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很快结束了。
尉迟常的亲信部曲们,立下战功,将对方能打的悉数杀死。
除了几个留下用于审讯的活口,其他吐蕃士兵悉数被杀死。
“云儿,你过去问问,他们的粮秣如何而来!”
寇相淡淡地说道。
松洲大营稳如泰山,他们不可能从松洲方向进入剑南道,而走南越转运,运输人可以,大规模的粮草肯定不行,所以在大康内部,十有八九有人给他们做了内应。
出卖国家利益的掌权者,比潜入大康的细作更加让人厌恶,但是更加隐蔽。
这些年,潜伏在大康朝堂上的掌权者,忘记初心,为敌国所用者不在少数,朝廷也没有很好的办法、
寇相在挫败了吐蕃人的刺杀之后,十分想拔掉这些吐蕃人的钉子。
宇文亮此时已经将逃跑的府兵,重新聚拢起来千余人左右,抢夺物资者,已经当场处斩了。
其他人的处境也不算好,毕竟按照大康的律令,临阵脱逃者,斩。
就算是网开一面,他们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
所以宇文亮花了大力气,也才找回来千余人。
那些没有回来的,他们的道路非常坎坷,要么作匪,要么成为流寇。
重新聚集起来的人,不是不想继续跑,而是不敢跑。
尤其是知道,宇文亮没有死之后。
如果宇文亮死了,亦或是宇文亮逃了,朝廷不会将太多的心思放在他们身上。
但是宇文亮没有事,一旦追究起来,他们在家乡的家人,肯定会受到牵连。
至于其他逃跑的府兵,并非没有家人,而是他们顾不了那么多而已。
“寇相,下官办事不利,请您责罚!”
宇文亮走到马车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刚才你没有临阵脱逃,倒也算有几分胆气,本官就再给你一个机会!”
寇相斜睨了宇文亮一眼,冷声道,“带着剩余的人马,将本官带到成都,便可以饶你不死。”
“多谢相爷,下官定然不辜负您的期望!”
宇文亮直挺挺地给寇相磕了头。
这一次,犯下的错误实在是太大了,最终竟然是这么一个结果,宇文亮心里很是满意。
“寇爷爷,您是掌军的,经常跟我兄长说,军令如山,军法森严。尉迟常没有临阵逃脱,饶他一命是应该的,可那些士卒逃了,为何不杀了他们?”等到宇文亮离开之后,尉迟云英一脸不解的问道。
“你这小妮子,看问题要透过现象去观察其本质,这也是老夫最近跟李平安那小子学的。”寇相说道,“这些府兵,大多数连土地都没有了,朝廷也不给他们发饷银,他们能护送我们到这里,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怎么还指望着人家真的给你拼命不成?”
李云也说道,“他们的日子已经很艰难了,如果逼迫不慎,很有可能直接造反。”
“对的,”寇相点了点头,“再说了,杀了他们对我有什么好处?还不如留着他们,给我们装装样子。”
“明白了。”尉迟云英恍然。
“对了,你三叔那边儿如何了?当初刺杀我的那群人有消息了吗?”寇相对李云问道。
“有,三叔差人来了消息,这一次这群人插翅难逃。”李云冷声道。
寇相的抵达,给李平安带来了莫大的好处,那就是动用了朝堂的关系,帮着李平安打通了整个岭南道的关系。
这让李平安真的见识到了什么叫做门生故吏满天下。
李平安也终于意识到了,寇相为何敢支身下剑南道,那么多刺史、长史都是他门生,他有什么好怕的。
当然,尉迟常对此持有另外的看法,那就是那么多门生故吏,放着膏腴之地的官员做不得,反而在岭南道过苦日子,可见寇相在朝堂的日子不算好过。
对此,李平安却抱有不同的看法,大康的好日子没有几天了,届时风云激荡之下,大康很有可能解体。
而这恰恰是自己的机会,若是能够整合寇相的门生故旧,说不准变化之间,真的能成为一方诸侯。
到时候是关起门来,做个封疆裂土的枭雄,还是北伐南上,全看自己的心意和天命了。
