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昆布丸含海带,同时又有羊的甲状腺,所以对于预防缺碘导致的大脖子病以及地方性克汀病都有很好的效果。
虽然用昆布丸短期内可能看不到效果,但是要是缺碘的女性在怀孕后期食用,可以有效预防生出瓜娃子,这比预防大脖子病还要重要。
纪永灵忙完手头的事情后,正准备走访宁平县周边的村子,粗略统计一下缺碘的情况。然而,就在她准备动身时,一个疑问突然浮现在她的脑海中——同样是黄土高原地区,为什么牛家庄没有大脖子病病人,而瓜子村却有那么多人患病?
这个疑问让她停下了脚步,开始仔细思考。她决定先从牛家庄和瓜子村的对比入手,寻找其中的差异。经过一番调查和分析,她终于发现了一个关键点:柿子。
牛家庄也是这两年地里粮食产得多,加上卖药草、蓖麻、麻绳、大蒜等,日子才渐渐好过起来的。之前的日子也是很艰难,不少人家还要靠借粮度日,并没有比瓜子村好上多少。
去年起,纪永灵带着村里人逐渐给沟里的野柿子树和野苹果树进行嫁接,如今还不到四年挂果的时候,不过那些还没嫁接的野柿子树,依然是结了很多青柿子。
然柿子十分青涩难吃,但在以往那些粮食短缺的艰难日子里,总免不了有人会想尽各种方法让它变得可以下咽。比如,以前就有人会把青柿子暖在炕上,让它早早变红,然后拌上糜子面再吃,不仅可以节约粮食,还有很强的饱腹感。还有人把柿子切片晒干,研磨成粉,掺入面粉中做吃食。
纪永灵结合自己后世所学的知识,立刻想到新鲜柿子可能也是含碘较多的食物,尤其是新鲜的涩柿子。她推测,牛家庄之所以没有大脖子病病人,很可能与村民们常吃柿子有关。也就是说,新鲜的涩柿子可以预防缺碘引起的大脖子病。
这一发现,让她激动不已。
西北别的树种不好活,柿子树可是比较容易成活的。柿子树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少,据纪老爷子说,即使是大旱的年馑,好多树木庄稼都枯死了,但柿子树依然会密实挂果。
看来可以推广瓜子村以及其他山沟里的村庄多种些柿子树,以后再教他们柿子的嫁接技术,把涩柿子变成甜柿子。
柿子、柿饼、柿子蜜饯.......除了作天然的“碘库”,瓜子村也可以靠柿子稍稍挣点钱。果真是柿柿(事事)如意!
今年,袅里的变化不小。除了纪满仓和纪满囤两家在这里盖了房之外,还有其他几户人家也陆续搬了过来。虽然有几家只是先在院子一侧搭了几间厦子房,但也很快住了进来。
如今,以涝池为中心,周围已经有了六七户人家。袅里有井、有涝池,吃水用水都很方便,大家住得近了,走动也更方便了。
纪满仓和纪满囤两家是麦收后搬过来的。纪满仓一家都在县里租的房子住,平日里院子大门是锁上的,钥匙给了纪满川,让他和纪满庆时不时给照看一下。
纪满囤家平日里就只有赵云霞和纪永菲。
纪永菲性子改了不少,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计较攀比。白日里她有事没事就喜欢过来纪永灵家,要么用纪永灵的纸画花样子,要么跟着贾蓉花和胡喜容做针线,反倒是在自己家待的时间不是很长。
对此,赵云霞很有意见,好几次在井边拉闲的时候就酸溜溜地说:“永灵娘,我家永菲如今都要成了你屋里的女子咧,天天不着家,就爱在你屋里待着。”
贾蓉花笑笑,说:“娃娃么,就爱和娃娃耍,我院里热闹,就让永菲多耍耍么!女子娃娃总共在娘家就没几年,过两年永菲几个出了门子就没有这么自在咧!”
贾蓉花自己是过来人,在她看来,哪怕成了亲,公婆再好,也没有当女孩子的时候自在,所以她一直主张女娃娃在娘家多松快些。
但赵云霞不这样认为,她觉得纪永菲就得按她走过的路来走。女孩子嘛,应该要早早懂事,早早学会持家,在娘家就该多帮着做活,好让爹娘轻省些,而不是整天在外面玩耍。
.....
平凡的日子不慌不忙,不紧不慢。
这日,纪满庆干了一件大事——他竟然买了一匹马回来。
原本他和纪满川陪纪老爷子去买牛,结果纪老爷子没看中想买的牛,他却相中了一匹了老马。
他振振有词道:“老马识途,老马耕田比牛好使唤!”气得纪老爷子当时转头就走。后来,在纪满川的再三劝说下,纪老爷子才勉强点头同意。
其实纪满庆就是喜欢马,特别羡慕那些说书先生口中骑马飞驰的将军,这下总算让他如愿了。
虽然这是老马,但也是高头大马,跟骡子相比,十分的威风。
纪满庆头一次上马,没经验,先伸右脚,上了半天上不去,后来在纪永灵等一堆“军师”军师的指点下,才发现伸错了脚。等他换了脚,好不容易费尽全力上到马背上,结果直接从另一边掉了下来,然后扑在了一堆新鲜的马粪上。
看着起身后,两手都是马粪,还一脸无辜的纪满庆,纪满川直接爆出了杀年猪般的笑声。
尽管如此,他还挣扎着,想再次爬上马背。哎,上去费劲,下来快!连马都要对纪满庆无奈地摇头。
自从有了这匹马,耕田犁地是不可能的,但倒是便宜了纪永灵和纪永宁几个。他们一有空就去喂马、遛马,其实就是骑马。渐渐地,几个孩子都练就了一身马上功夫,骑得有模有样。
后世的纪永灵就有个将军梦,一直想着自己能够有钱有时间去草原上学习骑射。虽然那时候没有如愿,但如今的她却可以时常骑在马上,穿梭在塬上或者沟里,感受着黄土高原强劲的北风从耳边呼啸而过,心中充满了自由与畅快。