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日月山河无恙 > 第223章 朝廷求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锦州城北的戚家堡(辽宁锦县齐家堡)。

皇太极登山岗观看明军阵式,见洪承畴的阵势布置严整,感叹说:“人们都说洪承畴善于用兵,果然是这样的,我们的兵将一定要小心”。

洪承畴因为要和清军决战,需要轻装上阵,所以粮草补给都不能携带太多。

于是将粮草全部放到一处名为笔架山的关隘。

笔架山形似笔架,易守难攻,这就是洪承畴决定将笔架山作为明军粮食补给的存储处,并让总兵白广恩带三千军兵前去镇守。

他看了很久,苦苦思索,见明军是“重兵集结在前,但是后队的疏漏很大”,便想出了破敌之法。

对诸将说:“洪承畴的兵阵\\u0027有前权而无后守\\u0027,可以攻破了。”

他根据明军首尾不相顾的弱点,定下掘壕围困断敌粮道之法。

皇太极命人挖掘深壕。

这种壕沟上高一丈二,上宽半丈,下面却极其窄小,仅能容下双脚站立。

只要掉下去,就不可能凭自己本事爬上来。

在二十日这一天里,清兵拼命掘壕,从锦州西面往南,穿越松山、杏山之间的通道,一直到海口,连掘三道大壕,将明军包围起来,切断了其与后方的一切联系和粮饷供应。

二十一日,洪承畴统兵进攻,双方激战一日,谁也没能奈何得了谁,各自回营休整。

清军挖掘好战壕后,就将十几万明军都围在锦州和宁远之间的这块旷野上。

这下十几万明军慌了,粮草被断,十几万明军,就携带了三天粮草,这要是突围不出去,不饿死才怪。

就在洪承畴他们在商量可接下来要如何速战速决时,皇太极也命令岳托带领镶红旗直接往笔架山而去。

笔架山是一个海岛,平时是在大海之中,但是有时退潮时,就会有大概一个时辰,会露出地面,而皇太极就是要趁退潮时这点时间,攻打下笔架山,夺取明军粮草,逼迫明军投降。

岳托带着十个牛录的镶红旗清兵赶到笔架山时,正是下午时分。

山上关城里的明军也看到了远处海岸上的清军,不过有海水阻隔,那这清军拿他们也没办法。

白广恩正在城里喝着酒,吃着可口的饭菜。

这山上可是够十几万大军食用两个月的粮草,自己就是敞着肚皮吃,也吃不完,于是下令,让手下人敞开了吃。

在得知清军来了时,白广恩也是有点担心,但是看到茫茫海水,他有放心不少,只要抵住退潮时的那一个时辰,这清军就打不进笔架山来。

“都给老子看好了,这些建奴要是想来送死,给老子狠狠的打。”

白广恩丢下这么一句,又回去喝酒去了。

当天傍晚退潮时,三千镶红旗骑马踩着半米深的海水,冒着还未完全退潮的海水卷走的危险,蜂蛹的冲向笔架山。

笔架山的守军正在吃饭,就听到城头的警钟被敲响,吓得纷纷扔下碗筷往城头跑去。

跑上城头时,已经有清军登上了城墙。

城墙上还有十字钩钩在城墙砖缝中,想必是这些清军就是用这些十字钩攀上的城墙。

明军们挥舞着武器想要将城头的清军赶下去,但是他们又那是身着重甲的,清军的对手。

白广恩还在房间里呼呼大睡。

下午他可喝了不少酒,这些酒是军中携带些庆祝打了胜仗庆功用的,结果这几天,被白广恩喝了不少。

“白总兵,白总兵,不好了,建奴打进城了。”

一个亲兵一脚将房门踹开,冲上去猛摇白广恩,一边摇晃,一边大喊。

“谁特娘的吵老子睡觉,来人,给老子拖……。”