投桃报李之下,李平安倾斜了大量的资源,让听风组织迅速在岭南道发展起来。
大量汉化的南越人走入李平安的视野,而重点关注之下,终于不少有用的情报开始出现了。
首先对于寇相意图攻略南诏之事,朝堂之上很多人是不愿意看见的。
一个穷的,皇帝一身衣服穿三年的朝廷,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没有钱,军队就腐朽,战斗力就弱,就连拱卫关中的府兵,也调动不了。
没有钱,皇帝万事就办不成,就更加的依赖世家,他们的话语权就强。
寇相的法子,极有可能解决财政的空缺,是世家非常不愿意看见的。
因为天下的物品是有数的,朝廷占领矿山,获取大量的铜,铸造出货币之后,无疑是误差别的向天下吸血。
所以情报被第一时间放给了吐蕃人。
吐蕃人也是极其不愿意寇相有所作为的,但奈何松洲大营的将士,非常彪悍,压得他们下不来高原,便采取了其他的方式,通过南越人找寇相麻烦。
寇相自以为南下之事做的非常隐秘,甚至很多门生故旧都不知道,但南越人、吐蕃人却早就知道了。
他们大肆大康岭南道派遣细作,并且积极联络汉化的南越人。
之前积存粮草,派遣象兵,甚至于明明被尉迟常多次击败,依然头铁不断地向大康进军,就是这个缘故。
因为他们的终极目的,不是现在多去岭南道的土地,而是要按死寇相。
南越人有他们的打算,只要大康一乱,岭南道早晚是他们的。
所以不必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配合吐蕃人杀了寇相,断了大康最后的生路,才是他们崛起的大好时机。
只是他们没想到,尉迟常那么能打,李平安崛起的日次之快,很快多次清扫了他们的势力。
逼迫南越人不停的改变计划,以至于最后的刺杀的时候,力量严重不足。
可即便是如此,南越人也没有放弃。
他们多次试图对定南州动手,只是没想到寇相在巡边时期,让宇文亮重拳出击,打了南越人一个措手不及,搅乱了南越人的布局。
李平安看着手中的情报,直呼精彩,也越发明白,军事是政治的延伸的道理。
同时,他也意识到,很多时候,寇相这位年迈的老人家真的是让着他,将他当做后进晚辈疼爱而已。
不然,看看他的手段就知道了,在解决了刺杀之后,只是一道轻飘飘的命令,便通过宇文亮这种垃圾货色,破了南越人的招式。
不可谓不是举重若轻。
当然,这些南越人的的细作,也是着实震惊了李平安。
自己,尉迟常,尉迟云英,甚至州刺史,都在南越人的腐蚀,清除之中。
能够利用便利用,不能利用就直接找机会灭掉。
甚至于情报之中,直指岭南冯家。
不过冯家也不是好对付的角色,人家的大本营在广州,稳如泰山,根据情报,已经处置了大量的官员以及细作了。
李平安又拿出一份情报来,寇相开始调兵遣将了,大量的精锐兵马,分布在交通要道之上。
开始配合李平安清除那些南越人以及吐蕃潜伏在大康的细作。
甚至于在如此紧张的时刻,还出动了水师封锁水路。
真的是不给岭南道的南越人一点活路。
李平安在一张文件上签下名字,从此刻开始,尉迟常的兵马、李平安的商队护卫队、乡卫、龙州的兵马,乃至各官府的衙役、团练,会对岭南道所有细作,进行全力剿杀。
..........
打扫完战场,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此时去驿站,肯定时间上来不及,寇相只好命令手下原地扎营。
府兵们修筑营寨的时候,护卫统领走了进来。
“启禀寇相,这些吐蕃人都是死士,他们只知道在此地伏击您,但是却不知道粮草是谁提供的。”
护卫统领汇报道,“还有,这些吐蕃人的伙食非常好,有酒有肉,而且他们的武器装备,参杂了不少咱们大康军械。”
“还真的是厉害啊,咱们大康的军队都支持。”寇相已经猜测到这些人是死士,但没想到剑南道的军队,都可以出卖武器给他们。
“这些武器是通过黑市来的,还是有人送给他们的,知道吗?”
