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赶山重生1980我能单手锁熊喉 > 第200章 别跟个土鳖似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大河拽着柱子挤下火车时,省城火车站的穹顶正飘着细雪。

柱子仰头张着嘴,喉结上下滚动。

哥特式站房的尖顶上镶着红星,彩玻璃窗透出的光晕把月台照得如同白昼。

陈大河望着1980年的省城火车站的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也是倍感新奇!

\"别跟个土鳖似的!\"

陈大河清了清嗓子赶忙扯了柱子一把,自己却忍不住多瞥两眼站台上的电子钟。

液晶数字显示着14:30,这玩意在二十一世纪早该进博物馆了,此刻却引得旅客们驻足拍照。

出站口的检票员戴着白手套,蓝布制服上别着伟人像章。

柱子攥着车票的手直冒汗,生怕那票根被撕坏了。

陈大河却盯着检票口上方的标语发愣:\"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红漆字在穿越者眼里既陌生又亲切。

站前广场的喧闹声浪扑面而来。

穿军大衣的倒爷举着\"出租\"纸牌。

骑二八大杠的邮差按着转铃穿梭。

穿列宁装的女工挎着印\"安全生产\"的铝饭盒匆匆赶路。

最扎眼的是广场西侧的广告牌——\"蝴蝶牌缝纫机,新时代家庭必备\",搪瓷画上的女工笑出八颗白牙。

\"省城楼房咋跟苞米杆子似的?\"

柱子指着远处十二层的北方大厦,陈大河顺着柱子的手指望去,那栋建筑好像是当时省城最高的建筑。

再看大厦旁低矮的俄式小楼,这些在二十一世纪早被玻璃幕墙取代的老建筑,此刻正飘着炊烟。

穿喇叭裤的小年轻扛着双卡录音机经过,邓丽君的《甜蜜蜜》混着有轨电车的叮当声。

柱子突然跳起来:\"这铁轨咋铺马路中间?\"

话音未落就被陈大河拽着躲开辆墨绿色有轨电车,车头\"工人先锋号\"的红旗差点扫到柱子鼻尖。

问路时柱子闹了笑话。

这货直接冲着穿呢子大衣的警察喊\"老总\",被陈大河踹了脚后跟:\"叫同志!\"

警察倒是和气,摘掉大盖帽指着斯大林公园方向:\"道里办事处得坐8线汽车,过霁虹桥往江沿儿蹽。\"

路过国营饭店时,柱子被橱窗里的模型菜惊得挪不动步。

浇着亮油的红烧鲤鱼标价三块五,抵得上山里人半个月工分。

穿白褂的服务员敲着玻璃窗呵斥:\"不吃饭别挡道!\"

陈大河却在打量街边的储蓄所。

砖红色小楼挂着竖匾,铁栅栏窗口前排着长队,穿中山装的老会计正在数一沓沓现金。

这场景让他想起二十一世纪的Atm机,嘴角不自觉勾起苦笑。

柱子突然拽他袖子:\"快看!\"

原来是个穿滑雪衫的姑娘踩着旱冰鞋掠过,呢子裙摆下露出紧绷的健美裤。

这在当时是最时髦的打扮,却让柱子臊得耳根通红:\"这……这跟光腚有啥区别?\"

路过秋林公司时,陈大河摸出粮票买了两根马迭尔冰棍。

柱子舔着奶香味直咂嘴:\"这得用多少牛奶!\"

转脸看见橱窗里的裘皮大衣标价888元,差点把冰棍杆咽下去——这价钱能买十头大牲口!

找到道里办事处已是日头西斜。

陈大河盯着一旁的银行门廊立柱上的铜牌恍惚——这里在二十一世纪是网红咖啡馆,此刻却弥漫着钢笔墨水和复写纸的味道。

道里办事处的水磨石地面上映着两人的倒影,赵主任的办公室在三楼拐角。

推开门时,老式挂钟正敲三点半,穿灰呢子褂的赵主任从算盘珠子上抬起眼皮:\"介绍信。\"

陈大河摸出盖着黑市给的带公章的信纸:\"别人介绍来的。\"

赵主任的金丝眼镜滑到鼻尖,瞥见金额栏的\"伍万伍仟元整\",钢笔尖在登记簿上顿了顿。

\"后生可畏啊。\"赵主任摘下老花镜哈气擦拭:\"去年省劳模的奖金才八百。\"

说着拉开抽屉取出钢戳,蘸印泥的动静像在敲打两人的神经。

柱子盯着墙上的奖状发愣,\"先进工作者\"的烫金字被烟熏黄了边。

陈大河突然按住赵主任要盖章的手:\"劳驾您带我们去隔壁储蓄所,直接存成定期的。\"

