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顾长晏演技水平依然在线。
皇帝仍是老表演艺术家了。
所以话题还在顺利进行。
最后一个话题。楚桓突然想起来什么,心中来了兴趣,问:“风起,朕记得你还没娶妻生子吧?”
顾长晏嘴上道:“没有。”
怎么,你要拉郎配?
脑子里突然蹦出这么一句话的他:……。
真是…学多了。
楚桓又问:“可有心仪的女子?若是有,朕倒是可以为你做主。”
年纪到了,“乱点鸳鸯谱“的乐趣楚桓倒是略有几分心得。
而被突然关怀的顾长晏心里:……
受宠若惊的臣子顾风起马上道:“感谢陛下牵挂,但是臣并未有心仪的女子,只怕是辜负了陛下的好意。”
娶妻加生子。
男人的人生两大事。
古代版顶头上司突然问你婚姻家庭状况怎么办?
在线等,挺急的。
官场中确实有很多人问过单身到简直特立独行的顾长晏这些问题,但是都被他糊弄过去了。
也不是没人邀请过他去喝花酒或者送他美人,但是也被他糊弄过去了。
总之已经有不少同僚知道顾风起是像和尚一般清心寡欲的了,令人发指。
但是!这次!顾长晏真的没想到皇帝还有这个闲心,主要是太快了感觉。
他意识到不好糊弄了。
娶不娶妻,生不生孩子,又不耽误给你干活,你为什么要管的这么宽啊?!?
下一秒顾长晏用温长宁的想法思路在心里吐槽一番后倒是看开了,俗称随便吧,爱咋咋地,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楚桓道:“风起你今年有二十又……”
他记不清。
顾长晏补充:“二十又四。”
今年二十四岁的生辰还没有过,但是也可以这样说了。
楚桓合上折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食指上戴着的玉扳指,眼底闪过些许好奇,“年纪不小了,怎么不娶妻生子?”
娶妻生子。
他是祈朝的主流思想,顾长晏听温长宁说过再过一千年像他的家乡,这样想法也是有很多人认同的。
他的回答在封建皇帝面前更是不能离经叛道,说什么不想娶妻不想要孩子。
在长宁的家乡他可能单纯得个白眼加一顿淳淳善诱,在这里除非他想玩完。
此刻,迟钝的顾长晏打死自己都不会想到: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会说出诸如此类离经叛道且让人无处辩驳的话来。
眼下顾长晏垂眸,心绪百转千回,事实上在现实里不过短短几秒,只听他道:“臣如今赤条条一身,实在是不敢草草误了某个女子的良缘。孩子的话,臣相信缘分到了自然会有的,臣还年轻。”
这句话有卖惨的嫌疑,但是顾长晏想的办法是拖。
时间久了,皇帝总不好一而再再而三地询问这个问题,虽然到最后可能会被误会不行。
楚桓看到顾长晏落寞的表情,想到他的情况,倒是不好再扎这个臣子的心了。
顾长晏心里松了一口气。
寥寥数语后这个话题眼看着要结束了,顾长晏估摸着也快到地方了。
突然,薛衡开了口:“没想到你还挺有自知之明。”
顾长晏转头,与他没什么表情地对视。
楚桓视线落在这两个人身上,没管。
这两个人情况复杂且恶劣,出言嘲讽罢了,不耽误干活就行。楚桓的心里是类似的想法。
下一瞬只见顾长晏颔首,听不出语气地说:
“那当然。”
说罢他收回暗中交锋的目光。
结束的干脆利落。
楚桓和薛衡以为他退让了。
而恰好目的地也到了。
然后,出言嘲讽的薛衡本人不会知道了,顾长晏不是退让了。
他,只是知道的比较多。
刚刚顾长晏在与薛衡对视的那一瞬间。
眼前人的信息就自然而然地跳了出来:目前和白庭玉搞在一起,抱怨娶妻生子有什么好……
怎么,动真感情了?
顾长晏不感兴趣。
他只对皇帝刚刚为什么没有催婚比他大的薛衡有些许兴趣——原因无非那么几个,很快可能也不感兴趣了。
刚刚说的话可能确实戳中了薛衡心中某个隐秘的想法,薛衡的话肯定有嘲讽,但肯定也有别的什么。
那一瞬间想到、分析到许多的顾长晏心里都懒得计较了。
算上那个不痛不痒的小插曲,顾长晏完美混到他们抵达目的地。
最终马车在慈光寺山门……旁的参天大树下停下了。
楚桓走在最前,顾长晏和薛衡自觉落后半步,一左一右跟着。
虽说眼下圣上在微服私访,但这也不是你作为一个臣子不知尊卑地和皇帝并肩走的理由。
顾长晏和薛衡有自知之明。
在外他们称呼陛下为林大人。
三人行中顾长晏一直在暗中有意无意地注意着皇帝的举动,以免当臣子当的不称职。
但是,对于顾长晏来说如今是在三人行。
三人静默无言地气氛里他走着走着只觉得有些事情……似曾相识。
让人既想又不想的回忆在催促着什么。
山门前,寺庙里,热闹的场景在褪去,擦肩而过的香客在褪色。
顾长晏突然有些听不清了,注意力坠落在回忆里。
好像很久远很久远很久远的记忆碎片被眼前相似的场景刺激到了,它们在脑海中逐渐上升,它们拼凑在一起,它们…组成往日时光里被忽视的线索和真相。
最终这些记忆浮出水面。
顾长晏使劲闭了闭眼,复又睁开,七窍玲珑的心里明白了什么。
当初他,温长宁,招澜,他们三个也是这样的。
他永远走在最前面,招澜在外人眼里是个下人,他永远跟在他身后……温长宁也和招澜一样,习惯跟在他后面。
三个人像个坚不可摧的三角形。
后来发现的事情太多太多了,真正懂得温长宁后顾长晏再回忆曾经相处的时光,只觉缘来如此。
只是因果中的果太多,明白因的风起不能在记忆的过往中察觉到所有。
从前没有明白温长宁的时候,从出生就活在祈朝的顾长晏只以为温长宁是因为隐身才总是落后他半步以防意外。
如今尽己所能回想起那一点一滴,顾长晏发现……他们两个人相处时温长宁不总是那样的。
当初的有心算无心,当真是……现在的防不胜防。
温长宁从一开始就活的清醒。
自此的如今,顾长晏跟在祈朝最高统治者身后,落后半步,才是真正明悟了一如既往的温长宁的那一个“随心所欲”的举动一一虽然这个三人行和那个三人行根本不一样。
跟在会要人命的老板后面,旁边还有个不想看见的同事,顾长晏想温长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