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四九城…

徐江透过车窗看窗外,发现现在跟两年前的四九城大不一样,街上没了游街改造的队伍。

不应该啊,没记错的话这事还没到结束时间。难不成我离开这两年时间,四九城发生某些改变?

压下心中疑惑,徐江收回目光。

一路来到海子,徐江不自觉一笑,自己成了这里的常客了。

刚进会客厅,主座上的老人站起来:“大家起立,鼓掌欢迎我们的小同志凯旋归来。”

之后的时间,就是汇报工作,以及对徐江的肯定给予相应的待遇。

上一次给徐江授的是“天空卫士”勋章;这一次授的是“兵王”勋章。

徐江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神色怪异,这个时候已经有“兵王”这么西化的称呼?

看到徐江神色,老人开口:“怎么,接受不了这个?”

徐江:“不是接受不了,只是总感觉怪怪,这个称呼是西边专用词。我往胸前一戴,感觉像是二道洋人。”

哈哈哈…

徐江的话引得哄堂大笑,以前有二道鬼子,现在又冒出一个新词儿,二道洋人。

大笑过后,老人道:“小同志思想觉悟很好,只是太过保守。”

“年纪轻轻就像上午九十点太阳充满活力,要学会收纳新鲜事物,活学活用。”

“之前与西边友人交流文化,他们点名要认识你和顾春雷两位兵王。”

“我们活学活用,就给你颁个,坐实兵王这个称呼。”

西边友人?现在变得这么客气友好吗?我离开这两年国际局势发生新变化?

徐江拿起茶杯打掩护,努力回想1971—72年之间发生什么重大事件。

很遗憾,啥也没回想起来。

仿佛是看出徐江的疑惑,老人缓缓道:“咱们跟西边破冰进入缓和期,关系不再像之前那样势不两立。”

“小同志,你觉得如何?”

徐江略愣,与西边的关系就这样改善了?

组织语言,斟酌道:“挺好的。及时与西边缓和关系,不用担心同时面对西北两线压力。”

“我们能抽出更多精力面对北边;而西边如愿得到一个非常得力的棋子,让北边头痛从而耽误发展。”

“只要北边发展停滞,西边就能做大做强。”

听着徐江侃侃而谈,在座众人不自觉点头,跟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之后的时间,安排庆功宴给徐江接风洗尘。

...

吃完庆祝宴,徐江去行动组见见顾春雷,郝山河等为数不多的老熟人。

对于徐江这位传说级人物,行动组大部分成员都很好奇。

无他,是徐江在北边搅风搅雨执行任务,才避免他们北上赴必死的局,等于变相保他们一条命。

不出意外没有意外出现,徐江又被行动组拉出去吃吃喝喝。

在酒桌上,徐江是主角,不管认识不认识都来敬酒。

以徐江的身体素质,喝酒跟喝白开水一样简单,来多少他接多少。

时间一晃几小时过去,行动组喝的横七竖八不省人事,有好几个还钻到桌子底下。

全场只有顾春雷,郝山河这两人没喝醉。

顾春雷很无奈摇头:“得亏现在是好光景,换作两年前形势极端恶劣,他们上一秒喝的烂醉,下一秒可能被克格勃暗杀,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他们的警惕性太差了。山河,回去后练他们的警惕性,有疏忽大意狠狠惩罚。让他们明白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郝山河:“好的组长。”

顾春雷给徐江倒满酒,缓缓道:“北边把那些名单上克格勃放到军团保护起来,我当时还在想你会不会跑到军团里搞暗杀....”

徐江嘿嘿一笑:“我是有点玩命,但我不傻。北边一个军团十万起步,纵使我浑身是胆也经不起霍霍,一旦陷进去真就十死无生。”

行动组都喝醉了,顾春雷打电话给部长,让安排车子送这些人回家。

很快一辆辆出现,有两人走到徐江面前,恭敬微笑:“徐江同志,还是由我们当你的临时秘书和司机。”

有点意思,部长依旧安排这俩过来。徐江回以微笑:“走吧,去我的住处。”

告别顾春雷,郝山河,来到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一体化之后,沿着外墙设立十几个站岗用的岗亭,将整个南锣鼓巷保护起来。

徐江围着巷子走一圈,对临时秘书问:“岗厅建这么多,人员怎么没配齐,还空这么多?”

临时秘书连忙解释:“建成后一直空着,你在北边执行任务,因此警卫力量没有完全部署。”

“不过,部长已经吩咐下去,想来用不了多久,警卫力量悉数到位。”

徐江没在这上面抠细节,他在北边的战绩就是最好的保护和震慑,没人敢暗杀他。

除非,有绝对把握能一击毙命杀死徐江。否则,徐江的单兵报复能力,无人能挡。

走到正门前,临时秘书小跑上前打开门。

映入眼帘是一条五米宽的水泥路,一直延伸到中间的长廊。

而这个长廊像是分界线,将整个院子分为前后院。

站在门口,看着宽广的亭台楼阁,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悠然而生。徐江在内心问自己这是权力的具象化,还是延伸?

徐江慢慢走,慢慢欣赏自己在四九城的住所。他停在那个区域,秘书立马拿起图纸讲解这个区域的作用。

而司机直接将车开进院子,停到规划好的停位区域。

没过多久,三个班的警卫向徐江报到刷个脸熟。之后分散在南锣鼓巷各个岗亭。

随着警卫力量悉数到位,诺大的院子仿佛活过来有了人气,也有了不可亵渎的威严。

南锣鼓巷的警卫增多,最先发现的是周边住户,他们装作路人走来走去,一个个伸头探脑想知道里面的大人物是谁。他们这些反应纯粹出于好奇。

街道办内,钱多才急匆匆冲到黄浩办公室:“姑父,南锣鼓巷有动静,可能是江哥回来了。”

黄浩:“你确定?”

钱多才:“那个地方平时只有三五名警卫,今天突然满员,大概率可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