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母,今天的肉好吃。”一个看着大概七八岁的小女孩端着陶碗,吃的一脸高兴。
家里其他人碗里都是一碗粟米加上几条晒干的小鱼,以及从菜园中摘来水煮的青菜,女孩碗里则没有鱼,而是切成小块的肉。
“我就知道你喜欢吃,这次换肉的摊主粮食要的是多了点了点,但我尝了尝,真的好吃。”
“她们说这个叫什么腊肉,还说都是瘦肉所以难啃些,让我多煮会儿。”
女孩美滋滋往嘴里塞一块肉,摇摇头。
“不难啃啊,也没有以前那些肉的臭味,好好吃呀,下次还找她们换吗?”
女人听了这话有点犹豫,不过想想今年,应该说不止今年,好几年前她家地里就开始比别人家多收粮食了。
女儿才这么点大,就知道琢磨这些有大用的东西,说不定以后还能琢磨别的。
吃肉就吃肉吧,家里还有粮食呢。
没搭理家里男人斜过来的不满眼神,女人冲着小女儿一点头,“行,下次还找她们。”
*
拿着白陶碗离开的季,心里激动的不行。这么好看的东西,就这么白白的给她了?
因为一直想着这只碗,所以差点耽误了拿鸡蛋换盐的事,快要离开集市的时候才突然想起来。
等她回头去找那些专门跟人换盐的摊子,发现他们早就换完盐,收摊去看热闹去了。
这还是季第一次没办好阿母交待的事情,家里的盐都没了,空手回去肯定不行的。
没办法,最后她只好找了个熟人,以比平时略低一些的价格,把鸡蛋换成盐,红陶罐也在猎人的摊位那里换了几块零碎的兽皮。
大河族的陶罐目前确实不愁没人要。
她还记得那个小女孩说的话,“我们的白陶,暂时不会对你们的红陶产生什么影响,因为换红陶的人,不一定换得起白陶。”
“只这一个碗,就可以换大半袋子的粟。”寒枝笑着把白陶碗递给季。
“你今天说的话都很有意思,所以这个是送给你的。”
季愣愣的接过碗,白白的送给她?
大半袋子粟?那不是都可以买一个奴了?
不过族长好像说过现在买一个奴要花一袋半,买个隶倒是还可以。
“不过白陶最多明年就会贬值了吧,你要是想拿去换东西,还是早点换的好。”寒枝补充了一句。
季不太明白贬值是什么意思。
“物以稀为贵啊,好东西一变多,就不值钱了。现在一个白陶碗可以换大半袋粟,等到明年,大概就和你们的红陶罐一样了。”
这下季懂了。
她听阿母说过,大河族的红陶,是无意中被制作出来的。
一个聪明的族人从那个无意中诞生的作品,慢慢研究出了稳定生产的办法,靠着红陶,原本只是一个小部落的大河族,逐渐壮大了起来。
红陶最开始出现的时候,就被游商看中,带去了大城,给那些粮多地多的奴隶主们用。
过了好几年之后,大城那边才不再大量从游商那里换红陶。
游商这才不再做红陶的生意,变成大河族的人自己在集市上用红陶换些零散东西。
对于大河族来说,游商是他们成功崛起的路上不可缺少的一环,但除了游商自己之外,大河族的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游商本人也并没有挑明这件事,因为从大河族制作出红陶开始,那里就成了她挑选的用来安置大部分奴隶的地方。
虽然大河族后来变得有点不一样,但是比起周围的那些部落,他们那里依然算是一个好去处。
游商从来都没有想过除了把奴隶们送去一个稍微好一些,略微会把奴隶当做人的地方之外,还有什么办法能帮助这些和自己出身一样的人。
