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殿。
谢甄容听闻杨贵妃死了,她微微怔愣,一时间有些不敢相信。
真死了?
她让庄嬷嬷亲自去确定此事。
等庄嬷嬷再回来时,带回了确切的消息。
“太子妃,杨贵妃是真的死了。”
谢甄容惊喜,毫不掩饰的哈哈大笑。
她日日盼,夜夜盼,这些年不知道诅咒了杨贵妃几百回。
现在,这只讨人厌的狐狸精,终于死了!
谢甄容太过开心,一连点了几十道菜,让人去请太子过来用晚膳。
庄嬷嬷也笑了。
杨贵妃身死,皇帝倒下了。
皇帝的身子还能不能恢复都是一个问题。
不,就算恢复了,大概……可能……也许……也只能乖乖的做一个太上皇了。
太子登基,那太子妃必定是皇后。
毕竟,她听闻此次国公爷立功不小。
加上太子妃怀了孩子,太子没有理由不立她为皇后。
太子妃盼了这么多年,终于心满意足,庄嬷嬷也替她感到开心。
等去请太子的内侍回来时,太子没有一起过来。
但让永泰亲自过来传了话。
“太子妃,殿下这两日忙得脱不开身,连饭都顾不得吃了。殿下让奴才过来给您捎句话:其他什么事情,等他忙完了再说。殿下让太子妃安心养胎,有时间的话,可以多去慈宁宫,陪陪太后她老人家。”
这次太子没来,谢甄容没有生气。
毕竟,太子现在就要全面接手朝堂之事了,忙得脱不开身很正常。
且殿下让永泰过来传话,可见太子因为自己不能过来,心中对她是有歉意的。
她想到这,立马就笑了。
又嘱咐了永泰几句,让他好好照顾太子之类的。
至于要不要去慈宁宫陪太后,她并没有回应。
谢甄容抚摸着自己的肚子,满脸慎重。
她可不敢出去冒一丁点风险。
这个得之不易的孩子,比她的性命都重要。
陪太后什么的,还是等孩子出生后再去比较稳妥。
庄嬷嬷劝道:“太子妃,慈宁宫离东宫也没有多远,且您也无需自己走,坐个辇车就可以了。”
谢甄容思索片刻,还是摇头。
“等孩子平安出生后再去吧,太后也知道本宫怀了孩子,哪会在意这些虚礼,她之前也嘱咐本宫安心养胎的。”
庄嬷嬷哑然。
太子妃这些年盼这个孩子盼得太辛苦,现在好不容易怀上了,难免紧张。
只是,这小心得有些太过了。
但庄嬷嬷也知道,涉及到孩子的问题,是怎么也劝不动太子妃的,她只能默默闭上了嘴巴。
琼华殿这边。
温梨儿正坐在枭枭的摇篮旁边,看着他吐泡泡。
她现在很稀罕小娃儿各种有意思的举动。
比如,咬自己的小手和脚丫子。
又比如,睡着睡着,突然闭着眼睛张开了小嘴,等着投喂。
她将孩子的举动一一记录了下来,准备让人送去毓庆殿。
殿下的身份毕竟特殊,不可能像普通人家的父亲那般,见证孩子所有的成长。
所以,她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让殿下参与其中,然后对孩子多一点疼惜。
温梨儿写完后,将宣纸装进了信封。
又拿了另一封写给爹娘和兄长的信一起,准备吩咐万全将信送去毓庆殿。
结果她还没吩咐,万全就来禀说:“主子,杨贵妃死了。”
温梨儿眨了眨眼,有些懵逼。
谁?杨贵妃?
死了?
温梨儿第一反应是不太相信。
但万全不像开玩笑的样子,她询问其中的原由。
万全将自己在外头打听到的事情全部同温梨儿说了。
温梨儿嘴巴微张,久久回不过神来。
这……
她倒不是为杨贵妃惋惜,只是心中有些感慨。
那么一个风华绝代,备受皇帝宠爱的贵妃,竟然真的死了。
全大晏,可有不少女子羡慕杨贵妃的好命。
结果,谁又能想到,她会落得这个下场?
温梨儿让秦嬷嬷去对琼华殿伺候的宫人耳提面命一番。
这个时候,大家尽量别出去,少打听,然后处事要低调。
至于太子那边。
温梨儿犹豫片刻,还是将两封信都收起来了。
杨贵妃死了,皇帝晕倒了,殿下现在定然已经忙成了陀螺。
她不应该再写信过去让他分神。
至于给家人的信,晚些时日也不要紧,不急。
……
杨贵妃的死,真正的阐述了什么叫有人欢喜有人愁。
关雎宫内。
杨贵妃的葬礼仪式算是中规中矩。
灵堂设在正殿,四周挂满了白色的帷幔,烛光摇曳,有些肃穆和森然。
杨贵妃的灵柩被安放在大殿中央,灵柩前摆放着她生前最喜爱的珠宝与衣物。
可进宫参加杨贵妃葬礼的,寥寥无几。
宫女和内侍也不知道躲到了何处。
就连她的女儿太安公主,进宫一趟就匆匆离开。
晏时城和晏时梁身穿素服,跪在灵柩两侧。
晏时城看着皇姐匆匆离去的方向,双手紧握,强忍着心中的气恼与悲痛。
晏时墚也看向皇姐离开的方向,眼中含泪,满脸的不解与茫然。
“皇兄,皇姐她不送母妃最后一程吗?”
晏时城心中叹息,皇姐这是担心受母妃牵连,在驸马与婆家面前抬不起头来。
可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再撇清又有何用?
他对上皇弟的目光,口中的话变成了另一番模样。
“皇姐有重要之事不得不去做,阿梁别生她的气。母妃向来疼爱皇姐,定然也不会责怪她的。”
晏时梁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继续帮自己母妃烧着纸。
等时辰一到,杨贵妃的灵柩被抬出宫殿,送往皇陵安葬。
宫里的钟声再次响起,钟声凄凉萧瑟,卷起一地残叶,似在阐述一个生命的终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