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重重限制,艰难筹备
在成功完成那令人难以置信的一百亿件手工艺品订单后,工作室众人本以为能稍作休整,可仅仅两个月后,又一个艰巨的国外订单摆在了面前,而且这次还附带了极为苛刻的条件,让大家刚放松一点的神经瞬间又紧绷了起来。
这天,杨悦正和团队成员们在工作室的展示厅里,看着之前完成的那些大订单所带来的丰硕成果,一边感慨着一路走来的不易,一边憧憬着未来的发展。就在这时,杨燕神色紧张地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她忧心忡忡地说:“悦悦,国外又下订单了,这次是二十亿件大型手工艺品啊,要求还是半个月内完成,关键是还有个特殊要求,咱们不能从国外进原材料,如果发现了,订单就直接取消,这可太难办了呀!”
杨悦接过文件,仔细看了看上面的订单内容,眉头皱得紧紧的,无奈地说:“这客户要求真是越来越苛刻了呀,之前咱们为了完成大订单,还能从全球各地找合适的原材料,现在限制只能用国内的,这得给咱们增加多少难度啊,二十亿件大型手工艺品,光原材料供应这一块就得好好筹划筹划了呀。”
杨涛也一脸严肃地说:“是啊,老婆,国内的原材料产量虽然也不小,但一下子要满足这么大的订单量,还得是大型手工艺品所需的高质量原材料,压力可不小啊。而且咱们之前很多原材料供应渠道都是国内外结合的,现在得全部重新梳理一遍,看看国内哪些地方能稳定提供咱们需要的量呀。”
杨瑶着急地说:“悦悦,大型手工艺品对原材料的规格、品质要求更高呀,像一些特殊的木材、丝绸、陶瓷原料等等,咱们得赶紧盘点一下国内现有的资源,看看够不够,不够的话还得想办法提高产量或者寻找替代品呢,可这都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事儿呀。”
杨彦沉思了一会儿,缓缓说道:“大家先别太焦虑,虽然这个限制条件给咱们带来了很大挑战,但也不是完全没办法应对。咱们还是得像之前一样,先全面评估一下国内的原材料储备、各产地的产能情况,然后再核算成本,看看在这个新条件下,咱们怎么调整生产计划,确保既能满足订单要求,又能保证合理的利润空间呀。同时,咱们也得尽快和国内的供应商们沟通,争取他们最大程度的支持呀。”
杨悦深吸一口气,点点头说:“彦彦说得对,咱们不能被困难吓倒,既然接了这个订单,就得想尽办法去完成它。那咱们现在就分工行动吧,杨瑶,你带着采购团队去国内各个原材料产地考察一下,重点看看那些符合大型手工艺品要求的原材料情况,和供应商们详细谈谈供货量、价格这些问题,尽量多争取一些资源呀。杨涛,你负责协调生产这边,看看怎么根据国内原材料的供应情况来调整生产流程和人力安排,提高生产效率呀。杨彦,你和技术团队一起研究一下,在原材料有限的情况下,有没有办法通过工艺改进,让产品既能保证质量又能节省用料呀。我这边去和国外客户再沟通沟通,一方面表示咱们会尽力完成订单,另一方面也再确认一下这个原材料限制的具体细节,避免后续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呀。杨燕,你就协助大家,做好各方面的信息收集和沟通协调工作吧。”
大家纷纷点头,各自领了任务,便迅速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中去了。
杨瑶带着采购团队立刻出发,奔赴国内各地的原材料产地。他们首先来到了南方的一个丝绸产区,这里一直以来都是高品质丝绸的重要产地。杨瑶找到了当地几家规模较大的丝绸厂老板,诚恳地说:“各位老板呀,咱们这次接到了一个国外的大订单,需要大量的高品质丝绸来制作大型手工艺品,可现在客户要求不能用国外的原材料,所以只能依靠咱们国内的供应了呀。咱们之前也有过合作,这次希望你们能帮帮忙,看看能不能在产量和价格上给我们一些支持呀,咱们这订单很急,半个月内要完成二十亿件呢,这对咱们来说都是个难得的发展机会呀。”
一位丝绸厂老板面露难色地说:“杨女士,不是我们不想帮忙呀,咱们这虽然是丝绸产区,但要一下子提供这么大的量,还得保证都是高品质的,确实有难度啊,而且我们的生产计划都是提前安排好的,要临时增加产量,得调整很多环节呢,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呀。”
杨瑶赶忙说:“老板,我理解您的难处,您看这样行不行,价格方面咱们可以再商量,只要合理,我们都能接受,而且这次合作好了,以后我们肯定会优先和您这边合作的呀,咱们长期合作,对您来说也是个稳定的客源呀。另外,我们可以提前支付一部分定金,帮您缓解资金压力,您也好安排扩大生产呀。”
经过一番艰难的谈判,丝绸厂老板们终于被杨瑶的诚意打动,答应会尽力调整生产计划,提高产量,保障杨悦工作室的丝绸供应,但也表示确实存在一定风险,只能尽力而为。
