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妙法莲华经 > 第24章 第24集《妙法莲华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章 第24集《妙法莲华经》

戊二、腾疑请 分二

前面的经文,佛陀讲出了一心真如的甚深微妙法,告诉这些三乘的修行者:你们不管怎么修,有一个东西你们是修不来的。就是预告三乘人,你不能对所修的法门生究竟想,尤其是阿罗汉。其实这个时候,从舍利弗以去,几乎所有的诸大弟子年纪都到晚年了,跟佛陀差不多。其实佛陀也即将入涅盘。阿罗汉也是等着最后一刻都想入涅盘,他们觉得自己大事已办。但是佛陀这么一说:你们还是有很多东西不知道的。让阿罗汉们对涅盘的执着产生了动摇,就先动执。动执的目的就是在这一段,让他们生起疑问。生起疑问才能够向佛陀请法,佛陀才能够跟他开示。通过佛陀前面的这个“摇动执着”,舍利弗尊者果然产生了效果。这个地方有两段,我们先看“经家叙疑”。

己一、经家叙疑

这个“经家”,就是结集经典的人;“叙疑”,来说明当时大众心中的疑情。

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漏尽阿罗汉,阿若憍陈如等千二百人,及发声闻辟支佛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作是念:今者世尊,何故殷勤称叹方便,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难解,有所言说,意趣难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盘,而今不知是义所趣。

那我们看看,佛陀讲完前面的这种甚深微妙法以后,这些诸大阿罗汉、诸大弟子们内心是怎么反应的。这个是结集经典的人把它做了一个说明。

他说,尔时,就在佛陀赞叹佛陀甚深微妙智慧以后,这些声闻阿罗汉,比方说阿若憍陈如等千二百人(这都是佛陀的常随众),以及发起声闻辟支佛心的、发出离心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念想。是怎么想的呢?他说,如今的世尊跟以前真的不一样了。他以前是赞叹我们修四谛十二因缘是多么的殊胜无比,现在是换了一个口气了。他说,“何故世尊”。您如此慎重地去赞叹这些三乘的法门只是一时的方便,而一再地强调说,佛陀您所成就的一心的妙法是多么的甚深难解、是多么的殊胜——这以上讲实智的殊胜,下面再讲权智:以及您从一心真如里面所开出的这些方便法门,它的真实意涵“意趣难知”!

佛陀意思就是说,难道我讲四谛只是让你们成就阿罗汉吗?难道我讲因缘只是让你们成就辟支佛吗?真的是这样子吗?这个时候佛陀开始口气转换了。就是说,真正的意涵不是你们知道的。也就是说,这些真实的意涵,佛陀施设这些教法的意涵,不是一切的声闻、辟支佛乃至于所谓的初地前的菩萨所能够知道的。

到这里,等于是当时的弟子对佛陀所说的话做一个反应。这以下才是他自己的疑问。

他意思就是说,其实佛陀所说的解脱的功德——依止空性的智慧趋向涅盘,这是唯一的解脱之道;而这个解脱之道我们都已经成就了。换句话说,佛陀您说的涅盘我们都成就了,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不足的?

关于这个地方的疑惑,蕅益大师说,其实这些声闻人的疑惑有两个重点:第一个,自疑所得。从佛陀赞叹甚深微妙法以后,声闻人觉得说,我证得的涅盘真的只是一时的方便吗?这是第一个,自疑所得,怀疑自己所证的涅盘是不是不圆满。第二个,疑佛智慧。就是说佛陀为什么能够有如此甚深微妙的智慧?