奴隶当然不像那些人说的一样,只是牛马不是人,她自己就是最好的证明。
只要吃饱了饭,奴隶也可以像平民一样说话,而不是整天呜啊呃嗯的连个完整的句子都难说出来,也不是什么所谓的天生蠢笨。
但游商同时也因为自己奴隶的出身,最后却摆脱了继续做奴隶的处境,而在很多时候,会对奴隶们有种愤怒的心情。
很多奴隶都认定了自己低人一等的身份,经常懒得去做无谓的挣扎。
有饭就吃几口,有草堆倒下就睡。
游商既愤怒,又觉得无力。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可愤怒过后,她还是继续在这一片做着看顾奴隶的事情。
因为她的关系,这一片的奴隶,不说吃饱饭,最起码,不会被主人随便打死。
大河族有个懒汉,整天手闲打奴的事被她知道后,特意叫了大河族的族长过去问话。
那族长虽然觉得弟弟的儿子打奴不是什么大事,但既然游商都已经注意到这件事,那他就不得不出面劝劝了。
游商在这一片的影响力,可不是他一个部落族长可以比较的。
惹恼了她,直接不放族里人进集市赶集怎么办?这种事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有个小部落就是随便打死一个奴隶,被游商知道后,直接禁止他们再来集市,那部落里的人现在穷的出门连条齐整裤子都快要穿不起了。
在游商没有办起这个集市之前,大河族其实也这样穷,族长可不想再过回小时候的苦日子。
大河族的族长虽然不是什么灵光人,不过对于弟弟一家的性格还是了解的。
那就是一家子懒汉,懒得经常种在地里的种子不出苗也不管,时不时都要靠着他家接济才行。
还是那个奴去了以后,弟弟家的地里才终于能种出粮食了。
这么一想,平时从来不关注奴隶事情的大河族长突然觉得这奴确实不该打,于是赶忙回去劝了侄儿几句。
虽然侄儿因为他的劝告,消停了几天,不过只要消停几天让人喘口气,别把人打死就行。
游商做了很多事情保护奴隶,但她好像从来没有产生过奴隶会消失的想法。
没有奴隶的话,那些地里的活谁来干呢?奴隶主干吗?奴隶主怎么会做这样的事?
奴隶主生下来就拥有无数的田地,他一个人是干不完的,总要找人耕地。耕地的一开始可能是平民,但最后似乎都会变成新的奴隶。
游商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但没有见过哪个地方是没有奴隶的。
没有了奴隶,这个地方的一切,不是就都坍塌了吗?
第三十八章
太阳还未落山时,第一天的集市基本就已经开到了尾声。
大多数的小摊主们都已经收摊回去了,虽然是一个月开一次,不过这个时候的人,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必需品,所以很多人第一天就已经换到了想要的东西。
除了吃的,就是盐和布而已,而布很多人自己会在家织,所以盐就是这个集市上最畅销的。
摆着盐的摊子也是最早收摊的,不过据说明天还来。
“集市最短也要开到第二天晚上才行,有些部落离得远,光是走路都要一天时间。”集市安保队长来拿她让女娲氏之前特意留的狼皮时,和芮随口闲聊了几句。
“这些人走这么远的路,是为了换什么?”
