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男大穿越成寡夫郎之后 > 第224章 平定京城之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城墙上,田糠和士兵们陷入一片寂静。

原先下方北蛮将领不停叫嚣,他们不能出城对战,从而士气低迷,如今见青年监军手持弓箭射出一箭,那呼延那中箭倒地,瞬间断气后后,城墙上的士兵高呼起来。

“郑大人乃神射手!”

“郑大人百步穿杨!”

田糠也被青年监军的箭术震慑住了:“郑大人箭术师承何人,竟如此高超?”

他从军多年见过许多以箭术闻名的将领,可没有一人能像对方,同敌军将领相隔几百步,仍能一箭令其毙命,何其可怖!

没有被田糠和士兵们的夸赞迷了心神,郑颢低眸看向城外排列整齐的敌军,对面已快速从呼延那身死回过神来。

北蛮将帅看着士兵搬运呼延那尸体离开的背影,心下生出恼怒,还未正式开战,己方便先去一员大将。

他沉脸下命:“传本将军令,即刻攻城,先登城墙者赏金百两、赐官千户。”

令下,北蛮大军纷纷冲向荆城。

看向城墙下方,密密麻麻攻向城门城墙的敌军,郑颢神色不改命令身后士兵:“放箭!”

城墙上镇北军排成三行,每人手持弓箭,当青年监军下令后,他们立马拉弦放箭,前一行士兵射完箭后,后面士兵立马补上前者的位置,铺天盖地的箭雨直射敌军,攻城的北蛮士兵一个个倒下。

即便如此,面对能夺去自己性命的箭雨,北蛮士兵仍旧坚定地向前进攻,他们没有后退也不敢后退,因为在战场上,如果你不往前,敢后退一步,那么等待你的不是敌军的刀剑,而是被己方士兵踩踏而死。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军令如山,凡是在战场上敢后退者,一律按逃兵处置,身为逃兵有动乱军心之疑,可当场杀无赦,此等军规下逃也逃不掉,不如狠下心往前冲,如果登上城墙获得先登之功,他们便能获得丰厚奖赏,从普通士兵一跃成为千户。

北蛮攻势愈来愈强毫不畏死,镇北军坚守在城墙上,悍勇不曾后退。

他们目光坚毅,不停地向下方射箭掷石,当第一位北蛮士兵攀爬上城墙时,镇北军持刀上前斩断对方绳索,随着越来越多的北蛮士兵攀上城墙,镇北军砍杀的愈发用力,鲜血肉碎打在脸上,也没有丝毫分心

他们眼里只有敌军,不断警告自己不能掉以轻心,让北蛮攻破城池屠杀城内百姓。

.

镇北军一路上没有停歇,从幽州府赶往京城,硬生生将半个月的行程压缩在五日。

三皇子把持京城后,太子在属下的保护下逃往隔壁晋安府,该地总兵乃太子妃妹夫,面对三皇子逼迫,令其交出太子,晋安府总兵咬牙不应。

苦捱多日,晋安府总兵和太子终于等到镇北军到来了。

听到近侍通报镇北侯求见,太子赶紧道:“快请镇北侯进来。”

镇北侯走进总兵府,太子激动起身上前相迎,镇北侯没有忘记礼仪,他果断单膝下跪:“臣镇北侯容武拜见太子殿下!”

“收到太子密信后,臣立马带兵归京平叛,令太子殿下受惊多日是臣不是!”

太子闻言,面上露出感动之色。

他伸手扶起镇北侯:“侯爷乃大乾忠臣良将,收到本宫密信后便立马归京助本宫诛灭反王,何错之有?”

抬眸看见对方眼白皆是红血丝,太子道:“赶路多日,侯爷先下去休息吧。”

镇北侯抬手婉拒,见太子殿下看向自己,他解释道:“反王假传陛下遗诏,掌控禁军京城,不宜让对方猖獗下去,臣恳请殿下下命,令臣进京讨伐反王。”

见镇北侯大义凛然,一心一意为他着想,太子很是感动,他真心实意握起镇北侯双手道:“怪道先帝在世时,常常同本殿说镇北侯是少有的股肱之臣,如今一看,侯爷对大乾的忠心果真是日月可鉴。”

“如此,本宫便不辜负侯爷的忠肝义胆了。”

“镇北侯听令!”

