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赵顼是历史上第一个以“神”为庙号的皇帝,另一个是明朝二十多年不上朝的明神宗朱翊钧。”
“但万历皇帝是数十年不理朝政的,赵顼却算得上励精图治。二人却都叫神宗,可真是让人不知说什么才好。”
“神宗这个庙号看似有褒义,然而实际上,隐含着一种说不清的贬义。”
“民无能名曰神。”
“简单来说就是百姓无法通过他的功绩与事业对其进行好坏的判定,意在功过参半,无法下定论了。”
“英宗在位时间太短就不提了,相较于之前真宗仁宗的无为而治,宋神宗很有抱负理想的皇帝了。”
“在《宋史·神宗纪赞》写到:其即位也,小心谦抑,敬畏辅相,求直言,察民隐,恤孤独,养耆老,振匮乏;不治宫室,不事游览,励图治,将大有为。”
“简单来说说就是,宋神宗有仁慈之心,能体察民情恤孤养老,能谦恭待人,克己复礼敬畏辅相。”
“而且宋神宗从不大兴土木游山玩水,他还勤政,总是把国家政务放在首位。”
“所以作为北宋还算有为的皇帝,得到“神”这个庙号也可以看出当时臣子对他的不满了。”
……
秦
嬴政听完这一通夸奖有些不解,总体看来这个宋神宗励精图治不贪图享乐,不比前面那几个皇帝来的好么?就因为变法,所以得到了一个明褒实贬的庙号?
汉
刘彻觉得可能在宋朝那些大臣眼中一个锐意进取的皇帝,还不如一个听话的皇帝来的好吧。
不过继位的不是他儿子么,难道是年龄太小了所以没法替他父亲争取庙号?
唐
唐高宗李治突然发现宋朝似乎没有世家门阀的问题,只不过文官一旦分党一样想把控朝政,皇帝集权怎么就这么难……
宋
赵匡胤听到宋神宗被夸奖虽然很高兴,但是又担心会像宋仁宗那样先褒后贬。不过听起来应该没有像“高粱河车神”和“泰山封禅”那些丢人的事情。
宋太宗赵光义觉得这个宋神宗可能才是遗传自己的血脉吧,至于真宗仁宗这俩才是突变的……不过这个赵顼是谁的后代来着?
宋神宗赵顼听到对自己的认可虽然开心,但是有仁宗的先例在,倒也不敢过于得意。
不过想到自己的庙号,他望着众臣问道:“没想到你们对朕竟然如此不满,可现在朕更坚决要推行新政,这回朕去世后,你们又要给朕一个什么庙号?”
宋神宗想到庙号是由新帝和当时众臣所定,前面说过了哲宗是年幼继位,也就是说这个庙号还是以当时大臣意见为主,这也意味着历史上他的新法变革失败了。
宋哲宗想起自己继位初,根本没有什么权利,连他父亲的庙号也无法插手,不过他一定会将新政坚持下去的,他父亲无法完成的新政他来完成。
明
朱元璋没想到这还能提到他们大明,不过想了想宋神宗继位后种种表现,确实比前几位皇帝要好一些。
宋神宗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于变法摇摆不定,协调不好引起党争,导致后续的种种问题。
明神宗朱翊钧保证他真的会改的,他爷爷不也是个很好的例子么,真不用带上他了。
……
“宋神宗私德没有太大的问题的,那么大臣不满的来源就是熙宁变法了。”
“变法主要是为了解决宋朝当时三冗的问题。”
“这是从宋太宗起已经埋下隐患,到神宗的时候变革已经迫在眉睫。”
“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三冗的问题没有解决,反而又多了党争的问题。”
“我之前直播的时候就说过了,宋朝分为以司马光、文彦博、韩维、太后高滔滔等人为首旧党;”
“和以王安石、韩绛、吕惠卿、章惇、李清臣等人为首的新党。”
“以及独自一派的苏轼,新党执政他支持旧党,旧党执政他又支持新政,不贬他还能贬谁。”
“苏轼最多是对事不对人,外加人又太出名了,嘴又比较毒,所以得罪人多了一些。”
“不过还有一种人,就是蔡京!!!”
“蔡京!神宗在新政执行时,蔡京是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干将。”
“神宗死后新政废除时,蔡京又是司马光的重用之人。”
“而等到宋哲宗命章惇继续推行新政时,蔡京又回来赞成新政了。”
……
汉
刘彻觉得这个蔡京也是个人才,他是怎么做到这么反复横跳还能被两党重用的……不过那个新党可能是比较缺人吧?不然背叛过一次的人怎么可能还有信任。
宋
宋神宗现在听不得党争这两个字,别管新党旧党现在能老老实实完成他命令就是好臣子。如今有天幕如果有人敢阳奉阴违,那么不杀士大夫这条在他这就要改改了。
不过宋神宗更想知道新政的弊端,便发弹幕询问关于变法的利弊。
王安石和司马光二人对视了一眼,然后嫌弃的别开头。
司马光看到官家的弹幕后,他也想问一下,但想到主播对变法明显是支持的,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问。
在他看来变法如此急于求成,动摇的是大宋的根基,这点后世一女子不了解国家政事又怎么能懂呢。
蔡京没想到除了苏轼还有他的事情,不过现在官家坚定要变法,这个墙头草的名声他可不能背上。
苏轼看向自家弟弟小声吐槽道:“这不就是墙头草么,哪边得势就往哪边倒。”
这悄悄话还不如不说,周围这么安静一时间众人都看着兄弟二人。
苏辙:……
宋神宗:“那你算是逆风墙头草么?哪边失势往哪里倒。”
苏轼觉得他这是坚守本心好吧,而且他嘴怎么毒了,明明是直言不讳!
宋哲宗看了下方在那努力剖白的蔡京,并没有做什么,不知道后面主播会不会仔细说一下蔡京,实在不行他就发弹幕问,现在还不急着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