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妙法莲华经 > 第25章 第25集《妙法莲华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章 第25集《妙法莲华经》

丁二、广开三显一以断疑生信 分三

这一科就正式地要开权显实。什么叫开权显实呢?

首先我们知道,佛教的修学跟其他的宗派、其他的宗教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有很多的方便门,非常地多元化。所以,我们每一个初学者都会根据过去的因缘而遇到自己有缘的法门。

比方说,有些人遇到的是布施法门。他一开始学佛的时候,他所得到的教授就是好好做慈善事业,好好做一个义工,反正工作就是修行。这是一个从布施入门的修学方法。有些人因为过去的因缘,遇到的是持戒,他得到的教导是“戒为无上菩提本”,持戒就能够生出所有的成佛的资粮。这个是从持戒入门的。当然,有些人从念佛入门,老实念佛就可以往生甚至于成佛。

就是说,我们其实刚开始修学,是随顺因缘而找到一个单一的法门来事修的。这个法你会遇到,按照《法华经》的思想,你跟它过去生有缘。有缘的时候你会起欢喜心,再加上你当初那一念的道心,所以你在这个法门当中能够不断地灭恶生善,得到生命的增上。

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三年过去、五年过去或者说十年过去,这当中产生了变化,因为这种增上是建立在一种生灭的因缘下。我们都知道,生灭的东西力量是有限的,而且这当中也会充满挫折。所以,我们如果还活在一种单一的事修,所谓创造一种因缘式的增上,我们到最后会产生“心有疑悔”。因为你修行的动力,前面的进步很快,到最后慢慢停顿了,就动弹不得了。这个时候你就会感到“弟子心不安”。

那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是,诸位!你学《法华经》的因缘成熟了,只有《法华经》有办法救你。就是说,我们怎么能够从一种方便门而转入到一种真实相、从三乘转入一佛乘?这样的技术、这样的方法,只有《法华经》有明确的开显。

就是说,我们骑着脚踏车走在山间的小路,可能刚开始你觉得,离开了染污的环境,来到空气新鲜的小路。但是你走着走着,发觉“山穷水尽疑无路”,已经没有路可以走了!那这怎么办呢?我们怎么把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山间小道,对接到一种广大的高速公路?

就是说,我们一开始都是直式的:你修布施的,这是你的团队;你持戒的,你就好好持戒;念佛,就好好念佛。我们一开始没有一种横向的、融通的思想。按照本经的说法,其实我们不一定要改变过去的法门,但是你要多一道甚深微妙法,就是多一道理观的智慧。这个理观的智慧,最重要就是一种安住的力量。我们前面之所以没有安住,因为我们缺乏智慧的观照,只是靠一种信仰的支持。

理观的智慧,特色就是安住一念心性,这是根本。

安住一念心性,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方说百丈禅师开悟的因缘。

百丈禅师一开始是做他的师父马祖道一禅师的侍者。有一天,他跟马祖禅师外出办事,经过一片丛林,前面有一只野鸭子就飞过去了。飞过去,师徒两个都看到了。马祖禅师就明知故问,他说:“那是什么东西?”百丈禅师说:“这是一只野鸭子。”马祖禅师又问:“它到哪里去了?”百丈禅师说:“飞过去了。”这个时候,马祖禅师马上捏了百丈禅师的鼻子,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真的飞过去了吗?”这个时候百丈禅师当下开悟。

这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考验你的心是活在因缘还是安住心性!我们从六根的功能来看,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产生的见闻觉知,我们的确看到一个野鸭子从东边飞到了西边,这个信息是对的,这个心中的影像是对的。但是,当这个影像出现的时候,你的心在哪里?这关键了。

诸位!你这一辈子,是被一个单一的法门困住,还是能够掌握无量的法门?“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修行只有两种情况:第一个,你被法门所转,那你就很被动了。第二个,你能够从一念心性转动无量法门。那恭喜你!你是主动的。

同样的法门有主动跟被动,关键在哪里呢?关键是,当这个野鸭子飞过去的时候,我问你,你的心在哪里?如果你的心是住在野鸭子,那你的心真的是飞过去了。因为你的心住在一种生灭的因缘相,所以当相状消失的时候,你就落入了生灭心。马祖道一所要说的就是,相状过去了,你的心,你就安住在那种不生灭心,你要安住在那种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的那个明了的心性。这个就是成败的关键。

野鸭子飞过去了,你的心在哪里?

