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面对李国弼的考察,林枫虽然胸有成竹,但他知道光他自己知道没有用。
李国弼的支持很重要。
尤其是这种航天事业,成功了固然利益巨大,但同时风险也巨大。
林枫于是将其思考的内容细细道来。
只听林枫沉声说道:“第一步是合作伙伴,虽然资金方面不成问题。
但像我们这样的新手入局肯定是需要有成熟技术支持,而成熟技术支持的话,像是同华航科技合作我感觉是有难度,甚至我们的做法还可能招致非议。
我觉得我们可以跟华航科工合作。
而后是选址,必须在天南找到一块适合建设发射场的区域,要争取政策支持,包括土地批复、税收优惠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
这方面,李叔您可以推动协调。
第三步是制定长期规划,我觉得要先以资源型卫星发射为主,逐步拓展到通信卫星发射、太空旅游等领域……”
内行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李国弼不懂航天,但他懂人事。
这个世界的事情纷纷扰扰,但根本落脚点还是人。
宦海沉浮几十年关于人事这方面他看的是很清楚的。
华航科技和华航科工是当下华国航天方面两大龙头企业。
两个都跟航天事业有关系,华航科技致力于研究各种载人工具,致力于送人上天。
而华航科工则致力于研究各种大炸比,致力于送人上西天。
如果说商业航天,那很可能分华航科技的蛋糕。
这种情况下,跟华航科技合作是很难,甚至可能招致华航科技方面的非议,而如果跟华航科工合作则不一样了。
华航科工近些年可不景气,很有合作的可能。
听到林枫提到航天科工,李国弼就知道林枫的思路很正确。
作为现有航天路线的受益人,指望着跟航天科技合作是不可能。
李国弼听得频频点头,最关键林枫给了他推开一扇全新的门。
以前关于天南区的发展他还真没往航天这方面去想。
于是又跟林枫聊起了很多细节问题。
有关于商业航天方面的发展,林枫不知道已经打过多少腹稿了。
按照林枫思考1秒等于常人思考五千秒的比例来看。
说林枫已经深思熟虑好几年了也不为过。
而此时见李国弼感兴趣,林枫干脆和盘托出。
毕竟有些时候光有想法没用,必须得有地方实力派的大力支持。
而且和李国弼的合作大有可为。
李国弼这个李家跟林枫家族一贯是交好的。
当年还林枫和李小伟没出生那会,两家还约定过如果一男一女就定为姻亲。
结果没想到生出来是两个男娃。
不过尽管如此,也丝毫没影响两家的关系。
林枫希望这次能促成同李国弼的合作。
李国弼也很高兴和林枫的这次交流。
他原本以为林枫只是脑子一热蹦出来的想法。
结果实际调研感觉林枫的思路很成熟。
“小枫啊,你这思路我得好好琢磨琢磨。商业航天虽然是大手笔,但一旦做成,确实能让天南区的经济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
林枫笑道:“李叔,您手握天南区这张画板,我只是提供一点想法,怎么画画得漂亮,还得靠您啊。”
李国弼哈哈一笑:“你小子,还真是人小鬼大。不过说真的,今天你给我上了一课,这个想法我得认真考虑。回头,我还要找些专家论证一下。”
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林枫起身告辞。
将要离开书房时,林枫回头看了李国弼一眼,心想:
如果天南区真能成为商业航天的中心,那不仅仅是李叔的政绩。
更是一个能撬动整个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大棋局。
而李国弼也是很感慨。
此番他和林枫的谈话一直持续了三个小时。
李国弼心中愈发兴奋。
林枫给了他提供的一些全新的思路。
其中有大量建设性意见。
很多可行性。
尤其是部分建议林枫并不是单纯的建议。
还附带有缜密的数学计算。
不得不说,精准的数字可是比笼统的数字更有说服力。
当然,李国弼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从建设性意见到建设性行为之间具体要如何走,还是有很多细节需要斟酌的。
当然,大的方向确定好了。
像李国弼这个级别也同样很多下面的人帮着他补充各种细节。
这些倒是问题不大。
事倒也不难办。
商业航天听起来很新潮。
但毛子和m国已经有先例了。
在这种情况下要一些政策倒是不难。
但他心中还是有疑问的,看到林枫将要离去,李国弼急忙喊住林枫。
“小枫,你的想法很好,但我还是想知道为什么你会想到涉足航天呢?要我说你搞一些别的产业很容易出成绩,而且还稳妥,为什么现在舍近求远想起来要搞航天呢?”
“李叔你是说我有点舍近求远吗?这有什么复杂的,原因很简单。
说的主动一点,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说的被动一点,我们不能像曾经失去海洋一般丢掉太空,我们不能做历史的罪人。
就是这样的道理,海外已经开始在航天方面进行商业化探索了。
如果我们一步慢那很可能步步都慢。
落后不一定挨打,但受气是真的……”
林枫也知道自己突然提出涉足航天事业有点奇怪。
不过好在这些都是看着自己长大的那一代人。
林枫耐着性子解释着。
好久才离开了。
而林枫离开后李国弼依旧不能平静。
一个人在那里喃喃自语。
是啊,曾经华国自以为陆地无敌。
丢掉海洋也能自给自足。
结果付出了惨痛的历史代价。
不能像丢掉海洋一样丢掉太空。
不能做历史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