白广恩一边咒骂,一边翻身起床,回过神就看到自己亲兵身穿盔甲,收拿长刀,浑身鲜血的,也吓了一跳。

“娘的,这是怎么回事。”

亲兵指着门外说道:“清军,清军趁着海水退潮,结果几千人淌着海水就冲了过来,兄弟们现在正在拼死抵抗。”

白广恩这时什么酒都醒了,站起身,对那亲兵说道。

“盔甲,快给老子穿盔甲。”

笔架山那边的战斗持续了一晚上。

第二日,洪承畴这边还不知道笔架山已经开打了,也做好了与清兵决战于松山、锦州地区的准备。

明军有十来万人,清军那边也有十万余人,人说上可以说相差不大。

但是明军这边火器数量占有,如果所有总兵将领都听洪承畴的调度,虽不敢说能击败清军,但是打个五五开,还是没问题的。

洪承畴他们也发现自己这些人被清军围困了,现在突围才是首要任务,不过笔架山那边传来消息。

清军趁退潮攻占了笔架山,白广恩带人逃跑了,现在笔架山的粮草已经被清军镶红旗占领。

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的慌张不已。

更劲爆的消息也传了过来,说后路有清军正白旗和镶白旗出现,也就是说,后路也被清军截断了。

如果只是被包围还没事,谁都奈何不了谁,拼的就是后勤。

现在粮草被占,后路被断,这不是要把这十几万往死里逼吗?

洪承畴召集所有总兵将领们入主帐商议。

“各位总兵想必已经知道了,我们在笔架山的粮草昨晚被清军攻占,总兵白广恩逃走了,而且我们的后路也被清军截断,现在前有狼后有虎,我们必须团结一致,才能打破这个困局,明天咱们就跟清军决战。”

洪承畴话虽然这样说,但是下面的总兵们却各有心思。

不过这些总兵将领们,这十几年来,对于朝廷也是多有不满。

有功不赏,有过不罚,官员腐朽无能,所以他们此时并不齐心,都在想怎么保存自己实力。

打了胜仗,功劳是督师和朝廷的,自己这些人已经是总兵,武人能达到的最高等级了,再往上是左右都督。

不过这都是文官把持着,武人要升上去基本不可能,所以保存实力才是最重要的,有人腰板才硬,如果把自己的人折在这里,就算活着回去,也是等着被砍头。

明军火器超过清兵,本可以决一雌雄,尤其是又已被清兵断绝了后路,只有拼死厮杀,方能死中求生,但是现在各个总兵各怀鬼胎,都不想拼命。

这一仗,还没开打,就已经注定要输了。

“督师,现在咱们只有三天的粮食,要是三天突围不出去,等待咱们的,可就是死路一条啊。”

王朴在听完洪承畴的话后,率先开口道。

“是啊,督师,现在咱们被困,真要决战,咱们可能得死一半人。”

唐通也是和胆小鬼,和王朴一起也是臭味相投,都是怂货。

“要不咱们逃回宁远吧,起码在哪里有高大城墙,清军那咱们没办法。”

诸将胆怯,不愿死战,主张逃回宁远。

“本监军也赞同退回宁远在做打算。”

监军张若麒也开口说道。

洪承畴想决战。

但是力主速战的,昏庸无能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之亲信,监军张若麒也反对决战,希望撤回宁远,这进一步涣散了将士斗志。

洪承畴无可奈何,只好下令于明日突围,说:“以往诸位将领都说要誓死报效国家,如今正好有机会,虽粮尽被围,也应该明确告知诸位兵士:守是死,战也是死,如果奋力一战或许能够死中求生。我智术短浅决意孤注一掷,明天望诸位能够竭尽全力。”

