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从赘婿到东宫太子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周员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宁也不卖关子,直接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这江宁县虽然穷,但富户却不少。我们可以说服他们出资,参与这水利工程的建设。”

“说服他们出资?”刘县令捋着胡子,连连摇头。

“陈大人,你有所不知啊,这些富户个个都是铁公鸡,一毛不拔,想让他们掏钱,比登天还难!”

陈宁摇了摇手指,“我们可以承诺,工程竣工后,根据出资比例,还可立碑,写进县志。”

“如此一来,他们不仅能有个好名声,还能获得长久的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再者,”陈宁继续说道,“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我们可以由县衙担保,签订契约,确保他们的投资得到回报。”

刘县令眼睛一亮,觉得这主意倒是可行,但还是有些担忧:“话虽如此,但那些富户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恐怕……”

“刘大人放心,这事就交给我们吧。”

刘县令见状,也不再相劝,只是叮嘱陈宁万分小心。

说罢,陈宁两人便带着几个随从,浩浩荡荡地往富户周员外家走去。

“你们是什么人?来周府有何贵干?”守门的家丁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语气傲慢地问道。

陈宁依旧保持着温和的笑容:“小哥,麻烦你通报一声,就说我想和周员外谈一笔买卖,相信周员外一定会感兴趣的。”

家丁见陈宁如此沉稳,心中也有些打鼓,莫非是哪家低调的大人哥?

他犹豫片刻,还是决定去通报一声,免得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等着!”家丁丢下一句话,便转身进了府内。

过了好一会儿,家丁才出来:“大人,我们老爷有请。”

陈宁微微颔首,跟着家丁进了周府。

穿过几道回廊,来到一处雅致的书房,只见一位身穿锦袍的男子正坐在案前,翻阅着账本。

“周员外,久仰大名。”陈宁拱手行礼。

他放下账本,上下打量了陈宁一番:“说吧,想和我做什么交易?”

陈宁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周员外,在下想和您合作,修建一条水渠,引水灌溉农田。”

周员外一听,顿时哈哈大笑起来,“修建水渠?你没搞错吧….你准备拿什么来修?”

“周员外,请看。”

陈宁不慌不忙,从袖中掏出一张图纸,缓缓展开。

图纸上,一条蜿蜒的水渠贯穿整个江宁县,将所有农田都连接起来。

“这是我设计的引水灌溉方案,一旦建成,江宁县的粮食产量至少能翻一番!”

“到时候,受益的不仅是百姓,还有您这样的富户。”

周员外眯着眼睛,仔细地看着图纸,心中暗自盘算。

这方案确实不错,但投入巨大,风险也高。

“说吧,你想怎么合作?”

陈宁微微一笑:“很简单,您出钱,我出力。”

“工程竣工后,根据出资比例,分配新增的粮食产量。当然,为了保障您的利益,我们会签订契约,由县衙担保。”

周员外冷哼一声:“空口白牙,就想让我掏钱?你当我周某人是傻子不成?”

陈宁早料到他会这么说,“周员外,您是生意人,自然知道风险与收益并存的道理。”

“这水利工程虽然前期投入巨大,但回报也是丰厚的。”

“您不妨想想,一旦粮食产量翻倍,您的田产价值也会水涨船高,这笔买卖,您只赚不赔!”

周员外沉默不语,他在权衡利弊。

陈宁继续加码:“而且,这水利工程一旦建成,您就是江宁县的大功臣,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呢?”

书房里安静得落针可闻,陈宁也不催促,这种大生意,对方肯定要仔细斟酌。

他悠闲地给自己倒了杯茶,轻轻地抿了一口,仿佛胜券在握。

半晌,周员外终于开口了,声音沙哑:“陈大人,你这图纸画得倒是不错,可这工程浩大,所需银两可不是小数目。”

“万一亏了,你拿什么赔我?”

陈宁放下茶杯,“周员外,您想想,粮食多了,粮价自然就下来了。”

“百姓手里有了余钱,就能买您铺子里的东西,您的生意岂不是更好了?”

“不止如此,到时还能在江宁县给周员外您立个碑,写进县志里....”

这周员外是个贪婪的主儿,只要利益足够大,他一定会上钩。

他时不时瞟一眼陈宁,又瞥一眼始终默不作声,立在一旁的李文若。

“你这番话,倒是说得老夫心里痒痒的。”周员外搓了搓下巴。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这生意,我做了!”

陈宁嘴角微微上扬,鱼儿,终于上钩了。

“好!周员外果然是爽快人!”陈宁大喜过望。

周员外叹了口气,摆摆手:“唉,罢了罢了,就当是为江宁县的百姓做点好事吧。”

“不过,老夫丑话说在前头,若是这工程失败了,你们可得负责!”

“那是自然!”陈宁满口答应。

离开周府,李文若对陈宁佩服不已:“陈兄,你这口才,真是绝了!连周员外这铁公鸡都被你说动了!”

陈宁笑了笑:“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难啃的骨头呢!”

第二天,陈宁和李文若带着周员外的承诺,开始拜访其他富户。

出乎意料的是,其他富户听说连周员外都已经出资,纷纷表示愿意跟进。

仅仅三天时间,陈宁就筹集到了足够的钱。

陈宁和李文若选定了一块空地作为招募点,几张桌子一拼,就算是简陋的办公场所了。

消息放出去后,不少百姓都围了过来,却大多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一个老汉吧嗒着旱烟,对着旁边的人说道:“这是要做啥?”

旁边那人翻了个白眼:“你问我我问谁去?看这阵仗,估计是官府又要搞什么幺蛾子了。”

陈宁和李文若站在桌后,看着稀稀拉拉的人群,心里也有些打鼓。

这工程款是筹集到了,可这民夫要是招募不到,一切都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