换句话说,声闻人他以前的智慧是认为,佛陀也证得这个涅盘,我也证得这个涅盘,是没有差别,所谓的“同证无差”,只是余习不同尔。只是说佛陀的智慧高一点,我们声闻人如烧木成炭,佛陀没有习气。断烦恼一样,只是习气不同。这个是以前声闻人在阿含经所得的消息。就是说,“三乘共坐解脱床”,从解脱的角度应该是没有差别的。

这个疑惑就是说,大家都成就涅盘,你也成就涅盘,我也成就涅盘,所谓的“一解脱义”。从声闻人提出解脱只有一个,他们的表态就是说,其实,佛陀您的涅盘跟我的涅盘都是成就的,那您为什么说您涅盘之后还有甚深微妙法?这个甚深微妙法是怎么来的?他产生疑惑了。当然,有疑惑,佛陀就必须要开示了。

己二、当机请决 分五

有疑惑还不够,他必须要请求佛陀开示来断除疑情。这个地方有三次的启请,佛陀两次的遮止。

庚一、初请 分二

辛一、长行 分二

壬一、陈疑

前面这段疑惑只是与会大众内心的疑惑,长行当中舍利弗把这个疑惑真实地从文字表达出来。

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自亦未了,而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殷勤称叹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难解之法?

舍利弗作为整个声闻弟子的智慧第一,他就必须要代表大家来请佛陀开示。舍利弗知道四众弟子心中的疑惑,而自己也不能够决断,所以就白告佛陀说:世尊!到底是什么因缘,您老人家现在要赞叹诸佛的第一方便?说是三乘法门的目的“意趣难知”;佛陀施设方便,不是我们这些三乘人能够知道的;而且佛陀所成就的甚深微妙法,也不是我们可以知道的。他提出了两点:实法跟权法都是不同的!这是第一个。提出疑问以后,就正式地启请佛陀开示。

壬二、陈请

我自昔来,未曾从佛闻如是说;今者,四众咸皆有疑。惟愿世尊,敷演斯事。世尊何故,殷勤称叹甚深微妙难解之法?

这个疑惑从何而来呢?它的关键词就在这一段。因为我们一路走来,跟着佛陀学习所有的四谛法门,可以说是“未曾从佛闻如是说”,佛陀您老人家从来没有讲到有甚深微妙法是我们不知道的,也从来没有说这个四谛十二因缘成就涅盘只是个方便。您老人家这两件事都没说,当然四众就有疑惑。“唯愿世尊”能够把这件事情为我们讲清楚。就是,世尊为什么赞叹微妙法,也赞叹方便法门?

我们说明一下声闻人的心态,我们必须要把它的过程解释一下,看他为什么有这个心态。

佛陀很多弟子都是外道,不管是苦行外道,不管是什么外道。来到佛陀的僧团以后,其实佛陀跟常随众的互动是很多的。不像大菩萨,大菩萨是偶尔讲大乘经才过来,讲完以后就回去了,各回其所。声闻人可以说是经常跟佛陀行住坐卧、托钵吃饭,都是在一起的。

我们看看释迦牟尼佛作为一个应化身是怎么教化弟子的。他讲四谛是怎么讲?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讲。他说:此是苦,汝应知;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集,我已断。此是道,汝应修,此是道,我已修。乃至于此是灭,汝应证;此是灭,我已证。从这段话你可以看得出来,佛陀可以说是完全投入地跟声闻人在一起。就是说,不但你这样做,我也这样做;不但你这样修,我也这样修;不但你这样证,我也这样证。这就难怪声闻人会产生这么大的疑惑。就是,您老人家以前的口气就表现得跟我们一模一样,佛陀您也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就是佛陀是用自己是过来人的态度,来手把手地把这些声闻人从初果到二果到四果一路地带上来。所以,阿含时的时候,佛陀没有任何的刺激他们,完全是鼓励赞叹:你们做得太好了,就是这样子做的!说是“日可令冷,月可令热,佛说四谛不可令异”。