布施的法门,当你在造作的时候,当你在做义工的时候,你的心在哪里?当你在持戒的时候,你的心在哪里?当你在念佛的时候,你的心在哪里?

本经佛陀即将开显真相了。就是说,同样修一个法门,为什么有些人进步如此之慢?有些人却能够快速地成佛?这个地方,佛陀开始要开权显实,把真实的思想开出来了。

“广开三显一”,就是说:前面的是一个略说,“略开三显一”,重点是佛陀赞叹佛智。佛陀一开始把佛陀的无量功德智慧显出来,去刺激三乘的修学者,让他们“动执生疑”,让他们来请问。这个地方佛陀要解决问题了,开始要让他们“断疑生信”了。这以下等于是进入了整个迹门的正宗分,有三周说法。

“法说一周”度上根人;

“譬说一周”度中根人;

“因缘说一周”度下根人。

戊一、法说周 分五

己一、正说法要 分二

庚一、长行 分三

这个“法说周”,就是佛陀对开权显实的观念是直说法要,直接用种种的言辞来表达这个妙法。这个地方有五段。我们先看第一段的“正说法要”。正说法要又分成两段,先看长行。长行当中分成三段,先“许说”。

辛一、许说

前面舍利弗尊者有三次的启请,这个时候佛陀允许来开示妙法。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尔时,佛告舍利弗: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真实。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汝今善听,当为汝说。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说,你既然已经殷勤地三请,佛陀大悲,“岂得不说”?

那么佛陀说之前就提醒了舍利弗尊者跟与会大众,要遵守两个原则:第一个,“汝今谛听”。这个蕅益大师说是一种闻慧。就是你在听的时候要摄心专注地聆听。第二个,听完以后,“善思念之”。这个蕅祖说是一个思慧。你听完以后,要放下自己的执着,好好地如理思惟,这两个才能够产生妙法的效果。一个是闻,一个是思。

“我当为汝”详细地“分别解说”,如何能够开权显实。当我们落入了一种单一事相的法门困境的时候,我们怎么能够把它对接到一佛乘的康庄大道。佛陀正要说的时候,“说此语时”,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个情况,在法会当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于四众弟子,有“五千人等”,突然间从座位站起来,然后礼佛而退席。当然,这个是很特别的。这还不是一般人说法,这是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陀来到现场以后,竟然退席。

这以下佛陀就解释为什么:“所以者何?”他们为什么退席呢?“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这退席有两个原因:第一个,他有重大的罪业;第二个,内心有增上慢。什么叫增上慢呢?就是“未得谓得,未证言证”。一般来说,增上慢,这还不是一般人,都是比较精进的。当然,这种精进的人他心中是有一点心得,或者有一点禅定,但是他没有看教理,他不知道这种果位的判教。他就以为初禅是初果,或者四禅是四果,就把自己的这种凡夫的阶位给抬高了,就莫名其妙抬高自己的阶位。因为有罪障深重跟增上慢的关系,面临妙法将开的时候,就身心不得安住了。

我们看佛陀是怎么面对、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世尊这个时候是保持默然而不加制止,而且在他们五千退席以后,佛陀说了一句话,“佛告舍利弗,我今此众”,我此与会大众,“无复枝叶”。这个枝叶就是善根福德比较浅薄之人,不堪接受妙法的开示,就是这个人法执太重了。这个枝叶就是说他是不堪法器。“纯有真实”,只有善根福德深厚、能够堪任法器的人留下来。所以佛陀的意思就是说:“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就是说,他们的退席也是好的。“汝今善听”,我当为汝详细地说明开权显实的方法。

这段经文,几乎所有的古德都是扣住两个重点在解释:第一个,这个五千的人他们为什么就退席;第二个,佛陀为什么没有制止,反而说“退亦佳矣”。当然,诸家的说法很多,但是比较合理的就是蕅益大师的说法,说这些人不能安住,有三个理由:执、障、慢。

第一个,他有障碍。他过去有重大的罪业没有忏除。其实罪业还不是障碍,重点在后面两个。第二,他有坚固的法执。这种法执已经把自己给绑住了。第三,有法执也就罢了,更糟糕的是,他在法执的基础之下又高慢狂傲,产生增上慢。所以,罪业、法执跟傲慢这三个加起来,就很难接受妙法的教化了。这是他们不能安住而退席的三大理由。

