧子虽干净到一尘不染,可色泽暗淡,就问他:“你这是新买的吗?”,

“哪儿能啊?”王兴本的说:“手艺人爱惜工具,自然要每天擦洗,这是老辈的规矩。”

刘景荣一听,不由得一惊,不动声色的拿起一把斧头欣赏,还特意背过身去闻了闻斧头,一闻之下才发觉,除了本就有的铁味,竟然还有一股血腥味,腐尸的臭味和土腥味涌入鼻腔。心头一颤,脸上赶快大笑:“哈哈,好样的,去吧。”刘景荣把斧子递给他,示意其他人放行。

“跟踪他们,一有消息,飞鸽传书。”刘景荣在他们一行人走远之后,就给身边的一班长地瓜说:“这些人是盗墓贼。”

“甚?盗墓贼?”地瓜一脸不可置信,但是看刘景荣一脸严肃地命令下来,他赶快回答“是!”然后带一个班暗中跟踪。

“三哥,你们说了啥?咋就知道人家叫王兴本啊?”孙洪汉在一旁看了全过程,不免心生疑惑。

“三哥?说过你们有,咱办正事的时候称职务。”刘景荣满脸不悦。

“是,三排长,你们说的我们咋都听不懂啊?”孙洪汉不高兴地又问了一遍。

“这是木匠的行话纯点,就是看他们是不是真正的木匠。”刘景荣继续说:“木匠们公认鲁班为祖师爷,鲁班本来姓姬,公输氏,叫般,但因为是鲁国人,以木匠身份在各国行走,又被成鲁班,据说他心灵手巧,发明了很多现在木匠都在用的工具,比如咱们看到的那些斧子、墨斗。我说的梓人也是指木匠,说离开班门也就是外出找活儿,卸贝就是把别人身上的钱挣到自己手里,过去人们拿贝壳当钱,用绳子串成串挂在脖子上,要花钱时就把贝壳从脖子上摘下来。我问的主要是看得出你是个外出找活儿的木匠,想必技术高超,不知道你靠哪一样技术赚钱?又做成几家的活计?”

“哦,是这样啊,那他回答了啥呢?”孙洪汉继续问:“他哪儿说了自己的名字啊?”

“他先是谦虚了一句,然后说了名字,之后说自己学成出师后带人外出找活儿,因此见人说话客气,主要给人打造家具、棺材和盖房子,因为技术好,所以比较赚钱,再有就是他看我懂纯点,就问我是不是木匠?”刘景荣说完,继续解释:“因为木匠公认鲁班为祖师爷,自然鲁姓最大介绍自己的名字也有一套,你就算是随了王公贵族哪怕是国姓,都不能高过祖师的姓氏,比如姓氏,如果姓鲁或者公输,就说有幸随祖姓或者有幸随祖氏,如果姓班,自然是随祖师之名,而其余的姓氏都要以木匠行话说,他说在家土封顶,建房要兴土木,‘土’字封了顶多了一横,那不就是‘王’字,而说起外出逢木兴,则是说名字倒过来,兴在前,而木要兴旺得有好的根本,所以木加一横变本,名字就是王兴本。”

“排长,你可真兴啊,平时只以为你是个郎中,没想到还懂这么多呢。”大家也纷纷附和。

“咱们别高兴太早,这些人我能识别出身份,但也得在他们动手时下手。”刘景荣继续问:“我得找三连长和云姑娘报一下。”

“排长,你不知道吗?”大李立即回答:“他们听说县外来了一伙可疑的人,据说发现了李润升和马大棒,一大早就出去查找了,现在不在这儿啊。倒是一连长、山炮连长和佟先生都在呢。”

“好,去找他们。”刘景荣接着对大家说:“你们记得随时待命。”弟兄们答应一声后,他立即去找了栓保。

栓保现在当了连长,军阶明显比刘景荣高,而他一直视刘景荣为福将,自从遇到彼此,刘景荣先是在冯家峪灭鼠,间接地撮合了自己和英英,之后去秃头岭,收编了快三刀的队伍,而第三次更厉害,他带着快三刀和火烧云不仅收编了震山炮,还收纳了一批国宝。而这些事情,让他感觉这简直是鸿运当头,所以,只要刘景荣来找他,他一定随时随地笑着脸见他。

“一连长,我这儿有事儿汇报。”刘景荣开门见山地把今天遇到的事情说了一遍,等他说完,栓保很纳闷儿地问:“照你所说,你是怀疑他们在盗墓?可永和是个小地方,而且没甚煤炭,自古就穷得很,也没甚达官显贵在这儿葬着啊,就打是小老百姓再富裕,怕是也不会盗出太多宝贝吧。”

“连长,你已经说出关键了。”刘景荣继续说:“一群打扮成木匠的盗墓贼来到本就没什么古墓的还随时被包围的地方,要干的事情怕不是盗墓,而是另有所图啊。”

“你说他们是奸细,凭的莫不是这几点:一、外人不知道前、后桑壁村在芝河镇,而芝河镇可就离县城一步之遥了;二、他们的身份不简单,只是证据不足;三、现在咱们四处向外打鬼子,内部空虚,这时要是家被掏了,永和沦陷,那咱们可就真的没落脚点了。”栓保这下反应过来了,他也连忙集结部队,给陶俊阳汇报。

“只是,你遇见的人才10个,就算个个以一敌百,要拿下永和,怕是言过其实了吧?”陶俊阳听了汇报后,一针见血的说出自己的观点,随后他继续说:“但是这些人确实不能小觑,葫芦做得对,派人跟踪,引诱他们更好地暴露目的。我听其他地方的战况通报,知道这几件事情。”

第一份:一路鬼子伪装成老百姓,带着地图,进入乡村打探八路和国军指挥部的位置,探明情况后立即行动,凭借盖得冲锋枪、手雷和武士刀等兵器捣毁8个指挥部,杀死营长以上军官13人。第二份:一路汉奸假扮成行商,暗中打探消息,发现有价值的情报就电报或者用鸽子传信,鬼子派飞机空投精兵来搞破坏,已经捣毁两座兵工厂和3家山寨。第三份:有大批鬼子和伪军穿着国军或八路的衣服,带着截获的情报来打探虚实,借机混入内部杀人放火,隰县和石楼县就各有一起屠村惨案。

这样类似的情报还有好几份,刘景荣和栓保都惊呆了,他们预测了好几种状况,又不能准确敲定是哪一个,陶营长干脆命令他们:你们去接应三连长,我给各部队写信求助,去喊通讯员。栓保和刘景荣答应后立即整队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