而现在佛陀口气完全变了,说:四谛法门是一时的方便,我的智慧不是你们可以知道的。当然,声闻人的冲击是很大的,所以就说“我从昔来,未曾从佛闻如是说”。

也的确是这样。蕅益大师说,其实,你说声闻人心中知道自己有所不足,其实他们是知道的。蕅益大师说,有三段的因缘他就知道了。

第一段在华严时,他还是凡夫。在华严会上,佛陀跟那些初地菩萨、十地菩萨的互动,显现出佛菩萨的功德。二乘在座,凡夫在座,如聋如哑,茫然不知。

第二段因缘,这些声闻人已经成就阿罗汉了,就是方等时。佛陀要他们去跟维摩诘居士问候。维摩诘居士跟文殊菩萨大谈不二法门,其实就已经把一心真如的中道实相开显出来。一种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那种空有无碍的思想已经现出来。其实阿罗汉那个时候,按照蕅益大师的说法,他是“保任草庵”。他是很想知道,但是他无从了知。因为他不是当机众,他等于是旁观者,所以这个时候声闻人是无从了知。所以他就自己很“自悲败种”,有自卑感。

到了般若会上,佛陀要须菩提转教菩萨。他们也知道,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无所希求:算了,我年纪也大了,就不想进步了。

也就是说,中道实相的甚深微妙法,其实声闻人不是不知。关键是什么?他从来没有听佛陀亲口跟他们讲过,“我从昔来,未曾从佛闻如是说。”是的,佛陀没有把他们当当机众,没有指名道姓地跟他们说:这个是你们不知道的!

当然,佛陀这样子做,也就是佛陀必须要处理当初的方便,要把方便门打开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声闻人心中有疑惑。是佛陀过去讲的话跟现在讲的话的确有落差。

辛二、重颂

壬一、颂疑二智

前面是佛陀赞叹佛陀的智慧不可思议、佛陀的功德也不可思议、佛陀的方便也不可思议。我们看舍利弗尊者是怎么来宣说他的疑情。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慧日大圣尊 久乃说是法

自说得如是 力无畏三昧

禅定解脱等 不可思议法

道场所得法 无能发问者

我意难可测 亦无能问者

无问而自说 称叹所行道

智慧甚微妙 诸佛之所得

这以下舍利弗尊者就代表大众来提出他的疑情。他就讲一个偈颂,他说,“慧日大圣尊”,心中具足太阳般智慧的佛陀,您老人家是到了晚年,就是成道四十几年、把我们都已经带到阿罗汉以后,才开始开显如此甚深微妙的法门。您老人家是怎么开示呢?您老人家说,您成就了十力、四无所畏、种种的解脱三昧等等,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法门所成就。在哪里成就呢?是“道场所得法”,是在菩提道场所成就。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按照声闻人的角度就是说,世尊您老人家成道以后,我们一路陪在旁边,也就是将近四十几年,你怎么就能够成就这么广大的甚深微妙的法门?这到底是为什么?“无能发问者!”“我意难可测,亦无能问者。”就是说,即便我贵为声闻人智慧第一,我都不能够去推测了知,甚至于不知从何问起,因此佛陀就“无问而自说”。说什么呢?一方面“赞叹所行道”,赞叹佛陀安住诸法实相的一心真如,而成就甚深微妙法;一方面赞叹诸佛依止甚深微妙法,所成就的广大功德。

这个地方,我们看声闻人的这段的开示可以看得出来,舍利弗尊者他现在已经明白一件事情:佛陀的功德跟他的功德是不一样,就是两个涅盘是不一样。其实他这个推测是对的,佛法的涅盘的确是不同。

小乘的涅盘就是,你今天如果不是安住一念心性,你完全从因缘上的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这个涅盘叫做偏空涅盘。的确是涅盘,这个叫素法身,它没有任何的功德庄严。因为它只是从因缘的修证,只是破妄,而没有开显自性的功德。

另外一种涅盘是,你能够安住一念心性,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通过四谛来回归心性,那么你成就的涅盘叫做大般涅盘,叫做妙法身。就是说,当我们成就寂静安稳的时候,同时会产生自性功德的加持力,会有十力、四无所畏、禅定解脱种种不可思议的妙法。