佛陀为什么说“退亦佳矣”呢?因为——蕅益大师说——要避免两种过失的出现:

第一个,对内,避免他们谤法的过失。佛陀的他心通预知,这些人如果留下,他以他的执、障、慢,一定会谤法。这就是对他没好处了。

第二个,对外,避免他们“障他闻法”的过失。他们在,会谤法。佛陀明明知道。佛陀的大悲心,就不敢开口去讲真话了,又变成要为实施权。那么为实施权就不是本经的意思了。所以,这些人要不离开,佛陀陷于两难:佛陀要说,他们就谤法;佛陀要不说,其他人就听不到。所以说,这些人主动离开,从当时的因缘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情况。

蕅益大师说,这些人至少已经听了〈序品〉。〈序品〉他们为什么不谤呢?因为〈序品〉是一个放光现瑞的相状,言简义隐——文字讲得很简略,义理也不明显,所以他不会生谤。但是,他们听了〈序品〉以后,也栽培了未来得度的因缘,所以在其他的时节再作度化。他们这些人可能是在佛陀晚年的时候,讲《涅盘经》的时候度化,或者等到弥勒佛出世的时候度化等等。总之这个时候他们是没有得度的因缘。而他们必须要退席,佛陀才能够畅所欲言地开权显实。

我想,五千退席这段经文,不是一般的因缘。今天不是在其他人的地方退席,是在万德庄严的佛陀前面退席!这个地方非常值得我们净土宗注意的一个情况就是,我们净土宗现在有个盲点,我们对于感应道交作一种单方面的思考。我们总是觉得:我只要念佛,我就有办法感应道交。其实感应道交是一种双向的随顺:佛陀恒顺众生,大悲心;我们念佛的人也要恒顺佛陀,要顺从本愿。所以说,当一个人起了严重的障碍的时候,佛陀是没办法救拔的。比方这五千比丘、比丘尼。

当然,有人说,欸,那可能是佛陀一时的方便。诸位!你可千万别忘了,你现在学的是《法华经》哪!什么叫学《法华经》?诸位!你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你看到的佛陀是真真实实的佛陀,天台宗叫“纯圆独妙”。我们以前在方等时、阿含时、般若时看到的佛陀,可能是佛陀的方便,但《法华经》没有一个动作是佛陀的方便。不管是前面的开显佛慧,或者是后面的宏赞佛德,本经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你看到的佛陀就是一个真实的佛陀。本经佛陀已经不再遮遮掩掩了,不像前面的阿含、方等、般若。当然,如果这种情况是在阿含时出现、在般若时出现、在方等时出现,我们可以解读说,佛陀可能是要表些什么意思,所以就一时地方便。诸位!这件事情是在法华会上出现!这是一个真实的佛陀,面对一个真实的情况,佛陀束手无策,这是真实的佛陀。也就是说,感应是一种双向的准备。

我们再看下一段的“受旨”。

辛二、受旨

佛陀讲了这一段,说,我可以为你们解说。舍利弗表示欢喜地接受佛陀的旨意。看经文。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陀讲到“汝今善听,当为汝说”以后,舍利弗就做出了回应,就说:好的世尊,我们心中充满了欢喜跟期待,愿意听闻如此的妙法。让我们事修人陷入一种困境的时候怎么能够突破,我们是欢喜听到的。

辛四、正说分二

壬一、明四佛章分二

癸一、总明诸佛分四

佛陀就正说了,正式宣说“开权显实”的观念。这个地方有两段,第一段“明四佛章”。这个四佛,指的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跟释迦牟尼佛。这四尊佛是怎么开权显实的。这当中先讲三世诸佛,再讲释迦牟尼佛。三世诸佛当中又分成四段。先看第一段的“叹法希有”。

子一、叹法希有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

佛陀在开显妙法之前先说了一件事,如此甚深微妙的法门,“诸佛如来时乃说之”,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会宣说的。这种情况就好像“优昙钵华,时一现耳”。优昙钵华叫做祥瑞之花,它出现的时间大概平均三千年一次,都是在人寿八万岁、转轮圣王出世、人人奉行五戒十善的时候才出现。

