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眼躺在床上,被搬出来晒太阳的光武帝,又看了眼兴致勃勃砍柴的沈勇山。
这货是真勇啊!
也不怕太上皇半夜托梦找他,哦,不对,太上皇还活着呢, 应该...不会...托梦的吧?!
见德公公一脸哭相,沈勇山还在一旁煽风点火:
“老德啊,你看阿昊这可怜样儿,说不定他闻着闻着,眼睛就睁开了呢!”
张圭是第一次吃现场版烤全羊,虽然平日里老练得很,但其实也不过一个馋嘴的少年。
此刻他正卖力地转动着烤架,闻言连连点头,还给了沈勇山一个大写的赞:
“我觉得郡王爷言之有理!”
德公公看着眼前这一幕,有一种不知道该怎么劝的无力感。
青团熟练地往羊腿上刷了一层蜂蜜,香气顿时更加诱人。
啊!太香了!
“这...这...”
德公公闻着香味,意志力开始动摇,算了,打不过就加入,一把年纪,他摆烂了!
“既然张神医也说有用,那必然是有用的。”
嗯,德公公妥协了,他真的是为了太上皇好,绝对不是因为太香了。
德公公默默擦了擦嘴角的口水。
【光武帝:有人来管管他的死活吗?】
等魏御史下朝回府的时候,就闻到一阵阵香味从郡王府飘来,他眼神一转,就朝郡王府而来。
“哎呀,这不是魏大人吗?”
沈勇山正啃着羊腿,一抬头,就看见魏御史鬼鬼祟祟蹲在院子门口,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烤架。
德公公和张圭也看到了,简直没眼看,这人蹲着,怎么这么像哈基米?!
魏御史见终于有人搭理他了,毫不在意此刻的形象,快步走了进来,先朝光武帝行礼,然后又直勾勾盯着那烤羊腿。
“你这也太香了,香的我府邸的上空全是烤全羊的味儿!”
魏御史搓着手看了一眼面前的三人,最终选择了好兄弟沈勇山。
沈勇山憋着笑递上一块烤得金黄酥脆的羊排:
“想吃就直说,你们这些文人就是矫情,非得一句话绕十七八个弯,不累?”
魏御史接过羊排,咬了一口,顿时老泪纵横:
“你合该请我吃一顿,今儿个朝堂上,因为郡主想办学堂这件事,可演了好一出大戏。”
“我可是抛下脸面替你据理力争。”
当然,他没起到什么作用就是了!皇上一人创亖了所有反派!
沈勇山见他如此说,就知道事情已经解决了。
可众人都没想到,那些人表面折服了,背地里却在拉帮结派的抗议,还将手伸到了工部技术人员的头上。
接连三日,学堂项目上不是这个官员受伤,就是那个受伤,搞得最后整个工部的人都人心惶惶,深怕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
“郡主,这样下去不行啊!通风系统和排水系统都需要专业的人做,若是师傅们频频出意外,仅剩一些泥瓦匠,根本办不成这个事儿。”
韩大人哪怕再生气,也只能在一旁无可奈何,短短三天时间,工部的官员们是伤了一个又一个。
如今,整个工部百来个师傅,愣是没一个敢接手学堂的建造。
生怕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娇娇虽然料到了自己此举会引起世家勋贵的反弹,却真没想到他们胆子这么大,竟敢伤了这么多人。
“无妨,这几日先停工,我会再想想办法。”
韩侍郎顿时有些欲言又止。
有些事情哪怕他知道,但事实却不该从他口中说出来,毕竟他也有府邸,也有家人。
哎!他叹了一口气。
娇娇回府里的时候,沈勇山已经结束了烤全羊,她直接回了琼华居,揉了揉眉心,真是身心疲惫。
她确实没想到,在有了当朝皇帝的首肯和支持之后,世家勋贵的反应还有那么大。
“我得想想法子,化整为零,逐个攻破才行。”
娇娇敲击着桌面思索着。
青茶自凝雪回安阳之后,就又回了娇娇的内院里服侍,她见自家姑娘皱着眉头想事情,便轻手轻脚将一盏糕点给娇娇拿进了屋,轻声提醒道:
“姑娘,先垫垫饥,面条还需要一会儿。”
娇娇点了点头,随手拿过一片厚云糕,可思绪却依旧在工部的问题里。
“青茶,你说这些世家勋贵,他们素日里最看重的,会是什么呢?”
青茶一边给娇娇斟茶,一边笑道:
“奴婢哪懂那么多,只是猜测,莫不是银子?地位?或是面子里子?”
青茶的话,给了娇娇一个思路。
她挥退了青茶,一个人坐在小书房里继续琢磨,没一会儿,桌面的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简体字。
这是她在现代实验室里养成的习惯,等她反应过来时,一看字体,吓得连忙将纸张烧毁。
但好在,写了这么多,不是无用功,她想到了一个好法子。
“青茶,你去联系骆高科,让他今日务必来一趟!”
青茶领命而去。
娇娇继续在书房里写写画画,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详细的计划。
心中有了主意,娇娇立马觉得饿了,青团动作很快上了羊汤面,等娇娇用完晚膳,骆高科匆匆而来。
“老大!”
骆高科如今虽说已是官员,但是跟小苏苏等人一样,依旧习惯叫娇娇老大。
“有件事情需要你帮忙。”
娇娇示意他坐下,青茶给他上了茶,茶香袅袅升起,弥漫在整个书房中。
她轻声说道:
“城南学堂的事情,想必你也听说了,我需要你去做一件事情,时间很紧,明日就要办好。”
接着,两人在书房里详聊了半个多时辰,等聊完,骆高科临走前都是一脸佩服的表情。
刚开始,他还以为老大是想让他帮忙,找些人顶上工部的缺,却没想到,老大是直接要将源头掐灭在摇篮里。
骆高科激动地轻轻抿了一口手中的茶,眼神中充满了崇拜:
“老大,您放心,这件事明天一早,我必定办妥,您就放心,瞧好吧!”
娇娇放下手中的茶,有了骆高科的保证,她顿时放下了心:
“这件事儿成与不成,就看明日,你这大明日报的文笔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