这个地方就是说,佛陀要告诉他们,不同的因地,虽然操作相同的法门,但最后会有不同的结果。的确,舍利弗尊者已经感觉得到了。我们再看下一段的“颂三乘四众疑”。

壬二、颂三乘四众疑

无漏诸罗汉 及求涅盘者

今皆堕疑网 佛何故说是

其求缘觉者 比丘比丘尼

诸天龙鬼神 及乾闼婆等

相视怀犹豫 瞻仰两足尊

是事为云何 愿佛为解说

这当中疑惑的人包括谁呢?包括已经证得无漏的诸罗汉,就是修四谛法门的罗汉,以及“及求涅盘者”,及三乘的有学人,如今就堕落入疑网当中:佛陀为什么会赞叹这种甚深微妙法以及他所成就的功德?包括“其求缘觉者”,修十二因缘的这些所谓的缘觉乘人,乃至于诸位比丘比丘尼,诸天龙神等、乾闼婆等。这些四众弟子等,都互相地来观察而犹豫不决。一方面瞻仰佛陀两足尊,一方面心生疑惑,“是事为云何?”唯愿佛陀能够解说清楚。

这几段我们说完以后再来总结。总之就是腾出疑情。我们看舍利弗的疑情。

壬三、颂自疑

于诸声闻众 佛说我第一

我今自于智 疑惑不能了

为是究竟法 为是所行道

前面是讲三乘的跟四众的疑惑,这以下讲舍利弗的疑惑。

在诸多声闻当中,我是智慧第一的。我以我的智慧来观察,也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佛陀当初陪着我们修四谛,佛陀亲口说:“此是苦,汝应知;此是苦,我已知。”佛陀跟我们一路走来,佛陀所做的任何动作,我们一个动作都没有缺乏,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结果的差别?其实我舍利弗也想不清楚,到底三乘的果位是不圆满,还是所行道不圆满?

舍利弗就讲得很清楚了,到底是因地的四谛法门我们少修了什么,为什么在果地上会有这么多的差别?因地是如何的不足而造成了果地上的不圆满?这个地方是舍利弗提出疑情了,这讲得更清楚。

壬四、颂佛子疑

佛口所生子 合掌瞻仰待

愿出微妙音 时为如实说

我们都是经过佛陀教导四谛法门所成就的佛子,现在都合掌一心地瞻仰等待,希望佛陀能够出微妙音来及时地回答,到底我们在修四谛十二因缘的过程有什么样的问题,而造成这个结果有所不足?希望佛陀能够开示。看最后的“总明同疑致请”。

壬五、总明同疑致请

诸天龙神等 其数如恒沙

求佛诸菩萨 大数有八万

又诸万亿国 转轮圣王至

合掌以敬心 欲闻具足道

与会的不但是圣人,也包括六道凡夫,比方说诸天龙神,有恒河沙这么多;一心一意地追求佛道的凡位的菩萨,“大数有八万”;也包括了有万亿国的转轮圣王,都来到法会上。大众都合掌,以恭敬心,也是希望能够听闻这个甚深微妙法。

佛陀到目前只讲了一句话,就是:甚深微妙法,你们所不知道。就讲出这个名词。但是什么是甚深微妙法?大家就乱猜。

我们看舍利弗。这也不能怪舍利弗,因为舍利弗尊者一路走来都是在因缘上修证,他就是在因缘当中: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去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因缘的东西就两件,就是修因、证果。要么因地有问题,要么果地上有问题,他怎么想都不知道是心态有问题,他绝对想不出来。就是,你原来少了一个你的自性功德力,少了这一块!你少了那个“能念的心不可思议”,不是所念的法有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看舍利弗提出的疑情,跟佛陀的答案的确有很大的落差。佛陀口中所说的甚深微妙法不是修来的。

