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穿越七零:绑定续命系统撩男主 > 第52章 哎!这桃怎么样?听我给你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2章 哎!这桃怎么样?听我给你吹!

“这位同志,俺们这可是水蜜桃!”

“跟西游记上说那个,孙猴子吃的。”

“王母娘娘的仙桃,是一个东西!”

庄晏清说的煞有其事。

哎!这桃怎么样?听我给你吹!

“哈哈哈,你这个同志真是能吹,人家那仙桃咱能吃上?”

庄晏清成功把大姐给逗笑了。

哈哈哈的,也顾不上周围人的视线了。

庄晏清赶紧给提了个醒儿:

“同志,您可悠着点,一会儿把人都吸引过来了。”

“咱可没那么些,就这两提篮,没了真就没了。”

“哎哎哎,差点坏了事儿,同志你这个怎么换?”

庄晏清左右看了看,小心揭开黑布让人家看仔细。

一个个水蜜桃鲜灵灵的,粉白中透着甜蜜的红。

那细小的绒毛根根分明的,还带着清晨的露珠。

一看就是刚从树上摘下来就拿过来了,新鲜的很。

那个皮儿薄的,好像透过薄薄的皮儿,就能吸到里面甜蜜的桃子汁儿。

让人只是看一眼,就口舌生津。

可惜庄晏清不让多看,盖上黑布小声说道:

“咱这样的鲜果儿,不多见吧?”

“这样大这样好的的桃子对桃树要求可高呢,一棵树带不起来多少个。”

“这是头一茬,错过了,一年都没处买去了!”

说完还神秘兮兮的,故意朝人家道:

“这样的就是自家不吃,拿去送礼去,有没有面子?”

说的大姐又笑了:

“看着是个老实汉子,懂的还挺多。”

庄晏清摆摆手,不敢说多了。

再说就要不符合,咱今天的朴实人设了不是?

其实她这个狡黠小狐狸的本质,扮起谁来也朴实不了啊。

“行,我都要了。”

“你这个我就按最高价,一块二一斤给你算怎么样?”

庄晏清立马点头:

“行,我不要钱,给我换成票,什么票都行。”

大姐一掏身上,白酒票,红糖票,还有氮肥票。

好家伙,大姐家到底干啥的?

庄晏清想了想,换了200斤的氮肥票。

他们的桑树喜欢氮肥,这个是大事不能耽搁了。

换完了东西,庄晏清直接走了。

连提篮都没要,让大姐怎么自己想办法拿回去吧。

拿着肥料票,庄晏清也没浪费她现在这个装扮特效。

数了数空间里的钱够了,就直接去把肥料也买了。

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放在空间里。

忙完了这事儿,看着自己开的特效时间还有。

本着不能浪费的原则,又让系统给自己换了个装束。

上她上次有大收获的废品收购站!

这次换了个中年妇女形象,理由是要去收购站买点报纸回家糊墙。

进去了又花了130生命值,让系统给开了扫描和隔空取物的功能。

“叮——发现银元两个,是否收取?”

收!

“叮——发现金项链一条是否收取?”

收收收!

然后呢?

赶紧扫描,赶紧收啊!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其实这样才是正常的。

本来就是一个小县城,有钱人就没那么多。

这么一个废品收购站,还能跟藏宝站似得?

回回掏出那么些好东西来?

上次是因为她第一次来,不知道堆在那多少年的存货了,让她赶巧了而已。

庄晏清决定以后,要去市里或者更大的地方试试。

不过怎么去又成了问题了。

没有介绍信,没有接收单位,没有正当理由,咋去呀?

到时候再说吧,庄晏清看得开,车到山前必有路嘛。

趁着这个装扮特效还有时间,庄晏清又跑去黑市卖了一波东西。

水蜜桃肯定不能再卖了,太打眼了。

这会儿小麦不是收了嘛,庄晏清五亩小麦打了4000多斤粮食。

秋天还有五亩水稻,五亩杂粮什么的要收获,自己吃是吃不完的。

这次就拿了五十斤白面,200个各种蛋,在小巷子那个黑市交易。

鸡鸭鹅最近吃了不少,小的还没长起来,卖是不能卖了。

而且天气热起来了,鸡汤什么的存不住。

也没那么多人奢侈的,一顿饭吃一整只鸡。

就更不愿意买鸡鸭鹅这种东西了。

馋肉了拿着肉票,去供销社割几两肉回家解个馋不香?

这个年代,白面和鸡蛋,就是许多人家吃不起的营养品。

家里有老人和年纪小的孩子,生病了或是嘴馋了,就舀上一瓢白面。

这个瓢就是一种葫芦。

在墙角撒上几粒种子,秋天总能收获几个,大大的葫芦。

把葫芦摘下来,对半锯开。

里面的瓜瓤掏出来,种子晒干了明年可以接着种。

剩下的葫芦晒干了就是瓢,没有塑料和铁舀子的年代,这个甚至还可以盛饭舀猪食。

舀上一瓢白面,打上两个鸡蛋,再加点水和成一个淡黄色的面团。

加了鸡蛋和的面,擀出面条来又香又劲道,还不容易成坨。

再挖上一小勺猪油,炝锅加水。

开锅下入面条,再随手揪上两把小青菜,出锅的时候撒上一点韭菜。

看着好像一点肉没有,是一碗再素淡没有的青菜白水面。

其实这在很多人的回忆里,就是妈妈的味道。

苏梅最近开始掌勺了以后,庄晏清也才开始慢慢接触,这种家常的名叫妈妈菜的家常菜。

她现在还记得,前世在大学读书的时候。

学校里好几个食堂,外面还有小吃街。

食堂是分档口出租出去的,大家为了争取客流量,家家户户都在味道上下足了功夫。

重油重盐,麻辣鲜香。

这样的饭菜,长时间不吃有点想得慌,但是长时间吃的话还真的受不了。

庄晏清那时候就迫切的想,给我一碗什么也不加的白粥。

就单纯的用当年新出的大米加上水,细细的熬出来米油的,那种白粥。

不要什么牛奶粥,巧克力粥,红枣山药粥啥的。

学校里的粥,就连最接近白粥的枸杞粥,都要拿淀粉水勾个芡再加一勺糖。

弄得黏糊糊又甜兮兮的,腻味。

后来毕业以后,庄晏清回了孤儿院所在地的农村。

开了这个小农场,有了地方也有了时间以后。

就买了煤球炉子、小砂锅,买了当年新出的,最贵的东北大米。

专门打的山泉水,放在砂锅里小火慢熬。

慢慢的米汤沸腾,变成了浓稠的白粥,上面米油浓厚,香味扑鼻。

庄晏清以为,这能满足自己的心愿。

喝了心灵就会满足,因为一偿所愿了。

她以为是这样,其实并没有。

她又以为是煮粥的大米不对。

前前后后,换了五常大米、珍珠米、长粒香米。

都不对!

甚至还换了泰国香米,日本稻米,还是不对。

她又以为是水的原因,是锅的原因,是炉子的原因。

折腾了一圈,她累了不折腾了。

把原因归到了,环境改变,食物没有原本那个味道上了。

到了这里,她才想明白这个问题。

到底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