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玄幻魔法 > 隋唐天字七书 > 第215章 十面围困孤城在,四处断粮意旁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5章 十面围困孤城在,四处断粮意旁徨

李世民和王世充正式开干。

既然都不知道几斤几两,也绝不可能未战先降,那就先打一场,试试火力,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慈涧,是洛阳西面的桥头堡,李世民准备围点打援。

王世充接招。

他毕竟出身行伍,久经战阵,虽然贵为大郑天子,但却依然不避矢石,驰骋在第一线。

他想亲自看看唐军的能耐,或者他也想给李世民一个下马威。

于是,他率领三万兵马亲自救援慈涧。

王世充从内心里看不起李世民,认为他不过是个嘴上无毛的“童子”而已,这个称谓,让李世民耿耿于怀。

以至于洛阳城破之日,王世充投降之时,李世民不无讥诮地对王世充说:“卿常以(我)童子见处,今见童子,何恭之甚邪?”

两个互不服气的人,针尖对麦芒。

王世充太看轻李世民了。

李世民是个真正的猛人,年少气盛,却又深得“狠稳准忍”四字的精义。

他有一个特点,在战斗之前,非常喜欢率领小队骑兵,深入一线,察敌虚实,然后决定攻战大计。

看到李世民身为主帅,却孤身犯险,王世充一时之间摸不着头脑。

但对于送上门的猎物,王世充笑纳,他率领大军层层包围了李世民。

看到王世充军容鼎盛,战意高昂,强弱悬殊之下,李世民的属下,少有地表现出畏惧和退缩的心态。

但李世民遇强愈强,他展示出英勇无畏,悍不畏死的强悍,命令部下先撤,自己留下殿后。

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王世充帐下猛将单雄信跃马持枪,在近身肉搏之时,差点一枪刺中李世民。

不过,李世民并非是软柿子,他无愧当世神箭手之名,用他特制的秦王府大羽箭,箭无虚发,一箭一命。

依靠险峻的地势和箭无虚发的神技,全军边打边撤,这种顽强不要命的打法,竟然意外俘获了对方的大将燕颀。

一时之间,王世充的追兵气为之夺,胆为之寒,终于被震摄住,只敢远远追摄,再不敢近身前来。

李世民侥幸逃回营地。

这是一场非常艰苦的战斗当李世民满脸风尘,浑身是血,立于军营之外之时,守门的军士早就被战场上紧张的局势吓住,既认不出他,也不敢开门。

李世民以主帅之尊,也只能脱掉铠甲,露出真容,才得以入门。

这是李世民领军作战以来少有的挫折,但他在战场之上,从未退缩过半毫。

他要找回场子,在哪里摔倒,就要在哪里站起。

第二天,李世民亲自率领五万大军,进攻慈涧。

经过第一次亲密接触,王世充认识到唐军的强悍战力,他调整了自己的作战计划。

慈涧只是个小地方,城不高,墙不厚,也没有多少战略纵深,这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决战场所。

