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皇子,谢昭自然有隐秘的传递消息的通道。他不说,师乐安也不问。
总之宋章等人在端王出雒阳的当日就被司隶校尉带走的消息很快传了过来,侵吞粮草是重罪,朝廷派出司隶校尉出马,注定了雒阳官员无法善了。
师乐安得知这个消息时,正和小圆围观傅谦拍核桃。
雒阳百姓送的核桃外皮坚硬,小圆每次都得铆足劲才能敲开。可是傅谦只要将核桃放在掌心中,就这么双手一拍,核桃的外壳四分五裂,里面的核桃仁还能保持完整。
这一招无论看几次,都能让师乐安她们惊叹不已。
师乐安佩服道:“傅护院这一手开核桃的本领,太厉害了。”
卢肃正巧路过,闻言驻足,顺手将傅谦手中刚剥出来的核桃仁抢了。嚼着核桃仁,卢将军一张老嘴还在叭叭:“那是~人间小铁钳~傅兄弟以后混不下去的时候还能去路边给人开核桃。”
傅谦平静地瞅了卢肃一眼,一巴掌将掌心中的几个核桃拍得粉碎。
卢肃呲着白牙竖起拇指:“厉害了,人间小石磨。”
小圆悄声对师乐安吐槽道:“我觉得,卢将军当年一定是因为嘴欠,才会被发配去守皇陵。”
师乐安颔首,深以为然:“傅护院 ,我支持你捶老卢一顿。以及,浪费粮食是不好的行为,这两个核桃从你这个月的月俸中扣了。”
想了想后,师乐安补充道:“扣两文。”
卢肃捧腹大笑,师乐安也没放过他:“卢将军始作俑者,你扣四文。”
卢将军笑不出来了,他扒着指头可怜兮兮:“淦,再扣下去老卢这个月不但拿不到俸禄,还得倒贴银钱。”
说笑归说笑,卢将军是带着任务来的。部曲队伍要在前方一分为二,一部分押解粮草顺着官道向北行,另一部分则要陪着谢昭他们绕一下道。
谢昭的小姨母温馨嫁到了馆陶城的朱氏一族,既然路过,没有不去看一看的道理。而且清河郡就在馆陶城东,他们还想顺道去一趟清河郡,拜访一下清河王。
卢肃道:“随行部曲已经就位,王爷王妃随时可以出发。”
师乐安应道:“我这边没什么问题,王爷那边准备好就行了。对了,王爷呢?”
卢肃指向马车,“和杨骁不知道在叽咕什么,小半个时辰了还没出来。这个杨骁……”
卢肃五官扭曲络腮胡子也皱到了一处,他似乎很想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形容杨骁,然而肚腹中才学有限,憋了半晌才吞吞吐吐道,“你们有没有觉得,这个小伙子做事神神叨叨的?”
小圆最近和卢肃他们混熟了,听到这话后随口问道:“啊?我觉得还好啊,不过杨公子喜欢烧纸。”
卢将军凑近众人,低声道:“入冀州境时,我看到他在界碑处烧纸钱,嘴里说着‘大伯保佑’之类的话。”
“弘农杨氏子嗣多,我想着可能是他大伯不幸在冀州没了,他作为子侄,路过祭奠一下也正常。结果你们猜怎么着?”
卢将军是懂怎么吊人胃口的,就连师乐安都来了兴趣:“嗯?怎么着了?”
卢肃眼神复杂:“他说他大伯没死,在终南山修仙,活得好好的。他给大伯烧纸,说他那半仙大伯能吸收纸钱灵气,听到他的话,为他指点迷津。我又问他,烧了这么多纸,听见他大伯隔空传音了吗?”
“他说,他正在练。”卢将军彻底服了,“少年郎意气风发才正常,像他这个年纪的小伙子,不是应该满脑子建功立业的想法吗?烧纸?隔空传音?哎,他娘的,难怪家里有个修仙的,我寻思着再过几年,杨骁也得上终南山。”
“嘶……”小圆往师乐安身边缩了缩,“有点吓人。”
师乐安摸了摸小圆的碎发,瞟了一眼卢肃:“老卢,背后议人不对,当心杨公子知道了捶你。”
卢肃压根儿没把杨骁放在心上:“他?捶我?细胳膊细腿的,谁捶谁不一定。”
师乐安不想继续听卢肃蛐蛐人,抓了一把核桃揣在袖中起身:“你们继续,我去看看王爷那边好了没?”
入车厢时,正巧遇到杨骁掀开帘子出来。健朗的少年展颜一笑,热情地打着招呼:“王妃,您来啦。”
想到卢肃方才说杨骁的那些八卦,师乐安的目光不着痕迹从眼前之人身上扫过。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杨骁不像是会通过玄学方式烧纸问询的人。他的腰间挂着的是锋利的长剑,而不是泛黄的符纸,通身的少年英气,哪里有求仙问卜之人的不自信?
师乐安笑着从袖中摸出了核桃仁:“吃核桃吗?”
杨骁笑着露出了白牙,伸出双手放在身前:“要,谢谢王妃。”
核桃仁落到了杨骁掌心,小少年哼着歌嚼着核桃走了。师乐安看着他的背影想笑,“定是老卢瞎编排。”
天气转暖,车窗上的厚帘子换成了轻薄透亮的纱布。温柔的阳光投射进来,落到了窗边正在看文书的谢昭身上。
今日谢昭穿着竹青色的衣衫,几朵竹叶在阳光下若隐若现。面容精致的少年垂着眼眸看着手中的书信,神情多了不常见的凝重。信笺微微颤动,不经意泄露了看信之人的情绪。
“怎么了?”师乐安缓声问道,“出什么事了吗?”
谢昭将信纸放下,抬眼看时,又恢复了温润如玉的常态:“去馆陶的部曲回来了,带来了姨母的消息。”
师乐安心中了然:“小姨母是不是不太好?”
谢昭低头,指尖从信纸上轻轻扫过,“嗯,不太好。”
温老太君生了三男二女,谢昭的母亲 ,先皇后温柔排行第二。除了温柔之外,温家最小的孩子也是女儿。
谢昭出生时,温馨早已出嫁,嫁给了馆陶清流之家朱家。馆陶城离长安近千里,外嫁女想要回家一趟非常难。因而谢昭也没见过这位小姨母,他只是从母亲的只言片语中听过小姨母的一些事迹。
“小姨出嫁时,温家正当鼎盛。祖父虽然已经离世,可是三位舅父都在朝堂中担任要职,我的母亲更是东宫皇后,这样的家世背景,小姨可以闭着眼挑选长安才俊。”
谢昭眼神带着杀气:“造化弄人,小姨看中了馆陶来的学子,不顾家族反对一心下嫁。本以为朱家人能善待她,结果……”
其实不用谢昭多说,师乐安都能猜出姨母温馨现在的处境。温家顺风顺水时,朱家自然会捧着她,可是当家族覆灭时,哪里有完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