说着从帆布包底摸出一只貂皮,\"山里的野物,不值钱。\"

赵主任的茶缸停在嘴边:\"年轻人心思活泛是好事……\"

突然压低嗓门:\"后门走两步就是金库,比你们拎麻袋强。\"

穿过堆满文件的走廊时,柱子看见赵主任皮鞋后跟的补丁。

储蓄所铁栅栏后的柜员正用木棍挑着浆糊贴利率表,1980年定期存款年息4.8%的红字让柱子直咽口水。

陈大河把汇票拍在柜台上:

\"开两个户头。四六分。\"

说着朝柱子比划:\"你拿两万二,剩下的归我。\"

柱子突然抓住铁栅栏,指节发白:\"这不中!\"

话没说完被陈大河瞪回去:\"让你拿着你就拿着!\"

赵主任闻言笑道:\"两万二存五年定期,利息够买台手扶拖拉机。\"

说着从柜台下摸出捆麻袋:\"现钱要数三小时,建议换成定额存单。\"

当盖着人民银行钢印的存折递出来时,柱子突然对着防伪水印哈气。

柜员噗嗤笑了:\"同志,这不是粮票!\"

陈大河却盯着存折编号出神,这串数字在四十年后能在收藏市场换辆奥迪。

走出储蓄所时,陈大河突然往赵主任兜里塞了个信封:\"这一千块给您添麻烦。\"

赵主任的茶缸差点脱手,随即从抽屉抽出张便签:\"以后汇款走这个账号,比拎现金安全。\"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长在斯大林大街上。

柱子突然蹲在邮局门口,把存折按在胸口:\"大河,这钱……这钱够给我爹修坟立碑了……\"

喉咙里滚动的呜咽惊飞了觅食的麻雀。

陈大河望着远处正在施工的百货大楼,脚手架上的工人像群忙碌的蚂蚁。

他摸出锡酒壶灌了口:\"明天去第一百货,给你媳妇扯的确良布。\"

酒气混着松香味散在晚风里:\"剩下的钱,得让它们下崽儿。\"

柱子坐在邮局台阶上,把存折翻来覆去数了三遍,突然抓住陈大河胳膊:\"往后咱还钻老林子不?\"

陈大河凝视着马路对面排长队的副食品商店,玻璃窗上贴着\"凭票供应\"的告示:\"后年会有禁猎令,獐子狍子都保不住,咱们那得考虑转行了。\"

\"啥?\"柱子差点从台阶上滚下来:\"不打猎干啥?咱就会套兔子!\"

路过的赵主任恰好拎着茶缸经过,金丝眼镜反射着夕阳光:\"小陈有远见啊!市里在传要发国库券,完成任务有奖励。\"

说着压低嗓门:\"都是摊派的,好多人当废纸呢。\"

(1981年我国开始发行国库券)

陈大河眼睛亮了,1981年我国开始发行国库券,这正是潘百万发家的路子:\"去上海!那边银行收国库券,八十块票面能给九十现钱!\"

摸出存折甩得哗哗响:\"咱们就去这些地方收券!\"

柱子听得直挠后脑勺:\"这不跟投机倒把一样?\"

\"这叫支援国家建设!\"陈大河模仿赵主任的腔调:\"咱们从农民手里九折收,到南方银行兑全价。去年山城有人这么搞,五万翻到五十万!\"

陈大河说的是当时国库券存在地域价差。

柱子掰着指头算数,粗糙的手指被冻得发红:\"要是一百块换十块利......\"突然瞪圆眼珠:\"十块?能买三十斤白面!\"

赵主任的茶缸停在嘴边:\"倒不如干这个——\"

说着从中山装内袋掏出张皱巴巴的批文:\"缝纫机票换粮票,批条转手就赚三成。\"

陈大河却摇头:\"干那个得掉脑袋。\"

他盯着储蓄所柜台里忙碌的女柜员:\"国库券稳当,银行自己人都在倒腾。我记得霸都储蓄所的老刘,用奖金券换了两千国库券,转手赚了两月工资!\"

柱子突然拽过陈大河耳语:\"啥时候动身?\"

\"得趁着价格双轨制还没改。\"陈大河摸出随身带的记事本,上面歪歪扭扭记着各地信息:\"魔都金陵东路证券部给价最高,霸都三孝口能溢价12%......\"

远处传来有轨电车的叮当声,卖晚报的老汉高声吆喝:\"看报看报!羊城试办经济特区......\"

陈大河摸出五分钢镚买张晚报,头版头条的\"改革开放\"四个红字映在他瞳孔里:\"就下月初,先去魔都摸行情!\"

夕阳把两人影子拖得老长,陈大河的声音散在松花江吹来的晚风里:\"等赚够本钱,咱们也开个公司,像李甲诚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