他将选择一个防守牢固而顽强的城市,以逸待劳,和唐军决一死战。

王世充战略性放弃慈涧,他将退守洛阳。

他决定,以洛阳为中心,打一场旷日持久的防守战,他有信心拖死李世民。

洛阳,是天下坚城,有着当世最先进的守城工具,也有着最高最厚的城墙,在洛阳,他王世充是当仁不二的唯一的王。

当年杨玄感在洛阳城下铩羽而归,李密也只能望而兴叹,现在李世民也逃不脱失败的命运,也将饮恨洛阳城下。

这是王世充的如意算盘,但李世民是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的无敌统帅。

他不但是当世一流战略大师,也是精通人心人性的战术大师。

他还握有一张王牌,就是李唐据关中之地,继承了隋朝府兵的优质资源后,足以凭关中而俯瞰天下。

李世民的军队,是一驾纯粹的战争机器。

加上他战无不胜的纪录,让李世民在军队中,拥有绝对的指挥权和威望。

这种上下一心,有着必胜信念的军队,是任何对手的噩梦。

何况对面的王世充,根本没有任何进取精神,他完全采取被动的防御战略,想依仗洛阳这个天下第一坚城,再加上外围的卫星城市,构建起立体防御体系,以时间来拖死李世民。

李世民一眼看透王世充。

李世民不但在进攻上锐利无比,是当世最利的矛,同时,他也是持久战和防御战的大师,同时身兼天下第一的利矛坚盾。

他一贯的战略,是先稳固自己,以己之不可胜,而待敌之可胜。

现在王世充也想用这个战术来对付自己,但人事不同,时势更异,他将让王世充作茧自缚,让洛阳成为一座孤城,也成为王世充的大囚笼。

李世民的战略非常清晰,他并不打算直接在洛阳城下兵对兵,将对将地立即决战。

而是采取“十面围城”法,先扫清洛阳外围据点,孤立洛阳,然后攻城决战的战略。

只有切断洛阳和周围卫星城市群的联系,再占据洛阳外围的粮仓,让洛阳变成一座孤城,才可以让这个天下第一坚城低下它高傲的头颅。

否则,只要留一口气,它终归会屿立在地平线上。

李密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或者说,他即使认识到这一点,也没有能力和时间去实施这个战术。

李密当时需要与时间赛跑,他率领的草莽群雄,太过于迷信绝对的力量,但攻城之战,即使以十敌一,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想以一二场压倒性的战斗,而不是进行一场战役,去解决洛阳问题,已经被无数次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

李世民不急,他慢慢来。

他将对洛阳形成一个完美的包围圈,然后将王世充瓮中捉鳖。

洛阳周围的城市,他们比李世民更急,现在才是他们选边站的时候了。

李世民的军队在洛阳外围,遭到的抵抗是轻微和可以忽略的,与其说是李唐军队的强大,更不如说是时势,让他们没有选择地倒向李唐王朝。

李唐甚至处于一种有征无战的地步。

他们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迅速对洛阳形成了包围。

刚刚投向王世充的显州总管田瓒以辖下二十五州归降李唐,这彻底断绝了王世充在南面和襄阳的联系,襄阳也成为一座孤城,只剩下待宰的份。

史万宝占据龙门(伊阙塞)更是在南面给王世充加了一道锁。

西面本来就是李唐的大本营。

汴州刺史王要汉,斩杀徐州援兵将领张慈宝,东面徐汴路阻。

在黄河北面,刘德威和潞州总管李袭誉共同切断了突厥的援助。

史万宝在东南面战场也创造了一个奇迹。

这次战斗,甚至惊动了李渊,李渊专门给他下了一道慰劳的诏书说:“卿以十三人破贼一万,自古以少制众,未有之也。”

除了形成一个铁桶阵,将王世充团团围困之外,李世民更进一步,他将洛阳最重要或者说是最稀缺的物资,洛阳赖以生存的根本——粮食供应给切断了。

自隋以来,洛阳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人口已达百万级别。

这需要巨大的粮食供给,因而,隋朝在洛阳附近,设立了几个巨大的粮仓,洛口仓,兴洛仓,河阳仓和黎阳仓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种城市孤悬,粮仓独立的供给和防御体系,原本是针对北方的突厥进攻而设立的,本来百无一失,但现在忧患自内而始,就给了李世民巨大的操作空间。

李世民一生之战,打的就是后勤战。

他非常善于切断对手的粮食供应链,引发对手的心理和身体上的焦虑和崩盘,只要敌人军心一摇,士无斗志,未战就已先胜。

此战亦然。

王君廓沿黄河东下,直取洛口仓。

黄君汉突袭洛阳城傍回洛仓,并且烧断河阳南桥,从此,黄河之北,不知洛阳事。

洛阳将很快再次陷入粮食恐慌。

王世充为了防止黄君汉对洛阳的直接袭击,在回洛仓西面修筑了一个叫月城的防御工事。

这是一种临时的防御措施,意味着王世充对洛阳还有一定程度的掌控权,同时也反应了王世充战略的核心,消极防御。

防御就只能挨打,也只能看着李世民逐渐将他的外围据点一一清除。

李世民的铁桶阵已经合围,丑媳妇总要见公婆。

洛阳城下,青城宫前,李世民和王世充终于面对面,隔水而语。

王世充想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李世民止戈息武。

他率先质问李世民说:“隋室倾覆,唐帝关中,郑帝河南,世充未尝西侵,王忽举兵东来,何也?”

这种需要自吹自擂的外交辞令,李世民交给了更圆滑的宇文士及,宇文坚定不疑地回答说:“四海咸仰皇风,唯公独阻声教,为此而来!”

王世充做了一个提议,“相与息兵讲好,不亦善乎!”

宇文士及斩钉截铁回答道:“奉诏取东都,不令讲好也。”

话说到这个份上,那就战场上见真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