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里,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徐府的庭院中。
这马球会之后过了几日。
徐氏正坐在厅中与儿媳华兰闲话家常。
扈三娘匆匆忙忙地走进内院,手中拿着一个小盒子。
她恭敬地说道:“太夫人,少爷派送来了书信回来…”
听闻此言,徐氏脸上瞬间浮现出惊喜之色,急忙站起身来,说道:“快,快呈上来!”
华兰也跟着起身,眼中满是关切与期待。
她与丈夫徐子建新婚不久,分别的日子里,对丈夫的思念如潮水般汹涌。
徐氏接过盒子,取出写给自己的那封信。
她手指轻轻摩挲着信封,仿佛能透过这薄薄的纸张,感受到儿子的气息。
儿行千里母担忧…
“这臭小子,终于舍得写信回家了?”
徐氏嘴里噌骂了一句后,缓缓拆开信封,展开信纸,脸上的神情随着阅读的内容而不断变化,时而欣慰,时而关切。
华兰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婆婆,心中默默猜测着信中的内容。
看完信后,徐氏微微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对华兰说道:“建哥儿这孩子,在外面一切都好,信上说快到关中了!听说咱们婆媳升封诰命,还托人从洛阳带了些礼物回来呢。
大娘子这礼单你先看下,那臭小子给你准备了不少礼物呢…”
说着,她将礼单递给华兰。
“是母亲…”
华兰朝徐氏送礼后,接过礼单,细细看了起来,只见上面列着各种珍贵的物品,有给母亲和的滋补药材,给盛家弟弟妹妹的新奇玩意儿,还有给她的几十匹洛锦。
华兰看着礼单,心中满是感动,说道:“母亲,子建他想得可真周到。”
徐氏点了点头,说道:“是啊,这孩子从小就懂事。
华儿,你赶明儿回盛家一趟,把这些礼物分给你那几个弟弟妹妹,也让他们高兴高兴。
再去见见你祖母,她老人家一向疼爱你,知道你回去,肯定欢喜得很。”
华兰心中一暖,连忙向婆婆道谢:“多谢母亲成全,华兰正想念家中亲人呢。只是……”
华兰微微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
之前好几次回娘家,都是母亲宽厚,华兰已经感激不尽。
嫁出去的女儿,哪能三天两头回娘家呢?
这怕是会被人笑话!”
徐氏轻轻拍了拍华兰的手,慈爱地说道:
“傻孩子,说的这是什么话。
你回了盛家,就多住些日子,陪陪你祖母和父母。
咱们徐家,可不是那等不通情理的人家。
我家那个臭小子把你一个新媳妇丢在汴京,才是欠收拾…回头我在信里骂他!”
“母亲,多谢您,华兰能够做您的儿媳真的太幸福了…”
华兰眼眶微红,再次谢过婆婆。
“那个臭小子还给你写了一封信呢…”
徐氏从盒子里取出一封信递给华兰。
看着手中的书信,华兰的手微微颤抖,心中满是激动。
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展开信纸,只见上面写着:
“吾妻华兰,见字如面。
自与你分别,日夜思念。
一路之上,听闻母亲与娘子加封诰命,心中甚是欢喜。
只是未能在娘子身边,与你一同分享这份喜悦,实乃遗憾。
如今我已快到关中,不日将开始整顿西疆事宜。
家中若有难处,可找曹家、曾家、苏家、张家等故旧好友帮忙。
若情况紧急,可让三娘联系住在甜水巷的顾千帆,他乃是我之心腹,能助你一臂之力。
无法解决之事,可派人飞鸽传书与我。
娘子在家中,务必要保重身体,替我侍奉好母亲。
待西疆局势稳定,我便接你过来团聚。”
华兰看着信中丈夫的叮嘱,泪水不禁模糊了双眼。
她想起与徐子建相识相知相爱的点点滴滴,心中满是眷恋。
那个小她一岁的夫君,总是能够替他安排好一切,
“徐郎,你在西疆一定要保重自己,千万不要轻易涉险。
我会在汴京,守好这个家,等你回来。”
华兰在心中默默念道。
徐氏这边,看完儿子的信后,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信中,徐子建让母亲在汴京保重身体。
若是有人想要和徐家联姻,妹妹徐晴儿的婚事先不要着急定下来,待他回来后帮忙考察对方人品。
徐氏不禁自言自语道:“这孩子,自己在外面风餐露宿,还惦记着家里的事,尤其是妹妹晴儿的终身大事。”
徐晴儿此时也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她看到母亲手中的信,眼睛一亮,问道:“母亲,是哥哥来信了吗?有没有给我写信呀?”
徐氏将给徐晴儿的信递给她。
徐晴儿连忙接过,迫不及待地拆开看了起来。
只见徐子建信中写道:“晴儿,在家要好好听话,莫要惹母亲和嫂子生气。
等哥哥到了西疆,给你弄几匹河西战马回来,让你打马球玩个痛快。”
徐晴儿看完信,高兴得跳了起来,说道:“太好了,哥哥要给我带河西马回来啦!我就知道,哥哥最疼我了!”
徐氏看着女儿天真活泼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说道:“你这丫头,就知道玩,再过几年就及笄了,看谁家要你!
你哥哥在外面辛苦,你也不多体谅体谅他,好好在家读书识字才是。”
徐晴儿吐了吐舌头,说道:“母亲,我知道啦。我会听话的,等哥哥回来,我要让他看看,我也懂事了不少呢。”
华兰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温馨。
她想起自己在盛家的弟弟妹妹们,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这次回盛家,一定要好好看看他们。
想到这里,华兰对徐氏说道:“母亲,我明日便回盛家,把礼物给弟弟妹妹们送去,也让他们沾沾徐郎的光。”
徐氏点了点头,说道:“也好,你回去替我向你祖母和父母问好。
对了,陛下赏赐的金明池杏园,等你回来,咱们婆媳再好好商量商量如何修整。
那园子如今虽有些荒废,但毕竟是陛下的赏赐,可得用心打理。”
华兰应道:“儿媳明白,定当和母亲一起,把杏园修整得漂漂亮亮的。”
回房后,华兰也给丈夫写了回信。
她在信中写道:“徐郎,家中一切安好,你不必挂念。
我又加封了诰命,心中虽有些惶恐,但更多的是感激。
我在汴京,会替你侍奉好母亲,照顾好小妹。只是对你的思念,与日俱增。
你在西疆,一定要保重身体,莫要轻易涉险。
我会在汴京,等你回来…”
华兰将信交给扈三娘,“扈三娘子,这是我给徐郎的回信,便麻烦你帮我交给她…”
“大娘子放心,我一定安排人送到…”,扈三娘接过信后转身离去…
华兰看着扈三娘远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着。
希望这一封书信,能带着她的思念和牵挂,飞到丈夫的身边。
也希望西疆的战事早日平息,丈夫能平安归来汴京,一家人团聚。
夜深,灯火阑珊。
睡梦中,美人催泪。
华兰脑海响起夫君给她唱过的一首歌。
“无人可知 窗寒梦时
再忆起别离事
不尽心事
两行旧词 几多相似
如同今宵昨日念之
清风上南枝
梦中仍相思
等秋高看山势
再探故知
三两笔着墨迟迟 不为记事
随手便成诗
满腹心思此时 寻你于句字
灯影下呢喃你名字…”
徐郎,盼君早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