这段经文为什么要强调叹法希有呢?蕅益大师说,令大众生起难得希有之想。我们不要说其他佛陀,我们就说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说法四十九年,前面的四十几年几乎都是在讲因缘所生法。就是说,佛陀以前说的法都是直式的:你修五戒十善,人天果报;你修二乘,就是涅盘寂静;你修六度,功德庄严。佛陀很少讲横向的修学,就是把这些法如何融通到一念心性。佛陀的说法很少讲横向,都是单一的、直式的。所以,这个横向的理观的融通法门,是“时乃说之”,是到最后的时候佛陀做收尾用的。所以这个地方就要我们生起难遭遇想,生起恭敬心。

子二、说无虚妄

我们看第二段,“说无虚妄”。

舍利弗!汝等当信佛之所说,言不虚妄。

讲到法是希有以后,佛陀又强调,你要信奉佛陀所说的法,因为佛陀凡有所说都是真实不虚的。

其实这段是很特别的。我们看佛陀在讲经的时候,当然也有劝信,但是大方向都是在后面。你看《阿弥陀经》,《阿弥陀经》够不可思议了吧?我们凡夫能够跟弥陀感应道交,往生净土,圆证三不退!但是它的劝信也是放在后面六方诸佛。只有本经在讲之前劝信、讲后又劝信,本经是两种劝信。我们很少看到佛陀还没有说法之前就劝信的,几乎没有。可见得《法华经》真的是不可思议!就是说,这种从根本上要我们从因缘的修证转成理观的修证,这的确是很难接受的,所以佛陀必须两番地劝信。

在讲之前劝信一次,就是说,你在听佛法之前,请你先对佛陀这个人有信心。我们一般都是听完以后,觉得佛陀讲的有道理,就依法以后再依人:哦,我相信你说的是对的!佛陀所赞叹的——我说的法是对的、你理解是对的,所以我们就好好相信。很少说,没有说法之前就要你相信。相信谁呢?你相信佛陀,你下面才有资格听得下去的。就是佛陀所说的话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先对佛修皈依,才能够听以下的法。

子三、广开方便

我们看,佛陀就正式地来说明这个权实的关系:我们在操作事修跟理观之间,要怎么样去做一个调配。我们先看“广开方便”。看经文。

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所以者何?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诸法;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

这个经文讲到佛陀过去是如何广开方便的。它讲到两件事:

第一个,三世诸佛是怎么说法呢?是“随宜说法”,是站在恒顺众生的角度而开出了三乘或者五乘法门。

第二个,“意趣难解”。佛陀开了三乘也好,五乘也好,其实他真实的目的,不是我们一般人可以理解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佛陀过去虽然以无数的善巧方便,通过种种的因缘、譬喻跟言辞来演说三乘的法门,但这些法门,它真实的意涵,不是我们一般的凡夫三乘人所能理解的。那只有谁可以理解呢?“唯有诸佛乃能知之。”

这段经文有两个重点:第一个,佛陀是怎么“随宜说法”;第二个,为什么“意趣难解”。

佛陀“随宜说法”,其实佛陀前面曾经说过。佛陀出世以后,他要先去规划种种的法门,就是应该怎么让众生进步,从一个增上的角度。他规划的时候有三个角度:

第一个,“若人遭苦,厌老病死。”这个人由于过去生的因缘,深受身心的痛苦,而痛苦的折磨给他很大的打击,所以佛陀施设了四谛法门,把苦谛放在前面。

第二个,“若人有福,志求胜法。”这个人过去生有点福报,也就是说他可能生命没有那么多痛苦,把苦谛放前面对他没感觉。但是他“志求胜法”,他的智慧比较高,能够直接观察妄想无性。那么佛陀为他讲十二因缘,直接消除爱取烦恼。

第三个,若人“修种种行,求无上慧”。他能够好乐佛陀的功德。他对苦谛没什么感受,对烦恼也没什么体会,但是他看经典的时候,看诸佛的神通变化、佛种种的六波罗蜜功德,他心生好乐。佛陀为这些人讲六度法门。