也就是说,舍利弗!你的修因证果一点都没有差错,错不在这,而是你少了一个动作,你少了一种内观真如。你没有把你的自性功德力放进去这个法门,少了一个“能念的心不可思议”。你一路走来,只是强调所修的法不可思议!但是,舍利弗的疑情,还是从法门的修证上来怀疑:是不是我因地做错了什么?我的果地怎么会有这么大落差?说是“为是究竟法,为是所行道”?为是这个究竟的果报不圆满,还是我的因地有所不足?所以舍利弗对这个甚深微妙法的确是不知道,因为他还是在因果的问题上、在修因证果上去怀疑。其实这个不是因果的问题,这是一种心性的开显问题。

我们再往下看,二止,佛陀第二次的遮止。

庚二、二止

尔时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须复说;若说是事,一切世间诸天及人皆当惊疑。

这个时候舍利弗尊者是初次的启请,佛陀并没有马上回答,说:止!止!不要再说下去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直接开示这个甚深微妙法,它的结果恐怕不妙,一切世间诸天人等,皆当惊怖而产生广大的疑惑。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佛陀没有开显,古德解释,因为会产生伤害。因为几乎等于是佛陀把过去的法换了一个不同的思考。佛陀以前说法,是顺着众生的因缘来说的,套一句咱们现在的话就是“心外求法”。他现在要反其道而行,现在是变成要内观了。也就是说,佛陀过去强调的是因缘上的修因证果,是向外追求的;现在佛陀要的是讲到我们内心的观照。这是内外两个不同的路子。

这样子的话就有些问题了。古德说,因为这样子会产生五种惊怖,佛陀必须要先做一些心态的准备。

第一个叫折损惊怖。有些人会产生重大打击。折损惊怖是谁呢?就是定性声闻。这个人一路走来,学佛以后,除了阿含,他什么经典都没看。就像我们净土宗一样,有些人他什么教理都不看,就是只知道念佛。你突然来告诉他说念佛不一定往生,你必须要顺从本愿、要有心态相应。他的折损打击、信心打击是很大的。声闻人也是这样子。有一种声闻人,他从来没有见过大乘法,不像舍利弗曾经修过大乘而退大取小。这种定性声闻一听到这种甚深微妙法,他会产生一种善根的折损。这第一个。

第二个,多事惊怖。指地前菩萨。为什么菩萨会产生惊怖呢?因为地前菩萨久修勤苦,长时间地勤苦修学六度,你突然间跟他讲,重点不在因缘所生法,重点在心态,他自己会产生一种多事的惊怖。

第三个,悔恨惊怖。这个指的是不定性声闻,特别指的是舍利弗尊者这种,曾经修过大乘而回小向大,后来又退大取小了。佛陀跟他讲说,我有甚深微妙法,这些曾经回小向大而退大取小的声闻人会产生广大的悔恨:早知道我就不退大取小了,我就应该直接修大乘了。产生悔恨。

第四个是颠倒惊怖。就一般的凡夫,有烦恼,听到以后烦恼更重。

第五个是最严重的,狂傲惊怖。就是增上慢人。增上慢人他本来就“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他可能是初禅,把它误认为初果;把四禅误认为四果,他自己以为自己成就涅盘了。听到佛陀甚深微妙法,很容易产生邪见,谤佛,谤法。

这五个惊怖:折损、多事、悔恨、颠倒、狂傲,按照古德的说法,前面四个佛陀都有办法处理,就是加强他们的信心,但是第五个佛陀没法处理。你自己抬高你自己,产生高傲,那么佛陀只能用方法让你退席,因为这个事情佛陀没办法处理。就是,狂傲、增上慢,这个人是没法处理的。所以这五种人的惊怖,佛陀可以施设方便,他的方便就是不断地喊暂停,让大家不断增长信心来摄受前面四种惊怖,来化解这种惊怖。

这个是佛陀第二次喊暂停。舍利弗尊者并没有放弃,第二次启请。

庚三、二请

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惟愿说之!所以者何?是会无数百千万亿阿僧只众生,曾见诸佛,诸根猛利,智慧明了,闻佛所说,则能敬信。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法王无上尊 惟说愿勿虑

