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豆儿借着道:“说的那人哑口无言的,从那之后再没一人再说过奢靡。”
山下的那几个小兵咂舌道:“咱们祝老大怎么会如此宠爱这孩子,知道的是他侍女的儿子,不知道的还以是他的亲儿子呢。”
这话刚讲出口,被炒豆儿对着那人脸啐了一口道:“这话也是你说的?公子在为这山出了多大的力,没见你们说公子又出钱又出气的不容易。
反倒是多疼那一个小娃娃你们就看看不过眼了。这整个山都是公子,别说她喜欢这个这个活孩子。
就是喜欢一猫儿狗儿,那也是公子愿意。咱们只有顺公子心意的,难道还说公子不成?
外人还没说,倒是咱们自己人先嚼舌根的话。你们说的顺了口,看我不回了公子,把,给你一顿鞭子。”
那小兵听大为惶恐,连忙弯腰塌背,做小伏低的,在炒豆儿面前求情。
梁山伯见那兵比炒豆儿那高出半个身子,长得圆腰阔背,此时塌得和那炒豆儿一样高。只觉炒豆儿小小年纪口齿厉害。
旁边的三人,见炒豆儿不依,都帮着他向炒豆儿求情道:“豆儿姑娘,这个兄弟只是一时说错了话。你就别和祝老大说了,
炒豆儿双眉倒立,向几人说道:“你们要是听见别人说,还要上去呵斥他,怎么我们自己先说起来。今日是头一遭,你赏自己两个嘴吧,我就饶了你。”
那人听见,’啪啪‘抬手向自己脸上打了两巴掌,故意打出两声,好让炒豆儿听见。
炒豆儿见他使劲,这才罢休,扬手说算了。
那四人听了事了,也不敢再站原地,都恹恹的摁走开些。
梁山伯见炒豆儿,比阿水、小灵子、柳儿三人都厉害。
倒背着手向她道:“你这姑娘厉害的很,你家公子是个最容人的,怎么到了你这里,你这样不饶人。
那人说的不对,可他究竟年纪比你大这么多,你也该尊敬他些,反而让你赏了他两个嘴巴子。”
炒豆儿见知县不走,倒管起了她的事来,只笑着道:“知县大人说的有理,他比我大,我自然要敬着他,可我家公子是他的主人,
难道他不应该敬着我家公子么?他先嘴里不干净,我才说的他。
我是公子贴身的人,自然公子想不到的,我要想到。公子听不见的,我听见了自然要管,否则我可不是他吃闲饭的了。
我家公子多干净的一个人,哪能让他们的脏嘴玷污了他。
我眼里,心里,口里,意里只有我家公子一人,谁说一句都不行。
再者说‘有孩子’这话也是可以混说的,我家公子还未成亲。真要让自己人传出这话来,外头的人早信了,这可不是小事。”
梁山伯本想训斥这侍女几句,可这炒豆儿一番话,却把自己怼的哑口无言。
刚要再说什么,炒豆儿草草给他行了一礼,不等他说完,倒先去了。
刚刚打嘴巴的四人,见炒豆儿走了,方走了过来。
陪着笑脸道:“知县大人您大人有达大量,不用受这豆儿姑娘的气。您老不知,自她到了祝公子身边。她可是把脸面挣足了。
只要祝老大下了令。不管那令是什么,她都看着我们下面人做好了才罢。
以前小灵子和柳儿在公子身边的时候,我们要是有个什么难处,和他们说一声,还有个缓头。
可自从这炒豆儿到了公子身边,她倒拿着祝老大的话当了圣旨。
那一日祝老大只在里面说了一声吃黄鱼,她便急火火的叫后厨的人去买去。
后厨的人到了山下,可巧那日的黄鱼都卖完了。厨娘回来告诉了他她,她哪里肯依。硬逼着后厨的一年轻小生再到山下去卖,说买不到,就去江边去寻。
那小生无法,只能又去寻去,最后到了黄昏那小生才来,总算是得了一条黄鱼回来,可是祝老大那时已经吃过晚饭了。
她让人再了酸汤黄鱼出来,祝老大说他吃了晚饭就不再吃东西了。
这本小事一桩,可她却抱着那酸汤黄鱼的陶碗,竟哭了起来。
几个仆妇见她坐在墙角哭,都问她怎么了。
她竟说,祝老大曾经救过她的命,今日祝老大想吃个黄鱼,一天都吃不到,她这个做下人的可太没本事了。
一条鱼的事都做不好,她还有什么用。
几个仆妇劝了她好一会儿,她才止住。
第二日到底是要他汉子下山去,又弄了几条黄鱼来,一大早就让厨房做了黄鱼汤,汆黄鱼好几种做法。祝老大吃到口中,她才满意。
哎呀~ 真真是人家会做下人,这要是换了别人,饭都吃不上,哪会因为主子的一句话,折腾了两天,谁有这个闲工夫。”
梁山伯听了这话,心中不大自在。
自己读书时写的那帝王本纪,还是史书上都记载中忠臣和奸臣之外,还有一种是佞臣。
这炒豆儿事事随英台的心意,是忠心也是私心,长此以往,下面的人有怨言,英台却不自知,怕也是不好。
这炒豆儿要是个心胸宽广的也不说什么了,若是心胸狭隘的,怕还会借着英台的威势压人。
他自思了一回,想明日见了英台提醒她一下,让她心里知道些就是,见话已经说了,没你别的事,带着自己得人便也就走了。
再说炒豆儿回到山上,见祝文文此时无事,正和小灵子以及几个乳母一起抱着小庆煜在后面的院子。
先看两只兔子打架,又看花鹿顶门,见仙鹤跳舞,山上几个妇人和孩子拍着手,逗那对彩色鹦哥儿。
那鹦哥儿一只红毛绿嘴的一只蓝毛黄嘴的,好不鲜亮,几个小丫头拿手拍着叫好。
有一只扑哧哧展着羽毛呱呱的叫了两声,在旁看的诸人更是喝彩。
小庆煜本在一旁看花鹿,听见架子前众人喝彩,他只扭着头,往那边瞧。
祝文文听见孩子嘴里发出嗯啊的声音,知道他想想去那边凑趣,便抱着他往鹦哥儿架子边去。
炒豆儿见了也随着祝文文一起过去,祝文文一面手揽着孩子,一面扭头问她道:“梁知县来,到底为了何事?”
炒豆儿答道:“梁知县让公子明日晌午前后,去县衙有要事相商。”
祝文文听了又问:“他可说为了什么没有?”
炒豆儿摇头道:“他没说这个,倒是问了我咱们小公子的事情。”
祝文文‘哦’了一声道:“你怎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