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夏日流火 > 第165章 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还有一周过年,我跟着父母回了老家,跟我一同回去的还有我的吉他。

最近几年乡下流行修新房,老房子由于时间的久远被时代慢慢淘汰,居住其中的只有曾经儿时的回忆。

我家定然逃不脱时代潮流,最近两年也修起了新房,在老房子隔壁,样式和一般的房子没差,只不过我婆婆她们老一辈的审美,在二楼墙外嵌了一幅绿色的山水画加以淡蓝色的墙体的组合,着实不太好看,然而她们觉得很不错……

新房前旷阔的院子,中午一有太阳我就搬来木制躺椅找一舒服的地方晒太阳,和林七月在手机上聊会天之类的,轻松惬意。

听她说,她老家也修了新房,不过具体是什么样的不清楚,应该差不多吧。

过年的氛围随时间临近而逐渐浓厚,今年家里要摆席,庆祝刚竣工的新房,为此家里的客人每天都不少。

凌晨五点,天还是灰暗雾茫茫地一片,但楼下已经有了人行走的脚步和庭院边亮起的红色灯光,我鲜有地睡醒了,拿起手机一看,才五点?紧了紧被窝,想继续睡,但转念一想这怕是要直接睡到中午,岂不是浪费了一个早上?

琢磨着再闭眯一小会儿就起床,然而我再次睁眼时,时间来到七点。

果然这种极具冒险和运气的游戏,我总是不太擅长。

我心一惊,还好没睡到中午,于是乎抵抗着仅存微弱的困意,开始刷抖音之旅。

早上八点,楼下的嘈杂声渐大,那是家里人陆陆续续在起床吃早饭。

红烧稀饭或者稀饭包子,躺在床上的我没感到饥饿,所以早饭环节跳过。

九点跟林七月时不时发道消息,一直到午饭,我才从床上爬起穿衣下楼。

“耶?终于晓得起来了啊?”我姑父捧着个碗,笑着调侃道。

我走到火柴燃烧的火像(火盆)边在小板凳上坐下,手伸靠近火盆,“早起来了。”

“那你不起床?”

“多躺了会儿。”哈出一口气,白雾从我嘴里飘出,早晨林间的水雾早已消散,乡村的连绵山脉彰显面容。

“快去灶屋端饭。”我爷说着还不忘刨一口饭。

“等下多。”我继续拖延道,刚起床再坐会儿。

我往他们碗里瞅,姑父注意到我的目光,问道:“粉蒸肉,要不哇?”

说罢,他夹起一筷子装出要喂我的动作,我摆摆手,“我自己去弄。”

起身走向灶屋,屋里我爸在灶边烧柴火。

即使修了新房,厨房依然保有一个灶台,用来烧柴火的那种,这让厨房显得不那么现代。

“耶?饿了才晓得起来撒?”

其实我现在不饿,只是到了饭点,不起床吃饭,以我婆的性子,只怕是要给我端上来。

“菜在外头桌上,这儿在煮面条。”

“不是有饭吗?”

“等下有客,你吃饭还是吃面?”

“饭。”我不假思索道,前几天中午天天吃面条,人都吃成面条了。

“外头电饭煲里头。”我爸往灶台里加了一把柴火,火焰顺着唯一的出口涌出。

蒜苔炒肉、粉蒸肉、凉拌黄瓜、黄瓜蛋汤三菜一汤,比起前几天的面条伙食不止好了一点,电饭煲里的饭剩两个人的量。

我舀上一碗饭菜,重新回到火像坐在刚才的小板凳上。

“你不叫你妹啊?”我爷说。

“她等会儿自己会下来。”我不在意地说,昨晚她凌晨一点敲我门,那一声可给我吓得不轻。

“快点去,都中午了还不起来干啥子?”

听我爷一股不容置疑的语气,只得放下碗筷朝二楼走去。

“咚——”

“起来没?”我对着紧闭的房门询问。

房间里传来翻身的声音,昨晚是熬到多久啊……

“起来了。”门内传出的声音充斥着熬了一宿的疲惫和不情愿,起床气无疑了。

“快点,太阳晒屁股了,起来吃午饭。”

“知道了。”屋内不耐烦地回了一句,闻言我一耸肩便不管后续,反正我叫了,起不来可不是我的问题。

重新坐在火像边,姑父问:“你妹哎?还没下来?”