是会无量众 有能敬信者

佛陀第二次遮止以后,舍利弗并没有放弃,他又站起来说:世尊!请您老人家慈悲开导,到底什么是甚深微妙法,是怎么样的因缘让您能够成就这广大的功德?为什么我要您老人家慈悲开导?因为,如是与会的无数百千万亿阿僧只的众生,过去都曾经亲近十方诸佛,因此“善根猛利,智慧明了”,对于老人家所开导的法门都能够清楚明了。所以闻佛所说这种甚深微妙法,则能心生恭敬而信受奉行。所以舍利弗就把这个话用偈颂重讲了一遍,说:作为于法自在的世尊,惟愿您老人家慈悲开导我们甚深微妙法,而不用顾虑。因为与会大众都有这种诸根猛利的善根,决定能够恭敬信受奉行。

舍利弗今天二请,已经很接近佛陀的要求了。他的理由是什么?亲近诸佛、诸根猛利。但是按释迦牟尼佛的标准,还差那么一点。就是佛陀要讲甚深微妙法,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善根具足,第二个因缘具足。现在是善根具足,因缘还不具足。所以舍利弗二请以后,佛陀第三次地遮止。

庚四、三止

佛复止舍利弗:若说是事,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当惊疑,增上慢比丘将坠于大坑。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止止不须说 我法妙难思

诸增上慢者 闻必不敬信

舍利弗尊者用“亲近诸佛、诸根猛利”的这种理由来启请的时候,佛陀又遮止了。佛陀为什么遮止呢?因为在这种诸根猛利、智慧明了的情况之下,直接说微妙法还是不行的,众生还会产生惊怖、疑惑,乃至于增上慢比丘、比丘尼将堕大坑,因为他们会谤法、谤佛而堕地狱。所以,佛陀就把这个观念再重新讲一遍,“止止不须说”,暂时停止。这个微妙法这个时候不能宣说。因为微妙法本身就不可思议,增上慢人本身就有这个邪执偏见,闻了以后不但不恭敬,还会产生诽谤。

到此为止,佛陀遮止了三次。天亲菩萨说佛陀遮止三次有三层意思:

第一个,诸位还记得佛陀第一次遮止吗?那很早了,我们看经文,那个时候其实舍利弗并没有讲话。就是佛陀展现佛陀的智慧功德的时候,佛陀说:“止!舍利弗!不须复说。”这第一次遮止,遮止得很早。第一次遮止为什么呢?因为佛所得法不可思议。甚深微妙法,不能用语言文字去充分地诠释的。这个是不可思议法门,很难讲清楚的,某种程度的确是要靠信仰,因为它是不思议境,它不能够用去描绘的。这第一个,佛陀遮止。

第二个,欲令大众渴仰欲闻。佛陀第二次遮止,知道这个地方讲出来以后打击很大,一定要具足信心,所以先暂时遮止,来加强大家的好乐渴仰。

第三次的遮止,为令不堪闻者退席避祸。佛陀在等待这些增上慢比丘、比丘尼退席。因为这些人如果不退席,光是信心没有用的,他们会谤法的。所以,第三次的遮止是等待这些比丘、比丘尼退席避祸。这是佛陀三次遮止的理由。

所以舍利弗尊者开始第三次启请。而第三次启请就具足说微妙法的理由了。我们看舍利弗第三次启请,他的理由是什么。

庚五、三请

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惟愿说之!今此会中,如我等比,百千万亿,世世已曾从佛受化;如此人等必能敬信,长夜安隐,多所饶益。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无上两足尊 愿说第一法

我为佛长子 惟垂分别说

是会无量众 能敬信此法

佛已曾世世 教化如是等

皆一心合掌 欲听受佛语

我等千二百 及余求佛者

愿为此众故 惟垂分别说

是等闻此法 则生大欢喜

这个是舍利弗尊者的最后一次启请。也是因为这次的启请,促成了佛陀正式的开示。

尔时舍利弗并没有放弃第三次的启请。他说:“世尊!惟愿说之!惟愿说之!”因为“今此会中”,如我等四众弟子,“百千万亿,世世已曾从佛受化”。这个是关键了!

