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宋晚舟跟着小春子在悦茶里转了一圈,熟悉了店内的布局和各个岗位的职责。

小春子耐心地给她讲解着铺子的经营细节,从采购到销售,从顾客接待到店铺管理,事无巨细。

宋晚舟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还时不时插嘴提问,小春子都一一耐心解答。

“小姐,您看,这是我们店里的夏日限定冰饮‘桃夭’。”

“是用高山里采摘的新鲜的桃花、桃子榨汁,搭配特制的绿茶底,再加上一些碎冰,口感清爽,特别适合这个季节。”小春子指着菜单上的一款饮品介绍道。

宋晚舟凑近一看,那“桃夭”冰饮盛在竹筒杯中,粉嫩的桃汁与翠绿的茶底相映成趣,杯口还点缀着一片新鲜的桃花瓣,看起来既清新又雅致。

她忍不住赞叹道:“真好看!光是看着就觉得清凉解暑。”

小春子笑着点头:“是啊,这款饮品不仅好看,味道也很受欢迎。尤其是年轻姑娘们,特别喜欢这种既漂亮又好喝的饮品。”

宋晚舟若有所思地问道:“那这款饮品的成本高吗?利润怎么样?”

小春子见她问得细致,便耐心解答了一遍。

接着又道:“这‘桃夭’啊,不仅好看好喝,名字也好听,取了《诗经》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典故,寓意着美好的爱情。”

宋晚舟听后,若有所思:“小春子哥哥,我们卖绢花簪子的铺子,是不是也可以给每一款饰品取个好听又有寓意的名字,这样或许能吸引更多的顾客。”

小春子赞许地点点头:“小姐这个想法很不错,有个好名字,确实能为饰品增色不少。”

午时,店里的客人越来越多。

小春子带着宋晚舟来到柜台后,教她如何接待客人、推荐冰饮以及收银结账。

“给我来两杯翠竹风吟,再来一杯香橼茶。”顾客想了想,又补充道,“还有冰晶玉露,也来两碗,要外带。”

小春子刚要开口,一旁的宋晚舟不假思索道:客官,一杯‘翠竹风吟’十二文,一杯‘香橼茶’六文,‘冰晶玉露’十文。”

“您点的两杯‘翠竹风吟’、一杯‘香橼茶’、加上两碗的‘冰晶玉露’,再带在家五文,总共是五十文。”

宋晚舟说话时,声音清脆响亮,脸上挂着甜美的笑容,显得格外机灵。

顾客听了,满意地点点头:“小姑娘算得挺快嘛,不错不错。”

等顾客走后,低声对宋晚舟说道:“小姐,您反应真快,算得也很准。”

宋晚舟笑嘿嘿,她以前九九乘法表可没少背,能算得不快嘛。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宋晚舟在悦茶里忙得不亦乐乎。

她不仅学会了如何接待顾客、推荐饮品,还学会了如何快速准确地算账结账。

虽然有些累,但她觉得非常充实。

傍晚,店铺打烊后,宋晚舟坐在店里的椅子上,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胳膊。

宋芫进门时,就听见宋晚舟嗷嗷叫着:“今天可真累啊,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

他哂笑:“才上了一天工,这就喊累啦?”

宋晚舟抬起头,冲着宋芫翻了个白眼,哼哼道:“大哥,你是不知道,这一天忙下来,感觉比我爬几座山还累呢。”

“不过累归累,我今天学到好多东西,可有意思啦!”

宋芫在她身旁坐下,笑着问:“哦?都学到什么有意思的东西了,说来让哥听听。”

宋晚舟兴致勃勃地开始向宋芫讲述她这一天的收获:“大哥,我今天不仅学会了怎么接待客人,还学会了怎么推荐饮品。”

“小春子哥哥教了我好多技巧,比如要根据客人的口味和天气来推荐不同的饮品。”

“还有啊,我还学会了怎么快速算账,今天有个客人点了好几样东西,我一下子就给他算清楚了,他还夸我呢!”

宋芫笑了笑,示意她继续说。

宋晚舟歪着头想了想:“还有还有,我发现不同的客人喜好不一样。”

“有些年轻姑娘喜欢漂亮、精致的东西,像咱们店里的‘桃夭’,她们就特别喜欢。所以我觉得咱们卖绢花簪子,也得设计一些款式新颖、好看的,吸引年轻姑娘们。”

“不错,能观察到这些,说明你今天没白来。”宋芫欣慰地说,“做生意就是要了解顾客的需求,投其所好,才能把生意做好。”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宋晚舟突然想起一件事:“大哥,我在店里看到,咱们悦茶的生意这么好,会不会有人模仿咱们呀?”

“要是以后我们的饰品铺火了,也遇到别人抄袭怎么办?”

这小妮子,铺子还没开起来,就担心起被抄袭的事了,宋芫不禁觉得好笑,但又欣慰宋晚舟想得长远。

“这确实是个问题。就像悦茶,从冰饮的配方到店铺的装修风格,都得有独特之处,让人难以模仿。”

“你们的饰品铺也是一样,在设计上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让别人轻易复制。而且,要注重口碑和品牌,让顾客一提到饰品就想到你们的铺子,这才是长久之道。”

宋晚舟若有所思地听着,暗暗把这些话记在心里。

天色渐晚,宋芫起身招了招手:“走吧,回家了。”

尽管觉得累,但第二日,宋晚舟还是早早起来去悦茶上工。

半个月后,宋晚舟结束了在悦茶的“学徒”生涯,准备筹备她与黄倩倩的的绢花簪子铺。

这时村里的学堂也终于盖好了。

宋芫被邀请去参加学堂的落成仪式,村里男女老少都喜气洋洋,像是在庆祝一个盛大的节日。

学堂的位置选得极佳,在村东头,四周开阔,采光也很好。

几间崭新的屋子并排而立,白墙黑瓦,窗户明亮。

学堂的门口挂着一块崭新的匾额,上面用苍劲有力的字体写着“明德学堂”四个大字。

这四个字是宋争渡亲手题写的,名字则宋芫取的,取自《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他希望孩子们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明白做人的道理,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