“哦,他们住在那些石头山里,山里最多的就是黑色石头,可以用来做石刀。石头山里又不能种地,也没有盐吃,所以他们总在山里挖了石头背来集市换粮食和肉还有盐。”
“我看你今天割肉用的那把小刀,用的就是那样的石头啊。”安保冲着寒枝腰间黑曜石小匕首的方向努努嘴。
“有人愿意换石头回去?”莲有点好奇。
石头不是遍地都是嘛,至于用盐肉去换。
“当然愿意。”安保瞥莲一眼。
虽然已经看了整整一天,不过这张脸突然凑过来说话,她还是有点不适应。
“多得是人换,用那种石头做的刀,切肉不知道有多快,附近的人只要有点粮食,都愿意和他们换,我自己也有一把石矛,也是用那石头做的。”
“今天没拿,明天带来给你看看,我的石矛做的可好了。”安保很自豪的想给莲展示一下自己的军火。
莲很想说我以前那两把大铁棍才叫威风呢,打人的时候一棒子下去就能把人骨头敲得粉碎。
不过寒枝已经再三叮嘱过了,在这个世界,铁器是女娲氏的秘密武器,不要随便嚷嚷的人尽皆知,而且大铁棍也已经被融掉了,唉。
于是莲憋住了已经到嘴边的话。
“这么好用 ,那明天咱们也换些。”寒枝接过安保的话。
黑曜石做的武器确实很锋利,随大流做几把用来伪装或者防身都挺好。
“行了,我这就回去,你们也好好休息吧。”安保挥挥手,背着那张狼皮,心情不错的走了。
这狼皮硝制的又干净又柔软,闻起来也没什么异味,她老娘今年肯定能舒服过冬了。
“盘点一下换了多少东西,再看看剩下的还有些什么。”寒枝对屋里的十几人说道。
众人各自散开,开始汇报物资情况,寒枝则拿着本子记录数量。
只粟米就换了两千多斤。
本以为白陶这样贵的价格,应该没有什么人换,不过她还是低估了此地人的消费水平。
有几个看着不像是普通平民的人一口气换了几十个陶罐碗盆碟。
罐子和碗、盆是时下常见的类型,所以并不稀奇。倒是那种碟子,引得换货的人很好奇。
“我在大城,也没见过这样式的东西啊。”那人摸着白陶碟子,神情显然很是喜爱。
莲不屑的撇撇嘴,大城咋了,我们女娲氏才是好东西最多的。
寒枝猜测他应该是和游商一样的商人,只是生意做得没有游商大而已。
她今天让骨守在集市入口处,粗略的计算了一下进入集市的人口数量,大概在两千多人。
后世一个普通小村庄都有这么多人,但在这里,已经是方圆百里人群汇聚最多的地方。
虽说明天还会有人来,但肯定不如第一天的人流量大。
最大的集市上只有这么点人,那附近的部落人口加起来,估计就跟她之前猜测的一样没多少。
这点人口,干啥都不行,只能老实种地发展人口。
不过这件事暂时跟她没什么关系,目前她的主要心思还是放在调查一下山下哪个部落,适合女娲氏融入进去。
本来感觉大河族还行,今天一看,又觉得得再考察下。
当然,她不是对好男风有什么意见,主要是大河族盛行奴隶买卖这件事让她有点膈应。
不过她只听到了季一个人的描述,具体情况怎么样,还要再继续调查一番。
“这么多粮食,明天再把剩下的那些兽皮和咸肉换出去,换来的粮食够吃半年了吧。”清点完物资的族人们盘腿坐在草席上,心情很不错。
“不知道明天怎么样,今天人流量最大才这么点人,明天剩下的这一小半东西,不一定都能换完。”寒枝不是很乐观。
“管它呢,换不完就咱们自己留着吃。”莲无所谓的说了一句。
“就怕吃的都能换出去,兽皮要留在手里了,不过也没事,兽皮能放很久,下次集市换出去就行。做饭吧,中午都没吃饭。”芮率先起身。
早上是在族里吃过以后出来的,中间族人太忙,所以只是啃了点肉干扛过去。
做饭只能在中间屋子的火塘里做。
好在柴禾是不缺的,屋后面摞了一层高高的干枯枝,不需要自己去捡拾,省了不少时间。
柴禾是游商特意让人砍好了放在那里供草屋摊主用的。
准备架柴生火的芮猛地想起一个难题。
附近根本就没有水源,中午没有做饭也是因为发现没有水,才没有熬粥。
白天她们喝的都是自己竹筒里面带的水。
正想着是不是去游商家求助弄点水喝,外面就已经有人在喊叫了。
“送水了送水了。”
等屋里女娲氏的人出来一看,就看到一群小孩,个个抱着个水罐子,眼巴巴看着众人。
“换水吗?只要给我们一点点米就可以了。”
“这是我们在山里取的泉水,很干净的。”一个瘦瘦的小女孩怯生生看着众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