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安石《送项判官》
作者:【宋】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鸣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
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项判官生平未详。宋代的判官一般为州府或节度、观察等使的佐吏,主管判断公事,在地方官中虽非正职,但地位相当重要。
诗的开头两句写送别时所见的景物。首句“洲渚”是由江中泥沙冲积而成的小洲,可见送别的地点是在江畔渡口。“断芦”和“落枫”点明时间是西风萧瑟的深秋季节。次句“沙长”与“午潮”密切相关,由于午潮已过,随着潮水的退落,原来被水淹没的岸边沙滩皆呈现在眼前,显示送别的时间是过午以后。
第三、第四两句记渡口所闻所见。“山鸟”是指一种捕食小虫的禽鸟,俗称“山鸡”,又名“鸡头鹘”,它常发出“泥滑滑”(滑,读作“古”)的鸣叫声,南方人便称这种鸟为“泥滑滑”。“泥滑滑”三字,是山鸡鸣叫的谐音,写得颇为有趣。第四句概括描述了这个渡口车来马往、熙熙攘攘的情形。“萧萧马鸣”出自《诗经·小雅·车攻》;这里的“马萧萧”,本于杜甫《兵车行》中的“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诗句,与上句“泥滑滑”成对,也是谐音。作者运用唐代诗人的句子,写情写景,妙到毫端,却又各不相犯,足以见其笔力。
第五、第六两句写与项判官的情谊以及项判官的为人。第五句包括了两个典故:“十年”用《礼记·曲礼》中的“十年以长,则兄事之”;“青衿”出自《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毛传》云:“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这句是说,两人的年龄大约相差十岁,亲如兄弟,最初认识的时候,彼此都还是没有官职的学子。第六句“白璧招”用《韩诗外传》“楚襄王遣使持金十斤,白璧百双,聘庄子为相,庄子固辞”一事,指项判官为官廉洁,他千里迢迢来此,并不是贪图荣华富贵。
结尾两句,是临别赠言。第七句的“强饭”化用平阳公主对汉武帝卫皇后说的话。卫皇后即卫子夫,原是平阳公主家中的一名歌女。她初入宫时,平阳公主拊其背曰:“行矣!强饭勉之。即贵,愿无相忘!”(《汉书·外戚传》)第八句的“簪”,指系发于冕的簪,“华”是形容词,言其美。“鸡翘”,是鸾旗车的俗称。这种车上的旗杆插有彩色羽毛。这两句是希望项判官保重身体,努力加餐,将来一定高车大马,前途无量。
此诗与一般的赠别之作不同,作者没有渲染当时的离情别绪。前后八句脉络分明,用一个“真”字贯穿始终。前四句写景,诗人把送别时耳闻目睹的真情实景加以描叙,使渡口的情形历历如在目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山鸟”一联,命意造境,别开生面,借前人名句,为己所用,而又不露痕迹,波澜起伏,情趣盎然。后四句叙情,表达了诗人真挚的感情。其中虽穿插了几个典故,但用得精妙贴切,语重心长。后人谓王安石的诗在宋诗中有唐诗风调,这诗可作代表。
2、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
作者:【宋】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赏析:
半山,在今江苏南京;宋时,从江宁东门到钟山,这里恰好为一半路程,故称作半山。新法失败后,作者晚年退居江宁,并于宋元丰年中(或作二年,或作五年)营建半山园,自号半山。本诗表现了他隐退生活的一个侧面。
起首二句甚为奇妙,寥寥十字,写尽春色的变化,展现出一派绿肥红瘦的景象。常人写红花凋谢,难免有惋惜之情,而使诗歌染上一层淡淡的哀愁。此诗却不然,诗人有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其笔下展现的是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春风是无法“取”花的,但若没有这个“取”字,如何能形象地表现自然景象之变换?春风也不会“酬”与清阴(荫),但若没有这个“酬”字,又如何能体现作者欣然自得的情怀?若无此二字,诗人的达观与春风的和煦,又怎能跃然纸上?
既然春风慷慨赐予清阴(荫),诗人怎能辜负了那一片厚意而不去欣赏呢?所以第三、四句以“清明”为本,稍作展开。“翳翳”,形容树木茂密的样子。“交交”,形容树木相互覆盖交加的样子。只见那小路沿着山坡在茂密的树林中蜿蜒曲折,伸向远处,园屋隐约可见。这两句写静,略有唐人常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风味。然而常诗是禅寂之静,此诗用了“翳翳”“交交”,显得更有生意。
至此,读者不禁要问,如此深园,其主人是谁?风度如何?所以第五、六句笔锋一转,顺势推出主体形象。床敷,即安置坐具。杖屦,指扶杖漫步。二句截取两个生活片断来刻画半山园主人的风神。或居家凭几小憩,或寻幽杖屦独行。两者虽是一静一动,但同样表现了诗人恬淡安宁而又欣然自乐的心境。
在此宁谧的环境中,突然传来阵阵清脆悦耳之声,抬头望去,北山一鸟飞过,留下一片“好音”!这两句极富韵味。北山即钟山,六朝时周颙曾隐居于此。如今这北山,除了诗人独步寻幽之外,杳无人迹,只有声声鸟鸣,偶尔来慰我岑寂。在冲淡的外表下,怀孤往之志、举世无人相知的感慨便显于言外。难怪有人说是“寓感愤于冲夷之中,令人不觉”(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