杨瑶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原材料产地——北方的一个木材产区。这里有着丰富的适合制作大型手工艺品的优质木材资源,但同样面临着产能提升和价格调整等问题。杨瑶一家一家地拜访木材厂,和老板们沟通协商,反复强调订单的重要性和合作的前景,最终也争取到了几家木材厂愿意加大供货量的承诺。
在杨瑶四处奔波的同时,杨涛也在紧锣密鼓地协调生产这边的工作。他把各个车间的负责人召集到一起,说道:“大家都知道了吧,这次新订单要求只能用国内原材料,而且时间紧、任务重啊。咱们得根据目前能确定的原材料供应情况,重新规划生产流程了呀。比如,哪些产品能用现有的原材料先开始生产,哪些得等后续材料到齐了再安排,还有人力方面,要合理分配,把熟练工人安排到关键工序上,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呀。大家都说说自己这边有什么困难,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呀。”
一位车间主任说:“杨总,现在问题就是咱们不知道原材料具体能到多少、什么时候到呀,这生产计划不好定得太死呀,万一材料供应不上,工人就得停工等,那可就耽误时间了呀。”
杨涛想了想说:“这确实是个问题,这样吧,咱们让杨燕那边和采购团队保持密切沟通,实时掌握原材料的供应进度,然后咱们每天根据最新情况来调整生产计划,灵活安排生产任务呀。另外,咱们也可以鼓励工人们多提提改进生产工艺的建议,要是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节省原材料或者提高效率,咱们给予一定的奖励呀。”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随后便各自回车间去安排工作了,整个生产环节开始围绕着新的订单要求和国内原材料供应情况进行调整优化。
杨彦和技术团队则一头扎进了工作室的研发室里,他们仔细研究大型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思考如何在有限的原材料条件下,做出高质量的产品。经过几天的试验和讨论,杨彦有了新的发现,他兴奋地找到杨悦说:“悦悦,我们发现通过改进一些工艺环节,比如在木雕工艺里,调整雕刻的刀法和顺序,能减少木材的损耗,而且还不影响产品的美观和质量呢。还有在陶瓷制作方面,优化烧制的温度和时间控制,也能提高成品率,节省原材料呀。如果把这些工艺改进推广到整个生产过程中,咱们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原材料紧张的问题了呀。”
杨悦听了很高兴,说道:“彦彦,你们太棒了呀,这可真是个好办法,那你们赶紧把这些改进方案整理出来,传授给各个车间的工人,让大家尽快掌握,应用到生产中去呀。”
杨彦连忙点头说:“好的,悦悦,我这就去安排,我们还会继续研究看看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呢。”
而杨悦这边,和国外客户的沟通也在进行着。她拨通了客户的电话,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说道:“您好呀,我是杨悦,关于这次的二十亿件大型手工艺品订单,我们已经在积极筹备了,不过您这边要求不能从国外进原材料,我们想再跟您确认一下具体的细节呀,比如一些特殊材料,如果国内实在找不到完全一样的替代品,但是我们能通过工艺改进保证产品质量和效果,这样可以吗?还有就是对于原材料产地的界定,是以什么标准来判断的呢,我们希望能把这些细节都弄清楚,避免后续出现误解,影响咱们的合作呀。”
客户在电话那头说道:“杨女士,我们这个要求就是希望你们能尽可能地利用国内的资源来完成订单呀,对于特殊材料,如果确实国内没有完全一样的,你们得提前跟我们说明情况,提供相应的工艺改进方案和样品,我们审核通过了才行呀。至于原材料产地界定,就是以原材料的开采、生产源头为准,只要是在你们国内生产出来的就行呀,希望你们能严格遵守这个规定,顺利完成订单呀。”
杨悦连忙说道:“好的,感谢您的详细说明,我们一定会严格遵守规定的,我们也很期待这次合作能圆满成功呀。”
挂断电话后,杨悦把和客户沟通的情况跟大家说了一下,让大家都心里有数,严格按照要求去筹备生产。
然而,尽管大家都在努力推进各项工作,但实际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随着生产的逐步开展,原材料供应的紧张情况还是逐渐凸显出来了。杨瑶那边虽然争取到了不少供应商增加供货量,但由于时间紧迫,部分原材料还是不能及时足量地供应到生产线上。
有一天,杨涛着急地找到杨悦说:“老婆,不好了呀,咱们现在有几款大型手工艺品的关键原材料,像一种特殊规格的木材,供应商那边因为设备故障,产量没跟上,这几天到不了货了呀,可生产线上等着用呢,这一耽误,咱们的进度可就受影响了呀,怎么办呀?”