一般的法门,只要你善根具足就可以讲。因为这个法门太特别了,它已经是超越过去的思考模式了,所以不但是善根具足,还必须跟佛陀有深厚的因缘。就是他们不但是善根深厚,而且是生生世世受释迦牟尼佛您老人家的教化,跟您老人家是因缘特别的深厚,所以如此等人“必能敬信”。一方面是对法有善根,一方面是对人有因缘,这样子就能够由于甚深微妙法的加持,在无明长夜中找到寂静的安稳。就是他的心能够安住下来,不会一天到晚在因缘所生法里面追求,所以可以说是“多所饶益”。就是说,涅盘的功德再加上一心妙法的加持,大家都能够在道业上不断地突破,不但是能够敬信,而且绝对能够受益。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他说,无上尊贵的佛陀,惟愿您老人家慈悲开示甚深微妙法。我作为佛陀的长子,代表大众请佛陀慈悲为我等开示。因为如是与会的大众,决定能够恭敬地信受此妙法。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生生世世跟随您老人家释迦牟尼佛的教化。古德说,舍利弗怎么知道呢?因为舍利弗有宿命通。所以,因为跟您老人家有深厚的因缘,听此妙法,大家都能够一心合掌,希望能够听闻佛陀的开示。包括我等千二百个大阿罗汉,这常随众,及其他的有学位的凡夫等等,都惟愿佛陀为此大众能够详细慈悲地开示。为什么呢?因为大众听闻此法,绝对能够心生信解欢喜而且功德增上。

到此,舍利弗尊者的启请,佛陀就准备开示了。因为众生的善根具足,众生跟佛陀的因缘也具足,就可以开显微妙法了。

这就是舍利弗的三次启请:第一次启请他腾出疑情,佛陀意思说你只有疑惑不足以开示;第二次启请,舍利弗说我不但疑惑,我还善根猛利,佛陀也说这样子还是不够,因为众生会产生惊怖;第三次启请,舍利弗说我不但善根深厚,还跟您老人家因缘甚深甚深。那么就可以了,因为佛陀跟众生有亲疏远近的差别。也就是说,一般的法只要依法就可以了,但是甚深微妙法,依法又要依人,因为这个法门太特别了。

我们一路走来,看到佛陀都是在处理法执的问题。佛陀是这样规划的——我们看佛陀在教化弟子,他是先破我执。

就是说,这个法门很重要,说是什么“日可令冷,月可令热,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你们就照这个法去修就好了。佛陀强调法力不可思议。就是说,你执着也没关系,我要的就是你执着,用这种法力的执着破除很多的虚妄,也的确让大家有很多进步。但是,问题来了,也带了后遗症。

诸位!这个法执是这样:你要是不用功修行的人,没有法执。你说,欸,我都没有法执!是,因为你都没有用功。是吧?诸位你想想看,作为一个圣人,声闻人,他是深受生命的痛苦,他也感受到生命的痛苦,他对痛苦是很敏感的。一路走来谁陪伴他?四谛陪伴他。他生生世世经过饥饿、寒冷、减少睡眠,他就把心住在这个法,因为有法力的支持。而陪伴他轮回当中的挫折,都是靠法的陪伴。诸位!现在佛陀跟他讲说,这些法门是暂时的方便,可想而知他们的打击有多重。所以为什么我们一般人是没有法执?你看,一个人法执重,就是越用功的人他法执越重,这正常。

当然,最理想的方法就是,你一开始就把它走对,那最好。就是说,你好乐法,但是不要执。这样懂吗?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然这不容易了,但是你要试着做。就是说,你现在如果不把这个心态改变,你以后就跟舍利弗一样了,这打击也很大了。这样懂吗?你说没事,我也不要学《法华经》,反正佛陀叫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佛陀要我拜忏就拜忏,要我念佛就念佛。那你以后还得走这一关。你这一关就有可能在净土,还是这一关,你还得过。就是,你今天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佛陀要把你的法执拿掉的时候,你也很痛苦,你也是很疑惑了。

