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李承乾猜想的那样,李世民确实是故意没让李承乾从玄武门进皇宫,也是故意让李承乾从长安南面进城,故意让李承乾来到皇城外,还故意挑的上朝时间。
李承乾因为不想闹大自己和父皇的不和,从而让一些心怀不轨的人站队他人,所以用了这么蹩脚的理由。
但李承乾只想到了第一层,没想到更高的一层。
李承乾和李世民大吵一架,是满皇城都知道的事情,程咬金带禁军离开皇宫,更是全长安都知道的事情。
如果真的按照李承乾这么蹩脚的理由来应付,是很难堵住悠悠之口的。
你用这么毫无逻辑的理由来堵人,不就相当于此地无银三百两吗?不就证明了你们父子二人不和?
所以这事还必须在李承乾出现的第一时间,马上澄清。
只有李承乾从城外来,在见皇帝之前先见了朝臣,才能让朝臣相信,你说的话没有和陛下商量过,因为大家都知道太子好几天没见陛下了。
陛下是能策划“玄武门之变”的主儿,比猴都精。
而你才是个九岁的娃娃,再精也还只是个娃娃。
这就是为什么李世民非要安排这么一处,看似让李承乾难堪的情况。
长孙无忌这个李世民的大舅哥,李承乾的舅舅,早就被李世民派人通过气了,今天早上就是故意帮李承乾解释的。
不然长孙无忌问李承乾事情,干嘛不躲的远远的,非要当着全部朝臣的面问?还大声的自言自语,跟个大傻子似的。
长孙无忌这样的表现,可一点都不像是,能辅助陛下登上皇位该有的能臣样子。
而长孙无忌像个大傻子一样自言自语说出的话,很快就在朝会散去后,李承乾也知道怎么回事了。
因为当朝会散去之后,李纲的大孙子李仁就找到李承乾,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李承乾。
原来就在李承乾好几天前,拿着金部司的公文找父皇的那一天。
赵王的人就来到长安,找上了蜀王府的长史李安静。
蜀王府的三大官员,分别是三品傅、四品上长史、四品下司马。
三品傅之前是魏征干,但是魏征在回到中央后就卸任了。
所以蜀王府的大官变成了四品长史李安静,李恪也是把生意都交给了李安静打理。
赵王派来的人就是想和李安静谈谈“空心煤”的买卖,准备从长安买空心煤,再卖到洛阳。
对于这种扩大生意的事情,李安静当然乐意,他是蜀王府的一把手,自然知道蜀王府在自家殿下手里,一直是入不敷出。
但是这笔生意最终没有做成,原因是赵王不准备以“五文钱一根”的原价购买,而是打算以“两文钱一根”的价格购买。
赵王派来的人给出这个价格不是无的放矢,他作为赵王派来谈生意的人,早就在来到长安的时候,已经多方打听弄清楚了“空心煤”的制作成本。
毕竟空心煤的原材料简单,李恪又是垄断经营,想不被有心之人查出来才是一件怪事。
而这个价格怎么可能谈成?李安静当场否决。
当初李世民这个皇帝兼李恪大王亲爹的昏君,都不能以这个价格购买,更别说你个什么赵王了。
按理说,不答应就不答应呗,也不至于闹的长安官员都关注的地步。
原因就在于,李安静当天上午拒绝,中午皇城就传出太子和皇帝陛下大吵一架,负气出走皇城的消息。
这就给了赵王派来的人可乘之机。
如果在中午之前,赵王派来的人还会忌惮一下,因为谁都知道如今的蜀王府,虽然蜀王不在了,但还是有个太子坐镇。
而太子既然和陛下大吵一架,还负气出走,那就肯定不能把精力放在蜀王府上。
仿佛老天爷都帮他们一样,中午太子和陛下大吵一架,负气出走皇城,下午又看到程咬金带着禁军离开皇宫,直直向着城南而去,并且还包围工坊。
这两个消息,全长安都传遍了。
正如李世民和李承乾担心的那样,有些有心人认为太子的位置动摇了。
当某些有心人还在忙着头脑风暴,思考着要不要提前站队,扶持下一个太子之位的有力竞争者时。
赵王的人却觉得,既然太子的位置已经动摇,那么和太子关系密切的蜀王也会失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机会摆在面前,就看你能不能抓住。
赵王的人马上带人去蜀王府,准备再次谈谈合作。
而第二次来,就没有第一次的那么和气了。
第一次赵王的人在一边给出了“二两文一根”的低价,还会提出不要蜀王府送货的优厚条件,货物全部都由赵王府的人从洛阳派人来拉。
这个条件在不懂的人看来,就是某个无良作者故意水文,纯他娘的“脱裤子放屁”,这叫什么优厚条件?
其实做过上游生意的人都知道,供货商的成本除了“生产成本”,还有仓储成本,以及货运成本。
任何客户除了“特殊情况”之下,都不会主动提出自己来拉货,因为这完全是减少自己的利润,增加自己的成本。
而赵王府和蜀王府的这个生意的“货运成本”,更是隔着几百里,中间还有北潼关、秦函谷关、硖石关、汉函谷关,四大关卡。
大唐明令禁止,不准官员自己和直系亲属经商的。
既然不准百官经商,肯定也不能让皇室亲王、公主等等成员大把大把捞钱。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官员都是有家族的,他们可以让家族子弟来经商,经商赚的钱拿来上供给家族,家族再把钱以补贴的方式给官员。
而皇室成员也是有自己的规避办法。
这就要说到李渊早期的政治规划。
李渊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就吸取了前隋的失败教训,觉得“秦朝”和“隋朝”二世而亡,以及东汉刘秀崛起的经验。
觉得这两个超级牛逼的王朝,之所以会二世而亡,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宗室子弟分封到各地,帮唐李家看住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