将大康老百姓省吃俭用变成的武器,一转眼给了吐蕃人,让寇相非常生气。
可是这种事情,反而非常难以调查。
大康军队的士兵吃不饱,将士们偷偷自己贩卖武器出去,上面的都尉贩卖武器的情况都非常多。
甚至有些工匠,也会偷偷打造武器往外卖,自己想要知道真相非常难。
“不是买,是送,他们抵达之前,就有人知道他们缺乏武器,在原地埋了一批,他们自己挖出来的。”护卫统领说道。
“幸好咱们有了充足的驴子,可以组建骑兵部队,平安兄长又支援了不少武器,不然这次真的危险了。”尉迟云英有些后怕道。
“老夫也是老了,让对方多次算计。”寇相感慨道,“上山的时候他们不伏击,过林子的时候他们也不出手,偏偏选择了一个李平安的人撤了,咱们觉得安全的时候动手,可见对方何其狡猾,对李大都督又是何其的惧怕。”
寇相这一路走来,一直在思考敌人对他动手的可能性。
结果敌人太过于狡猾,选择了一个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地方才动手,这又让他吃了一惊。
而一边儿的李云,闻言惊讶道,“太爷爷,您怎么称呼我三叔为大都督?”
寇相哈哈大笑道,“你还不知道吧?朝廷已经任命你三叔为岭南南道大都督,使持节。”
“同时鉴于他负责的多是蛮荒之地,允许他开府建牙,有副都督一员,行军司马三人,判官五人,掌书书记三人,参谋随军四十人。”
“我的老天爷......”尉迟云英一听,直接傻了眼,因为这话从寇相嘴里说出来,意味着肯定是真的。
而且大都督,使持节,便是没有节度使之名,但已经有了节度使之时。
接着便听到寇相说道,“你三叔这个大都督,与寻常大都督不同的是,乃是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可以掌总军旅,专诛杀,具币秣兵仗可一人独掌,兵部不可干预。”
“令朝廷鉴于你三叔,有经略蛮夷僚人之能,除大都督府之外,新增一职,为岭南南道经略使,负责绥靖境内各部落,经略海路两师,治所就在剑阁,统兵两万五千四百名。”
李云听完,直接傻了。
他就出了个门,三叔一转眼怎么就成了封疆大吏了?
当下,李云毫不犹豫的跪地磕头,“小子替三叔,谢过太爷爷。”
寇相摆摆手道,“不必如此,你三叔能有今日,一是他有经略地方之能,能够在接替龙州刺史之后,毫不气馁,打击贼寇,驱逐南越,有大功于朝廷,二是你太爷爷我,要去经略南诏,单单指着剑南道的支援肯定是不够的,还要仰仗你三叔。”
尉迟云英也说道,“确实如此,如果寇爷爷打着南诏正在僵持阶段,南越人不惜一切代价杀过来,将很麻烦。”
李云心里清楚,不过三叔摇身一变,成为封疆大吏是事实,从此在岭南道,李家也有一号了。
不过他们还不知道的是,此时朝中对于赐予李平安什么爵位,还处于激烈的争论之中。
骤然之间,发生了眼下的事情。
寇相的处境其实非常艰难,他既无法相信剑南道的士兵,但也无法相信宇文亮的士兵。
现在能保护寇相的,便只有尉迟常的精锐以及他自己带领的边军。
官道泥泞不堪,寇相的队伍走得非常缓慢。
好在宇文亮知错就改,知道打仗自己不是专家,但是干活是非常专业的。
亲自带着一群府兵,跳进泥水之中,拼命拉车,才让队伍行进的速度快了一丝。
寇相奔赴成都府,李平安这边儿也没闲着。
一是大规模剿杀南越蛮子、吐蕃细作,另外一方面正在紧锣密鼓的参与制作磷肥之中。
眼下通过矿石,大规模生产磷肥非常困难,只能说通过铅室,大规模制作硫酸,然后通过硫酸和磷矿石制作磷肥是个不错的方向。
但是真的要实现大规模生产,还是非常困难的。
就目前而说,已经发生了大大小小的爆炸,二十余次。
被硫酸烫伤,腐蚀的人,已经不下百余人。
只能说,每一次探索,都是踩着人命往前走。
幸好,通过果皮、骨头、贝壳,发酵制作磷肥的工艺越发成熟,让人心中有些欣慰。
而铅室这边儿,也一连三天,没有出现新的事故,李平安终于轻松了一些。
回到家里,洗了个澡,美美地睡了一觉。
翌日,天一亮,李平安就起床开始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