镇北侯抱拳,太子肃容:“三皇子矫诏篡位,背弃人伦,囚戮忠良,荼毒京畿,悖乱祖制,动摇国本,今本宫命尔率军回京,铲除反王!”

镇北侯沉声:“臣听令!”

天明,镇北侯率兵前往京城,晋安府总兵驻守本府护佑太子。

五万大军北上,京城原有十万禁军,可在三皇子宫变当夜,另外一半不愿归顺的禁军被他杀的一干二净。

如今京城只剩五万禁军,还包括老弱病残。

听到守城将领来信,镇北侯已率兵到达城外时,三皇子面色难看。

幕僚赶紧劝道:“殿下,镇北军乃虎狼之师,我等刚经过一场激战不宜再起兵事,殿下先忍下这口气,待来日登基再清算镇北侯不迟。”

知晓禁军势弱,三皇子忍下这口气道:“派使臣出城见镇北侯,同镇北侯说明,如果他愿意归顺本殿,本殿既往不咎,待登基后便册封他为镇北公和大将军,率领天下兵马!”

几句话便许出滔天权势,三皇子脸色变都不变,至于后面会不会践行诺言便不得而知了。

幕僚抬手作揖:“殿下英明!”

使臣带着三皇子诏令走进镇北军,说明来意,不想镇北侯没有一点动容,当即命人押下使臣,而后当着对方的面道:“本侯忠于大乾,受先帝信任,太子殿下为大乾储君,今本侯受太子之命讨伐反王,岂容尔等乱臣贼子侮辱本侯,来人,将人压下去,即刻攻城!”

京城,皇宫。

大殿内烛火照耀,满殿朝臣站立着,因为许久不曾动弹,一些年岁大的朝臣脸色发白,却不敢表现出异样。

坐在上首的三皇子脸色阴沉。

兵变当夜,他掌权后便立马带着妻妾子女搬入皇宫,本以为太子独自在外祈福,身边没有兵马,他能顺利除掉对方,不想禁军中另一位指挥使是太子的人,对方命令手下带着太子逃跑到晋安府,让他错失一举除掉太子的机会。

实在可恶!

他将那位指挥使剁成肉泥才泄心头之恨!

镇北侯更是不知好歹,他愿既往不咎对其加封厚赏,对方却不知感恩一定要跟他作对,派出使臣也毫无风声传回。

他掀开眼皮,阴沉眼眸看向满殿朝臣:“镇北军兵临城下,已与禁军交战一日,诸卿有何应对之策?”

“若有人能出计战胜镇北军擒获镇北侯,待本殿功成后,封其为三公,赏良田千亩,黄金千两,宅邸奴婢无数!”

可如此恩赏下,满殿朝臣无一人敢言。

不说他们没有办法击退如狼似虎的镇北军,就算是有,他们也不会献计。三皇子诛杀太子党羽,夷其三族,暴戾无道令其他朝臣惊恐不已,这一段时日,面对稍微不顺其意的朝臣,更是痛下杀手,毫无仁君明君之相,他们恨不得立马开城门迎镇北侯入城杀掉三皇子。

看着下方沉默不语的朝臣,三皇子冷笑出声,果真是一群墙头草,之前他得势,这些达官显贵便依附于他,朝他表忠心,如今镇北侯还未入城,这些人就准备好倒向对方。

可惜,他不是太子那个蠢物!

谁若是敢背叛他,他绝不会放过对方。

三皇子冷声:“诸卿想不到退敌之法没有关系,本殿已派兵前往各位府上保护诸卿家人,诸卿何时想到退敌之策,本殿再送你们回府与家人团聚。”

话落,满殿朝臣心下慌不已乱,犹如黄豆大小的汗珠不停落下,掉落在大殿地板上,砸出沉闷声响。

被人用家人威胁,有大臣沉不住气了。

一位朝臣嘴唇蠕动抬头看向三皇子,只见身为亲王的三皇子未着亲王服饰,而是身着并不合身的明黄色龙袍。

朝臣知晓这是是建安帝生前的常服,如果放在以前,皇子身穿龙袍,满殿文官必定要弹劾对方僭越之罪,心怀谋逆,可现今三皇子已经成为反王,无人敢作死出声。

看着走出来的文官,三皇子:“爱卿有何良计策?”