杨悦心里也很着急,但她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想了想说:“老公,咱们赶紧看看有没有其他备用的供应商呀,或者联系一下国内其他产区,看看能不能紧急调配一些过来呀,实在不行,咱们再跟客户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稍微调整一下这几款产品的生产顺序,先生产其他原材料充足的产品,把时间利用起来呀。”
杨涛点点头说:“行,我这就去联系,希望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呀。”
杨涛一边联系其他供应商和产区,一边安排调整生产顺序,杨瑶也在外面继续催促供应商尽快解决设备故障,恢复生产发货。经过一番周折,总算解决了这一轮原材料供应不足的危机,但大家都知道,后面可能还会面临更多的问题,丝毫不敢松懈。
与此同时,在生产车间里,工人们虽然学习了新的工艺改进方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熟练程度不够、产品质量不稳定的情况。杨彦带着技术人员在车间里来回巡查,指导工人操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有一回,杨彦看到一个工人雕刻的木雕工艺品出现了瑕疵,便走过去耐心地说:“师傅,您看这个地方呀,按照咱们新的雕刻刀法,应该这样下刀,角度稍微调整一下,就能避免出现这种瑕疵了呀,您再试试,刚开始可能不太习惯,熟练了就好了呀。”
工人听了,感激地说:“杨老师,多亏您指导呀,我这就再试试,争取尽快掌握好这个新方法呀。”
日子一天天过去,距离交货期限越来越近,整个工作室的气氛也越发紧张起来。目前完成的产品数量和二十亿件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大家都心急如焚,却又只能咬着牙继续努力。
杨悦再次把大家召集到一起,看着大家疲惫又焦虑的面容,她鼓励道:“姐妹们,老公,咱们现在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了呀,虽然困难重重,但咱们已经克服了这么多难关,这次也一定能行的。大家再想想还有什么办法能提高产量、保证质量呀,咱们一定要争取按时完成任务啊!”
杨涛握紧了拳头,坚定地说:“老婆,咱们发动全体员工,这最后几天全员加班加点,再把激励机制强化一下,对表现突出的员工加大奖励力度,大家一起拼一拼呀!”
杨瑶、杨彦和杨燕也纷纷响应,大家互相鼓励着,又重新投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
终于,在距离交货期限只剩几个小时的时候,二十亿件大型手工艺品全部完成,并且经过了严格的质量检验。杨悦看着摆满了仓库的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大型手工艺品,激动得热泪盈眶,她声音颤抖地对大家说:“咱们……咱们做到了呀!这么艰难的任务,咱们真的做到了!感谢大家,没有大家的齐心协力,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啊!”
杨涛也眼眶泛红,感慨地说:“是啊,这一路的艰辛只有咱们自己知道呀,不过一切都是值得的,咱们这次又创造了一个奇迹,工作室的未来肯定会更加辉煌的呀!”
大家都相拥而泣,这一刻,所有的辛苦、压力都化作了喜悦和自豪,他们知道,这次的成功又为工作室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他们也将继续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呀。
随后,杨悦赶忙联系物流公司,安排装货、报关等出口事宜,看着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卡车缓缓驶离工作室,驶向国外客户指定的地点,大家心中满是期待,期待着这次合作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收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