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本次大案,基本都是由东厂负责,可以好好刷刷东厂的存在,从而能在文武百官面前再一次提升东厂的地位。

很快,关于李标、周道登等人的最终判决被送到了三法司,三法司的官员在知晓判决书的内容后,有的暗中窃喜,有的神情凝重。

督察院、刑部与大理寺作为大明最高的监察、刑名与案件复核的三法司,不与位于千步廊两侧的六部及五军都督府一同办公,而是位于内城西侧的阜财坊京畿道街,与王恭厂隔得不远。

对于已经御批的判决书,李邦华轻叹一口气后,朝下首坐着的刑部尚书黄克缵说道:“大司寇,对于陛下旨意,刑部这边是否还有异议?”

沉默中的黄克缵摆摆手道:“这些人咎由自取,本官没有任何异议!”

既然皇帝同意了自己的致仕请求,表明皇帝与朝廷已经给了自己体面,黄克缵可不想再弄出节外生枝的事情,在安安稳稳地交接完后,回老家还能过上几年颐养天年的日子。

自从自己同乡史继偕事发后,黄克缵心气全没了,一心想着乞骸骨,再不走就怕走不了了。

至于更高的追求,对于即将年满七十三岁的他来说,已经不指望了,君不见内阁四位阁老中最年长的内阁首辅方从哲比自己还要年轻十岁,更何况还有比自己年轻上二十二岁的李长庚。

虽然没能达到文官的终极目标,但身为正二品的六部尚书,已是极难得的高品了,人生呐,要知足才能常乐。

为官三思,思危、思变、思退,之前自己在反对开海与支持重修曲阜衍圣公府的事情上,已经恶了当今皇帝,虽然皇帝事后没有追究自己,但祸事迟早还是会找上自己门来。

与其等到祸事来临,不如体面离开。

“那就麻烦刑部遵照御批的判决书执行吧!”李邦华淡然地笑着说道,对于黄克缵的知难而退,李邦华自然是不会为难他的,语气上也给了足够的善意。

“李总宪客气了,这是刑部该做的!”致仕在即的黄克缵自然不敢得罪这位督察院的大佬,可直接关乎着自己致仕归家后的日子是否太平。

“大司寇可折煞下官了,下官目前还只是左副都御史!”李邦华赶忙更正道,虽然他内心认可黄克缵的称呼,但表面上他还是要注意影响的,毕竟他可是管风宪的,不能给人落下口实。

黄克缵拱手笑着说道:“是本官失言了,不过李大人深得陛下信赖,大总宪也是迟早的事情!”

李邦华朝皇宫方向拱拱手后说道:“幸赖陛下信任,下官定当肝脑涂地!”

看着李邦华的言行,黄克缵笑笑不说话。

五天后,方从哲同另外两位大学士及吏部尚书站在了朱由校的暖阁里,静候着朱由校的问询。

而此时的朱由校,正看着王永光递上来的候选官员名单,基本上每个官位都有三到四个后备人选。

朱由校看完所有人选后,并没有立即给予答复,而是一边轻敲着桌面一边回想着这些人的为政履历。

刑部尚书人选,吏部给了三位候选官员,分别是辽东总督兼辽东巡抚袁可立、前南京户部尚书今致仕在家的汪应蛟、前督察院左都御史现三边总督亓诗教。

袁可立为官清廉、为人正直,该是最合适的人选,但现在辽东还离不开他,想到此,朱由校不由得怀疑推举他的人居心何在。

至于汪应蛟,朱由校了解得并不多,只知道他跟熊廷弼走得比较近,算是一个地方实干派,想必应该是李长庚推荐的人选。

而亓诗教嘛,这才刚被贬去陕西不久,就又被推荐回朝担任刑部尚书,想必这是齐党之人的全力推动。

在三人中来回琢磨一番后,朱由校再仔细回想为何袁可立会出现在举荐名单上,李长庚与熊廷弼推荐了汪应蛟,应该不会再推荐袁可立,他们也知道辽东离不开袁可立。

至于亓诗教,身为齐党党魁,被齐党之人一力举荐朱由校可以理解,其中方从哲也乐意见到亓诗教回朝,按道理方从哲不会再举荐袁可立。

但政治上的事情,并不是非此即彼,里面的道道十分的错综复杂,方从哲乐意见到亓诗教回朝,并不一定代表他没有其它心思,比如举荐袁可立,毕竟现在辽东局势基本被稳住了,是一个非常好的摘桃子机会,而且还是一个十分大的桃子。

除了李长庚为首的楚党、亓诗教为首的齐党与方从哲为首的浙党,还有徐光启这个亲近东林党的内阁次辅,虽然他没有李长庚与方从哲那么多的弯弯绕绕,但不代表他的身后就没有这样的人。

思来想去,朱由校仍不得其所,但袁可立现在肯定还不能回朝担任这个偏功能化的刑部尚书。

排除了袁可立之后,剩下的人选只有亓诗教与汪应蛟了,亓诗教才刚离开京城贬去陕西,无论如何朱由校也不会让他这么快就回朝,那样不仅打自己脸,还会影响现在的朝局稳定。

剩下的人选只有汪应蛟了,可惜跟黄克缵同年,年龄偏大,今年已经七十三,只能作为短暂的过渡。

过渡就过渡吧,反正自己现在也没有适合的人选,而且还不想在刑名这块有过大的改动,目前大明最急迫与重要之事便是财政及军事这俩大块。

定了刑部尚书人选,朱由校继续思考着刑部左侍郎的人选,刑部左侍郎也有三位候选官员,他们分别是大理寺卿吴淳夫、河南左布政使杨鹤、督察院右佥都御史兼云南巡抚闵鸿学。

吴淳夫跟黄克缵是同乡,同是福建泉州人,而且同是管刑名之事,想必这吴淳夫是黄克缵所举荐。

至于闵洪学,则是方从哲的同乡,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资历上要比吴淳夫这个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高不少,而且年龄上也长了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