我们为什么要事先学《法华经》呢?就是让你以后处理法执这一块简单一点。这样懂吗?就是说,你今天要:但修其法,而不生其执。这样懂吗?试试看,能不能这样做。就是说,佛陀要我念佛,我念佛,但是我不执着这个佛号,我知道这个念佛的目的是让我往生的一个过渡,我真正的目的是开显自性的功德。我佛号照念、法照修,但是我不落入一种坚固的执取。如果你今天对佛号产生坚固的执取,到了佛陀要把佛号拿掉的时候,你也是很痛苦,你也受不了,你也充满疑惑。你说,想当初您老人家叫我念佛,现在却告诉我佛号是一个方便!是吧?那你不能怪佛陀,佛陀从来没有要我们执着。

也就是说,这个中道,我知道很难平衡:你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应无所住,又要生其心。但是你不得不这样做,就是在不执着的情况之下修一切的法门。而站在心性的角度,所有的法门都是开显自性的功德。这样有什么好处呢?来,我告诉你有什么好处:你的进步会比别人快,你的心会比一般人安稳。因为你站在心性的角度,心性是不生灭的,是你本具的。我再讲一次,它不是因缘所生法,是你本来就这样子,它叫不生灭心。所以你遇到因缘的冲击的时候不容易受到干扰。

尤其是临终的时候,你知道安住一念心性,你不容易受到这种时空的障碍,什么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对你都不是问题,你本身超越时空。你的心安稳,等到你后来成就果位的时候,你不用多一道程序——消除法执的程序,因为你一开始就没有陷入太深。这个就是你学《法华经》的好处。

我是觉得这样子,你要学《法华经》,你眼光放远的人才会学《法华经》。你说,我不着急,我先了生死!但是,从长远的成佛之道来看,反正法执这一关我迟早要过,我现在早修,以后到了极乐世界,到了后半段,我走得顺畅一点。当然从《法华经》的角度,与离苦得乐也有关系了。因为你一个人陷入法执,你的胸量格局就变小了。不但是因地改变,果地也不同。总而言之,这一条路是成佛必经的过程。你今生不走,你说:我今生也不着急。你以后还得走。你越晚走,要拔开你心中的法执,你的受伤、痛苦、惊怖越大,因为你对法的执着更深。就是这个概念。

意思就是说,你最好一开始成佛之道就走对。你千万不要一开始走的方便法门,到最后回来的时候很难回来。因为法执没有对错,而且你长时间日日夜夜都是靠这个法支持着你透过三界的痛苦,可知道你对法的执着有多深。突然间佛陀要把这个法执帮你去掉,你会受不了的。

所以我们的意思就是说,现在学《法华经》很重要。就是说,你要成佛,你要找到一个有效率的成佛的捷径,就是一佛乘。今天重点不是你修什么法门,就像佛陀后面说的,重点不是你是什么车,关键是谁来拉这一台车。你法门修得再多,你心态不对,你那个车很漂亮,结果前面拉的是一个鹿,你进步就慢了。

所以,这整个问题就是,重点不在事修,在理观。修行是两条路:事修,我们一方面知道因果丝毫不爽;一方面理观,法性本来空寂。它是理观、事修两个结合在一起的。就是说,一个人要进步,你前面要有一条大白牛车,就是理观,你后面才有车子的事修。这两个加起来你才会进步的。你不是闭着眼睛去拜佛,你这样进步就很慢了,因为你落入了因缘所生法,而不是安住在一念心性。那你就是迂回,那只能靠回向。所以本经的意思就是说,现在我们是凡夫,趁早找到一个修行的正确位置,以后可以避免很多的问题。就是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