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大明成功收复北京之后,应天城中的大明行政机构,仿若被一道曙光唤醒的巨兽,缓缓地、却又坚定不移地踏上了北迁之路。

那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历史时刻,犹如一幅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画卷,在岁月的长河中徐徐铺展,每一笔都蕴含着无数的故事与期待。

率先北迁的,是朱由榔的后宫以及高太后。

高太后,这位身世背景颇为特殊的女子,岁月在她脸上悄然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往昔李自成皇后的荣耀与光辉,也已在时光的流转中渐渐褪去。

她已步入中年,身姿不再轻盈婀娜,面容也被岁月侵蚀得略显沧桑,然而,她却依旧如同一面旗帜,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浪潮里,承载着独一无二且极为特殊的象征意义。

在这局势如同风云般变幻莫测之际,朱由榔心中明白,即便自己还都北京后,诸多事务如乱麻般千头万绪,哪怕暂时没有那么急切地将自己的母后与皇后接到京城,却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将高太后接到身边。

起初,朱由榔对于迎接高太后一事,并未给予太多的重视与关注。

毕竟,如今的大局已基本稳定,大明那三营人马的总兵官虽皆是李自成的旧将 —— 袁宗第、刘芳亮和郝摇旗,但他们麾下的副将大多是大明的将领。

在朱由榔看来,即便有人妄图拥立高太后这面旗帜,在如此稳固的局势之下,也难以掀起什么惊涛骇浪,顶多不过是些小打小闹,不足为惧。

然而,刘玄初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见解。他面容凝重,眼神中透着深深的忧虑,神色凝重地向朱由榔进谏道:“陛下,此刻越是看似平静,实则越要将高太后请到身边啊。”

朱由榔微微挑眉,眼中带着一丝疑惑说道:“是吗?你且说说理由。”

刘玄初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陛下可还记得,当初张献忠被杀之后,西军四将军联合重振旗鼓,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杀了张献忠的皇后与太子。如今建虏的伪帝投降,天下豪杰皆在翘首以盼,等待分取胜利的果实。可从古至今,又有哪一次分果能够均匀,让人人都满意呢?一旦有人因分果不均而心生怨恨,进而举兵作乱,那当下这来之不易的局面,便会瞬间沦为新乱世的开端啊……”

朱由榔听着刘玄初的话,心中猛地一震,仿佛被一道惊雷击中,他的眼神中瞬间闪过一丝惊惶与警醒,立刻意识到了高太后的重要性。当下,他便对王皇后下达圣旨,那圣旨上的字迹刚劲有力,命令王皇后务必以媳妇之礼,悉心侍候皇太后与高太后北上。

就在大明的行政机构纷纷北迁,高太后也在重兵护送下踏上北上之路时,朱由榔又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提起朱笔,写下一道道圣旨。

他命令袁宗第和刘芳亮继续挥师北上,目标直捣那北方的黄龙盛京,其气势仿若要将昔日的耻辱一并洗刷。

那朱笔在圣旨上落下的每一笔,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饱含着朱由榔对恢复大明山河的坚定决心。

同时,又传令郝摇旗即刻北上,接替袁宗第、刘芳亮防守那战略要地山海关。

山海关,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地势险要,关乎着大明北方边境的安危。

而陈友龙则奉命驻守北京,肩负起主持北京防务的重任。

陈友龙深知责任重大,他站在古老的城墙上,望着远方,心中默默发誓定要守护好这座刚刚收复的京城。

在这一系列事务的间隙,朱由榔正独自在御书房中踱步,那沉重的脚步声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他思索着是否要对爱新觉罗福临兑现自己曾经的承诺。

恰在此时,姜镶的亲弟弟姜瑄抵达了北京,前来等候朱由榔的接见。

朱由榔得知前来之人是姜瑄而非姜镶后,脸上顿时浮现出一丝不悦之色,那原本舒展的眉头紧紧皱起。

他略作思索,并没有亲自接见姜瑄,而是委派刚刚抵达北京的东阁大学士吴贞前去接见。吴贞领命而去,他的身影在宫殿的回廊下渐行渐远,只留下朱由榔独自在御书房中,面对着那摇曳的烛光,陷入更深的沉思之中。

在宏伟壮丽的宫殿之中,气氛凝重得似能拧出水来。吴贞昂首挺胸,身姿挺拔如松,眼神坚定且冰冷,他直面姜瑄,那声音如同洪钟般响亮而清晰,一字一顿地说道:“若要觐见陛下,非得姜镶将军亲自前来不可。”言罢,吴贞微微抬起双手,郑重其事地展开手中明黄色的圣旨,宣读起朱由榔的旨意:“朕命姜镶于十日之内,速速进京面圣,不得有误!”

那圣旨上的字迹仿佛带着无上威严,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姜瑄听闻,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无奈与纠结,他嘴唇微微颤抖,似有千言万语想要诉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他只能重重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而后缓缓转身,拖着沉重的步伐离去。

朱由榔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深邃而睿智,他转头看向刘玄初,轻声问道:“刘先生,依你之见,姜镶会遵旨前来吗?”

刘玄初微微抬起头,眼神中透着一丝笃定与自信,他拱手作揖,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姜镶此前在太原与多尔衮、多铎激战长达半年之久,那一场场战斗可谓惊心动魄、惨烈非常。战火纷飞之下,山西大地满目疮痍,百姓流离失所,城郭破败不堪。而姜镶麾下的精兵强将,也在这连绵战火中折损大半,所剩寥寥无几。如今的他,已深陷困境,犹如困兽。他若不来面圣,又能有何其他出路与作为呢?”

话语间,刘玄初微微眯起双眼,似在回忆往昔的种种布局谋划,那些曾经朝廷在无奈之下,为解燃眉之急而施行的权宜之计,任命的诸多总督,如今都已渐渐被纳入朝廷的掌控之中,而这一切,正是他精心布局的结果。

当初,在局势危急之时,朝廷不得不任命一些地方势力为总督,以暂时稳定局势,但这其中也暗藏着诸多风险与变数。

然而,刘玄初凭借着其卓越的谋略与智慧,巧妙地利用各方矛盾与利益纠葛,一步步地将这些总督纳入朝廷的管辖范围。

朱由榔听着刘玄初的分析,微微点了点头,那动作幅度虽小,却透着对刘玄初谋略的认可与赞赏。

显然,当初刘玄初精心布下的棋局,此刻正按照预期,一步一步地发挥着效力,而朝廷的局势,也在这微妙的变化中,悄然发生着转变。

如今,大明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

北迁后的行政机构需要重新整合与运转,军队的调度与部署也需进一步完善,而各方势力的平衡与掌控更是重中之重。

朱由榔深知,这一路走来充满艰辛,而未来的道路依旧布满荆棘。

但他望着那一道道圣旨,仿佛看到了大明重新崛起的希望之光。他暗暗发誓,定要以坚定的信念与果断的决策,引领大明走向辉煌的复兴之路,让这片饱经战火的山河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让大明的荣耀重新照耀在华夏大地之上。

无论是处理高太后之事,还是应对姜镶的局面,亦或是对北方的军事战略安排,都是他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而落下的关键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