他分遣剩下七路总兵为左右路,准备于明日死战突围。

皇太极于交战之后料定,明兵缺粮,夜里一定会逃跑,分遣王公将领进入汛地,阻截明兵。

洪承畴这一夜都没睡,他一直看着地图,在想着明日决战时,可能发生的一切意外。

大同总兵王朴一回营便率本部人马首先乘夜突围逃跑。

“让所有兄弟集合,今晚趁夜突围出去,还想决战,决你大爷,自己去决战吧,你爷爷不奉陪了。”

要跑路的不止王朴,基本也都跑。

宁锦一带战事一触即发。

时间回到一个多月前。

张梵回到山东时,已经是崇祯十五年正月初八,在爪哇时遇到台风,所以在爪哇待了三个月,等到台风季过了后,才再次踏上归途。

刚回家,王承恩就来了。

“王公公,你怎么到我这里来了,有事?”

张梵刚洗完澡,嘴里正在吃着一个肉包子,出来就看到王承恩坐在客厅里,一旁还有孙承宗陪着。

“勇武侯,咱家这次可是跑第四次了,每次来,您呐都没回来,白跑三趟,陛下愁得头发都白了。”

王承恩说着说着眼圈都红了。

“皇帝拥有整个大明,还有什么可愁的,还有,我可不是什么勇武侯,我就草民一个。”

张梵调侃着,对于现在的崇祯,张梵觉得是他咎由自取。

“侯爷说笑了,咱家知道您心里有气,陛下也知道亏待了你,但是,陛下这么做也是有苦衷的,毕竟死的是一个一等国公,还望侯爷多多体谅陛下,下面那些官员巴不得整死侯爷您呐。”

王承恩见张梵脸色不太好,忙解释道。

“公公这次来是有什么事吗?开门见山的说就是了,大家都是熟人。”

张梵看王承恩不经逗,也不在耍他了。

“陛下有封圣旨给侯爷的,侯爷你看……。”

王承恩说有圣旨,但是却不见张梵有要跪下接旨的意思,有点为难的说道。

张梵坐在椅子上没动,只是淡淡的说道:“宣旨什么的,就算了,太麻烦,直接说什么事吧。”

王承恩听完脸都在抽抽。

不过现在有求于张梵,惹不起他,于是只得拿出圣旨,不过并没有打开,而是将圣旨里的内容简单的说了一下。

“陛下要恢复侯爷您的爵位,而且还要升爵至国公一爵,以后就要称您为勇武公了,国公爷,咱家可要提前恭喜国公爷了。”

王承恩说完,笑呵呵的将圣旨递给张梵,不过张梵并没有接圣旨。

“额,国公爷,这圣旨还请接下。”

王承恩见张梵不接圣旨,于是小声的提醒道。

孙承宗在一旁说道:“国公爷,快接圣旨啊。”

张梵还是没接,而是缓缓站起身,走到落地窗那里,看着外面繁华的街道,然后才说道。

“说吧,要我做什么,能给我一个活人一个国公的爵位,这可是大明开国以来,一百多年来,第一次。”

王承恩这时才将关外锦州城被建奴围困,洪承畴带大军去驰援也被困的事说了出了。

“陛下的意思,是想国公爷去锦州支援,就算救不下锦州啊,也要把出关的大军带回来。”

王承恩期待的看着张梵,希望他能同意。

张梵现在窗前,望着窗外,许久都没有说话。

“国公爷,国公爷,您有什么条件可以说,陛下说了,只要国公爷能同意,什么都能答应。”

王承恩见张梵半天不说话,只好亮出最后底牌。

“扬州。”

张梵缓缓吐出两个字。

“扬州?什么扬州!”

王承恩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痴痴的问了一句。

“国公爷的意思是要扬州。”

孙承宗在一旁解释道。

王承恩咽咽口水。

张梵啊,你的胃口不小啊,知道扬州一年的税赋是多少吗。

“扬州给我,每年给朝廷三百万两白银,十万石粮食,同意话,本国公马上出兵,不同意,草民也不多留公公了。”

张梵也说出自己的底线。

同意的话,老子还是大明的国公,不同意,老子就是山东张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