也就是说,佛陀必须要让一个初学者产生意乐,“先以欲钩牵,再令入佛智。”先让他产生欢喜心,产生修行的动力;产生修行动力以后,他才能够慢慢地增上。

但是,增上以后,后面要怎么走,就没人知道了,就“意趣难解”了。什么叫“意趣难解”?这个地方有两种知见上的差别。后面佛陀意思就是说,从凡夫的角度,从我们凡夫有所得心来看,佛陀设四谛十二因缘,四谛法门是让我们成就偏空涅盘;佛陀讲到六度,是让我们成就六度的功德。凡夫是这样想的。但是佛陀不同意这种说法。佛陀说,你们看错了。我所有的三乘法门是让你们成佛用的。

那么这样子讲,众生知见跟佛知见有落差了。那这个地方怎么解决?后面佛陀会一一地开显。就是说,为什么你们今天在修法的时候会陷入困境,但是我设计的时候是没有困境的,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个要怎么解决?佛陀后面会详细说明。

所以,后面这几段经文都非常重要。就是说,到底是问题出在哪里?佛陀设立布施的时候,这个布施法是通畅的,它是一个高速公路。为什么我们去布施、我们做义工的时候,变成陷入了自我的困境?佛陀说持戒的时候,真的那个持戒是成佛之道,但是我们在事相持戒的时候障碍重重!也就是说,这台车子的设计是一百分的,结果跑到我们手上变成三十分了,这怎么回事?所以佛陀说,“意趣难解”,这一言难尽。我把好的东西丢给你,结果你弄成这个样子。那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佛陀要解释了。

子四、显示真实 分三

我们看“显示真实”。

以前,对这件事情佛陀是默然,不表示意见的。你修四谛十二因缘成就涅盘,佛陀也不表示意见;你修六度成就功德庄严,我也不表示意见。但是你们现在出了状况了,你们现在生起疑悔——当你们成就圣道,看到诸佛菩萨的功德以后,心生疑悔:到底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学佛我只得到这样子?佛陀这个时候不能默然了,佛陀要解释为什么了。好,我们看“显示真实”。“显示真实”当中分三段。

丑一、大事因缘

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这个是整个修行成败的关键,就是一个理观的智慧要出现了。为什么佛陀施设的法门这么难理解呢?因为佛陀的出世有一个很重大的目的,就是一大事因缘,也是佛教里面最核心的思想。

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目的呢?“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呢?因为佛陀要使“令众生开佛知见”,要开启佛陀的知见,就是佛陀的智慧,“使得清净故”,而“出现于世”。进一步,开了智慧以后,佛陀要让众生的心中显示智慧,要把智慧给显现出来;显现出来以后,要我们慢慢悟入佛陀的智慧,最后要我们如实地证得佛陀的智慧。这个就是佛陀以一大事因缘——以“一大”的目的,而“出现于世”。

这段经文等于是说明了一个理观的智慧。这个地方我们分成两块来说明:第一个,先讲什么是佛陀的知见;第二个,它成就的次第。为什么要分成开、示、悟、入这四个次第。

我们先看什么是佛的知见。在讲佛的知见之前,我们要先谈谈众生的知见,因为这是对比的。

我们现在是一个众生的知见,另外一个叫做佛的知见。众生的知见跟佛的知见这两个之间的关系,就好像冰跟水的关系。

你看,本来是一个水。水是怎么样?水是没有形象的,但是你把水放在玻璃杯里面,放到冰箱去冷冻,它就变成有形状了。它可能变成方形的或变成圆形的,但是它的本质还是水。我们只要通过一个正常的方法,就可以把这个有形状的冰块再融回为无形状的水。这说明什么呢?我们的本质跟佛陀的本质是一样的!

但是,我们在三界里面流转,我们的人生经验太丰富了,我们上至天上,下至三恶道,哪里都去过了。而去过以后最可怕的是,我们每一生所走过的路,都留下太多的痕迹,留下太多影像。尤其是让我们特别痛苦的事情、让我们特别快乐的事情,这个影像在心中,已经被我们牢牢给抓住了。就是说,我们的心本来是清净本然,但现在既不清净也不圆满了。我们现在已经怎么样?被物化了。我们已经被塑造成一种个性了。就是,哦,这个人有个性:这个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喜欢得到什么,他不喜欢得到什么。就是,我们本来是一个没有个性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心性,结果因为很多相状长时间的累积,已经把它给物质化了,定型了。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所以这个地方佛陀讲出一个消息:不是法门有问题,是我们能操作的心有问题。所以这个地方要解决。