“叫了。”我端起刚吃两口的碗,两口饭菜进肚,一股满足感油然而生。

有时候家常菜就是比外卖好吃,更别说乡下绿色健康的原生菜。

预制菜和家常菜相比唯一的优势就是便捷。

午时的太阳高挂苍天,金耀的光芒照射起伏的山和土地,如果对面的山再高些再宏伟些我想此刻一定能看到如同日照金山般的景色。

拍下一张风景照发给林七月,不出意外的话,她现在在吃饭,要等会儿才能回消息。

放假将近有半月,足够频繁的对话已经能推测出林七月在家的大致作息。

消息发送后,我便将手机揣进兜,专注吃饭。

我妹终被我爷叫起来吃饭,一头乱糟糟的头发,给我们烤火的人看笑了。

“你头发。”我指着她头发忍俊不禁。

“要你管。”我妹朝我翻了一个白眼,去到卫生间洗漱。

不一会儿,有人来了,我有一点印象,但不知道叫啥。

我爷笑着给我解释:“这个你要叫......”他思索两秒,“叫二嬢晓得不?”

“二嬢好。”

二嬢憨笑着说:“嗨呀,他晓得,去年才见过嘞。”

我又看向二嬢旁边拄着拐杖的穿着灰衬衫的中年男人。

“这个你叫二姑父。”我爷继续给我介绍着。

“二姑父好。”

至于后来的几人,都是靠我爷一一介绍,我才知道怎么称呼。

“几年不见,长这么大了?”

“我上次见才滴点大。”

“还认得到我不?”

诸如此类的话在后面几天如电影复播不断重演,得亏我身边有能为我解围的长辈,不然我只有当个人机的份儿。

林七月比我好不到哪儿去,家里来了各种亲戚,亲戚分两种,一种是可以躲在她房间里不用见的,一种是她父母必须要她见的。

我知道林七月对亲戚不太感冒,加上她性格依旧有点社恐,哪怕改变了不少,但不代表完全摆脱。

对此我只能给她出些建议,或者安慰一下,除此之外什么都做不了。

年的氛围在今年尤为浓郁,大抵是家里走访的亲戚多热闹有了生气影响的。

老宋说过年嘛,群里得来点热闹,顺便补上元旦的遗憾,让我们每个人发一个才艺视频在群里。

对此群里确实是热闹了,不过热闹不代表高兴,有才艺的人自是不用担心,但不是所都有人喜欢这种活动,比如和我关系好的貌似都不太喜欢。

“你会啥?”

“吃饭睡觉”

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我给杨树发去关切的问候,不出所料,他为此感到忧愁。

“我服了,老宋一天天的,过年还不消停”

“就是过年了,才不能消停”我纠正杨树,“那你准备咋办?”

群里老宋的公告明确了一人一个视频,发群里。

“不会,不发,我还不信了,大过年的能把我咋滴?”杨树字字透露出抗拒。

“祝你好运”只能祝杨树自求多福,不过以他的性子,我估计最后他自己会在短时间内学会一个才艺的。

视频发送时间截止在初三晚上。

正好吉他带身边,随便弹弹发一个得了。

自第一次弹吉他到现在快半年了,算一算时间,快到来不及让人作出反应。

中午吃完饭,长辈分成三队,一队以我爸和爷为主打长牌,一队以我妈和小姨为主打麻将,其他人边烤火边聊天,我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视频录制。

试弹两遍后先录一首,自己听一次还不错,于是乎准备收工,但灵光一闪,又录了另一首歌,十多分钟后两首歌成功录完。

轻松愉悦地放回吉他,又重新看了两遍,确认没有纰漏后满意地刷起抖音。

蓦地想到林七月会发什么?

很好奇。

“你发啥?”我问。

两分钟后消息发来。

“不告诉你”

“我就打听打听”

东拉西扯后,她说等她弄好再说,强求不得,强扭的瓜虽然解渴但不甜,而且也不一定能强扭……

晚上,我的询问进度也只是知道她吹竖笛,这不巧了吗?我小学班级表演的时候也学过,不说技艺娴熟,好歹略懂一二。

不过她又说还没录好。

“你发什么?”她问。

“不知道,随便发个吧”我答。

今儿思考了下,吉他什么的可以换一个才艺,一段十几秒的“bbox”再配个背景音乐也可以,所以我目前真不知道。

“好吧”我感觉林七月文字中传来的聊天欲望并不强烈,和平时有区别。

“今天心情不好?”

