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夸父动力系统与传统发动机完全不一样,它能够持续不断地提供巨大的能量,这个过程是不间断的,即使不用这些能量,也会自然损耗掉。
相比之下,传统的直升机采用多旋翼设计时,在高速旋转下燃料消耗特别大,并且对机身和引擎有不可预见的损害;
而在低速状态下,其经济性也没有比喷气式飞机好多少,可以说相当耗油,经济效益低下。
然而,夸父动力系统则完全避开了这些问题。
只要内部的反应不断进行,就能持续输出能量,保障重型直升机长时间飞行。
甚至当重型直升机静止时,夸父动力系统仍然会继续供应能量,只是在没有负载需要大量能量的情况下,这部分本来要损失掉的能量就会白白浪费掉。
简单说来,使用夸父动力系统相当于一次性投资,无论实际消耗如何都差不多,从成本角度考虑,比起燃油要更划算些。
只要安装适当的储能装置,基本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解决了这些障碍之后,制造具备多个旋翼结构的重型直升机变得可行起来。
每个旋翼都能够独立地提供不同方向和大小的推力,通过精心设计,它们共同作用产生强大而集中的升力。
屏幕上的设计方案显示,这款重型直升机相比于最初的设想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机身长度达到了80米。
整机共装设有三组螺旋桨叶片。
在未启动状态时,这三片叶片并排排列在机体顶部;准备起飞时,三个旋翼开始同步运转,让直升机离地飞向空中,然后这三个叶片会移动至呈三角分布的位置,形成更强的合力。
与传统无人直升机相比,新型号拥有更优异的稳定性和更大的举升力。
屏幕上展示的三维模型缓慢转动,外形科幻,明显不同于现有的直升机类型。
要是再加上武器配置,那么它的战斗力将会更强。
传统上,如果要用普通直升机吊起重物,通常会选择用缆绳绑定。
然而对于125工厂正在开发的新式机型而言,这也是一大挑战——他们原本计划研发一种特殊的纳米绳索,要求极其耐用且能抵抗巨大外力的作用。
可是后来经过反复考量,考虑到“陆行航母”的庞大规模及复杂结构后认为此法不够理想:一旦遇到轻微不平衡情况,细长的绳索很可能无法保持稳定;加之其本身可能产生难以预料的动力波动。
为此,最终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理念,那就是为该型号配备一套机械爪系统。
这组抓握机构能够直接锁定于“陆行航母”表层装甲的预设点上,紧密相连,如同猎鹰擒住猎物那样结实牢固。
新型直升机共有六只这样的钩手,并专门调整了接口部位的设计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强大反向扭应力。
这样一来,整个项目的蓝图逐渐清晰:待项目完工后,每艘装备有多只强效挂钩臂膀的飞行器将在巨型舰船上方按间距分布,联合运作便足以将后者完整拖升入天际。
如此规模的任务若用常规方法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难度堪比叫一架飞机硬生生拉一艘远洋邮轮出水,不过在125厂全体技术人员不懈努力之下,一切皆有可能!
与此同时,随着该项目逐步深入实施,军方拨付的专项资金数额急剧增加,连总后勤部门负责人都为之震惊不已。
看着递送来的报告文书,邵老爷子直摇头感叹,心里那叫一个苦哇!要知道之前单位各项收入都很可观:武器外贸合同纷至沓来、客机生意也日渐兴隆,眼见着日子越过越滋润;
没成想这时又突然蹦出个巨额追加请求,而且还是建立在过去就已不菲的基础之上再度增长——饶是他这位老财务也差点儿没缓过来这口气儿。
他颤抖着手放下手中材料,过了好久才勉强恢复镇定走向窗边呼吸几口室外冷冽空气。
半晌过后转过身语带埋怨地朝一旁工作人员嘀咕:“这帮搞科研的真是吃钱不眨眼啊。”言辞间难掩情绪波动。
人员方面,都是景熵亲手训练起来的,他研究的各种武器装备,经常能在战场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不管是冷兵器还是热武器,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名声在外,让各大军事力量既嫉妒又恨,尤其是北冥鲲超音速潜艇,极大地提升了整个军宫楼的战斗力。
现在,军宫楼已经稳居军界第一把交椅。
但这一切辉煌的背后,是大量的研发投入。
刚才提到的那款陆地航母项目比之前的北冥鲲潜艇还更费钱也更夸张。
邵老靠在窗边,望着外面平静的风景,叹了一口气说:“这样下去的话,可能还没等这艘航母研发出来,咱们军宫楼就先穷光蛋了。”
即使心里担心也没办法,面对125兵工厂的要求,军队高层绝不敢松懈,即便是借钱甚至卖资产也要持续资助他们。
现在给予125工厂的支持似乎已经到了极限,再怎么加量似乎都难以为继。
单靠军工合同显然不够维持运转,邵老将目光转向商业机会上。
目前在国内流行的两纳米芯片,在国外却仍停留在四纳米阶段。
但最近国内二纳米芯片出口遇到了一些麻烦。
主要障碍在于别国不愿接受这种新芯片,无论是在老鹰、还是日本都拒绝购买,转而使用自己或合作伙伴生产的老旧版本。
程秘书对邵老说:“如果能成功打开二纳米市场就能赚一大笔。
但遗憾的是,美帝军方态度坚决,死活不愿意放行。”
邵老无奈摇头:“不行,得去劝说他们,不能总是这么僵持着。”
虽说现在军宫楼排名靠前,但老牌强国如老鹰依然强大无比,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众多基地影响力一时半会儿消退不了。
为了促使美方态度转变以推动自家芯片普及,北冥鲲潜艇频繁展示于三百多个美军驻地外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