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大国军工厂,有点黑科技不正常? > 第453章 普通合金材料根本做不到的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3章 普通合金材料根本做不到的事

等所有研发完成后,这些搭载了不同武器设备的小型无人战斗机将能够在军用智能AI指挥下灵活调度,采用各种战略配合达到最佳战斗效果。

到目前为止,小型无人战斗无人机的研发工作,已经进入了尾声。

景熵开始更多地关注军用直升机的开发项目。

这款军用直升机和之前的型号大不一样,是专为陆地航母设计的一种大型重型直升机。

现在世界上能够找到的重型直升机,吊装重物的能力有限,一般也就一百多吨的样子,但这对于庞大的陆地航母来说,显然是不够用的。

一旦这个巨型设备成功建成,单从重量来看就很可怕。

几辆坦克组合在一起都快达到100吨了,更何况陆地航母还需要装备大量的坦克及其他装甲车。

为了让这款直升机有能力提升如此重量大的载体,它需要具备异常强大的起重性能。

当前的设计目标要求每一架这样的直升机至少能提起数千吨甚至更重的物体。

今天的世界纪录是105吨的载重能力,而景熵的目标远不止于此,他想挑战的是上千吨甚至更多,如果这一计划公开的话,定会让外界的武器研究人员瞠目结舌。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听起来几乎是天方夜谭般的存在。

至今为止,景熵还没能找到有关反重力技术的具体资料,所以他的解决方案就是增强机体性能,使得通过这种特制直升飞机就能让沉重无比的陆地战船腾空而起,以绕过可能遭受破坏的道路网。

因此,这种特殊的军用直升机构思在实际应用上存在着极大的技术障碍。

与之相比,小规模无人机的难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军事学院在该领域的实践经验相对匮乏。

大多数都是模仿其他国家军队使用的型号进行改造,整体性能并不是特别突出。

如果没有景熵新推出的轻量化奇兽坦克作为实验平台,仅依靠本国生产的传统机型恐怕难以完成对较重型载具的支持任务。

所以在面对新的需求时,过去的经验并没有太多可以直接借鉴的地方,整个研发过程可以说是几乎完全重新起步。

尽管新型号已经进入研究多日,但是仍然存在最关键的一环未能突破:如何为其配备足够的推力引擎。

传统的发动机设计方案根本达不到所期望的那种巨大力量输出标准,以便实现上千吨级货物的安全升举作业。

经过数次深入探讨之后,研究团队初步决定采用名为“追赶者”的新型高效动力系统,期待能够借此实现预期中的强大升空能力。

然而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飞机本身也会变得极其庞大,并成为名副其实的空中移动堡垒。

就尺寸而言,现有记录中最大的同类机型——俄罗斯米-26直升机——其全长约为40米左右,并拥有长达32米的巨大旋翼,比大部分常见的运输机还长。

当125工厂决定采用这种高功率推进装置来驱动他们的新产品后,则必然意味着这台未来直升机将会拥有前所未有的巨大身形。

更重要的是,若想要成功将完整的地面作战平台全部升空并安全运送到位,所需出动的绝不仅仅只有一架这样的飞机。

因此这不仅将成为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革新成果,还将是一座漂浮于蓝天之上真正意义上的“飞天城堡”。

对于125厂的技术团队而言,他们此前已经积累了相当程度的经验和技术储备,特别是针对追赶者的优化改良方面,基本上可以说已经是得心应手了。

不过除了引擎之外,还有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需要克服,那就是机身材质的选择。

它必须能够承受住极端条件下极高的硬度、耐热性以及韧性的测试标准,否则根本无法应对从航母平台上接收到的强大压力。

现有的常规直升机如果尝试去携带那么巨大的负荷量飞行肯定是行不通的;即便是在空中正常运行状态下突加同样级别负载的话也极有可能瞬间分崩离析。

这是普通合金材料根本做不到的事。

因此相比于小型无人机而言,此款超大型直升飞机的研发困难要高出好几个等级,尤其是在寻找合适的制造原料方面更是步步艰辛。

超级计算机每天都在高速计算处理各种可能性数据模型,试图从中发现最适合构建此类重型运输工具的最佳选项。

最近这些日子以来,景熵也在不停地翻阅积累下来的各种资料和技术文档,希望能够尽快寻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思路启发。

与此同时,他还面临一个重大难题:如何有效提高整体垂直向上的提升力量。

因为只有确保这一点,才能最终保证成功将地面上停泊好的陆基战舰顺利转移到半空中。

传统的结构布局方案显然无法解决所有这些问题。

景熵据此创造性提出了增加螺旋桨数量的想法,从而增强整架机器所能产生的总拉力。

虽然传统观念普遍认为过多的旋转单元会导致稳定性变差(由于燃料式发动机运转速度很难一直维持在一个固定水平上),但微型电动型无人驾驶器则可以通过电控精准调整每个风扇叶片的速度变化范围从而很好地规避上述弊端。

这类小型无人飞行装置大多使用电力作为驱源,它们的优点在于易于操控且可靠性强。

只是受到能量密度限制电池组提供的续航里程往往十分有限,不足以长期持续支持高强度的工作需求。

总而言之,目前市场上还未出现广泛适用于军用领域的多轴飞行平台,但是这对于125车间现有科技基础来讲并非什么不可逾越的屏障。

只要选准攻关方向,在短期内寻获可行之道并不无可能。

首先,景熵决定使用夸父动力系统。

这种动力系统可以转化为电能,从而确保重型直升机的稳定飞行。

至于续航能力,也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