天台宗的解决之道很简单。我们怎么样把冰块变成水?天台宗提出观心法门。

就是说,你这个心,你要经常去观它。你要把它给看好,你要去看看它在干嘛。就像小孩子一样,你老是盯着他,他慢慢就会往好的方向走。也就是说,你在修学法门的时候,不能把所有的心都放在法门身上,这是不对的。你要有一半的心放在法门的操作,叫做事修;你要把一半的心放在你自己的内观。那怎么内观呢?它有两个方向:

第一个叫做空观,叫做离相清净。

我们以前的心叫取相分别。当然,每一个人取的相状不一样了。

你看声闻人,他为什么变成声闻种性?他自找的。我们今天如果把生命拉到原始点,我们什么种性都不是。

但是声闻人的特点,他特别喜欢收集人生的痛苦。他自己的痛苦也收集,他看到别人在痛苦,他也把这个相状收集起来。所以他的结论:人生没有价值!那你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取相分别,你自己找的。你自己去取很多痛苦的相状,然后你就把你的心不断不断地塑造成一个痛苦的相状。

菩萨种性是怎么来的呢?也是取相分别。我们老是看到菩萨不把痛苦当一回事,他看到功德,他是牺牲生命都在所不惜。他看到自己有功德相,他也感到很荣耀;他看到其他的菩萨,整天在那边做义工,他也赞叹,他把别人的功德相也取过来。所以,在他的生命当中,痛苦、快乐根本就不算个事儿,他只要能够成就功德,他命都可以不要。菩萨种性!他怎么会沦落到这种分上呢?取相分别!

我们今天是把一个本来清净的心性,经过长时间的轮回,已经塑造成各式各样的定型了。本来是没有定型的,现在被我们搞成定型了。这个问题不处理,你修什么法门,到最后都会产生困境,没有例外。你一开始修得不错,到最后,历史会不断重演。你不信?你没有听《法华经》,你来生再来,你也会遇到你相应的法门,该遇到谁就会遇到谁。修一修,一开始不错,到最后糟了,上不去了!一个人,他不是上去就是退步,没有什么保持原状。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有智慧的人学《法华经》,他知道怎么转换跑道,就是改变心中的理观智慧。这第一个就是离相,清净心。

第二个就是借相。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站在一念清净心的角度修十如是。我们开始借佛陀的相状来产生佛的因、缘、果、报的善根。或者有人说:没关系,我先成就往生!也可以。我们先借极乐世界的相状来产生往生的善根。也就是说,我们从清净心而产生一种菩提愿或往生的愿力。

整个佛的知见,就是安住一念心性,包括清净心跟菩提愿,而它的根本在清净心,就是“离相”。

这个离相,我们讲一段小公案,就讲这个赵州禅师。赵州禅师他的特色,他就喜欢用日常生活的体会让你参禅。比方说有一天,他早餐吃完的时候,在禅堂里面会客,就有人来请示了。这个禅师就说:“学人初入丛林,请和尚开示。”就是我一个初学者,我怎么样参禅?请和尚开示!赵州禅师讲了一句话说:“吃粥未?”他说你吃了早餐没有?吃粥未?他说:“我吃粥了。”赵州禅师只讲一句话:“洗钵去。”去洗钵吧。

诸位!这什么意思?我们看那个钵。那个钵,没有吃粥之前,它的表面是光滑的。吃完粥以后会怎么样?会有粘性。所以洗钵就是脱粘去缚,恢复这个钵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说,现在如果我们的心是一块钵的话,我们的心现在是有粘性的,我们现在看到什么就“众生处处着”,看到什么就像强力胶,贴上去。我跟你讲,你心中那么执着,我就给你全世界最好的妙法,你都操作不起来,你都会操作成一种障碍。问题在这。

这个“离相”的意思就是说,把心中那个强力胶洗干净。心没有错,不要看到什么就住上去,就是“见相离相”。看到什么相,观察它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我不需要这个相状,就脱离。

也就是说,首先,我们要突破现在的困境。第一个,建立佛的知见,建立理观的智慧,这是第一件事情。这个理观的智慧建立以后,后面就可以把它会归到实修。这个理观如何会归到实修,我们下一堂课再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