文官刚要开口,就听到一道伴随着兵器相击的声音传进来:“镇北军攻破城门了,殿下快跑!”

三皇子立马起身,脸上划过不可置信:“不可能!”

京城地势易守难攻,且城内粮草充足,镇北侯想要攻进来起码得花一个月,怎么可能一日一夜就攻进京城。

报信亲兵跑进来急切道:“禁军正与镇北军打的不可开交时,禁军指挥忽然开城门迎镇北军入城,且高呼殿下为反王,之前归顺殿下乃不得已之举,如今愿随镇北侯斩杀反王一派,迎太子归京登基!”

“宵小之辈!宵小之辈!”

三皇子怒骂道。

他早该除掉禁军指挥使,对方本是自己许下重利才愿帮助他发动宫变,对他没有真心可言,眼见他日薄西山,自然会倒向镇北军。

听着外面的拼杀声,亲兵和幕僚高呼:“殿下咱们快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镇北军进来皇宫,咱们就真的跑不掉了!”

三皇子立马起身往殿外跑去:“走!赶紧带上金银细软和剩余士兵!”

幕僚提醒:“殿下,王妃和世子还在宫内,咱们快派人护王妃世子离宫!”

三皇子脚步不停,背对着幕僚,声音阴冷:“情况紧急,王妃和世子能体谅本殿不易,顾虑本殿安危。你带着亲兵跟本殿一起走!”

听着三皇子冷漠无情的话语,幕僚心下不由得寒凉起来。

同床共枕的发妻,血浓于水的嫡子尚可无所顾虑放弃,他们这些见不得光的幕僚呢,还能活多久?

镇北侯明白迟则生变,见禁军指挥使投降后,他没有完全信任对方,留下副将看管对方,而后自己率兵朝皇宫方向赶去。

刚到宫门,镇北侯便遇见正往宫外跑的三皇子一行人。

眼见逃生之路被镇北侯拦截,三皇子抬头看向镇北侯,神态狰狞,完全看不出半点从前人人称赞的贤王模样。

即便身处劣势,他仍开口满是威胁:“镇北侯,你可要想清楚了,本殿为先帝亲封的亲王,你确定要动本殿?”

镇北侯语气冷淡:“不劳殿下费心,本侯分得清亲王和反王的区别。”

黑夜中,听到这句话的三皇子脸色难看,镇北侯不再管他,下命:“来人,将三皇子押至天牢严加看守,待太子回京再做处理!”

镇北侯身边将领应是,亲自带着士兵将三皇子一行人押往天牢。

晋安府和京城相距很近,镇北侯攻入京城成功捉拿三皇子的消息很快传过去,晋安府总兵立马带兵护卫太子归京。

归京后,太子朝镇北侯再三道谢,镇北侯身为臣子口称惶恐,劝太子殿下先安抚朝臣登基为紧。

晋安府总兵也劝道:“镇北侯所言有理,国不可一日无君,反王作乱多日,京城人心惶惶,殿下赶紧登基以安朝臣之心才是最要紧的。”

太子闻言,马不停蹄重整那些出身世家,三皇子有所顾忌不敢痛下杀手的太子党羽,将他们从天牢释放出来,而后收拾三皇子派系。

整整三日,待一切尘埃落定后,太子才松一口气。

这时,近侍通报镇北侯求见,太子虽然连续三日没有入睡十分疲惫,也连忙让人将此次的大功臣请进来。

镇北侯抬腿进入大殿,太子见其面色沉凝。

镇北侯抱拳行礼,在对方弯腰到一半时,太子赶紧道:“免礼。”

镇北侯起身,太子问:“侯爷前来所为何事?”

镇北侯语气微沉,神情肃穆:“回殿下,北蛮大军南下,阜城荆城被困,臣需立马带兵赶回幽州府救援!”

听到北蛮二字,太子心下一颤:“怎会如此?”

镇北侯简洁说明,就连他都没有想过,北蛮会如此狡猾隐瞒兵力,而后兵分两路同时进攻阜荆两城,阜城那边不要紧有平进和二十万大军在,但荆城等待他回去救援。

太子当机立断:“军事为紧,本宫身边有晋安府总兵保护,侯爷先赶回幽州府退敌。”

镇北侯行礼告退,而后没有在京城再做停留,立马率兵赶回幽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