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一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与新年交接的那一天,京城举办了盛大的大典。
李承乾身穿衮服,祭祀天地、祖宗、社稷之后,就开始宣布登基诏书。
“皇帝臣标,敢用玄杜,告于天地、宗庙、社稷,嗣统大位,昔者,天道循环,有德者居之。
自臣皇考龙驭上宾,海内哀悼,而国家不可一日无君。
臣承祖宗之遗训,蒙天地之眷顾,群臣拥戴,百姓归心,今乃践祚宸极,以继大统,即皇帝位,改元承乾!
臣之即位,非私意所为,实乃顺应天命,合乎祖制,自古帝王,皆以仁德治世,臣亦当以此为本,克己复礼,敬天爱民,不负列祖列宗之期望,亦不负万民之托。
自即日起,臣当以勤为本,宵衣旰食,不敢有丝毫懈怠、广开言路,任贤使能,以图国家之昌盛,轻徭薄赋,兴农重商,致力于百姓之富足。
皇天在上,鉴臣诚心,朕必殚精竭虑,不负祖宗之期望,不负万民之重托,佑我朝国祚绵延,永享升平。”
李承乾选择用自己前世的名字做年号。
承乾两个字本就尊贵。
自己以此为名,上一世没压住这个福气,这一世以此为年号,就不信还压不住!
哪有小孩天天哭,哪有赌徒天天输!
我就一个目标,超越我老爹李世民!
日后世人论起承乾二字,第一反应便是我李承乾的时代,便是朕最大的成功。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宗亲、禁军纷纷行礼,跪地高呼万岁。
李承乾穿着冕服,站在九十五层御阶之上,俯瞰着下方跪着的群臣,听着这万岁的呼声,李承乾想大喊一声,满足!
而接下来,常氏身穿凤袍,戴着凤冠,在女官的引领下,缓缓朝着自己这边走来。
礼部尚书也念起了封后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内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典礼于斯而备,教化所由以兴。
朕闻为圣君者必立后,以承祖庙,建极万方,兹尔皇太子妃常氏,乃开平忠武王嫡长女,昔承明命,虔恭中馈。
柔嘉成性、宜昭女教于六宫,贞静持躬、应正母仪于万国,兹仰承皇太后慈命。以册宝册尔为皇后。
其尚弘资孝养,克赞恭勤,茂本支奕叶之休,佐宗庙维馨之祀,钦哉。”
礼部尚书念完册封诏书,正式册封常氏为皇后,入主坤宁宫。
“臣妾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常氏跪于李承乾下方,接过金册金宝,行了大礼。
接着才被女官引领站在了李承乾的身边,接受百官的朝贺。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群臣三跪九叩。
而远处的朱雄英,听到这千岁的高呼之声,心情激动。
为自己的母后赶到激动。
自己母妃终于成为了皇后,那个梦太可怕了,自己的母后怎么会英年早逝?
自己怎么会少年夭折?
自己的父皇怎么会中年病逝?
自己的熥弟怎么会成了吴庶人?
自己的两个妹妹出嫁,连门当户对都没有?
自己的奶奶怎么会三个月后随自己而去?
还好,那一切的一切,都是梦!
而现在,自己的奶奶成了太后,父王成了皇帝,母妃成了皇后!
自己的弟弟妹妹,也绝不会过那种日子。
册封皇后之后,接下来就是立储君。
官员引领着穿着太子冕服的朱雄英走向广场,并走上奉天殿。
礼部尚书念起册封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承皇天眷命,君临天下,兢兢以社稷为念,惟愿国祚绵延,万民安康。
今储君之事,关乎国本,朕深思熟虑,审慎权衡,终有定夺。
朕之皇嫡长子雄英,自幼聪慧好学,品性端方,举止有度,心怀仁爱,有君人之范。
其于经史子集,皆有涉猎,领悟甚速,于朝堂诸事,亦能洞察利弊,见解独到。
且为人谦逊,礼贤下士,深得臣民爱戴。
朕观其言行,察其品德,知其必能担当重任,光大我朝。
为使宗庙有托,江山永固,今册立皇嫡长孙雄英为皇太子,正位东宫,望其日后恪守本分,勤修德业。
尊师重道,亲近贤臣,心怀天下苍生,不忘祖宗基业,众臣亦当尽心辅佐太子,共保我朝昌盛,钦此!”
“儿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雄英接过金册金宝,也行起了大礼。
接着就是群臣再拜太子。
京城这边举办盛大的大典,而有人却不在场。
正在前往福建的路上,朱棡和常茂两人都沉默不语,气氛有些凝重。
朱棡终于忍不住打破了沉默,抱怨道,“你说大哥这到底是啥意思啊?明明知道登基大典就要到了,却偏偏不让我参加,反而派我来福建,这不是故意让我错过这么重要的时刻吗?”
常茂也深有同感地点点头,附和道:“是啊,我也觉得很奇怪,你去福建也就罢了,可姐夫为啥还要让我陪你一起去呢?这样一来,我就没办法亲眼看到姐姐穿上凤袍被封为皇后的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了。”
朱棡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转头看向常茂,问道,“对了,郑国公,大哥派你来不是让你去对付那个张定边嘛,你有把握能打得过他吗?”
常茂一听,立刻拍着胸脯说道:“那当然!俺爹当年可是一箭就射伤了他,俺肯定不能给俺爹丢脸啊!再说了,那姓张的都一大把年纪了,俺还怕打不过他不成?”
如果张定边听到常茂的话,肯定要骂一句竖子狂言。
朱棡听了常茂的话,心里稍微踏实了些,但还是有些担忧,“话虽如此,可张定边毕竟是当年陈友谅麾下猛将,不可小觑。咱们还是要小心行事。”
常茂满不在乎地笑了笑,“晋王殿下放心,到了福建,我定会将那老匹夫拿下。”
就在他们交谈之际,前方突然出现一群黑衣人,将他们的去路挡住,朱棡和常茂立刻警觉起来,手按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