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此,关中地区一应军政事务,便由你统筹调度、安抚治理。有此差遣在身,行事便有名分与权柄,也好震慑那些骄横的边地将领,令他们不敢肆意造次。”赵恒一脸严肃地说道。

郦靖宁听完赵恒的话,惊喜交加,内心澎湃不已。然而,朝堂之上的众人却炸开了锅。

“陛下万万不可啊!”

齐牧第一个站出来,神色急切,拱手高声道,“此职位权柄如此之重,实在有违我朝立国以来的施政原则呐!”

此刻,寇准和萧钦言对视一眼,也赶忙出列,准备进言。毕竟,统辖关中这样重要的地区,赋予如此大的权柄,自大宋开国至今,从未有过这般先例。

不管他们对郦靖宁个人的看法是好是坏,心里都清楚,这种先例一旦开了,后患将无穷无尽。

寇准面色凝重,躬身说道:“陛下,齐御史所言不无道理。虽说郦靖宁才华出众,然如此重权集于一身,恐非社稷之福。还望陛下三思啊。”

萧钦言紧接着也说道:“陛下,关中乃战略要地,军政事务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便郦靖宁忠心耿耿,但权力过重,难免引人猜忌,于朝廷安稳不利。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另做定夺。”

赵恒却是摆了摆手,神色沉稳地开口道:“朕虽不精通军事,但也明白,若是今出多门,军队必然会陷入混乱,如此必败无疑。

如今西夏贼寇猖獗,边境将士固然勇猛,但边境将领众多,却是未能整合军力,协调攻守。朕今日特意设立陕西经略安抚使这一帅臣职位,统辖关中事务,既是遵循祖制,更是为了防患于未然,避免边患势力日益坐大。”

说完,赵恒又将目光转向郦靖宁,语重心长地开口道:“不过郦卿啊,你毕竟才刚刚踏入仕途,骤然担当如此高位,确实与常理有所不合。但如今形势特殊,这陕西经略安抚使一职,实是因西夏贼寇猖獗而特设的临时职位。”

他稍作停顿,目光中透着几分考量,继续说道:“故而,在官制安排上,便以‘权发遣’的形式任命于你。如此一来,既解了当下关中事务之急需,又免得将来郦卿完成使命还朝后,在朝中难以安排合适职位。你可明白朕的用意?”

郦靖宁听到这里,心中不禁再次感慨宋朝制度那独具匠心的“艺术”性。

这宋朝啊,可不单单是重文抑武,在文官体系内部,同样有着精妙绝伦的制衡之术,采用的是大小制衡、大小相异的方式来拿捏文臣权力。

就拿宋朝的官职来说,它可不是简单地统合在一起的。

所谓“官”,指的是此人的本位,代表着官员的品级和俸禄等基本待遇,像是吏部侍郎、户部尚书之类,这是官员身份地位的一种标识。

而“职”呢,实际上只是一种荣誉称号,诸如龙图阁直学士、文渊阁直学士之类,更多地是用来显示官员的荣誉性,并不直接赋予实际权力。

那么,宋朝官员实际的权力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答案就在这“发遣官”上。“发遣”意味着朝廷临时差遣官员去执行某项具体事务,只有获得了“发遣”的任命,官员才真正握有处理实际政务的权力。

比如说,一个官员本位是六品,但被“发遣”去主持一个重要州府的事务,那他在这个州府就有了实实在在的治理权力,可要是没有这“发遣”,即便官品再高,“职”衔再响亮,也只能干瞪眼,没法插手具体事务。

咱就拿后世大名鼎鼎的包拯包青天来说事儿,想必大家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开封府铡刀之下,哪怕皇亲国戚也绝难幸免。

但包拯在任开封府尹的时候,他的官位是咋认定的呢?

首先,包拯担任开封府尹时,他的官本位仅仅是员外郎,这不过是个六品官。

再看他的“职”,是龙图阁直学士,这倒是个从四品的荣誉称号,听起来挺唬人。

但问题来了,开封府尹这个职务在宋朝那可是重中之重,毕竟是天子脚下,而且以往大多是太子兼任的官职,像宋太宗、宋真宗就都干过这活儿,妥妥的三品大员才能担此重任。

就包拯这六品员外郎的身份,咋能担任这个职务呢?

关键就在“权发遣”这三个字上。包拯实质上的发遣官叫“权知开封府尹”,这里的“权”,就是暂代、暂且的意思。

也就是说,上头暂且派遣他去担任开封府尹这个要职。您瞧瞧,这就是宋朝制度的精妙之处,以小官行大权。

这和宋朝军队里用的将不识兵、兵部轮流换防的制度,那是一个道理。这么一来,文官没办法长时间在一个地方担任官职,自然就没法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就好比包拯,虽说在开封府手握重权,但他只是暂代,随时可能调走,想搞点小动作,那难度可就大了去了。

实际上,包拯也就在开封府待了几个月的时间。

这宋朝统治者在权力制衡这块儿,可真是煞费苦心呐,把文官武将都拿捏得死死的,就是为了保证自家江山稳稳当当。

郦靖宁心中对宋朝这复杂又精妙的制度感慨不已,简直叹为观止。

但他手上的动作却丝毫未停,赶忙恭敬地拱手说道:“臣谢陛下信重,必定肝脑涂地,以报陛下隆恩!”

而一旁的齐牧可没这么容易甘心。他本来盘算着把郦靖宁打发到西北去,打的是两个如意算盘。

一则是想借西北复杂的局势耽误郦靖宁的前程,把他长久地留在西北,免得他在中央升迁速度过快,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二则,西北那地儿乱得很,西夏贼寇肆虐,内部也隐患重重。

要是郦靖宁“不小心”在半道上出点意外死了,那也神不知鬼不觉。

可谁能想到,皇帝突然新设了个陕西经略安抚使的职位,这可是坐镇一方的重要官职。

而且要是让郦靖宁在这个位置上干上几年,等他回京之后,恐怕威望大增,说不定真就是名正言顺的“储相”了。

想到这儿,齐牧坐不住了,又连忙站出来说道:“陛下,此职责任重大,郦大人年纪轻轻,恐怕难以胜任呐。”

赵恒听闻此言,神色瞬间冷冽下来,目光扫向齐牧,说道:“此职自然重要,那依你之见,朕应当派何人去担任此职?是寇相公,还是英国公,又或者是你齐牧?”

此话一出,被赵恒提到名字的几人顿时感觉后背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