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夺宋:水浒也称王 > 第1068章 收复大理国的准备(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68章 收复大理国的准备(二)

自新汉建立以来,大理国内的政局是相当动荡的。

先是三十七部蛮不到十五年时间就发动了第二次造反,高氏的封地鄯阐府都被攻破,已经去世的相国高泰明的儿子高明清都被杀了。

在高氏家族艰难地平定了叛乱之后,由于高皇后无子,相国一系从高升泰传子高泰明、高泰明传弟高泰运、高泰运又传侄子、也就是高泰明的儿子高明顺,高氏的内讧就此发作。

若是大理国主段正严与高皇后有儿子,那么下一代王世子的人选基本就确定了,必然是高皇后的儿子,但偏偏高皇后无子,段正严的诸多儿子们为了争权,便按照传统,纷纷与高氏结为婚姻。

高氏内部各有支持的王子,而且从高升泰之后的相国继承人普遍在位时间非常短,于是高氏内部既要争夺相国之位,又要扶持王子为段正严的继承人,内讧极其激烈混乱。

最终高明顺死后传子高顺贞,高顺贞莫名其妙早死,高量成就此继承了相国之位。相国之位确定后,段正严的王世子也就此选定,正是得到了高量成支持的段正兴。

对于一直在东京城作吃瓜群众的王伦以及诸臣子而言,大理国的情况也太他娘的混乱了!

实际上新汉出兵收复大理国最好的机会就在高量成进行高氏内部吃鸡比赛的时候,但那时朝廷意在先解决金国的威胁,无暇南顾,等到王伦大致平定了北方时,高量成已经坐稳了在大理国内的权势。

实际上这些年高量成对中原王朝的态度很是恭敬,他知道新汉不是前宋,所以在执政期间对来到大理国的中原商队以及中原人很是友好。

甚至去年年初时,为了从中原那里获得更多的战马交易额,高量成在羊苴咩城的洱海之侧,以举办赛马会为名义,请求朝廷放开对大理国马匹的售卖。

大理国在前宋时期,就以从南诏国时代流传而来的西北马为种马,与本地的滇马一同选育,培养出了赫赫有名的大理马。

都知道前宋的马政简直一塌糊涂,华夏历朝历代最烂不好说,但也是烂到了一个新高度。同一时期的大理国,在选育马匹方面,却走在了前宋的前面。

前宋甚至要从大理国大量采购马匹以作军用,但这一切随着新汉消灭金国、安抚漠南之后就彻底转变。

大理马肩高不过一米四左右,相比肩高普遍在一米五以上的北方马,当真是不够看的,所以高量成迫切需要得到新的种马,以维持大理马的不退化。

只是如今大理国能够收购多少西北马,完全是朝廷说了算,每年的售卖额度有限,王伦是绝对不会允许大理国再组建一支骑兵与中原抗衡的。

随着汉军重返西域后,朝廷的马匹种类更多,皇甫端、常顺、段景住、钟相等负责朝廷的新马政,如今天下各行省的群牧监、养马场,已经蓄养各色马匹超过四十万了。

这让高量成很是闹心,要知道前宋时大理马可是大理国对中原贸易的拳头产品,眼下却随着中原的再度崛起,已经显露衰败之色了。

故而高量成主政相当宽和,毕竟三十七部蛮十五年间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叛乱,诸蛮部小规模的叛乱就从未停止过,高氏内部争权而内讧消耗严重,所以他不得不效仿中原,轻徭薄赋以缓和内部矛盾。

只是很可惜,已经大致梳理了北方的中原王朝,终于有精力将眼光投向南方,这个庞然大物只是稍稍扫了一眼,就让大理国不寒而栗。

洪武十五年开春,王伦又进行了一番人事调动,山士奇奉命再度回到四川行省任职,袁朗则继续梳理河西走廊。

按照枢密院参谋司的总体作战计划,此次收复大理之战,朝廷大军仍旧是兵分两路,一路以山士奇、郭盛、解宝诸将出四川,从泸州南溪府进发,攻大理国的东川郡,朝廷已经暗中收买了位于后世昭通市的乌蒙部为内应。

东川郡一破,汉军就可以直接进军会川府,在那里还会得到同样对大理国不满的建昌府邛部蛮的支持。

另外一路则以卢俊义为首,配合从前宋时就与大理国不对付的自杞国,从特磨道进攻大理国东部的最宁镇。

特磨道是前宋仿汉唐制度所设的一个羁縻州,本属邕州,生活着花角、阿侬等诸蛮,汉朝制度“县有蛮夷曰道”,比如西北有名的狄道县。

大理国以及前身南诏国受唐朝影响很深,也以唐朝的“道”来作为地域行政的划分,甚至这个白蛮语中的“特磨”,都是受汉语影响的。

白蛮语中“特磨”意思是“公黄牛”,而汉语中“特”的本意就是公牛。

这两路大军自北自东齐进,最终要在大理国石城郡,也就是后世的曲靖会合。石城郡一下,就可以威胁到隔壁的鄯阐府,也就是后世的昆明,所以石城郡可谓是大理国之咽喉。

洪武十五年二月初,新汉这个被王伦一手打造出来的战争机器便再度开始运转了起来。

对大理国了解得越多,王伦就越发敬佩明太祖朱元璋。从南诏国到大理国,云南地区的上层统治者们在不断接受汉化,内部诸部落固然彼此不认同,但经过长期的混战,大致上的共同民族认同已经初现。

历史上由于蒙古的崛起和入侵,导致的最大一个后果就是,东亚地区的各个民族认同感不断增强,后世的许多民族就在宋元时期打下了彻底成型的基础。

所以历史交给两宋的任务,宋朝一个都没有完成,契丹人是被女真人消灭同化的,女真人是被蒙古人消灭的,党项人是被蒙古人灭族的,朝鲜是被蒙古人催生形成的,云南的民族觉醒也是被蒙古人的军事压力催生形成的。

故而王伦现在面对的大理国,对比明太祖遇到的大理国,不去对比军事实力,单单在内部民族认同感方面而言就完全不同。

与明太祖相比,新汉面对的大理国并不是一个强势的对手,内部诸蛮部有着极强的分裂倾向,上层贵族对高氏一直把控权力很是不满,所以新汉可以很轻松地找到许多帮手与内应。

更关键的是,段正严已经厌恶了当高氏傀儡的生活,他老爹是被高氏拥立的,他本人是被高氏拥立的,就连他的继承人,他本人都不能做主,还是被高氏挑选出来的。

于是段正严选择了与中原王朝合作,一同对付高氏,哪怕以大理国不存为代价,他也要让段氏彻底摆脱高氏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