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 第621章 蜀王府之乱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这两个超级牛逼的王朝在末期,都没能出现宗室子弟力挽狂澜。

你看看人家东汉,两百年的西汉被王莽篡位之后,汉家宗室子弟刘秀,起兵瞬间恢复了大汉王朝,给大汉王朝又续上了一百九十五年。

所以李渊就到处分封唐李本家的人,但是天下几百个州,他家族没那么多人封啊,连几岁的娃娃都封了也不够。

李渊又到处扯关系,不管是不是本家的,只要姓李,还能和本家扯上关系,都给你封爵位。

可是第二个问题来了,汉朝不也是因为分封的太多,导致出现了很多宗室内斗,消耗国力。

李渊就制定的《皇室起居令》,这上面就是各种限制宗室发展的。

着重说了,宗室子弟的封地如果很丰厚,就不能经商,即使某些的宗室子弟日子过的不好,需要经商维持体面的日子,那也不能大规模的经商,顶多就是在本地干干,不准跨州。

而这个条例套在赵王李元景,还有蜀王李恪身上,只要双方的生意不离开本州,那就没事。

可是两人的王府,一个在长安,一个洛阳,中间隔着四个州。

为了不触犯《起居令》的条例,那就只能让中间商来运输。

这个中间商自然是巧立名目,借别人的名义,先在长安蜀王府买入,然后运输到洛阳卖给赵王。

那既然是借别人的名义成立的中间商,那这个中间商过关卡,就要交“关税”。

四道关卡,每过一个,就要交一个关卡的税。

而从长安出发到了洛阳,洛阳还要收一遍“城防税”“估价税”。

这样的话,这个运输成本得多高啊?何况一路上还有纤夫拉纤,人吃马嚼等等。

所以赵王的人第一次来谈生意,会把这个当做优厚条件,也不是没考虑的,还是想促成生意的。

但是如今蜀王府的两位靠山都岌岌可危,那赵王府的人和蜀王府的人谈生意,就不是心平气和的了。

几乎是等于强迫性的,不仅不提什么自己派人运输,还要求蜀王府交出配方,以及整个制作流产。

这就叫狗仗人势。

在这些狗仗人势的狗眼里,你的主子快完蛋了,我的主子还如日中天,现在就没必要和你客气了。

换一般人来,自己靠山不在,而且还传出快失宠的消息,就算现在不会自乱阵脚,也会委婉犹豫一下。

但人李安静不是一般人,人家亲爷爷是周朝、隋朝、唐朝的三朝元老,上上下下多少次都屹立不倒的官场擎天柱,什么大场面没见过?

李安静作为这么一个擎天柱的孙子,怎么就会被这么一个狗仗人势的东西吓唬住?

李安静当场就把赵王派来的人赶出去,还在门口立了一个“赵王的狗,不准入内”的牌子。

李安静毕竟还是小年轻,即使读了很多年的书,做事依然容易血气上头,他的这个牌子就是明着打了赵王的脸,这就触动了如今大唐社会的敏感话题。

而蜀王府也正是因为这个牌子的原因,闹出了一个巨大的动静,差点掀翻了整个长安。

从西晋衣冠南渡之后,北方都是处在汉胡杂融的时候。

胡人建立的国家,为了表示自己虽然是胡人,但是身份高贵,就该管你们汉人。

汉人又因为千百年的骄傲看不起胡人,你们这些“臭外地的蛮夷,来我中原大地要饭来了”。

所以从西晋末期开始,一直到北魏和北周一统北方,北方的汉人和胡人经常因为血统的原因打仗、造反。

到了隋朝,隋文帝一统天下,胡人和汉人杂融百年,矛盾也没那么大了。

可是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就是南方汉人自认是汉人正统,瞧不起北方“胡汉结合”的人。

当初隋文帝时期,弘农杨家和南方杨家的”大礼议“就是这个矛盾的典型代表。

到了李渊建立大唐后,这个矛盾也依然没有化解。

甚至因为李渊的祖上也是胡汉结合,导致“唐李”被汉人大家族瞧不起。

所以大唐人很讲究“出身”“家族”“身份”,上到贵族,下到百姓,都会为了一口气一个面子争到底。

而李安静之所以靠着一个牌子,就能差点掀翻整个长安,原因就在于李安静的血统,还有赵王的血统。

李安静的爷爷李纲,一直都是北方王朝的臣子,而能当北方王朝的臣子,自然也是汉胡杂融的血统。

赵王李元景就不是,他的母妃是太上皇李渊的爱妃“莫贵嫔”。

这位“莫贵嫔”的出身,又是南方的“吴郡莫氏”,正儿八经的汉人,还是正的不得了的那种,一点杂血都没有。

莫家的血统,能追溯到春秋时期,楚国的屈原身上。

楚国在吞并了越国之后,在“杭州”设立了一个官职“莫敖之”。

莫家的莫姓,就是源自楚国的“莫敖之”官职。

莫敖之官职是楚国的世袭官职,屈原就曾经承袭过这个官职。

后世继承了这个官职的莫家人,就以这个官职为姓,改姓莫。

从此之后,杭州莫家,就作为当地的地头蛇,在杭州生根发芽。

随后的千百年里,无论怎么改朝换代,莫家人一直都没变动过,甚至因为西晋的“衣冠南渡”,还让莫家人的血统高贵起来,因为人家没和外邦蛮夷融合过。

就是在这么一个复杂的背景之下,你一个汉胡杂融的血统,敢立个牌子,打我这个“汉人正统”血脉的脸,一下子犯了二条连李世民这个皇帝,都不敢乱碰的禁忌。

第一、赵王是派人代表自己来的,就和皇帝派钦差去地方上视察一样,你这个牌子不等于直接骂赵王吗?你这是“侮辱王者”。

第二、你个汉胡杂融血统,立牌子骂我这个“汉人正统”的人,你就是故意挑起南北对立!胡汉对立!

这二条随便一条,都能整死李安静,李恪大王在秦函谷关的时候,就是靠着“侮辱王者”的罪名,准备弄死秦关守将。

所以整个长安从上到下瞬间都炸锅了!

全长安一百多万双眼睛,死死的盯着“蜀王府”和“赵王府办事人”,想看看双方准备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