“有点吧......你怎么会这么问?”

“感觉,懂不?”

她的情绪起伏在我看来很明显,以对话而言,她心情不错或在平常时,句尾常会带语气词,回答也不止于“嗯嗯”、“嗯哼”类似的词语,表情包也相对丰富。

如果心情不好或者我惹她生气,那就会和平时反差极大,回复变得简短,表情包也不会有。

人和人之间能隐藏自己的情绪,我为自己能清楚她的情绪而高兴,起码知道她心里对我没多大戒备——不敢说完全没有。

“家里亲戚问东问西的,烦”

林七月三言两语解释完缘由,对于这种喜欢到处问这儿问那儿的亲戚,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厌烦,尤其是平时不联系,只有大过年被迫见一见的这种。

我回复着她的消息,如果算作是安慰的话,我想多半收效甚微,但认真地站对方角度思考和建议总比轻飘飘地敷衍要好。

不知不觉聊着便快走过凌晨,她可能是因为烦心的缘故有些失眠,最后到凌晨一点才结束。

正当我放下手机准备休息时,院子里传来几声狗吠,小白的叫声在寂静的夜里极为嘹亮,之前看过无数的乡村恐怖故事浮现在脑海,可我早不是曾经的小孩儿,翻了个身,临时起意准备再刷会儿视频。

头天醒来时,太阳真晒屁股了。

楼下一阵的嘈杂带给我一种人声鼎沸的感觉,像赶集似的。

我如往常一样收拾起床,来到我妹门前,敲了敲。

“起来没?”无人回应。

“咚——咚——”

还是没人。

转动门把手,没锁?

房间里除了乱糟的被子空无一人。

走到楼下,她在客厅打游戏,旁边还有三个不认识的小孩儿在看电视。

“起那么早?”

她连头也没抬,光盯着手里的游戏,“早起来了。”

“我八点就起来了,不像你跟猪一样,一觉睡到大中午。”

闻言我无语,昨天谁赖床不起?还有你这语气是跟长辈说话的态度吗?

“你吃早饭没?”

“吃了。”

我妹游戏结束,抬头不善地看着我,原本因输掉游戏而不太愉悦的脸色立马转变,笑道:“你头发炸了。”

我捋了捋头,反正都在家无所谓。

“好久开饭?”

院子的一边升起灶炉,或许里面蒸的是唐僧师徒,还有一边烧着火,围了很多人,穿着红围裙,认识的不认识都有,院子中间摆着六七张圆桌。

“不知道,你去问妈啊,问我干啥?”我妹摇头。

“在哪儿?”

我是被肚子叫醒的,所以才迫切的需要知道什么时候开饭。

“厨房。”

离开客厅,略过走廊,好多亲戚见着我,我也不知道叫啥,快步离开不给他们叫我的机会。

厨房塞了五六个人,各司其职,有的人进进出出端着刚出锅的菜离开厨房。

看样子我没必要问多久开席。

“耶~?你舍得起床了啊?”

姑父烧着灶,属于是厨房里最悠闲的人。

“我早起来了。”我辩解道:“只是没起床。”

“饿了撒?”姑父仿佛一眼看穿了我的心思,“还有会儿开席,你饿了自己去找点吃的。”

我们村儿中午吃席,如果人多一般都是十二点不到开席,然一轮吃完撤掉上第二轮,如果人不多那就要晚点开,最晚能到一点左右。

显然我今儿吃的是后者,现在才刚十二点,在此之前我认为我能等的下去。

“噢。”

得到我想要的答复后便离开厨房,加入到烤火的人群中。

不出意外的有长辈开始询问我,“这个是哪个哪个的孙子啊?”

“长这么大了嗦。”

“前几年才见过的。”......

诸如此类的问题,我这时候自然不能哑巴,得做出相关回应,像一个固定触发对话的npc。

自己长辈都在忙碌,没人帮我解围,又选择烤火只得单独解决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